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學校教研活動要求及考核方案
中學(學校)教研活動要求及考核方案
為了規范教研活動,充分發揮教研組在教學陣地上的作用,提高教研組的工作質量,實現以教研促教學、在教研重探索、在討論中提高,從而促進教改,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特制定本規定
一、工作思路
圍繞“素質教育”這個中心,本著“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以課程改革為契機,教師隊伍建設為根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重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為目的,實現教向學突破,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使學生學會;貫穿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能力,是學生會學;落實全程教學,逐步推進教育現代化工程,全面提高教育質量,三個年級各有側重,使教學過程系統化。
二、教研組工作要求
1、教研組工作由教導處全面安排,各組長具體負責,全面開展教研活動。
2、為充分發揮教研作用,實行領導下組制度,下組領導要督促各組完成教導處的各項安排,使教研活動落到實處。(語文組由李校長負責;物理組由晁主任負責;化學組由楊主任負責;外語組由賀校長負責;數學組由方主任負責;政史地由郗主任負責;生物組、體育組由王主任負責。)
3、各組教研活動定于每周四第二、三節晚自習進行,要求全組參加,且有記錄。
4、開學初,教研活動要求學習大綱,制定本學期計劃,安排大型活動,交流討論個人教學計劃及進程,周底上交教導處。
5、學期底活動。要求總結本學期工作,交流個人工作總結,評優選先,該周底上交教導處。
6、期中考試后教研活動。要求交流考試總結,調整教法,提出建議。期末考試后,由年級備課組長寫出考試總結,并交教導處。
7、各組每周要進行聽、說、評課活動,每人每學期要有一次優質課,全組聽、并上交教案、說課稿。
8、各組要確定年級備課小組,每周日晚2、3節自習在固定地點進行集體備課,研討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要求每次有記錄,每周進度要統一,并通過集體研討使教學方法最優化。
9、為強化綜合科教學,成立文、理綜合組,由教導處安排定期活動。
10、各組要確定以老帶新,促進青年教師業務提高,對學生反映較差的教師、教研組長和備課組長要跟蹤聽課,全面指導。
11、青年教師每學期聽課不少于15節,老年教師不少于10節,新分教師(兩年內)不少于30節,初級職稱不少于20節,教研組長、校領導不少于20節。
12、各組要認真出好板報,要求形式新穎,內容豐富,兩周一次,周四完成。
13、各組要立足本組實際,每學期要有教研專題,期末必須有成果,并上交教導處。同時,充分利用組內報刊進行專題討論,提倡組員撰寫教學論文(教學心得、教材分析、學情研究、考情探索等)。
14、為使高三復課更科學,各組每年要進行高三復課研討,要求本組高三教師每年至少要寫兩篇教學論文(試題分析、復習指導等)。
15、各組要積極組織青年骨干教師進行公開教學、觀摩課教學,組織年輕教師進行匯報課教學。
16、各組每學期要開展各種有利于提高學生素質、培養學生能力的大型活動。
17、每次教研活動,組長要檢查組員的教案。
三、量化考核辦法
考核采用積分形式,每組基礎分為80分,按要求加減分。由教導處專人檢查,每學期按積分排出名次,前兩名為先進教研組,該組長為優秀教研組長(按優秀教師對待)。
考核細則:
1、本組教師量化考核的平均值/5。占20分
2、教研組計劃、總結及時上交各5分,缺一個扣5分
3、板報及時加5分,缺一次扣1分。大型活動5分/次
4、各種賽教活動的教學能手加2分/人(校級)
5、各組承擔的教研任務總結加5分/篇
6、綜合評價10分,由校委會綜合評價
四、本制度解釋權在教導處
篇2:初中學校教研活動制度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制度,僅供參考!
1、各教研組每學期開學初召開學科成員會議,制定本學期學科活動計劃,一式二份,一份自存,一份于第二周前上交教導處。
2、一學期各教研組必須組織兩次以上學科理論學習或教學經驗交流。
3、建立一個全員參與的學科興趣小組,制定具體活動實施計劃,分工負責具體活動內容,教研組長負責監督實施活動的順利進行。為提高教學質量,學校鼓勵教師個人組建班級學科興趣小組。
4、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提高學校文化品位為宗旨,一學期至少舉行兩次不同類型的有創意的學生學科活動,所有活動均需提早一周部署實施程序,全員參與指導。凡競賽類活動結果統一上報教導處發文公布。
5、一學期至少組織兩位以上教師開設課堂教學研究課,做好各道程序的落實工作。
6、凡組內成員參加上級教研活動,務必在校內安排一節示范匯報課。
篇3:教研活動制度辦法
一、學期初,教導處、教研組須根據學校工作意見和教學計劃制定學校、學科教研組的教學研究計劃,安排活動。
二、每月召開一次教研組長會議,每兩周進行一次教研組活動,每周舉行一次備課活動。
三、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觀摩課,探索教學規律,推動教學改革。
四、建立各學科師徒隊伍,組織新老掛鉤,以老帶新,以新促老。幫助新教師熟悉業務,協助老教師總結教學經驗。
五、有計劃地了解、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定期抽查學生作業,了解作業份量、難易程度和學生完成作業、教師批改作業的情況;進行試卷抽查,了解、分析教學情況;召開學生座談會,聽取學生對教學的意見和要求。
六、學校要關心和組織多種形式的進修活動。青年教師要制定文化學習和業務進修計劃,中高年級教師要制定教學科研計劃,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
七、提倡寫教學專題總結或教研論文,鼓勵教師向報刊或出版社投稿,每學期召開一次教學經驗總結交流會,每兩年舉辦一次論文評獎活動,推廣先進經驗,獎勵優秀論文作者。
八、教研組要詳實記載每次教研活動的情況,及時向教導處報告工作,反映教師的意見和要求,以便于領導改進工作。
九、學期或學年結束時,做好教研組工作總結和個人教學工作總結,存入學校業務檔案,作為晉升、調資、晉級、評比的重要依據。對教學教研有突出成績的個人或教研組,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