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級管理中培養學生們自信
在班級管理中培養學生們的自信
吉林省蛟河市漂河鎮九年制學校韓秀琴李金柱
相信自己會成功,是一個人所擁有的一項基本而絕對必備的要素,一個人如果具備“我確實能做到”的態度,那么將產生能力,技巧等成功的條件。每當相信“我能做到”時,自然會想出“如何解決”的方法。遇事時,隨時提醒自己“只想成功,不想失敗。”
在教學中,我注意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主要從以下四方面進行。
一、激勵可以培養自信心:
自信將在激勵中綻放花朵,在批評中萎縮枯竭。
在我十余年的教學中,一直側重用“激勵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發現,在激勵中培養出來的學生,學習成績普遍較優,且個個充滿自信,這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即使遇到困難,他們都能知難而進,而且可以共同尋求解決方法,最終提高自己解決難題的能力,如果沒有激勵,就象熟語所說的,“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永遠沒有改寫自己命運的力量。當學生成績不佳時,我們若采取了批評,責罵或命令的方式,到頭來知會激怒他,并產生對立情緒,甚至以更糟的成績來回敬我們。激勵之所以能產生如此巨大的效能,就在于它能夠賦予行為動機,鼓舞人們做出決擇,并付諸行動。而只有激發出學生內心中的那種強大欲望,才能推動人們去創造特別的結果。
要讓學生在激勵中成長,并希望成功激勵學生,最起碼要做到兩方面:(一)讓學生設定自己的目標,這個目標可以是把他的成績提到某中水平,也可以是該掉他身上的某些不良行為,但不論是什么,都應讓學生想著他實現了那個目標之后會是什么樣的情形。因為這樣可以激起學生的欲望,使學生認識到成功就是逐步達到一個又一個有價值的目標。(二)說服是激勵學生的最好方式,我曾經看到這樣一個故事,故事講述了有關哲學家愛默生和他兒子的事情,一天,愛氏父子花了很大的力氣,又拉又拽,想把一只小母牛牽牛欄里,結果弄的滿身汗水,也沒有達到目的。這位偉人的哲人累的差一點失去自制,就在這時,他家一位愛而蘭籍的女仆走過來,他甜甜的微笑著,把一直指頭伸到小牛的嘴里。以母親的姿態引誘著小牛,而小牛也就安靜地跟著她走進了牛欄,這個故事說明學生也象小牛一樣,你打他,罵他,推他,他一動也不動,但是你采用一個好的說服方法,他就會按你的要求去做。說服人實際上就是向學生推銷自己的想法,觀點和意見,我們能真切地知道,推銷給學生的東西,恰恰能滿足學生的需要,而需要產生欲望,欲望產生動機,動機產生行動,行動產生結果。到此,一次成功的激勵就完成了。
激勵是成功的靈魂,做為師者的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會運用好“激勵法”,以使我的學生能夠在激勵中綻放出花朵。
二、興趣可以培養自信心:
興趣是打開潛能的鑰匙。興趣是意愿,是能夠提供動機的欲望,激發人們去
付諸行動的力量。如果一個人對某一件事情產生了興趣,他就會全神貫注、想方設法地去實踐、去完成。興趣的力量可以喚醒學生的熱情,使他做事堅持不懈、廢寢忘食,以至達到癡迷程度;興趣可以調動人們內在的潛力,讓他才思敏銳,將事情做得盡善盡美。
教師應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樂學。數學課總是被一些基礎差的學生看作是一種沉重的負擔,為了改變這部分學生的觀念,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我便有計劃地擠出一些時間與他們個別談心,講述數學知識的現實意義和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上碰到的困難。
教師應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會學”。學生學數學碰到最難的問題就是從“理解到實際應用”這一過程,針對這一問題我與同學們一起分析、研究,教給他們理解的方法,并歸納如下:
(1)分解理解法:對有些難度的問題,把他拆分成幾部分,然后再分別
解釋。當遇到較難的幾何證明題,如書中的試一試,我往往把它拆分成幾個部分,讓學生逐一解答,再加以系統化。經過這樣處理后,學生感到難度減小了,起到了化難為易的效果。
(2)歸類理解法:隨著學習數學知識的逐漸深入,知識面不斷擴大,我
將所學知識加以歸類,這樣就形成一個個的系統,起到縱觀全局的效果。如學完三角形一章后,我將知識穿好線,讓學生理解,這樣處理后學生理解的更透了。
(3)聯想理解法:聯想是一種思維的方法,也是一種記憶,它是新舊知
識建立聯想的紐帶。例如在講完平行線的判定之后,針對所講例題讓學生進行聯想,“你還能提出那些數學問題?”這樣學生在聯想的基礎上把所學知識理解的更深了。
