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教研到緯一路聽評價成果展示課思考

小學教研到緯一路聽評價成果展示課思考

2024-07-31 閱讀 6915

一月十四日,今天天很藍,有風。廣播上說,可能明天就看不到藍天了,大氣環流的變化,氣流,載不動,許多愁。霧霾要回來了,其實,沒有霧霾才有些不適應,覺得天不是天了,總想多看他一眼,怪事。

緯一路傳說中班額很小,四十五人以下,對于我們每個教室都頂的打不開后教室門的學校教師來說,心向往之。記得上次去緯一,還是德育上的一個活動,那時候我還在做德育,轉眼三年。今日,走進緯一,感受便是:一個花園,一個酒廊,一個閑適的,一個心可以安放的地方。校園很小,但地方不小,走到每一處,我都會想,可以在這里做什么,孩子可以在這里玩兒什么。校長很親切,英氣,熱情,我猜他肯定是個理想主義者,但看到他在到緯一路的三年學校變化,我覺得他又是一個很實際的教育者,跳躍的思維,現代的教育理念,敢想敢干的教育人。

走入正題,聽評價課。得幸于陳海閣校長,聽說發展中心劉歷紅老師帶兩位學者專家到我們區參與評價改革工作,我是順便來蹭聽的,恰逢我們全區在做評價成果展示交流,評價改革,我負責教學評價的,一定也要走出去,學習學習。

緯一路正在努力實踐課程整合,今天我們聽到的是一節綜合實踐與科技的課,是將綜合實踐活動,科學,地方課程整合在一起的學科。在**年我曾在重慶成都看到一些學校進行課程整合,當時也有著一些沖動,一些想法,回來之后由于某些原因尚未付諸嘗試,今天特別關注他們的課程整合究竟怎么做,做的怎么樣,并且,如何做評價。帶著問題的聽講往往效率高,關注點多的問題往往收獲多。今天,對于我而言是很好的印證。

在這節課,執教者郭老師首先進行了試卷分析與點評,讓學生對于考試的情況進行了分析這是之前他們做的閉卷測試,里面涉及到了許多關于科學的知識性問題;接下來,就錯題生生之間進行答疑,互相解決自己無法解決的錯誤問題;然后,以小組為單位認真投出公正的一票,選出大家認為的本組最優秀的作業,先進性組內評價,再由組內同學(非優秀作業本人)進行推薦,為什么給這個作業打一顆星;然后小組互評課堂表現和課堂作業,在這里郭老師有一個相關的表格式請假標準,里面涉及優秀,良好,待合格三個層次,從認真、積極、自信、善于與人合作、思維的創造性五個緯度進行評價,最終合并得到總評;最后一項是分享交流,本學期我得收獲,存在的問題,下學期的規劃,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以上是關于這節課的流程,就這節課與后面進行的點評,討論,我有如下幾個方面的思考,匆匆記錄下來供自己之后再進行梳理反思:

1、關于評價的標準,課程的評價最突出的是要彰顯課程特點,也就是我們的課程目標,對于此課程,我們想培養學生什么樣的核心素養,如綜實與科技,這里設計的的五個緯度是否是該課程的核心素養呢?是認真,積極,自信,合作,創造嗎?我想,這五個更多的是從態度來進行詮釋的,綜實與科學更多的是不是動手做,參與活動,動腦思考,綜合實踐活動能力,信息的搜集與整理,有效信息的獲取能力等呢?語文學科,我們的評價中更多的是工具性體現的能力獲得,知識獲取,語言表達,數學上還有數學表達,數學作用于生活等,而對于校本課程和實踐類課程的評價內容是否產生了偏差呢?

2、關于評價的標準,小學階段的孩子處于7-12歲之間,從皮亞杰認知發展理論對于孩子的區分來說,處于具體運算思維階段,這個時候,孩子的思維是離不開具體的事物的支持的,而再看我們老師給孩子呈現的評價表格,里面的具體評價指標內容是指導孩子進行評價的,但我們看這些指標,如認真的優良不合格的區別,認真的優秀是,上課認真聽講,作業認真,參與討論認真;良好的指標是上課能認真聽講,作業按時完成,有參與討論;不合格的指標是,上課無心聽講,經常欠交作業,偶爾參與討論。就這三者來說,不好區分,首先,從優秀到良好再到不合格本身線條就太粗,跨度太大。其次指標不清晰,認真聽講的標準是什么?作業認真完成的標準又是什么?參與討論積極的標準又從哪里來?讓孩子無所適從,只能根據想當然來互相評價,根據經驗來互相評價。他們的經驗是什么?便是他們平日里對這個孩子的道德評定,這個孩子在學校成績平平,其他課程中成績不優秀,那這個課也不好等等。評價是要有個具體的數字才對于這個階段的孩子更具有操作性,其實不止對于孩子,對于所有人都是。這具體的評價一定會增加評價的難度,拉長評價的時間,增加老師的工作量,但對于被評價者來說,才更公平。

