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學網絡教研考核管理辦法
小學網絡教研考核管理辦法4
網絡教研制度的建立是網絡教研的保障和促進力,規范網絡教研行為可以促使教師更積極地參與教研,真正拓展教研的時間和空間。根據我校的實際開展情況,出臺相關運行機制、激勵機制和保障措施,定期進行優秀網絡教研組、網絡教研先進教師的評比。
一、學校網絡教研領導小組職責:
1、重視建立網絡教研平臺,完善學校網站,設立相關欄目為教師網上教研創造條件,并及時組織進行有關培訓。定期舉行網絡安全培訓班,學習網絡法律、法規,提高全體教職工的網絡安全意識,提高網絡安全水平。
2、成立組織機構,負責組織與指導本校網絡教研活動,積極選派骨干教師參加網絡教研技術培訓,提高網絡教研技術水平。
3、充分發揮信息技術設備的作用,不斷完善信息技術系統的建設,為教師利用網絡進行教研提供支持。
4、學校每學期統計一次教師參與網絡教研、投稿情況,并公布教師投稿的數量,期末進行評價表彰。
二、各教研組職責:
1、各學科組要制定切實可行的網絡教研計劃,制定制度,形成常規化的運作機制。
2、創建本學科組博客門戶,鏈接本學科組各位教師的博客網頁,形成本組博客圈,及時發布本組教研信息,上傳優秀博文,組織教師在線交流、促進教師間和諧發展、共同提高。
3、組織本學科組教師積極參與學校網絡教研活動和各項評比活動,記錄每個成員的活動軌跡。
4、教研組在開展網絡教研過程中,要堅持點面結合,以點帶面,分層推進。要樹立典型,發揮示范教師的引領作用,最終帶動全組教師的專業成長和教學研究水平提高。
5、利用校園網實現常規教研網絡化管理,協助學校出臺完善的教研評價和考核制度。
6、充分發揮校園網的教研功能,完成本學科優秀資源庫建設,實現資源交流共享,為教育教學工作服務。
三、考核的主要內容和要求
1、網絡教研培訓: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網絡教研培訓工作,不遲到早退,不無故缺席,認真做好培訓筆記。
2、遠教資源應用課,按要求上好遠程教育資源應用課,做好課前預約和登記記錄工作,不允許出現只預約不上課的情況。
3.網絡教研工作總結:主要包括網絡教研工作成果、問題、體會及以后的工作計劃與建議。
4.網絡教研工作參與度:各學科教師博客的日志數、參與評論數、訪問數量、本人的評論數與回應數。
5.日常網絡教研工作:提供教師教學學習資源,注重時效與質量,組織教學熱點問題和難點的討論,研究互動方式,提高互動式頻數,豐富互動內容。
6.學校把教師博客(主頁)建設納入到對教師的業務考核中,把教師博客(主頁)作為活的教師業務檔案,有些相關的教師業務檢查和評選活動可以直接在網上進行。教師個人博客:設計美觀、內容齊全、注重實效,形成自主管理和更新的機制。博客的主要內容如下:
(1)個人學期年度教學工作計劃;
(2)教師的教學反思,教學論文;
(3)教師學習資源:教案、案例評價、課堂實錄、課件、單元測試卷等。
(4)網上熱點、難點問題討論。
(5)積極參與新思考的網絡教研主題的討論。
(6)參與學校網絡教研主題的討論。
(7)對學校教師提出問題的回復(全部回復)。
7、參與網絡教研的有關要求
(1)積極參加本學科網上研討活動,結合主題活動,在上面發表相關的評論。采用實名制,以備學校檢查。
(2)教學設計:每人須在開學前兩個月內完成本學期自己所代內容的上傳任務。
(3)教學反思:每學期至少完成4篇的上傳任務,每月上傳的篇數不得少于1篇,于當月25日前完成。
(4)、教學案例:每學期至少完成1篇的上傳任務,于期末結束前一個月內完成。
(5)、理論園地:每人針對本學科內的研究主題至少上傳1篇有關的理論文章,于期末結束前一個月內完成。
四、考核結果應用
1.對網絡教研工作進行獎勵:每學期學校將評出一名“博客之星”,并根據平時考核情況設一等、二等、三等獎若干名進行獎勵。
2.網絡教研工作考核結果按一定權重計入月考核。
篇2:教研科研經費管理暫行規定
教研科研經費管理暫行規定
為規范我院教研、科研經費管理,推動各類立項課題的順利開展,力爭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確保教研、科研經費的有效使用,按照“??顚S?、規范管理、合理開支、提高效益”的原則,特制訂本暫行規定。
一、資助與管理原則
1、凡學院批準立項的院級教研、科研課題,根據課題的實際需要和學院的財力,適當撥給一定的研究經費加以資助,保證其研究。
