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啟發學生英語思維能力
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啟發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
各種教學媒體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各不相同,把多種媒體優化組合,動靜結合,視聽相兼,就能更充分的發揮各種媒體深刻的表現力和良好的重現力。多媒體技術就是提供這樣的組合環境的現代技術,它所展現的信息既能看得見,又能聽得到,并且形式活潑多樣。這種多層次的表現力和多樣性的感官刺激,對學習英語的小學生來說是非常有效的,也是英語教學中所必須采用的。在這種環境下學生能產生一種積極的心理體驗,并迅速轉化為求知欲望。他們獲得的信息量,比單一聽教師講課要多得多,不但有利于知識的保持和遷移,而且可以激發思維、指導思維、發展思維、訓練思維、培養思維,使學生在展開充分的、生動活潑的思維活動中實現掌握知識與發展智能的有機統一。
例如,在教學MerryChristmas!一課時,我在課件中設計了以下幾個情景:(1)利用主人公Peter和Kate正在高興地又蹦又跳的動畫,設置懸念,他們為什么這么高興?“學源于思,起于疑。”通過恰當的問題,引起學生思考,引起想象。(2)屏幕上飛出一些玩具,plane,doll,car,kite,ball,balloon,boat.接著媽媽拿出圣誕樹,創設情景,解開懸念,復習單詞。(3)用卡通動畫的形式,模擬生活情景。Peter,Kate和媽媽裝飾圣誕樹,Peter和Kate間相互對話。(4)動畫飛入圣誕老人,同時響起“MerryChristmas”的歌曲,營造氛圍,引出新授內容“It’sSanta!”和“MerryChristmas!”通過課件的展示,給學生以多樣化的外部刺激,強化了視聽訓練,感受了生活,了解了西方文化,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
篇2: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來獲得最佳教學效果
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來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摘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通過改變傳統的師生關系理念;加強對教師專業培訓,全面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合理利用“班班通”,達到提高課堂效果。
【關鍵詞】班班通多媒體平等交流培訓學習教學效果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以計算機為媒介的多媒體已廣泛被用于學校教學活動中,尤其是班班通多媒體輔助的教學活動,“班班通”,就是在每個班級及專用教室裝備基于網絡環境的多媒體設備,通過局域網絡和閉路電視間的成功切割轉換,使每間教室都能實現上網、演示課件、網絡資源共享和進行視頻節目的播放。合理使用班級中的電教媒體能夠有效地為學生提供感性材料,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充分展示科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和思維過程,促使學生在“知其然”的基礎上“知其所以然”,給課堂教學帶來了新的活力。[1]有效的利用班班通給我們中學教師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在這里我談談個人對班班通的見解。
一、改變傳統的師生關系理念
傳統的師生關系理念雖然有教師應尊重、愛護、理解學生的觀念和要求,但它更強調教師在教育關系和社會關系占絕對支配地位,學生只能惟命是從,不能隨意評價老師。在這種傳統觀念的影響下,某些教師心理上有較強的優越感,往往放不下架子,不愿以平等的身份和學生交流,不能主動與學生交流。因為在學生看來,教師總是比我們懂得多。而人類社會的發展,使知識呈幾何級數增長,特別是網絡技術的發展,使信息的傳播速度和傳播廣度呈現倍增效應,教師如不與時俱進,不吸取新鮮養份,很可能成為新的文盲,教師不再是知識擁有的權威者,“生不必不如師,師未必賢于生”將成為現實。[2]在這種背景下,促使教師靜下心來,重新審視自己的角色地位,一方面,迫使自己奮起直追,不斷充電,另一方面,以合作者、指導者的身份與學生平等地交流,使學生真正參與到知識的探求過程之中,特別是當在教學活動中,碰到疑難問題時,師生共同利用網絡工具尋求解決方法,更多地考慮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加強教師培訓,提高教師專業能力
在新課程的背景下,教師的專業成長受到了高度的重視。教師的專業能力作為一種職業技能,它的成長是由多個方面決定的。教師所處的環境作為一種外因對教師專業成長起到了一定影響,特別是在教育資源匱乏的廣大農村地區,農村中小學條件不成熟,設備不完善,學生在上數學課的時候僅僅局限在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落后條件中。學生的教學課堂活動沒有新變化,特別是新人教版一些新增加的內容,落后的教學設備已經滿足不了教學的需求,更是缺少好的媒體來達到動態演示的良好環境,因此學生的思維開發跟不上,獲得數學信息的機會也不多,造成了許多學生對數學產生厭學心理。“班班通”工程的實施,為基礎教育資源的均衡發展帶來了新的希望和途徑,為廣大農村教師的專業成長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教師專業成長包括教育思想、知識結構和教育能力的不斷發展。“由于教育的動態性和拓展性,教育技能和素質只有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才能得以不斷認識和提高”,“學習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加油站,幾乎所有優秀的教師都是終身在學習。”“班班通”有助于教師向“書本”學習。教師的專業成長需要理論的提高,沒有理論支撐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憑借傳統的書本去學習,已經趕不上知識更新的速度。尤其是在偏遠地區,常常會出現想讀書卻讀不到書、讀到書但讀不到好書的尷尬局面。“班班通”工程的實施,有效地解決了這個難題,教師可以通過“班班通”查閱最新的教育成果,了解最前沿的教育動態和教育理念。
