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家長怎么培養孩子自信心能力

家長怎么培養孩子自信心能力

2024-07-31 閱讀 8864

家長怎么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能力

所謂自信心就是人對自己力量的認識與充分估計,以及在此基礎上對自己產生的信心。自信心是成功的前提,是一種強大的內動力,能激勵人堅持不懈的運用自己的智慧完成任務。追求既定目標實現自己的理想。

他能促使孩子積極主動地活動,大膽探索和思考問題,樂于與周圍人交往,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情緒。自信心不僅是孩子學習成功的精神支柱,還是孩子生活成功的精神支柱。

自信心是從何而來的呢?孩子的自信心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實踐和學習中培養起來的,特別是與人交往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教育學家認為:孩子有沒有自信心和父母的教育關系密切。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需要家長對孩子多肯定,多贊美,使孩子樹立起一個積極的心態和有潛力可控的信念。

一、善于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賞識、贊揚、鼓勵是肯定一個人的具體表現,是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所必需的。父母對孩子不要總是責備,而不表揚,久而久之不用說孩子,就連大人也會失去信心的。通過責備讓孩子做與通過表揚讓孩子做,二者對孩子的影響是完全不同的。我們班上有一個叫毛毛(化名)的小朋友,他性格內向、gBjj~。學習一直不好,有一天在回家的路上,他很高興地對父母說:“今天老師都表揚我了,說我今天吃飯吃得特別好,沒有挑食,沒有剩飯。”家長聽后不但沒有表揚反而冷冷地說:“你也就會吃了,還有什么本事。”雖然這些也許是家長不經意說出口的氣話,可說出來對孩子是一種摧殘,也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認為自己無能,父母不僅沒有鼓勵孩子的自信心,而且挫傷了孩子的自信心,我仿佛看見孩子的眼里已經充滿了淚水,可家長卻視而不見。所以作為家長決不可任意指責孩子,指責會打消孩子的自信心,就會剝奪孩子發展的可能性。相反如果家長多些贊美的話來激發孩子,“哎呀,不得了,小小年級就會唱得這么好!”“啊!你的本領可真大,長大了~定很了不起。”就這么簡單的幾句話,孩子就回變得使大人想象不到的高興起來,充滿了自信與熱情。

二、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現在的父母都認為孩子這也不會做,那也不會做,任何事情都由大人包辦代替。結果使多數的孩子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認為自己什么事情都干不好,所以干脆什么也干不。作為父母一定不要怕浪費時間,也不要怕孩子做不好。比如,孩子起床穿衣服扣衣扣這件小事,除了可以練習孩子手部的動作外,還可以培養你的孩子幫助他人的觀念。為此父母要教會孩子自己穿鞋、穿衣服,即使再忙,也要花費時間讓孩子自己做,因為這正是你教育孩子的好時機。當孩子做完你交代的事情后,他就找到了自我存在的價值,這種喜悅遠遠超過了大人的想象,并且也增進了孩子的上進心和自信心。相反,有些父母把孩子視為寶貝,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他們怕孩子摔倒跌傷而不讓他學習滑冰,怕孩子溺水而不讓他學習游泳。這簡直就是把孩子用玻璃罩了起來。這樣做是非常錯誤的,這種教育方法只會把孩子教育成一個廢人。

三、樂于回答孩子的問題

小孩子都是充滿好奇心的,遇到任何事情都喜歡問這個、問那個,而且他們提出的許許多多的問題都讓你覺得非常的可笑,令人費解,是令人發煩的,并且解答起來是很費事的。但是作為家長,你們~定要注意千萬不要嘲笑你的孩子。你一旦嘲笑他,他就會因害羞而不再問任何問題了。這樣,你就會把孩子學習知識的最佳途徑給扼殺掉。所以不論孩子提出什么樣的問題,作為家長你都不應該嘲笑你的孩子,不但不可以嘲笑他,而且還應該親切的回答他。如果,當孩子問你的問題你一時不能解答的話,你也不能拒絕他。而是應婉轉的告訴孩子:“你提的問題真好,爸爸就知道你是~個聰明的孩子。你可以自己先動動腦子,再仔細想一想答案,想好了就告訴我。如果你實在想不出來的話,爸爸再來告訴你好嗎?”那么你就可以乘著這個時候去查找資料,或問問別人。得出正確的答案,然后告訴給你的孩子。

四、重視和保護孩子的自尊

多贊許,少責備,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尊心,因為有高度自尊心的孩子,對自己所從事的活動充滿信心,而缺乏自尊心的孩子,不愿參加集體活動,認為沒人愛他,缺乏自信。因此,作為家長,切忌用尖刻的語言,諷刺挖苦孩子,不用別家孩子的優勢比自家孩子的不足,不能在別人面前懲罰孩子或不尊重孩子,不把孩子的話當“耳旁風”,不濫施權威,以免損傷孩子的自尊心,使之產生自卑感,而喪失孩子的自信心。因此要特別的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幫助孩子發展自尊感,樹立堅定的自信心。