2、凡上級行政或業務主管部門、學術單位批準立項的縱向教研、科研課題,學院根據實際需要和學院的財力決定是否資助;自選課題的項目,學院原則上不資助,但也可視其成果獲獎情況給以適當資助。
3、凡企業批準立項的橫向技術或管理項目(如為企業進行產品開發、技術攻關、技改、管理創新、軟件開發等),學院原則上不資助。
4、凡要求學院給予經費資助的項目,由課題組長提出申請,說明需要經費資助的理由、經費資助額并列出經費開支項目,報教務處初審后送院領導審批(附批準立項課題復印件)。
5、科研項目經費的使用應按項目計劃或有關合同執行,項目經費使用應符合上級有關規定。
二、經費開支范圍
1、管理費:凡上級部門批準立項的縱向課題,學院收取10%的管理費;凡企業批準立項的橫向課題,學院收取20%的管理費。
2、科研業務費
(1)國內調研費:指為完成研究工作而必須進行國內社會調研活動開支的差旅費。其標準依照學院出差補助有關規定執行。調研差旅費不得用于課題組以外的人員。非本院課題組成員的調研費不能從學院配套經費中支付。參加學術會議須有正式會議通知。
(2)小型會議費:指為完成研究工作而舉行的小型會議所開支的費用。會議參加者一般應為課題組成員。若必須吸收課題組以外人員參加會議時,事先應向主管副院長提出申請,待批準后,方能讓其參加會議,否則不能支付其會務費。小型會議費盡量節儉,根據會議需要事先作初步預算并報主管副院長審批,根據批復意見執行。
(3)圖書資料費:指研究工作所需要的報刊、檔案、文獻等的征訂、打印、復印、翻譯以及購買必要的圖書等費用。
3、協作費:指外單位協作承擔項目研究工作且需開支的科研經費。若項目確需要外單位協作完成的,事先應報主管副院長審批,經同意方能作此項開支。
4、成果鑒定費:指由課題主管部門直接組織或委托我院組織的成果鑒定活動所需的費用,包括會務費和鑒定專家的勞務費。鑒定會各項費用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鑒定工作的組織和會務人員不得領取勞務費。
5、印刷出版費:用于課題研究成果的印刷出版費用。
6、業務接待費:嚴格控制接待費的使用??v向課題:經費總額在2萬元以內的(含2萬元),控制在12%以內,經費總額在2萬元以上的,控制在10%以內。橫向課題的接待費用比例可適當放寬。
7、結余經費:
(1)縱向項目:結余經費的60%作為課題組酬金,40%用于相關后備研究或留作科研基金作為項目的資助經費。
(2)橫向項目:結余經費的60%用于課題組酬金,20%作為學院的科研基金,20%作為學院創收收入。
8、理、工類課題除以上開支外,根據課題進展的需要,允許列支以下開支項目:
(1)實驗、材料費:指原材料等消耗性物品購置費;樣品的采集加工費和包裝運輸費。
(2)儀器設備費:專用儀器設備購置、運輸、安裝費;自制專用儀器設備的材料、配件購置費和加工費。但聲像錄放設備、復制打印設備、冷藏空調設備及行政辦公設備等費用不得列入開支。個別項目確需聲像錄放設備、冷藏空調設備作研究專用設備的,申請項目可列入經費預算內,根據項目評審批準結果,經受資助單位領導批準,按??厣唐芬幎▓笈徺I。
(3)實驗室改裝費:為改善項目研究的實驗條件,對實驗室進行簡易改裝所開支的費用。
科研業務費一律不得用于采購與課題研究無關的通訊設備、交通運輸工具、行政辦公設備、計算機等。確需購買的設備,必須列入經費使用計劃,如遇特殊情況需要增加購買設備,須經主管副院長批準后方可購買。用科研經費購買的儀器設備必須辦理驗收登記手續,列入學院固定資產進行管理。
三、經費管理與報銷
1、沒有與立項單位簽訂合同的項目,項目組長接到立項通知后,按批準的實際資助經費和配套經費總額,在原申報開支計劃的基礎上,重新修改經費使用計劃,于兩周內交教務處,逾期學院將取消配套經費。
2、科研經費由教務處負責在財務科單獨建賬,嚴格按財務制度管理,單獨核算、??顚S?、超支不補。財務科為每個項目建立項目經費帳卡,課題組成員持卡辦理報銷手續。
3、經費報銷。課題經費實行課題組長負責制,課題組長經手的開支報教務處長簽字,課題組成員的開支報課題組長簽字,經院領導審簽后送院財務部門按學院財務制度報銷。
4、項目進行中,經檢查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學院將視情況追回部分或全部配套經費。
(1)無故不完成研究任務或自行中止研究工作的課題;
(2)經費使用不符合本規定及有關規定的;
(3)未通過中期檢查的課題;
(4)未按要求及時結題的項目;
(5)經課題主管部門批準中止、撤銷的項目。
5、課題結束后1個月內,應及時辦理結題手續,清理賬目,核實撥款與支出數額,填寫決算表,連同結題報告,課題研究成果一式三份報教務處。逾期不辦理者,結余經費劃入學院科研基金。
