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長避短變主為輔讓多媒體扮演好輔助教師教學角色
揚長避短變主為輔讓多媒體扮演好輔助教師教學的角色
【摘要】:
應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有著各種優勢,但缺乏教學策略、不重實效的應用也會形成許多弊端。我們必須注意到多媒體技術只是教學的輔助手段,而不能代替教師的教學活動,要從實際出發,根據學生接受知識的客觀規律,正確看待其利弊,努力做到揚長避短,為不斷探索優化教學過程的新措施,總結出最有效的使用方法,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揚長避短變主為輔
多媒體為我們的課堂注入了生機,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已經成為當前課堂教學的一大趨勢,如何發揮它的優勢,克服它的弊端,為課堂所用,為學生服務,提高教學實效,是一個值得我們探討的問題。在此,我談一點粗淺的認識。
一、正確認識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與傳統教學手段相比,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有著明顯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可以創造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使面向學生的畫面生動活潑、色彩鮮艷、聲情并茂。這不僅改變了以往課堂上學生只能看黑板、聽老師講的單調模式,而且多媒體技術可以提供豐富多彩的聲、光、電等各種信息,使課堂變得絢麗多彩,大大調節了課堂氣氛,使師生之間的信息交流變得豐富而生動,學生置身于這樣一個和諧教學情境中,學習興趣得到極大提高。如在學習《麋鹿》一課時,出示麋鹿的圖片與鹿、馬、牛、驢進行對比,既可以變枯燥的說明為有形的形象,也激發了學生了解麋鹿的興趣,又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四不像”。
2、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可以拓展知識面,擴大信息量,提高學習效率,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利用計算機的存儲和調用功能,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展示與本節課教學內容相關的各種信息、畫面、聲音,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課本以外的內容或本學科的前沿知識。如在教學《范仲淹的故事》一文時適時補充范仲淹從政以后實施的興國利民的革新措施及成果,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后人為什么用“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來贊頌他。
3、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可以突破教學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如在學習《開國大典》一課的壯觀場面時,可播放舉行開國大典時的視頻,使學生如臨其境,感受到人們激動、自豪、喜悅的心情。在教學《衛星比武》一課時,出示各種衛星的圖片,讓學生圖文結合的說一說每種衛星的樣子,學生對每種衛星的特點會掌握的更好。
二、正視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弊端
運用多媒體開展教學的諸多優勢使一些教師認為只要教育手段先進了,教育思想更先進。因此片面追求多媒體輔助教學,甚至形成“無多媒體不成公開課”、“以輔代主”的局面,而其所用的多媒體課件,只是簡單的文字加圖片,是用投影片完全可以實現的,這樣大材小用,造成大量資源浪費。多媒體成了名副其實的花架子,在計算機輔助教學這一現代教育的外衣下,進行著傳統教學模式的翻版,教師依然是講解的中心,學生依然是被動的接受者,灌輸、填鴨之風依然我行我素。多媒體課中的弊端也逐漸暴露:
1、用課件播放代替教師組織教學的過程。課堂中使用的課件大多有程序化的特點,教師在授課時,完全按照既定的程序講授知識,幾乎成了多媒體課件的“放映員”,而不能根據教學對象的不同來調整教學內容。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無法有效控制,教師的講課技巧難以得到充分展現。盲目的依賴于課件,只注重形式,忽略了師生之間的信息反饋,是教師的教學活動處于一個單向的信息系統,無法擺脫滿堂灌的模式。
篇2: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來獲得最佳教學效果
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來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摘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通過改變傳統的師生關系理念;加強對教師專業培訓,全面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合理利用“班班通”,達到提高課堂效果。
【關鍵詞】班班通多媒體平等交流培訓學習教學效果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以計算機為媒介的多媒體已廣泛被用于學校教學活動中,尤其是班班通多媒體輔助的教學活動,“班班通”,就是在每個班級及專用教室裝備基于網絡環境的多媒體設備,通過局域網絡和閉路電視間的成功切割轉換,使每間教室都能實現上網、演示課件、網絡資源共享和進行視頻節目的播放。合理使用班級中的電教媒體能夠有效地為學生提供感性材料,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充分展示科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和思維過程,促使學生在“知其然”的基礎上“知其所以然”,給課堂教學帶來了新的活力。[1]有效的利用班班通給我們中學教師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在這里我談談個人對班班通的見解。
一、改變傳統的師生關系理念
傳統的師生關系理念雖然有教師應尊重、愛護、理解學生的觀念和要求,但它更強調教師在教育關系和社會關系占絕對支配地位,學生只能惟命是從,不能隨意評價老師。在這種傳統觀念的影響下,某些教師心理上有較強的優越感,往往放不下架子,不愿以平等的身份和學生交流,不能主動與學生交流。因為在學生看來,教師總是比我們懂得多。而人類社會的發展,使知識呈幾何級數增長,特別是網絡技術的發展,使信息的傳播速度和傳播廣度呈現倍增效應,教師如不與時俱進,不吸取新鮮養份,很可能成為新的文盲,教師不再是知識擁有的權威者,“生不必不如師,師未必賢于生”將成為現實。[2]在這種背景下,促使教師靜下心來,重新審視自己的角色地位,一方面,迫使自己奮起直追,不斷充電,另一方面,以合作者、指導者的身份與學生平等地交流,使學生真正參與到知識的探求過程之中,特別是當在教學活動中,碰到疑難問題時,師生共同利用網絡工具尋求解決方法,更多地考慮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加強教師培訓,提高教師專業能力