社會上有一些父母,為了使孩子容易管教,故意讓孩子怕自己。這樣會使孩子變成懦夫,一個怯懦者在這個社會里獲得成功是非常困難的。父母要想幫助孩子樹立起自信心,必須先要成為孩子的好朋友。真正了解孩子的需要;真正了解孩子的心愿;真正了解孩子的感情。也一定要做到以身作則,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應做到。比如,到了星期天,一家大小商量好外出游玩,爬山時,大人要求孩子說:“你看山上的風光多么的美好,你要加油啊!你要有心信!你一定能爬上去。”可是自己卻在山腳下,一動也不想動。或者是到了晚上,有的家長要求孩子去看書、寫字,自己卻在忙著打牌、看電視。這樣的話,你的孩子還會聽你的話嗎?他還會覺得你的話可靠嗎?五、幫助孩子克服自卑感現在有些獨生子女在家長的溺愛下,變的非常懦弱。讓他做什么事,他連想都不想,“我不行”三個字順口就說了出來,這種缺乏自信心的孩子遇到事情總是向后退縮。自卑感是對自己的品質和能力做出偏低的評價或對自己智力和能力懷疑所產生的心理感受。它不僅影響了孩子正常的學習和生活,而且也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我認為,克服孩子自卑感的最好的方法,是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優點。鼓勵孩子說出:“我能行!”家長萬萬不可當著孩子的面,拿他和別人做比較。“為什么別人行,你卻不行?”“你看看,隔壁家的東東會看報紙,樓下的小紅會彈鋼琴,而你呢,一天到晚就知道吃,長大了能有什么出息。”“你看人家畫的那才叫熊貓呢,你畫的簡直就像一只狗。難看死了。”比來比去,把自己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都比沒了。我班的孩子就曾說過:“爸爸總是把我和別人比,而且專和比我好的孩子比,煩死了。只要一聽到爸爸要把我和別人作比較時,我的心里就很難受,就覺的我什么也干不好,所以什么也不想干了。”拿別人的優點與孩子的弱點來比較,是一種消極的比較法,只能在孩子的心靈上播下自卑的種子。日本的父母認為:任何比較都是有害的,每一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的個性。因此在教育孩子時,應根據他們不同的特點因勢利導,循序漸進。多表揚孩子,來增強他們的上進心和自信心,這樣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長。

培養孩子,家長,自信心,能力

篇2:自主游戲對幼兒自信心培養研究

自主游戲對幼兒自信心培養的研究

俄體中心校兒園教師:李兆紅

摘要:自主游戲是幼兒在一定的游戲環境中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以快樂和滿足的,自由選擇、自由開展、自發交流的積極主動過程。這一過程也是幼兒興趣需要得到滿足,個性自由表露,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發揮的過程。

關鍵詞:幼兒自主游戲;自信心;培養策略

一、自主游戲中對幼兒自信心培養的意義

在近年來的幼兒教育改革中,幼教工作者也十分重視教育觀、幼兒觀的轉變,提高了對自主游戲的認識。從中可以認識到,促進幼兒自信心的發展,除了教師預設好的游戲活動,幼兒自主的游戲也應得到充分的重視,幼兒自主游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自主游戲可以滿足幼兒自我表現、自我肯定的需要。幼兒在自主游戲中可以獲得影響與控制環境的能力,建立起對自己的信心。當幼兒完成了包含在自主游戲活動中的一定課題與任務時,幼兒會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人,從而獲得成功的喜悅。

在自主性游戲過程中幼兒有充分的選擇和活動的自由,同時,又與幼兒的生活經驗是緊密聯系著的。因而在自主性游戲中較適合對退縮性行為的幼兒進行個別指導,矯正幼兒的退縮性行為,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由此可見,自主游戲和自信心培養關系的分析,提出創設良好環境,促進幼兒自主探索,獨立思考和發揮自身潛力,有利于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二、自主游戲中對幼兒自信心培養存在的問題

自主游戲是幼兒帶著興趣、自主地、積極地作用于環境,動腦動身,創造和展開活動的整個動態。在自主游戲中,幼兒體味成功感、挫折感、嘗試解決沖突、滿足情感交流、積累各種體驗、獲得身心和諧發展的基礎能力。幼兒的個性應得到廣泛的發展,這包括促進其想象力、主動性與自主性的發展。自主游戲給幼兒以機會,選擇游戲方式與游戲伙伴,并決定游戲進程。這種游戲形式有利于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幼兒期是自我意識和個性開始形成的重要時期,可塑性大,也是培養幼兒在自主性游戲過程中幼兒有充分的選擇和活動的自由,同時,家長的教育方式與幼兒的生活經驗是緊密聯系著的。

