首頁 > 范文大全 > 新課程所確定培養目標和倡導學習方式要求教師必須轉換角色

新課程所確定培養目標和倡導學習方式要求教師必須轉換角色

2024-07-31 閱讀 2631

新課程所確定的培養目標和倡導的學習方式要求教師必須轉換角色

內容摘要:本文體現要把一種理念變成人的素質光有對這種理念的認同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對這種理念的進一步的感悟,而這種感悟只有在實踐中才是最有效的,要把功夫下在理念向行為的轉化上。基本特點:一是課例鮮活而富有內涵;二是行動策略具體詳盡,可操作性強。課例從不同的角度折射出課程的一理念或理念的某一方面,體現了師生之間的生命的互動,洋溢著生命的靈性,展現了孩子成長發展的軌跡,向我們招示新課程的理念轉化為具體可感的教學的行為,新課程理念就必須深入研究鮮活的課堂教學,在實踐中去感悟新理念,實踐之樹常青。最寶貴的是,有了行動策略新課程理念的具體化才成為可能。

關鍵詞:組織、引導、參與、自學

物理課程教學應該遵循物理課程標準的理念,通過物理內容、方法和思想的傳承過程培養學生物理素養,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領會物理的本質,養成物理的態度和價值取向,學習終身必備的物理知識和物理思維方法。因此,物理教學設計的目的是通過優化教學過程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它將有利于學生物理課程的學習。

一、教師為學生提供自學問題單

問題單中規定自學與選學內容。開始時,問題單中問題可以細一些,具體一些,必修內容多一些。逐漸地問題越來越概括,越來越剛要化。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將問題細化,補充自己的問題,選擇選修內容。這中間實際上師一個由他主向自主轉化的過程,當然,自主與他主都是相對的,就如每一個個都是獨立性與依賴性的統一。如課例:“功”教學片段。師:“功”是個多義詞,在現實生活中是廣泛使用的一個詞,它有什么樣的含義呢?根據你的理解,哪位同學講一講它的意思。生:我想功有大功告成,事半功倍的意思。生:我想它有成效的意思,功勞的意思。師:同學們說得都很好。這節課我們要從物理學的角度學習有關“功”的知識,物理學中的“功”吸收了成效的意思,同時還有它本身的特殊的含義。根據以往物理知識學習的經驗,結合你的生活實際,小組合作討論一下,想知道“功”的哪些知識。然后回答目標訓練單上的問題。教師首先讓學生說出“功”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的普遍認識和理解。然后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在自主的基礎上確定想學習“功”的哪些內容;教學目標也讓學生以自主的方式去確定,給學生以自主的空間。

二、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

新課程要求教師由傳統的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組織者就是教師要給學生創設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間。組織學生發現、尋找、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源。建立人道的、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寬容的氛圍中受到激勵和鼓舞;組織學生營造和保持教室中和學習過程中的積極的心理氛圍。

課例:“摩擦力”教學片段。師:我們學習了增大有益摩擦和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教師從講臺下拿出一個小朋友騎的自行車放在講桌上,學生異常興奮)同學們請看一看自行車中哪些地方要利用摩擦?哪些地方要減小摩擦?(學生觀察著、議論著......)生1:(走到講臺上,一邊指著自行車的部件,一邊說)輪胎、腳蹬、把套這些部件都增大摩擦,因此它們上面都刻有花紋。生2:(也走到講臺上,指著車閘說)它也增大了摩擦,因為它使用橡膠制成,同時要用力捏閘。生3:(走到講臺上,指著前軸、中軸、后軸說)這些轉動的部件都減小了摩擦,因為它們都安裝了滾珠軸承,同時還加了潤滑油。師:這三位同學講的都非常好,還有要說得嗎?生:(一個女生站起來小聲的說)我覺得車輪是減小摩擦的,因為它是圓的,以滾動代替滑動可以減小摩擦。(頓時,掌聲一片)......教師充分利用生活資源,利用真實的自行車讓學生找出哪些地方增大摩擦,哪些地方減小摩擦。由于恰當地利用了具體而生動的生活資源,使學生真實地感到物理就在自己身邊,體會到物理的應用價值,從而也培養了學生適應生活的實際能力。生活中許多發生在身邊的事情,有時并未引起我們的注意,更不用說把它作為課程資源。而新課程改革則要求教師要做有心人,組織學生在平平常常的生活中,去發現課程資源。

篇2:教學關系中你我他角色轉換

教學關系中“你、我、他”的角色轉換

作者:fengyefy

先看一個選擇題:

教學過程中,最基本的一種關系是()

A.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

B.學校與社區之間的關系

C.教師與校長的關系

D.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之間的關系

我們知道,教學的實施者和教學對象是人,評價者也是人。其整個教學活動的基礎也離不開人與人的關系,教和學關系是其核心。就其教學過程中,最基本的一種關系就是“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之間的關系”了。

師生間這種主導和主體的關系應該如何準確地定位角色和轉換呢?

我認為,通俗一點講,教學關系的實質就是“你、我、他”的三者關系。因教學理念的不同,就會產生主導和主體的不同地位角色,“你”和“我”也就會隨之轉換為心目中的第三者“他”。

在傳統教學中,“你”是學生,主體地位被忽視,“我”是教師,主導地位成了教中心。你只管學,我只管教,我把知識傳授給你,你從我這里接受知識,教與學就成為一種知識的傳授關系。反映到教學方法上,就表現為注入式的教學。不管你的認知能力和程度,更不管你愿不愿意學習,你都必須在課堂上,聽我講。這種單純追求傳授知識的教學,必然會導致你逐漸轉化成厭學的“他”。有了第三者他的分心和干擾,我教的效果縱然是再好,你學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在“我的課堂我做主”的教學中,“我”是學生,主體地位成了學中心,“你”是教師,是我自覺獲取知識的引導人。你走下講臺,讓我自主、探究、分組、合作學習,俯下身子,與我互動、交流、點撥、幫助學習。我的學從被動的學轉化為主動的學,你的教轉化為“用不著教”的無師學堂的第三者“他”。

“你、我、他”角色轉換后的新型教學關系,并不是教加學的關系,而是教與學的辯證統一。從這個意義上講,你必須積極采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讓你的主導作用跟我的主體作用有機地結合,有效地提高我的自學能力。因為我動腦筋的過程是思維活動的過程,你想發揮我的自覺能動性,就必須對我進行嚴格的思維訓練。

葉圣陶說:“所謂教師之主導作用,在善于引導啟迪,使學生自奮其力,自致自知”。因此,你的主導,應像雄雞啼曉一樣,寥寥幾聲,卻能引起我這個主體的注意。

學堂上,我的主體作用體現在:一是學習目標明確,學習欲望強烈;二是明白自己是學習主人,能自覺掌控學習行為;三是會獨立思考,能合作探究,敢創新實踐;四是具有重視知識鞏固和遷移的能力,不斷反思、升華和拓展問題。

要發揮我的主體作用,你就要捕捉到我的思維脈搏,來正確主導我的學習軌跡。理念上,幫我把“要我學”變為“我要學”,再榮升為“要學我”;學問上,幫我將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引導我認識“為何學”,知道“如何學”,明白“學何用”;課堂上,變被動為主動,變灌輸為探究,變講堂為學堂,變講為主為學為主,變以我聽為主為我說和做為主,變我封閉學習為互動交流開放學習為主。讓每個個體的潛能都獲得最充分的發展。

教學方法,選擇題,第三者,角色,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