在新課程的背景下,教師的專業成長受到了高度的重視。教師的專業能力作為一種職業技能,它的成長是由多個方面決定的。教師所處的環境作為一種外因對教師專業成長起到了一定影響,特別是在教育資源匱乏的廣大農村地區,農村中小學條件不成熟,設備不完善,學生在上數學課的時候僅僅局限在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落后條件中。學生的教學課堂活動沒有新變化,特別是新人教版一些新增加的內容,落后的教學設備已經滿足不了教學的需求,更是缺少好的媒體來達到動態演示的良好環境,因此學生的思維開發跟不上,獲得數學信息的機會也不多,造成了許多學生對數學產生厭學心理。“班班通”工程的實施,為基礎教育資源的均衡發展帶來了新的希望和途徑,為廣大農村教師的專業成長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教師專業成長包括教育思想、知識結構和教育能力的不斷發展?!坝捎诮逃膭討B性和拓展性,教育技能和素質只有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才能得以不斷認識和提高”,“學習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加油站,幾乎所有優秀的教師都是終身在學習。”“班班通”有助于教師向“書本”學習。教師的專業成長需要理論的提高,沒有理論支撐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憑借傳統的書本去學習,已經趕不上知識更新的速度。尤其是在偏遠地區,常常會出現想讀書卻讀不到書、讀到書但讀不到好書的尷尬局面?!鞍喟嗤ā惫こ痰膶嵤行У亟鉀Q了這個難題,教師可以通過“班班通”查閱最新的教育成果,了解最前沿的教育動態和教育理念。
“班班通”有助于教師向“培訓”學。教師培訓是促使教師專業快速成長的有力措施,但農村中小學教師教學任務繁重,經濟上不夠寬裕,很難經常性地參加脫產學習與培訓。他們需要的是一種能夠自主選擇時間和地點的學習方式?;诰W絡的“班班通”能夠將教師培訓遠程化、網絡化,“班班通”工程解決了工學的矛盾,“班班通”基于網絡的教師培訓,打破傳統的教師培訓方式“場所封閉、計劃預設、教材固定、教法單一”等方面的局限,為學習者提供了豐富的、多樣化的學習資源,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需求,自主選擇不同的課程、學習內容,學習者可以通過網絡查看或下載自己所需要的內容,“從常規教學單向、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適應個人的自主化學習”。
篇3:新課改形勢下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適度與過度
新課改形勢下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的“適度”與“過度”
甘肅省天水市第四中學師天喜
摘要: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具有傳統教學手段所沒有的趣味性、直觀性,可以充分調動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從而能更容易達到教學目的,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環境中獲得知識。但媒體選擇與運用得不當,不僅達不到優化課堂教學的目的,反而會給人以畫蛇添足之感,容易造成學生思維上的依賴性、惰性,影響學生思維的發展,嚴重的會干擾、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和教育質量。
關鍵詞: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課堂教學適度過度
目前,大大小小的研討課、優質課、公開課采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是一件很時髦的事。多媒體課件集聲音、圖像、文字、動畫、視頻等多種信息于一體,通過計算機對文、圖、聲多種信息優化組合處理,成為一種多元化、立體化的全息媒體。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有著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優點,有很強的真實感和表現力,極大程度地滿足了學生的視聽等多種感官需求,老師只要操縱鼠標,一個涵蓋了教案、板書、教材的“全能”課件便讓人目不暇接,效果立竿見影。它不僅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而且對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于是很多老師便在這一方面大做文章,為自己的課錦上添花。但媒體選擇與運用得不當,不僅達不到優化課堂教學的目的,反而會給人以畫蛇添足之感,嚴重的甚至會干擾、影響課堂教學效果。
一、適度選擇:能扣緊教學目標;過度追求:會脫離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起點,也是課堂教學的歸宿,具有較強的導向性。運用何種媒體更為合理,選擇何種媒體才能更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導學情緒,恰到好處地化解難點,消除疑點,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有這些,都必須從教材出發,依據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認知水平和心理發展的特點,制定好教學目標,緊扣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對各種媒體進行比較篩選,選擇最具決定性的。使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課堂教學的目的是:有助于本節課知識內容或與之相關的知識點的重點突出和難點突破。這也是運用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的任務和魅力所在。實際中可根據學生不同年齡段的心理特點、認知規律和記憶特點,運用多媒體交互優勢和視聽優勢,將抽象的、難以言述的概念和理論以形象的、有趣的、感官易于接受的視、聽等認識方式傳授給學生。
但是,只停留于圖“好看”、做表面文章等虛無縹緲的做法都是違背教育規律的。過度追求會出現:其一,運用的多媒體資料要么對課堂教學用途不大,要么與本節課教學內容毫無關聯;其二,本來通過講授學生就可以直接接受的次要內容,卻非要用多媒體演示,畫蛇添足;其三,多媒體資料的選擇本來應該是有助于重點和難點的解決,但由于選擇和應用不當,反而又出現了新的疑難知識點,無形中給學生增加了無謂的理解難度。所以,一味追求現代化,一味追求新穎、多樣,反而起到喧賓奪主的作用,脫離教學目標,影響課堂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