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培育學生文化底蘊論文

培育學生文化底蘊論文

2024-07-31 閱讀 3476

關于如何培育學生文化底蘊的論文

何紅東茂名市第八小學

語言是一個民族睿智的積淀,也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積淀。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漢語言成為世界文化的瑰寶,是我們炎黃子孫值得驕傲的一筆寶貴財富。可是,縱觀目前我國小學生語言積累的現狀,不由令人擔憂:課堂教學中老師大量的分析講解與問答交流替代了兒童朗朗的讀書聲;現代化傳媒手段的運用及動漫的介入,替代了學生大量感知書面語言的實踐;生活節奏加快、課外學習特長,使得學生用于讀書、感受書面語言的時間少了……學生的語言積累嚴重不足,語言營養堪稱不良。

為了讓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代代傳承,作為語文教師有責任引導學生從小誦讀中華經典詩文,豐富語言積累,培育文化底蘊,要有目的、有計劃地把豐富語言積累落實在語文教學和學生生活的全方位、全過程中。誦讀中華經典,傳承神州文明,這是對中華文化的繼往開來,更是對古國文明的發揚光大,對我們的語文教學更是大有裨益,下面我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精心組織,培養興趣

誦讀經典,只讀不須理解,可以與老師齊讀、與家長比賽讀,也可以邊讀邊拍手、在游戲中背,在玩中背,隨時隨處,輕輕松松誦讀。還可以人人是教師,處處是教室。

我制定經典誦讀的實驗工作計劃,精心組織每次“讀經”活動,循序漸進地安排“讀經”內容。先從興趣入手,以身作則,我還大膽地在學生面前聲情并茂地誦讀,學生看了我的示范都躍躍欲試,他們對“讀經”漸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二、活用教法,激勵誦讀

1、采用“六字”教學法。即“小朋友,跟我念”。

2、熟讀成誦。讓學生每天抽15-20分鐘誦讀。如早讀利用五分鐘,每逢星期二“第二課堂”活動,都由教師組織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可以讓學生分四人小組讀,同桌對讀,集體讀,表演讀等,還重視學生的誦讀活動的評價。在午間安排5-10分鐘自由讀,在家睡前五分鐘與家長讀。并指導瑯瑯地誦讀,在讀中得到情感熏陶,學生讀多了,自然就會背了。

3、和著節拍讀。“快板”、“拍手”是學生在讀中最有興趣的一種游戲活動。利用“快板”激發學生多讀,反復地讀,要讀出經典的節奏和重音,而且通過溫故知新地讀,有感情地背,這樣提高了學生“讀經”質量。對誦讀有困難的學生降低要求,使他們背得輕松,背得愉快,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三、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在班級設立“我會誦讀經典”角,每周看誰背得最多、最好,就獎給一個星星貼上去,并寫上姓名和日期。教室周圍還張貼經典名句,讓教室處處有經典。

篇2:培育學生文化底蘊論文

關于如何培育學生文化底蘊的論文

何紅東茂名市第八小學

語言是一個民族睿智的積淀,也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積淀。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漢語言成為世界文化的瑰寶,是我們炎黃子孫值得驕傲的一筆寶貴財富。可是,縱觀目前我國小學生語言積累的現狀,不由令人擔憂:課堂教學中老師大量的分析講解與問答交流替代了兒童朗朗的讀書聲;現代化傳媒手段的運用及動漫的介入,替代了學生大量感知書面語言的實踐;生活節奏加快、課外學習特長,使得學生用于讀書、感受書面語言的時間少了……學生的語言積累嚴重不足,語言營養堪稱不良。

為了讓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代代傳承,作為語文教師有責任引導學生從小誦讀中華經典詩文,豐富語言積累,培育文化底蘊,要有目的、有計劃地把豐富語言積累落實在語文教學和學生生活的全方位、全過程中。誦讀中華經典,傳承神州文明,這是對中華文化的繼往開來,更是對古國文明的發揚光大,對我們的語文教學更是大有裨益,下面我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精心組織,培養興趣