但在一定程度上由于缺少游戲理念向游戲實踐轉化的操作技術,使教師在自主游戲理念向自主游戲實踐的滲透轉換中表現出相當的不適應。通過剖析幼兒自主游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對教師如何指導幼兒自主游戲提出一些建議,為提高廣大教師對自主游戲的指導技能等方面提供參考。

目前在現實中自主游戲存在著片面的認識和指導,忽視幼兒的自主自發生成游戲,強調教師的設計;忽視幼兒自由的表現,強調游戲的統一表現;忽視游戲過程,強調游戲結果。教師在幼兒自發游戲中,對指導尺度的把握有困惑。如:當教師看見扮演媽媽的幼兒燒飯不像樣時,就會主動地示范,再讓該幼兒照著做一遍。這是教師對游戲進程進行的不恰當干擾,從根本上剝奪了幼兒自主自由游戲的權利。要改變現實存在的弊端,關鍵要正確認識幼兒的自主游戲、自主游戲活動中教師的角色定位、自主游戲的指導策略、自主游戲的指導原則。

篇3:初中數學學習中情感與自信心培養

初中數學學習中情感與自信心的培養

王國禮**年1月30日

學校教育的首要職能是促進學生的發展,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學科內容,更要培養學生對于學科的良好的情感、態度與自信心,以提高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或終身學習的能力。新的數學課程的構建要求我們必須跳出只關注學科內容體系和結構的束縛,真正把人的發展放在首位,促進學生的自主、全面和可持續發展。所以,數學教師應該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態度、積極的情感和持久的自信心,以提高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數學的態度、情感與自信心是由學生對數學所采取的立場、看法,并引起的對數學的喜愛、憎惡的心理狀態。只有良好的數學態度與積極的數學情感才能引起學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由此可見,這三者形成一個以態度為核心,情感為紐帶,自信心為動力的有機整體,缺一不可。

下面就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和發展學生良好的數學態度、情感與自信心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以快樂感染學生,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的快樂逐漸減少,焦慮驟增。在教學方面,這種現象尤其明顯。但無論從教師自身來看,還是對教育的要求來看,學生的成長都需要教師經常保持愉快、開朗、樂觀的情感態度。一個情緒不穩定的教師容易影響其學生的情緒,而一個情緒穩定的教師也會使其學生趨于穩定。馬卡連柯說過:“不能控制自己情緒的教師不會成為一個好教師。”一個人的消極情緒若不能及時得到控制,很容易波及他人而造成惡性循環。例如,一位教師因早上失起床較遲,怕上班遲到,心里很急,趕忙騎上電車,中途不慎被圖釘扎破輪胎,心情很壞,只能推著車來到學校,又碰見校領導在值班室,說了他兩句,他更是憋著一肚子的火。到辦公室取了教學用具趕忙去上課,開始提問某個學生,該生一時回答不上來,他正憋著火沒處撒氣,此時過去就是一巴掌,打得那位學生淚水直流,接著又提問了好幾位學生,只要回答吱吱晤晤,他過去都會收拾一番。結果在這一節課上,雖然教室里鴉雀無聲,但主動發言的人少了,教師讓全班學生一起回答問題時,竟然沒有一人出聲。這位教師的做法不僅使學生的情緒壓抑,主動性不能發揮,而且也損害了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使學生從此對這位教師產生了畏懼感,師生交流受到了嚴重的阻礙。快樂教師實施快樂教學,能使學生情緒舒暢,心理穩定,能讓學生在快樂中主動積極地接受教育。

二、鼓勵學生參與數學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夠使學生對數學產生好奇心,愿意接近數學,了解數學,談論數學,探究數學。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例如,以生活為背景,以知識為載體,巧設新課引入情景;列舉一些解決現實問題的例子,培養學生樂于了解數學,應用數學的態度;列舉一些開放性的題目,激發學生探究心理,從而產生積極的數學情感;鼓勵學生參與合作交流,讓學生在交流中體驗數學的發現過程,使其產生對數學的喜愛,建立學習數學的良好態度;聯系數學史,讓學生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對人類發展的作用,培養正確的學習態度;合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讓學生感受數學的時代氛圍,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動手、動腦、探索,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力,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也使學生認為數學也在與時俱進,隨時代的發展,與新型科技相匹配,從而形成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態度。

三、轉變教師角色,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要“轉變教師角色,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由此,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新課程內容,這必然促使每一位教師改進教學方法,以適應新時代的要求。而改進教學方法的首要條件就是要轉變教師角色,讓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學中多指導學生想一想,引導學生猜一猜,與學生合作共同做一做。教師的這種新型關系的提出,就是要教師放下架子,走到學生中間去,從根本上改變以往教師權威者的形象,與學生一起合作、交流,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去自主探索和實踐。只有教師放下架子,給學生一個平等交流合作的空間,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才能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從而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總而言之,教師不能只注重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對學習數學的態度,情感與自信心,以致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