四、本辦法的解釋權在教務處,從發文之日起實施。
篇3:縣高中校本教研培訓制度
縣高中校本教研(培訓)制度
隨著新課程的逐步推進,校本發展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關注的焦點,因為人們發現,再理想的課程,不通過學校內驅式發展就不可轉變成現實的課程,也不利促進學生的發展,為此我校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了我校的校本教研制度
(一)校本教研的組織結構。
成立校本教研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組員:Z各教研組長、備課組長
構建由校長負責,分管校長直接抓,教導處具體抓,依托教研組、各備課組的校本教研網絡,以確保校本教研工作的有效開展。
(二)校本教研的制度。
制度是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保障。校本教研要改變教師習以為常的生活、工作方式,無疑是很大難度的,所以,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是學校校本教研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關鍵。
1.校本教研的學習進修制度。
為了提高廣大教師的教育理論素養,建立先進的教育理念,立足校本培訓,進一步完善學習制度,加強學習管理。
⑴校行政領導要帶頭學習,要堅持個人自學和集體學習、討論相結合,學習時不缺勤,認真記筆記,討論時積極主動發言,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做教師學習的榜樣。學校行政領導利用行政會議的學習課改理論每月不少于一次。
⑵每月利用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時間進行一次全校教育理論講座,開展集中式校本培訓,組織學習有關課改理論和新課程理念的文章,引導教師學會理性地思考教學問題,學會運用課改理論解決課改實驗中出現的新問題。教研組每月一次在教研組活動中組織學習教育理論及課程標準。同時教師還要加強自我學習。在學習管理上實現“兩有一檢查”,即有學習記錄、有學習體會、每學期檢查一次,年終進行考核。
⑶學校每學期聘請縣、市教研員及有關專家來校作講座。
⑷每學期組織教師到外校聽課交流,學習外校先進的教改經驗,外出聽課要寫好“聽后感”。
⑸支持優秀教師參加高層次進修,做好骨干教師的選送和培訓工作。
⑹教導處制定好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和校本培訓計劃,購買一些理論和專業書籍,為教師提供學習、參考的材料。
2.領導隨堂聽課和深入教研活動制度。
行政領導要經常深入教研活動,掌握分管學科的教學和教研情況,及時解決問題,有的放矢,有針對性地聽課,課后和任課教師及時交換意見,及時反饋,及時做出評價,以促進教學。一學期中,校領導參與分管教研組的經驗活動不少于10次,聽分管學科的課不少于10節。
3.教導處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在校長領導下,在分管副校長的指導下,教導處全面制定學校教學教研工作計劃與規章制度,加強教學教研常規管理工作,加強對學校教師的教研的指導和管理,規范各學科的教研活動;努力做好教師校本培訓工作,組織建設一支強有力的教學教研隊伍;根據國家和上級有關方針政策制定本校長期和近期教研工作目標,并負責監督實施;制定校本教研考核評價制度,對各組的校本教研活動情況每學期都組織評比考核。本學期由學校教導處主持,承擔了三個縣級教研課題,分別是:《以學生為主體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模式》、《實施教學“四清運動”,夯實學生學習基礎》、《如何以導學案為導向來實施電子備課》。
4.教研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各學科組要切實抓好,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專題研究,圍繞重點專題研究開展聽課、舉辦觀摩活動。認真總結本學科行之有效的經驗,進行交流、宣傳、推廣,組織本學期教師參加有關的繼續教育學習。