誦讀經典,只讀不須理解,可以與老師齊讀、與家長比賽讀,也可以邊讀邊拍手、在游戲中背,在玩中背,隨時隨處,輕輕松松誦讀。還可以人人是教師,處處是教室。

我制定經典誦讀的實驗工作計劃,精心組織每次“讀經”活動,循序漸進地安排“讀經”內容。先從興趣入手,以身作則,我還大膽地在學生面前聲情并茂地誦讀,學生看了我的示范都躍躍欲試,他們對“讀經”漸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二、活用教法,激勵誦讀

1、采用“六字”教學法。即“小朋友,跟我念”。

2、熟讀成誦。讓學生每天抽15-20分鐘誦讀。如早讀利用五分鐘,每逢星期二“第二課堂”活動,都由教師組織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可以讓學生分四人小組讀,同桌對讀,集體讀,表演讀等,還重視學生的誦讀活動的評價。在午間安排5-10分鐘自由讀,在家睡前五分鐘與家長讀。并指導瑯瑯地誦讀,在讀中得到情感熏陶,學生讀多了,自然就會背了。

3、和著節拍讀。“快板”、“拍手”是學生在讀中最有興趣的一種游戲活動。利用“快板”激發學生多讀,反復地讀,要讀出經典的節奏和重音,而且通過溫故知新地讀,有感情地背,這樣提高了學生“讀經”質量。對誦讀有困難的學生降低要求,使他們背得輕松,背得愉快,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三、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在班級設立“我會誦讀經典”角,每周看誰背得最多、最好,就獎給一個星星貼上去,并寫上姓名和日期。教室周圍還張貼經典名句,讓教室處處有經典。

篇3:班級文化建設工作方案

班級文化建設工作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的意見》,充分發揮班主任教師在學校教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現就我校班級文化建設工作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構建班級合理的文化制度,良好的文化環境,和諧的文化關系,努力營造互助友愛、民主和諧、健康向上的集體氛圍,形成有特色的充滿活力的班級文化。

二、總體目標

  充分發揮班級文化功能,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發展學生的智能,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美化學生的心靈,鑄造學生的人格精神,使班級充滿童年活力,充滿天真爛漫,充滿積極進取的文化氛圍,讓班級成為每一個學生溫暖的家。

三、主要內容

  1、班級文化制度建設。根據本班實際制定的班級行為規范,體現著班主任的教育價值觀和班集體的行為價值觀。班規要從行為細節提出要求,做到具體形象,注意針對性,要與小學生心理特點相適應。在班級文化制度制定過程中,可側重某些方面,以突出特色,以期促進學生在集體意志和規范中成長。

  2、班級物質文化環境建設。按上級和學校要求布置教室之后,可在合適位置張貼“班訓”,安排圖書角,各種評比欄,學習園地,班報,手抄報、墻飾、綠色植物等。文化環境建設以班主任為指導,以全班學生共同參與為原則,辦出特色。

  3、班級精神文化建設。班級精神文化是班級文化的靈魂,表現為一個班集體的班風、班訓,以及可以通過班歌、班旗、班花、班級象征顏色、班級卡通形象、班鳥、班名等加以體現。可以在班主任的帶領下,發動全班同學參與制定,以增強集體榮譽感,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良好的班風是班級文化中靈魂,其形成有四個階段性:班風生成期、班風成長期、班風內化期、班風成熟期。班主任要針對不同階段的特征,發揮自身的核心領導作用,帶領全班同學構建一個和諧的班集體(師生和諧、生生和諧、教師家長和諧)。大的班容可能會使較多的學生成為班級的邊緣者,形成“弱勢”群體。班主任要充分發揮教育智慧,用自己的教育藝術不使個別學生漸漸遠離班級大家庭而成為邊緣者,更不能讓班級存在一個“弱勢群體”。