3、關于同學

同學,又稱同窗,是指有共同學習環境的一群學生。是同伴,或者就是指同師授業這個動作,或者是同師授業的人。審視我們的教室,我們有沒有構成好的同學關系?有沒有培養學生有同學意識呢?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教室里首先是重要的同伴關系,之后才是一起進行同師授業,在同師授業的過程中繼而深入同伴關系,這才是同學。而我們的同伴關系如何呢?在教室里,我們鮮少有機會給孩子構筑同學關系的機會。如我們刻意安排的學困生和優生坐在一起,看似在刻意構成互助一種同伴互助的關系,實際往往能力差異方面的隔閡讓他們的同學關系漸行疏遠,他們會行程一個獨立的空間,而自動的將對方排斥在外。除此之外,我們會刻意的把愛說話的孩子周圍都排上絕對不會跟他說話的孩子,這樣,我們的課堂紀律便好了,殊不知,我們在對他們的同學關系埋下了諸多不利的因素。

今天,郭老師的評價課里,有這這樣一個設計,同組同學互評打分,把自己的星星送給你認可的最好的作業,并進行小組推介。這個進行推介的學生不是被推薦作品的作者,而是組內其他成員。這其實在潛意識里告訴孩子,要認可自己的同伴,并會肯定自己的同伴,在肯定同伴的同時,同學的關系就不自覺變得融洽而親密。

評價是教學的一個部分,學習和評價結合的教學才是完整的教學。而評價僅僅出現在學習的最后是不科學的評價。有了自我評價,同伴互評,學生無論是自我認識與肯定還是同學之間的認可與肯定,同學之間的相互信任,都是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的。

同學是多么親密的詞語,他可以等同于朋友,哥們,甚至親人。我們在教室里要培養和諧融洽的同學關系,讓‘同學’成為孩子成長的重要元素。

篇2:小學教研到緯一路聽評價成果展示課思考

一月十四日,今天天很藍,有風。廣播上說,可能明天就看不到藍天了,大氣環流的變化,氣流,載不動,許多愁。霧霾要回來了,其實,沒有霧霾才有些不適應,覺得天不是天了,總想多看他一眼,怪事。

緯一路傳說中班額很小,四十五人以下,對于我們每個教室都頂的打不開后教室門的學校教師來說,心向往之。記得上次去緯一,還是德育上的一個活動,那時候我還在做德育,轉眼三年。今日,走進緯一,感受便是:一個花園,一個酒廊,一個閑適的,一個心可以安放的地方。校園很小,但地方不小,走到每一處,我都會想,可以在這里做什么,孩子可以在這里玩兒什么。校長很親切,英氣,熱情,我猜他肯定是個理想主義者,但看到他在到緯一路的三年學校變化,我覺得他又是一個很實際的教育者,跳躍的思維,現代的教育理念,敢想敢干的教育人。

走入正題,聽評價課。得幸于陳海閣校長,聽說發展中心劉歷紅老師帶兩位學者專家到我們區參與評價改革工作,我是順便來蹭聽的,恰逢我們全區在做評價成果展示交流,評價改革,我負責教學評價的,一定也要走出去,學習學習。

緯一路正在努力實踐課程整合,今天我們聽到的是一節綜合實踐與科技的課,是將綜合實踐活動,科學,地方課程整合在一起的學科。在**年我曾在重慶成都看到一些學校進行課程整合,當時也有著一些沖動,一些想法,回來之后由于某些原因尚未付諸嘗試,今天特別關注他們的課程整合究竟怎么做,做的怎么樣,并且,如何做評價。帶著問題的聽講往往效率高,關注點多的問題往往收獲多。今天,對于我而言是很好的印證。

在這節課,執教者郭老師首先進行了試卷分析與點評,讓學生對于考試的情況進行了分析這是之前他們做的閉卷測試,里面涉及到了許多關于科學的知識性問題;接下來,就錯題生生之間進行答疑,互相解決自己無法解決的錯誤問題;然后,以小組為單位認真投出公正的一票,選出大家認為的本組最優秀的作業,先進性組內評價,再由組內同學(非優秀作業本人)進行推薦,為什么給這個作業打一顆星;然后小組互評課堂表現和課堂作業,在這里郭老師有一個相關的表格式請假標準,里面涉及優秀,良好,待合格三個層次,從認真、積極、自信、善于與人合作、思維的創造性五個緯度進行評價,最終合并得到總評;最后一項是分享交流,本學期我得收獲,存在的問題,下學期的規劃,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以上是關于這節課的流程,就這節課與后面進行的點評,討論,我有如下幾個方面的思考,匆匆記錄下來供自己之后再進行梳理反思:

1、關于評價的標準,課程的評價最突出的是要彰顯課程特點,也就是我們的課程目標,對于此課程,我們想培養學生什么樣的核心素養,如綜實與科技,這里設計的的五個緯度是否是該課程的核心素養呢?是認真,積極,自信,合作,創造嗎?我想,這五個更多的是從態度來進行詮釋的,綜實與科學更多的是不是動手做,參與活動,動腦思考,綜合實踐活動能力,信息的搜集與整理,有效信息的獲取能力等呢?語文學科,我們的評價中更多的是工具性體現的能力獲得,知識獲取,語言表達,數學上還有數學表達,數學作用于生活等,而對于校本課程和實踐類課程的評價內容是否產生了偏差呢?

2、關于評價的標準,小學階段的孩子處于7-12歲之間,從皮亞杰認知發展理論對于孩子的區分來說,處于具體運算思維階段,這個時候,孩子的思維是離不開具體的事物的支持的,而再看我們老師給孩子呈現的評價表格,里面的具體評價指標內容是指導孩子進行評價的,但我們看這些指標,如認真的優良不合格的區別,認真的優秀是,上課認真聽講,作業認真,參與討論認真;良好的指標是上課能認真聽講,作業按時完成,有參與討論;不合格的指標是,上課無心聽講,經常欠交作業,偶爾參與討論。就這三者來說,不好區分,首先,從優秀到良好再到不合格本身線條就太粗,跨度太大。其次指標不清晰,認真聽講的標準是什么?作業認真完成的標準又是什么?參與討論積極的標準又從哪里來?讓孩子無所適從,只能根據想當然來互相評價,根據經驗來互相評價。他們的經驗是什么?便是他們平日里對這個孩子的道德評定,這個孩子在學校成績平平,其他課程中成績不優秀,那這個課也不好等等。評價是要有個具體的數字才對于這個階段的孩子更具有操作性,其實不止對于孩子,對于所有人都是。這具體的評價一定會增加評價的難度,拉長評價的時間,增加老師的工作量,但對于被評價者來說,才更公平。

3、關于同學

同學,又稱同窗,是指有共同學習環境的一群學生。是同伴,或者就是指同師授業這個動作,或者是同師授業的人。審視我們的教室,我們有沒有構成好的同學關系?有沒有培養學生有同學意識呢?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教室里首先是重要的同伴關系,之后才是一起進行同師授業,在同師授業的過程中繼而深入同伴關系,這才是同學。而我們的同伴關系如何呢?在教室里,我們鮮少有機會給孩子構筑同學關系的機會。如我們刻意安排的學困生和優生坐在一起,看似在刻意構成互助一種同伴互助的關系,實際往往能力差異方面的隔閡讓他們的同學關系漸行疏遠,他們會行程一個獨立的空間,而自動的將對方排斥在外。除此之外,我們會刻意的把愛說話的孩子周圍都排上絕對不會跟他說話的孩子,這樣,我們的課堂紀律便好了,殊不知,我們在對他們的同學關系埋下了諸多不利的因素。

今天,郭老師的評價課里,有這這樣一個設計,同組同學互評打分,把自己的星星送給你認可的最好的作業,并進行小組推介。這個進行推介的學生不是被推薦作品的作者,而是組內其他成員。這其實在潛意識里告訴孩子,要認可自己的同伴,并會肯定自己的同伴,在肯定同伴的同時,同學的關系就不自覺變得融洽而親密。

評價是教學的一個部分,學習和評價結合的教學才是完整的教學。而評價僅僅出現在學習的最后是不科學的評價。有了自我評價,同伴互評,學生無論是自我認識與肯定還是同學之間的認可與肯定,同學之間的相互信任,都是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的。

同學是多么親密的詞語,他可以等同于朋友,哥們,甚至親人。我們在教室里要培養和諧融洽的同學關系,讓‘同學’成為孩子成長的重要元素。

篇3:小學教研考核工作計劃

小學教研考核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高舉*理論偉大旗幟,以“****”重要思想和黨的**大精神為指導,堅持“科研興校”的方針。以新一輪課程改革為契機,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教科研課題研究為先導,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堅持教育科研與新課程改革相結合,切實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努力為學校的進一步發展服務,努力為學校的再創輝煌作出貢獻。

二、主要目標

  1、圍繞學校工作目標,明確課程改革的目標和任務,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中心,以大力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為契機,從功能、結構、內容、實施過程、評價、管理等方面,不斷更新理念,拓野視野,改革方法,提高要求,進而確立適應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型課程價值觀。