教研組是學校落實教學工作,開展教學研究和提高教師業務水平的重要組織之一。教研組長應在教導處領導下負責組織領導本學期有關教學研究的全部工作。
⑴組織教師根據學科特點學習教育理論及課程標準,學習要有計劃,有材料。
⑵根據本學期的目的、任務,制定學期教研組工作計劃、教學科研計劃和綜合實踐活動計劃,并嚴格執行。
⑶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活動,圍繞學校教科研課題,依據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確定教研組每學期的研究課題,有計劃地開展研究和交流匯報,圍繞研究課題組織教學研究課、公開展示課,課后認真進行說課、評課,及時總結、交流、推廣教學經驗,撰寫經驗論文。
⑷組織好每兩周一次的教學研究活動。做到定時、定點、定專題。組織組內教師研究解決教學疑難問題,組織進行教學反思等。學習教學經驗、教改經驗、總結工作、討論分析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質量等狀況,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和辦法。教研組活動要有出勤和活動記錄。
⑸每學期組內開展一次觀摩評議活動,組織一次教師論壇活動。通過以上形式研究教材、教法和學法,提升教學理念,交流教學經驗,提高教學質量?;顒右锌偨Y材料。
⑹認真落實青年教師拜師工作制度。做好以老帶新工作,充分發揮老教師傳幫帶作用,要落實到人,加速培養新教師和青年教師。指導教師每月聽新教師不少于2次課。
⑺教研組長要保證上述各項工作的貫徹落實,開學時制定好教研組工作計劃,并認真組織實施。期中要協助教導處檢查落實情況,學期結束做好工作總結,并定期向學校行政領導和教師匯報工作。真正創建嚴肅活潑,刻苦鉆研,文明和諧的教研組。
5.備課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備課組負責年級備課和教學研究工作,承擔提高年級學科教學質量的重任。
⑴在備課組長的帶領下認真學習課程標準、教材,努力探索教法和學法,學習要計劃、有材料。
⑵要有備課組工作計劃、教學進度計劃,組織備課組教師在個人獨立備課的同時進行集體備課。每兩周進行集體備課一次。在集體備課上做到“四定”―定時間、定地點、定課題、定主講人:“五統一”――統一進度、統一要求、統一內容、統一作業、統一考查。期末有一套反映本備課組特點的教案。
⑶根據本年級學生的實際,確定備課組每學期的研究課題,在備課組活動中始終圍繞課題認真開展教學科研活動,以科研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6.教師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教師是開展校本教研工作的承受者和受益者,是開展校本教研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師參加校本教研活動的質量影響到全校校本教研活動的質量和教學工作的質量,教師必須主動、認真地進行教研活動,在活動中不斷成長,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能力。
⑴認真參加學校各級教研組組織的各項教研活動,態度端正,認真完成學校、教研組、備課組交給自己的任務。
⑵每位教師認真完成備課組交給自己的備課任務,在教研組、備課組討論時要認真準備,積極發言。
⑶認真參加聽課、說課、評課活動,每學期聽課不少于15節,聽課要記筆記,并作適當評論。
⑷在教學實踐的同時,要堅持做到“六個一”:每學期讀一本教育教學理論著作,確定一個教學研究課題,上好一堂教學公開課,制作一個多媒體課件,寫一篇課堂教學敘事案例,撰寫一篇以上教研論文。
⑸要熟悉課程標準,把握好課程標準和教材要求,認真備好課,教學設計要別具匠心,注重過程與方法的指導。正確處理課堂三維目標,把課堂三維目標有機結合起來。重點備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寫好學案,寫好教學反思。
7.校本教研獎勵制度,將教研組、備課組、教師參與校本教研的態度、成果納入小組評優、教師的績效考核中去,充分發揮考核評價的導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