“班班通”有助于教師向“培訓”學。教師培訓是促使教師專業快速成長的有力措施,但農村中小學教師教學任務繁重,經濟上不夠寬裕,很難經常性地參加脫產學習與培訓。他們需要的是一種能夠自主選擇時間和地點的學習方式。基于網絡的“班班通”能夠將教師培訓遠程化、網絡化,“班班通”工程解決了工學的矛盾,“班班通”基于網絡的教師培訓,打破傳統的教師培訓方式“場所封閉、計劃預設、教材固定、教法單一”等方面的局限,為學習者提供了豐富的、多樣化的學習資源,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需求,自主選擇不同的課程、學習內容,學習者可以通過網絡查看或下載自己所需要的內容,“從常規教學單向、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適應個人的自主化學習”。
篇3:新課改形勢下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適度與過度
新課改形勢下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的“適度”與“過度”
甘肅省天水市第四中學師天喜
摘要: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具有傳統教學手段所沒有的趣味性、直觀性,可以充分調動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從而能更容易達到教學目的,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環境中獲得知識。但媒體選擇與運用得不當,不僅達不到優化課堂教學的目的,反而會給人以畫蛇添足之感,容易造成學生思維上的依賴性、惰性,影響學生思維的發展,嚴重的會干擾、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和教育質量。
關鍵詞: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課堂教學適度過度
目前,大大小小的研討課、優質課、公開課采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是一件很時髦的事。多媒體課件集聲音、圖像、文字、動畫、視頻等多種信息于一體,通過計算機對文、圖、聲多種信息優化組合處理,成為一種多元化、立體化的全息媒體。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有著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優點,有很強的真實感和表現力,極大程度地滿足了學生的視聽等多種感官需求,老師只要操縱鼠標,一個涵蓋了教案、板書、教材的“全能”課件便讓人目不暇接,效果立竿見影。它不僅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而且對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于是很多老師便在這一方面大做文章,為自己的課錦上添花。但媒體選擇與運用得不當,不僅達不到優化課堂教學的目的,反而會給人以畫蛇添足之感,嚴重的甚至會干擾、影響課堂教學效果。
一、適度選擇:能扣緊教學目標;過度追求:會脫離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起點,也是課堂教學的歸宿,具有較強的導向性。運用何種媒體更為合理,選擇何種媒體才能更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導學情緒,恰到好處地化解難點,消除疑點,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有這些,都必須從教材出發,依據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認知水平和心理發展的特點,制定好教學目標,緊扣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對各種媒體進行比較篩選,選擇最具決定性的。使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課堂教學的目的是:有助于本節課知識內容或與之相關的知識點的重點突出和難點突破。這也是運用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的任務和魅力所在。實際中可根據學生不同年齡段的心理特點、認知規律和記憶特點,運用多媒體交互優勢和視聽優勢,將抽象的、難以言述的概念和理論以形象的、有趣的、感官易于接受的視、聽等認識方式傳授給學生。
但是,只停留于圖“好看”、做表面文章等虛無縹緲的做法都是違背教育規律的。過度追求會出現:其一,運用的多媒體資料要么對課堂教學用途不大,要么與本節課教學內容毫無關聯;其二,本來通過講授學生就可以直接接受的次要內容,卻非要用多媒體演示,畫蛇添足;其三,多媒體資料的選擇本來應該是有助于重點和難點的解決,但由于選擇和應用不當,反而又出現了新的疑難知識點,無形中給學生增加了無謂的理解難度。所以,一味追求現代化,一味追求新穎、多樣,反而起到喧賓奪主的作用,脫離教學目標,影響課堂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