  2、不斷探索切實可行地校本教研工作途徑、方式、方法。

  3、認真開展課題研究工作,著重組織好學術沙龍活動,不斷提高教師的教科研能力,不斷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認真做好學校課程改革實驗的一系列配套工作,圓滿完成學校下達的各項任務

  4、繼續開展好“十?五”立項課題的研究,扎實推進課題的深入實施工作。

  5、繼續開展好新課程的研究活動,學習新思想,實踐新理念,建設一支教師隊伍。

  6、抓好校本教研的各項管理工作及資料建檔工作。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強學習,提高認識,切實轉變教育觀念

  隨著人類社會進入信息時代,知識更新步伐的加快,學習將顯得更為重要。作為傳播文化知識、傳播人類文明的教師只有加強學習,才能與時俱進,不做時代的落伍者。因此,在當前的條件下,我們主要要學習好現代教育理論,尤其是新課程改革的理論,提高教師的思想認識,切實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調整教師的教育行為。本學期,擬從以下幾方面和廣大教師一起學習。

  1、邀請有關專家來校作專題講座,拓寬教師的知識視野。

  2、組織教師閱讀好一本理論書籍,夯實教師的理論基礎知識。

  4、繼續組織好教師的業務學習,提升教師的教育理念。

  5、結合教育改革實踐,由學校骨干教師上示范課、研討課,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的探討、交流。

  (二)開展活動,提高實效,切實推進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作為提升學校教育的助推器,在學校的教育改革和發展中具有先導性、基礎性和全局性的作用。面對日趨激烈的教育競爭,不進則退,小進也是退,因此只有更積極地開展好教育科研活動,不斷地提高教育科研的實效性,在全市教育科研中奮勇爭先,才能把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不斷地推向新的高峰。

  1、著力推進新課程的研究活動。新課程的實施,已在我市大規模推開,做為城區的一所小學,我們只有扎扎實實地按照新課程的要求,不斷的進行探索、研究,才會贏得主動。本學期中我們將分課題組、教研組開展學術沙龍活動,做好課程的評價改革工作和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工作,同時全面落實校本課程的開發實施工作。

  2、扎實開展課題研究活動。目前,我校有市級以上課題2個,這些課題都是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與教育的發展趨勢而制定的,都已有一定的研究過程了。本學期,根據上級部門的要求及課題的研究要求,我們將做好以下工作:

  ①各課題組在集體討論的基礎上,制定好學期活動計劃;②根據計劃,各課題組要認真落實有關研究活動,要求至少圍繞課題開展一次研究活動,形式不拘。③每人不少于一次課堂教學研討活動,研討課要有先進的理念,要有必要的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要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生動活潑地發展。④做好課題的月匯報制度,要通過不斷的反思來調整課題實施計劃,提高研究的實效性。⑤各課題組要及時地做好活動的記錄工作和資料的整理工作,以便資料的歸檔。

  3、加強教育科研陣地建設活動。

  ①繼續做好枝江市教研室刊物《枝江教研》的組稿工作。②利用校園網和學校主頁,積極引導教師參與論壇的討論、交流。④舉辦1~2期“教科沙龍”活動,讓教師的智慧在碰撞中迸發火花。

  (三)、嚴格考核,有效激勵教師科研的積極性。

  課題組制定研究計劃,要求各研究老師按著計劃和資料目錄開展研究工作和進行資料積累,把研究過程中的計劃、實施情況、研究感悟、學生個案記錄、階段總結、論文、研究成果等積累并上交課題組,學期結束課題組將從研究過程、研究成效、取得成績等方面考核,促進課題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和規范性、提高教師課題研究的積極性。

四、具體安排:

  二月份:

  1、制定教科工作計劃。

  2、召開課題組長工作會議進行課題選題工作,明確各課題負責人和研究人員。制定課題組活動計劃。

  3、召開教科工作會議,教師制定個人課題研究計劃。

  4、新課程理論學習。

  5、做好創建學校網站的教科方面的準備工作。

  三月份:

  1、召開課題組第一次月會,各課題組開展活動。

  2、“走進新課程”課題課堂觀摩研討活動。

  四月份:

  1、召開第二次月會,各課題組進行資料交流活動。

  2、開展課改質量月系列月活動

  3、完成教育理論筆記。

  五月份:

  1、課題組長例會。

  2、課題中期研討活動。

  3、教師學習筆記交流活動。

  4、做好論文、課題的相關統計工作。

  六月份:

  1、完成各級課題的研究階段工作及學校教科的資料歸檔工作。

  2、做好課程改革實驗階段性總結和評估。

  3、做好對教師的各項考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