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興趣訓練能力切實上好信息技術課
培養興趣,訓練能力,切實上好信息技術課
通化縣實驗小學韓曉紅
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信息技術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為重要,在課堂上教師利用一切可行的手段,通過教師自身素質來引領學生的思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和諧、以人為本的課堂模式切實提高學生的能力,切實提高信息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興趣能力喚醒潛能
正文:
現代社會已進入信息化,信息技術課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但真正能上好,還真是件不容易的事。計算機對有的學生來說充滿了神秘,而對有些學生來說卻望而卻步。想學好計算機,對它感興趣,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除了學生自身素質之外,更重要在于授課者的能力。課堂上要利用一切可行的手段,通過教師自身素質來引領學生的思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和諧、以人為本的課堂模式切實提高學生的能力,切實提高信息課堂教學效果。
首先作為信息技術教師一定要有足夠的專業知識,積極地滿腔熱情地投入到工作中,為人師表,以身作則。要有足夠的愛心和耐心,還要有高度的責任心。給學生以關懷,不斷學習,富有創新精神等,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和帶動學生。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上第一節課時就要給學生展示信息技術的重要性,這些素材很容易找到。通過這一節課調動學生極大的學習熱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課堂應是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臺,而不僅僅是教師展示、授課技巧的表演場所;課堂應是師生共同創造奇跡,喚醒各自沉睡的潛能的時空,離開學生的主體活動,這個時空就會破碎;課堂應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把,而給予火把的時候仍然面對問號,懷抱好奇!……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我覺得就是:煥發出生命活動力的課堂才是理想的課堂。這樣的課堂,也就是新課程所追求的課堂。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有了學習的熱情,還要有學習的興趣。在教學時多采用多媒體教學。利用優美的音樂,絢麗的圖形圖像,百看不厭的動畫,做出合適的課件,聲情并茂,使學生不知不覺進入到我們的課堂教學當中。在舉例時,可以結合與學生學習和生活相貼近的內容,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在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中就應該讓學生“把所學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應用于日常學習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計算機的教學過程中就必須與其他學科結合起來,讓學生自覺做到“學有所用”。例如:在教學Word時,結合學生實際,讓他們用計算機進行作文創作、修改等;教學畫圖軟件時,讓他們配合美術課,進行實際的繪畫;在教學上網時,結合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查找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識……這樣,使學生在學習計算機過程中完成其他學習任務,讓學生感到計算機知識的重要性和實用性,培養了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增長了學生的知識面,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造能力,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引導學生自學式、探究式學習。信息技術的發展非常迅速,因此一定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有效地利用探究式教學,安排大量嘗試性,探索性的活動,內容可以由易到難,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體會,當取得成功時,還想繼續努力,同時也能增強他們挑戰困難的勇氣。這樣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變成我愿學,而不是你逼我學,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完成教學任務,逐步養成自主性和研究性的學習習慣,更加突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以學生為主,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本,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發展為基本,以學生的自主為主要形式;課堂就應堅持寓教于樂,寓學于動,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教師應努力活躍學的形式,改革學的方法,調整學的結構,應善于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學生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全方位動起來,個個參與,使課堂真正充滿活力。
篇2:微課在信息技術課上應用探究
微課在信息技術課上的應用探究
摘要: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本文作者通過說明什么是微課,如何制作信息技術微課,信息技術教學上使用微課的作用以及制作信息技術學科微課要注意的幾個題開展了論述,信息技術課上使用微課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實效,還能實現資共享,但在制作微課時必須注意合理選擇知識點、簡單美觀,并在適當的時候使用,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出微課真正的作用。
關鍵詞:微課;信息技術;好處;問題
在上一學年“微課”在我校迅速火了起來,老師們通過培訓認識了“微課”,并學會制作“微課”參加比賽,使用“微課”進行課堂教學,我們作為信息技術老師也不甘落后,在上學期我也跟著“潮流”走了一回,把微課應用在信息技術教學上,收到一定的效果,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每一個新興事物的發展都必須經歷一個長期而又艱巨的過程,需要在經過不斷的改進和反思才可以把它運用得爐火純青,發揮出最強的作用。以下就讓我來談談我對微課的認識和應用吧!
首先來說說什么是微課?
“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相對于信息技術課來說,微課可以是一段教師講授某個知識點的視頻,也可以是示范某一個操作過程的錄像,也可以是……五花八門,各種各樣,總的來說也是圍繞關鍵的學習內容和知識點制作出短時間的視頻教學過程。
然后說說如何制作信息技術微課?
