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合作在信息技術課堂中積極效應
團隊合作在信息技術課堂中的積極效應
溫州市甌海區南白象第二小學潘良和
摘要:合作學習是許多中小學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和策略體系,也是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所倡導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本文在研習眾學者對合作學習理論研究、教學策略、實踐探索等基礎上,介紹了合作學習的內涵,構建了一個小學信息技術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并就模式的理論基礎和構建框架進行闡述,最后論述了該模式在信息技術課堂中應用時機的把握。
關鍵詞:合作學習;建構主義;群體動力學;模式構建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1]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標準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新課標中指出:“有效的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信息技術教學中有效的合作學習既能尊重學生的意愿,滿足學生的需求,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又能克服信息技術課教師照講學生照做的“一言堂”現象。
一、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
(一)建構主義理論(ConstructivismTheory)
建構主義者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它不僅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動建構者;還要求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的幫助者、引導者,它強調學習的主動性和情境性。由于事物的意義并非完全獨立于我們而存在,而是源于我們的建構,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中以自己的方式建構對于事物的理解,從而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標準的理解,通過學習者的合作使理解更加豐富和全面。
當代建構主義的鼻祖之
篇2:課堂教學中云平臺有效應用
淺議課堂教學中“云”平臺的有效應用
摘要:云計算時代,我們看到了“云”的大量、高速、多樣、準確?!敖逃啤睂崿F了用“云”代替計算機為教育教學服務:在“云學習”中,它打破固化教學瓶頸,搭建起空中的快樂課堂。其中,利用“微課”分解教學難點,降低學習難度,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為學生邂逅學習同好,搭建了協作平臺。在“云教研”中,它融化了教師個體的信息孤島,拓寬了教法渠道。在“云評價”中,利用學習數據來輔佐學習偏頗,記錄學生的成長軌跡。在“云存儲”中,海量資源的共享和方便讀取更是讓師生樂在其中。本文通過以上四方面闡述了“云”在小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同時提出了資源的安全性、共建共享等維護方面的展望。
關鍵字:云學習;云教研;云評價;空中課堂;學習數據
一、問題的提出
談到互聯網就不得不提到“云”。云搜索、云存儲、云安全、云查殺、云終端、云計算……云,成為了網民口中的高頻詞,而“云計算”近年來被炒得沸沸揚揚。那么,什么是“云計算”?百度中稱:云計算是IT基礎設施及其服務的支付和使用模式。WIKI認為:云計算是通過Internet以服務的方式提供可伸縮的虛擬化資源的計算模式。通俗一點說,云計算就是用“云”來代替計算機的使用,所有計算機能干的活兒,諸如:CPU的計算力,硬盤的存儲力,軟件的應用力等等,“云”都可以做到。此時,計算機只是作為一個能保證輸入輸出的“終端”而存在。
“云”的計算力是超強的,它能調動多臺服務器進行分布式計算,讓一臺計算機弱小的CPU望塵莫及。“云”的存儲力是超大的,它囊括的虛擬存儲量能從TB直到YB?!霸啤钡能浖昧Ω嵌鄻拥?,它可以任由用戶各取所需,隨時調遣。這就使“云”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四個“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