篇2:自主游戲對幼兒自信心培養研究
自主游戲對幼兒自信心培養的研究
俄體中心校兒園教師:李兆紅
摘要:自主游戲是幼兒在一定的游戲環境中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以快樂和滿足的,自由選擇、自由開展、自發交流的積極主動過程。這一過程也是幼兒興趣需要得到滿足,個性自由表露,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發揮的過程。
關鍵詞:幼兒自主游戲;自信心;培養策略
一、自主游戲中對幼兒自信心培養的意義
在近年來的幼兒教育改革中,幼教工作者也十分重視教育觀、幼兒觀的轉變,提高了對自主游戲的認識。從中可以認識到,促進幼兒自信心的發展,除了教師預設好的游戲活動,幼兒自主的游戲也應得到充分的重視,幼兒自主游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自主游戲可以滿足幼兒自我表現、自我肯定的需要。幼兒在自主游戲中可以獲得影響與控制環境的能力,建立起對自己的信心。當幼兒完成了包含在自主游戲活動中的一定課題與任務時,幼兒會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人,從而獲得成功的喜悅。
在自主性游戲過程中幼兒有充分的選擇和活動的自由,同時,又與幼兒的生活經驗是緊密聯系著的。因而在自主性游戲中較適合對退縮性行為的幼兒進行個別指導,矯正幼兒的退縮性行為,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由此可見,自主游戲和自信心培養關系的分析,提出創設良好環境,促進幼兒自主探索,獨立思考和發揮自身潛力,有利于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二、自主游戲中對幼兒自信心培養存在的問題
自主游戲是幼兒帶著興趣、自主地、積極地作用于環境,動腦動身,創造和展開活動的整個動態。在自主游戲中,幼兒體味成功感、挫折感、嘗試解決沖突、滿足情感交流、積累各種體驗、獲得身心和諧發展的基礎能力。幼兒的個性應得到廣泛的發展,這包括促進其想象力、主動性與自主性的發展。自主游戲給幼兒以機會,選擇游戲方式與游戲伙伴,并決定游戲進程。這種游戲形式有利于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幼兒期是自我意識和個性開始形成的重要時期,可塑性大,也是培養幼兒在自主性游戲過程中幼兒有充分的選擇和活動的自由,同時,家長的教育方式與幼兒的生活經驗是緊密聯系著的。
但在一定程度上由于缺少游戲理念向游戲實踐轉化的操作技術,使教師在自主游戲理念向自主游戲實踐的滲透轉換中表現出相當的不適應。通過剖析幼兒自主游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對教師如何指導幼兒自主游戲提出一些建議,為提高廣大教師對自主游戲的指導技能等方面提供參考。
目前在現實中自主游戲存在著片面的認識和指導,忽視幼兒的自主自發生成游戲,強調教師的設計;忽視幼兒自由的表現,強調游戲的統一表現;忽視游戲過程,強調游戲結果。教師在幼兒自發游戲中,對指導尺度的把握有困惑。如:當教師看見扮演媽媽的幼兒燒飯不像樣時,就會主動地示范,再讓該幼兒照著做一遍。這是教師對游戲進程進行的不恰當干擾,從根本上剝奪了幼兒自主自由游戲的權利。要改變現實存在的弊端,關鍵要正確認識幼兒的自主游戲、自主游戲活動中教師的角色定位、自主游戲的指導策略、自主游戲的指導原則。
篇3:初中數學學習中情感與自信心培養
初中數學學習中情感與自信心的培養
王國禮**年1月30日
學校教育的首要職能是促進學生的發展,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學科內容,更要培養學生對于學科的良好的情感、態度與自信心,以提高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或終身學習的能力。新的數學課程的構建要求我們必須跳出只關注學科內容體系和結構的束縛,真正把人的發展放在首位,促進學生的自主、全面和可持續發展。所以,數學教師應該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態度、積極的情感和持久的自信心,以提高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數學的態度、情感與自信心是由學生對數學所采取的立場、看法,并引起的對數學的喜愛、憎惡的心理狀態。只有良好的數學態度與積極的數學情感才能引起學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由此可見,這三者形成一個以態度為核心,情感為紐帶,自信心為動力的有機整體,缺一不可。