制作微課所需的器材很簡單,可以是一臺電腦,一臺攝錄機,一臺智能手機,網絡攝像頭等設備,運用這些設備把教師對知識點的講解或操作過程等真實情況攝制下來即可。也可以使用錄屏軟件(如CamtasiaStudio6)進行錄制,錄制通過PPT、Word、畫圖工具軟件等呈現的教學內容和過程。而我在制作信息技術微課時,最喜歡使用同步錄制教師在電腦屏幕上的演示內容或講解操作過程的方式,因為對于操作性強的信息技術課來說,這種方式能最直觀的表達出學習內容,更易讓學生接受,而且使用屏幕錄制的方法最簡單,只需有一臺電腦,再配上帶麥克風的耳機即可,這樣的設備一般學校也能實現,解決了條件不夠選進的辦公條件帶來的困難,也能收到實效,一舉多得。
接著來說說微課在信息技術課上有何好處?
一、微課的使用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開展微課教學,主要是考慮到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據調查發現,在網絡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最佳時間是在10分鐘內。因此,為迎合學生的這一學習特點,微課簡短精巧的過程對于學生的學習更能起到引領的作用。
篇3:通過信息技術課教學提高學生能力幾點嘗試
通過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提高學生能力的幾點嘗試
【摘要】以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為主的信息技術正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應用到教學實踐中,為中學的教育教學創造出一個全新的教育空間,本文通過自己在教學中的實踐及體會,通過中學信息技術課上提高創設情境,多設問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類比遷移,多作比較,靈活運用已學知識,培養學生自我發現和獨立思考能力,觀察對象,多用比喻,培養學生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設置任務,多動手操作,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演示,多做示范,培養學生實踐仿效能力和觀察事物的能力的做法,不僅使學生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為其他學科更好地開展多媒體教學提供良好的技術基礎,使信息技術更好地滲透到學科教學中。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提高學生能力;嘗試
當前,信息技術的應用日益普及,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把人類社會帶入到了一個嶄新的信息時代,以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為主的信息技術正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應用到教學實踐中,為中學的教育教學創造出一個全新的教育空間,給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都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同時它已對我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及思維方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作為信息技術課教師,擔負著培養一代新人的重任,不僅要使學生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為其他學科更好地開展多媒體教學提供良好的技術基礎,使信息技術更好地滲透到學科教學中。現就本人多年來的實踐,談一談自己在教學中是如何通過中學信息技術課提高學生能力的:
一、創設情境,多設問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良好的情境,是學生產生興趣,產生聯想的物質基礎,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情境教學,能起到舉一反三,融匯貫通的作用。我在教《文字的剪貼和復制》這一課時,放了一段錄像,錄像的內容是賀知章和杜甫這兩位唐代著名詩人,一次在一起飲酒做詩,賀知章想把古詩《詠柳》抄寫一份送給杜甫。杜甫為了表達謝意,決定把《絕句》回贈給賀知章。但是由于杜甫不勝酒量,喝醉了酒,忘記了古詩的正確順序。他們很煩惱,你有什么好方法可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問題?這段錄像雖然不很精彩,但學生興趣很濃,隨后我設置了幾個問題:1.圖中有哪些人物?2.他們在做什么事情?3.他們遇到了什么問題?4.你能幫助他們嗎?5.文字的剪切和復制一樣嗎?有什么區別?學生通過比較、討論,學生認為抄寫《詠柳》對應復制和粘貼,排列《絕句》對應剪切和粘貼,從而學生很快就解決了問題,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類比遷移,多作比較,靈活運用已學知識,培養學生自我發現和獨立思考能力。
教師通過類比讓學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識經驗為背景,對新知識進行認識和編碼,從而建構自己的理解,把原來比較枯燥乏味的內容變得生動活潑,這樣學生也就比較容易掌握新知識。例如我在講授《計算機硬件結構和工作原理》時,把它與工廠生產進行類比,調度室相當于控制器,生產車間相當于運算器,倉庫相當于存儲器,原材料購進相當于輸入設備,成品運出相當于輸出設備,調度室對原材料和成品的需求進行規劃,安排生產,儲存,運輸;相當于控制器對輸入輸出設備進行控制,從存儲器中取出指令和數據到運算器中進行運算,再把運算結果存回存儲器,需要時從存儲器中取出運算結果送往輸出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