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進行課堂教學存在負面效應與建議策略

進行課堂教學存在負面效應與建議策略

2024-07-31 閱讀 2508

進行課堂教學存在的負面效應與建議策略

摘要:走“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整合”的道路是我們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無法回避的現實和將來。通過制作PowerPoint課件運用多媒體的教學模式,能提供理想的教學環(huán)境,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但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師普遍信息技術水平有限,在教學過程中運用PowerPoint課件有可能產生負面效應:變相強化了老師的課堂權力、導致教師教學行為無效和弱化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提升的主體地位。為此,提出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教學在制作和應用PowerPoint課件時應堅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有效教學理念和育人的德育功能,發(fā)揮PowerPoint課件對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課堂教學輔助作用、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景作用和支撐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推動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

關鍵詞:PowerPoint課件;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

《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年)》指出,堅持育人為本,以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為先導,以優(yōu)質教育資源和信息化學習環(huán)境建設為基礎,以學習方式和教育模式創(chuàng)新為核心。探索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領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創(chuàng)新,充分發(fā)揮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發(fā)展中的支撐與引領作用。作為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工具之一的PowerPoint制作課件,由于結構簡單、技術門檻低、信息量大、占用空間小、所支持平臺使用廣泛,較好地適合了我國班級教學形式。同時,通過制作PowerPoint課件運用多媒體的教學模式,能提供理想的教學環(huán)境,能把文本、圖形、圖像、聲音、動畫和影視信息整合,可以形音并茂,音畫同步,刺激學生感官,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喚起學生學習興趣,激活學生思維,啟發(fā)學生思考,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所以,使用PowerPoint制作課件已經融入到我們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改革實踐之中。

但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師普遍信息技術水平有限,沒有很好地把新課程理念和相關教育心理學理論運用到PowerPoint課件制作上,課件滲透的課改理論水平不高,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生理等因素,課件的多媒體教學功效沒有充分發(fā)揮,甚至可能產生負面效應。這種負面效應主要表現為:

一是PowerPoint課件有可能變相強化了老師的課堂權力。

PowerPoint課件由教師制作和使用,教師課前對每框題PowerPoint課件進行周密的設計安排,所有教學內容和環(huán)節(jié)在課件里都預設好。若教師課堂上按課前預設的課件按部就班演示,沒有正確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就會出現課件上有問題,學生認真答;有合作探究,學生努力探討;有練習,學生忙著解答。表面上看學生動起來了,實際上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成了課堂的主宰,學生跟著教師的PowerPoint課件轉,學生聽命于教師,PowerPoint課件成為強化教師課堂權力的現代科學工具,實現了教師教學模式從“人灌”到“機灌”的轉變,這種“機灌”的填鴨教學模式在高三階段尤為盛行。

二是PowerPoint課件有可能導致教師教學行為無效。

PowerPoint課件是文檔式課件,可不生成不可逆的可執(zhí)行程序(.exe文件),加上PowerPoint純圖形化編輯視窗,標準的windows界面,就為沒有計算機專業(yè)知識而熟悉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在使用時展開形成性改進提供了方便條件,有利于教師在實際課堂教學中不斷收集反饋信息,不斷改進,逐步提高PowerPoint課件的質量。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課堂教學處于一個充滿矛盾的動態(tài)變化過程之中,教師課前預設課件中某一教學情景內容,一旦存在可能不適合學生實際情況,加上高中思想政治課程理論性較強、抽象的特點,當堂對PowerPoint課件進行較大幅度修改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這樣就不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啟迪學生思維,促進學生知識掌握、技能內化、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形成。例如曾經某位老師在講授“整體與部分關系”時,主觀認為學校處于汽車城,學生自然對汽車內部結構很了解,就以此作為情景進行問題探討,結果在小組學習時,學生不知從何如手去分析和解決問題,課堂教學在教師引導下勉強完成。在這種情況下PowerPoint課件成為幫助教師傳授知識的手段、方法,這樣的課堂教學是沒有生活性和生命性的,教師的教學行為是無效的。

篇2:切實提高小組合作課堂教學模式效果若干建議

切實提高小組合作課堂教學模式效果的若干建議

紫金縣中山高級中學張堅富

【摘要】立足于《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具體就小組合作課堂教學模式實施前、中、后提出了相關的建議,旨在幫助一線教師增強小組合作的實效,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

【關鍵詞】準備;監(jiān)控;對策;檢測;評價小組

《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第一次把“情感態(tài)度”列為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基礎之一,它倡導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參與學習。在這一基本理念的指導下,一線英語教師們很注重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該模式讓課堂空前活躍起來。在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中,筆者進行了這樣的反思:小組學習方式固然好,但是要使它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事實上,就筆者所了解的情況來看,多數采用該教學模式的課堂的是形式大于內容。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實提高這一課堂教學模式的效果就顯得尤其重要。

一、實施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前的準備

1.合理分組

目前流行的小組劃分方法很多,大都傾向于“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在“教學活動類型中”也指出,“……3.合作學習活動中,……應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條件,有效發(fā)揮每個學生的特長。”筆者在保證這個原則的前提下加了一條“依學生的人際關系劃分”。這樣能使學生在更為寬松和諧的合作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常常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話題選擇

高中生們在英語學習方面已經具備一定的基礎,但是要運用所掌握的知識完成某一項具體任務還會有一定的難度。一線教師們要精心挑選令最大面積的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或者將教材中規(guī)定的話題進行改裝和調整難度,因為這樣才能夠最大程度刺激學生的參與熱情。

3.預告任務

為了消除各個小組的焦慮心理并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和充足的時間進行交流,可以提前一兩天向班級預告下一次的小組合作任務。筆者建議將這一教學行為固定化以便讓學生們更好地配合教師的教學

4.座位擺放

在進行座位調動時,最好能做到以小組為單位作周期性調整。也就是說,在作座位調整時,一個小組的成員是固定不變的。筆者從實踐中體悟到,只有這樣做才能使學生們在長期的合作學習中真正熟悉彼此的優(yōu)劣點并最終從該教學模式中獲益。

二、實施小組合作教學模式中的監(jiān)控和對策

一線教師們在課堂中實施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時會觀察到很多典型的低效現象,這里茲錄取幾例并探討相關的對策。

1.少數人在忙碌,多數人在看戲

因為小組成員之間是異質的,所以有可能在實際的合作過程中有些學生喜歡把學習任務直接推給少數成績較好的學生。后果是少數人在學習,多數人則游離于學習之外。雖然場面煞是熱鬧,但是實質上卻是無效的合作。

在課堂上,教師應該督促小組成員之間資源共享并對合作成員實行共同獎勵。促進成員之間互幫互學,鼓勵小組中的優(yōu)秀成員幫助學習上的后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