下面就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和發展學生良好的數學態度、情感與自信心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以快樂感染學生,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的快樂逐漸減少,焦慮驟增。在教學方面,這種現象尤其明顯。但無論從教師自身來看,還是對教育的要求來看,學生的成長都需要教師經常保持愉快、開朗、樂觀的情感態度。一個情緒不穩定的教師容易影響其學生的情緒,而一個情緒穩定的教師也會使其學生趨于穩定。馬卡連柯說過:“不能控制自己情緒的教師不會成為一個好教師。”一個人的消極情緒若不能及時得到控制,很容易波及他人而造成惡性循環。例如,一位教師因早上失起床較遲,怕上班遲到,心里很急,趕忙騎上電車,中途不慎被圖釘扎破輪胎,心情很壞,只能推著車來到學校,又碰見校領導在值班室,說了他兩句,他更是憋著一肚子的火。到辦公室取了教學用具趕忙去上課,開始提問某個學生,該生一時回答不上來,他正憋著火沒處撒氣,此時過去就是一巴掌,打得那位學生淚水直流,接著又提問了好幾位學生,只要回答吱吱晤晤,他過去都會收拾一番。結果在這一節課上,雖然教室里鴉雀無聲,但主動發言的人少了,教師讓全班學生一起回答問題時,竟然沒有一人出聲。這位教師的做法不僅使學生的情緒壓抑,主動性不能發揮,而且也損害了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使學生從此對這位教師產生了畏懼感,師生交流受到了嚴重的阻礙。快樂教師實施快樂教學,能使學生情緒舒暢,心理穩定,能讓學生在快樂中主動積極地接受教育。
二、鼓勵學生參與數學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夠使學生對數學產生好奇心,愿意接近數學,了解數學,談論數學,探究數學。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例如,以生活為背景,以知識為載體,巧設新課引入情景;列舉一些解決現實問題的例子,培養學生樂于了解數學,應用數學的態度;列舉一些開放性的題目,激發學生探究心理,從而產生積極的數學情感;鼓勵學生參與合作交流,讓學生在交流中體驗數學的發現過程,使其產生對數學的喜愛,建立學習數學的良好態度;聯系數學史,讓學生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對人類發展的作用,培養正確的學習態度;合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讓學生感受數學的時代氛圍,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動手、動腦、探索,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力,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也使學生認為數學也在與時俱進,隨時代的發展,與新型科技相匹配,從而形成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態度。
三、轉變教師角色,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要“轉變教師角色,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由此,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新課程內容,這必然促使每一位教師改進教學方法,以適應新時代的要求。而改進教學方法的首要條件就是要轉變教師角色,讓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學中多指導學生想一想,引導學生猜一猜,與學生合作共同做一做。教師的這種新型關系的提出,就是要教師放下架子,走到學生中間去,從根本上改變以往教師權威者的形象,與學生一起合作、交流,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去自主探索和實踐。只有教師放下架子,給學生一個平等交流合作的空間,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才能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從而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總而言之,教師不能只注重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對學習數學的態度,情感與自信心,以致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