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多媒體輔助低年級學生識字教學
讓多媒體輔助低年級學生識字教學
辛集市新壘頭中心小學閆新明
文章提要:低年級學生對多媒體教學有著極高的興趣。教學中以計算機為媒體,把傳授知識,激發興趣,培養觀察、自學、思維能力,融洽師生情感化為一體,便會產生多元識字效應。
關鍵詞:識字教學多媒體
正文:新《課程標準》致力于構建開放、富有活力的教材體系,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那么,我們的識字教學如何體現開放、靈活、生動的特點,如何讓學生在廣泛、活潑、有趣的活動中識字呢?
我經過探索,發現教學中以計算機為媒體,把傳授知識,激發興趣,培養觀察、自學、思維能力,融洽師生情感化為一體,便會產生多元識字效應。
一、拓寬識字渠道倡導生活識字
學生生活在這個多彩的世界中,漢字隨處可見:上街時,路旁的各色廣告招牌仿佛在向他們眨眼;看電視時,熒屏上的一個個字幕也在不停的閃爍……生活為孩子們營造了最好的識字環境。電教媒體具有交互性,人機可以隨時交流,由此便形成了一張人機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立體交流網絡。教師巧妙地發揮這張"網"的優勢,及時、有效地組織課內的識字信息反饋,使教學更具針對性;而學生在這張"網"中,又使學習的主動性、思維的靈活性、語言表達的準確性以至個性特點的展示上,都得到了和諧的發展,具有創新意義。
例:學習"東、南、西、北"這四個字:多媒體的課件,立體形的方位圖,太陽冉冉升起,小朋友站在操場上,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南",右面是"北"。孩子們親自移動鼠標,做一些識字游戲。一堂課下來這樣的人機交互方式能使學習的過程不再枯燥呆板,而是妙趣橫生,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很好地激發起來,并產生強烈的學習愿望,進而形成學習動機。所以,利用網絡的優越性,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識字資源進行識字教學,拓寬了識字教學的途徑。
二、注重造字規律倡導科學識字
我們的教學中,漢字是一個個嚴密而豐富的整體,其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以形表義,靠形狀來表示意思,其中蘊藏著許多造字的規律。教學中,有意無意滲透這些規律,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生字新詞,還能讓學生領悟識字要領,開發他們的思維。
利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出示卡片或圖片適當地講解,讓學生口頭讀讀、說說,機械式地朗讀、記憶,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如果處理得不好,整堂課就會顯得呆板枯燥、單調乏味。而且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對長時間單調枯燥的識字教學缺乏興趣,從而影響教學效果。于是我嘗試將計算機和傳統教學方法綜合應用,利用"怎樣寫漢字"識字教學軟件、"趣味識字"、"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光盤來彌補傳統教學方法和手段的不足。
1、象形字的教學。
例如:第二冊中的"舟、竹、川、泉、燕"都是最簡單的象形字,教學這類字的時候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如教學"山",首先出示實物圖片,然后再以動畫演示實物變成象形文字,請學生議一議這個符號像什么?學生很容易從形象上看出是一座小山,這座象形的山與漢字"山"有什么聯系呢?讓學生說說、畫畫、描描,這樣就使枯燥無味的筆畫結構和生動鮮明的表象統一起來;
篇2: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
淺談小學語文低年級的識字教學
臨高一小謝麗紅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階段學生的識字量為3000字,其中要會寫2500個漢字。而低年級要求學生認識1600~1800個漢字,其中會寫800~1000個漢字。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多識字、少寫字,而且把識字集中在低年級教學。可見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同時也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難點。”本人認為,識字過程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運用識字和用字相結合的方法,開展識字教學。
識字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剛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一打開課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歸類識字,這就決定了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主動地識字,教師要根據兒童年齡特點,有意識地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培養識字能力。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對低年級識字教學進行了探索。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把識字作為小學低年級教學中的重點,那就得在識字上下工夫。可單純的識字、寫字又顯得枯燥無味。而對于當今社會,獨生子女居多,且家庭條件相對較好,孩子可以說是家里的“小皇帝”,嬌慣成性,在一、二年級就讓他們從事與游戲、積木、唱歌、跳舞等大相徑庭的識字活動,對孩子們來說,簡直有種“逼上梁山”的感覺。這給小學低年級教師出了道難題,識字量之大,教學時間之少。如何才能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呢?新編《小學語文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語文這門學科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因而在教學中,作為教師應以學生為中心,多關愛學生,多為學生創造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使學生覺得學習是一項有趣的事情,主動去學、樂于去學。我想,要達到這一步,就得從調動學生的識字興趣上去考慮。
2.根據兒童的思維特點,把抽象的符號具體形象化
識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對于枯燥的事物,人們的情緒總是消極和被動的。如果孩子們一味地被動識字,不僅識字的效率低,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思維的發展。因此,作為教師一定要在起步階段通過多種途徑來營造識字教學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起兒童識字的興趣,不斷激發學生去體驗識字的樂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樂于識字,主動識字。
3.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的興趣
興趣是激發兒童從事學習的動力。游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兒童喜歡模仿,喜歡重復,喜歡表現。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符號的興趣,不斷采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如:猜字謎,找朋友、風車轉轉……將這些兒童學前生活中的游戲引入課堂,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真正動起來,在游戲中學習,在玩中思考,玩中創新。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學前游戲的樂趣,對識字就會興趣盎然。
篇3: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心得體會
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心得體會
識字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剛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一打開課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歸類識字,這就決定了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主動地識字,教師要根據兒童年齡特點,有意識地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培養識字能力。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對低年級識字教學進行了探索。
1.根據兒童的思維特點,把抽象的符號具體形象化
識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對于枯燥的事物,人們的情緒總是消極和被動的。如果孩子們一味地被動識字,不僅識字的效率低,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思維的發展。因此,作為教師一定要在起步階段通過多種途徑來營造識字教學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起兒童識字的興趣,不斷激發學生去體驗識字的樂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樂于識字,主動識字。
2.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的興趣
興趣是激發兒童從事學習的動力。游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兒童喜歡模仿,喜歡重復,喜歡表現。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符號的興趣,不斷采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如:猜字謎,找朋友、風車轉轉……將這些兒童學前生活中的游戲引入課堂,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學前游戲的樂趣,對識字就會興趣盎然。
3.利用多媒體課件,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教學
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來觀看一個個充滿神秘色彩的文字。如:先出一組象形字,這組字采用由實物圖到象形字,再到現代漢字簡化字,逐漸演變的動畫形式出現,富有動感的,生動有趣的畫面一定會使學生產生神秘感,同時也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教學。實踐證明,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識字教學,簡化了思維過程,減輕了記憶的強度,促進了思維的正遷移,有利于培養良好的認知策略,激起學生去探索這蘊含無窮奧秘和樂趣的漢字世界的欲望。
總之,小小漢字,奧妙無窮。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積極地參與識字教學,處處從學生主體的實際出發,鼓勵學生想象,實踐,學生就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使枯燥的識字教學成為培養學生發現興趣和熱情探索的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