四、意見和建議

  (一)靜態文化建設

  1、設置班務欄,活頁形式,能夠隨時更換內容,主要內容為班內各項工作安排、通知、倡議等。

  2、設置班報欄。組織班報組(動態),以手抄報的形式定期出報。

  3、黑板報。三分之一為專題(校方布置的內容),其余為自主設計。

  4、學習園地。可設幾個板塊,并給幾個板塊起個象征意義的名稱或宣傳語。對學習園地的幾個板塊不能一成不變或總是那么幾個主題;展示的學生作品要避免總是少數幾個學生的。要常換內容,不斷地推出“新人”。

  5、設置圖書角。圖書角的圖書要適量,定期更換,不能以教輔為主。

  6、班牌、班訓、班歌、班名等可依據需要選擇。

  7、評比欄。

  (二)動態文化建設

  1、班隊會活動課。“活動”是班級文化建設的主要載體,也是班級文化建設的生命線。活動可分三個板塊,學校計劃中已安排的主題,班級計劃中已安排的主題,班務活動中生成的主題。以往的班會課無論是計劃好的主題還是生成性主題都存在著效果差,效率低的問題,主要表現為教師重視不夠,計劃不周,組織不到位、形式單一、學生參與不夠、教師唱獨角戲等。為克服存在的問題,提高班會的實際效果,要加強班會的計劃性。制定好整個學期的計劃,首先重點安排好學校德育處預設主題和針對班級文化建設的重點方面預設的主題,其次,預留一定課時作為機動班會課。預設和生成的班會課都要提前一周制定活動方案,提前培訓主持人,確定好活動程序。

  2、讀書課。“喜歡讀書”是學生的良好習慣之一,也是學生最重要的素質之一,因此把“培養學生讀書習慣”作為班級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來抓,以期改善班級文化生態,提升班級的整體精神文化素質。三至六年級每周安排一節讀書課,在地方課時中列出。讀書課在形式上要更加靈活,根據情況,可進行讀書方法指導、讀書交流會、薦書、評書、專題閱讀等如專題閱讀有“環境保護”、“航空航天”、“南極科考”、“歷史人物”、“國防建設”、“科普作品”、“生物技術”、“家鄉保定”等專題。可根據班情和班主任教育觀念取向,確定是否將“書香班級”作為本班文化建設的重要課題,如果確定建設“書香班級”,要在班級文化建設實施方案中體現出來。

  3、才藝展示。各個班級的“文化”是存在差異的,有的班充滿勃勃生機,有的班顯得冷冷清清。為避免“冷清”,盡可能地將所有學生凝聚在班集體中,建議每隔一周進行一次個人才藝展示,進行一次集體主題活動。個人才藝展示和集體主題活動隔周交替進行,即為學生個體才藝展示提供的平臺,又發揮了集體活動主題鮮明效果好的優勢。

  4、班級日志。建議三年級以上設班級日志。每天堅持寫、人人參與,教師也參與其中,使之成為班集體成長的歷史檔案,充分發揮其教育與激勵作用。

  5、班級優秀作品集。建議四年級以上每個學期編輯一本本班優秀作品集,制作好封皮,征集好名稱。

  6、結合“陽光體育活動,每天鍛煉一小時”開展好課外體育鍛煉。每天鍛煉一小時的活動效果主要在于班主任的組織工作。要將陽光體育活動與班級文化建設結合起來,突出團隊精神、協作意識、組織紀律,使全體學生樂于與班集體共同進行體育鍛煉。

  7、重點提示:

  ①精心設計每一次班組活動,用主題鮮明、形式活潑的教育引領學生成長。“精心設計”是工作難點。

  ②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參與活動的設計,親自主持活動過程。

  ③全體參與,不使一個學生掉隊。

  ④不可面面俱到,要突出一兩方面的特色。

五、工作措施

  1、學期初召開方案實施動員大會。

  2、班主任制定本班的方案,對優秀方案上傳校園網站。

  3、期中、期末分別上報德育處一份總結,主要分析班級文化建設的得失,進一步設想。

  4、期中、期末征集優秀案例,形成經驗材料,并向相關部門或刊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