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發揮信息技術課優勢推進素質教育

發揮信息技術課優勢推進素質教育

2024-07-31 閱讀 9312

發揮信息技術課優勢,推進素質教育

摘要:信息技術是學生最喜歡上的課程之一,抓住學生對信息技術向往的特點,培養學生學習毅力。沒有堅強的學習毅力,缺乏探索精神,是無法掌握好知識,更談不上創新。開展信息技術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極好途徑,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挖掘課堂中有利于創新教育的因素,創造有利于創新教學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信息技術課中提高自身的素質。信息技術課,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可通過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學生的創新意識,課堂教學以及建立相關的環境等方面來培養。

關鍵詞:責任感;創新;探索;協作

開展信息技術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極好途徑,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挖掘課堂中有利于創新教育的因素,創造有利于創新教學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信息技術課中提高自身的素質。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在教學中的一些做法,與同行們一起探討。

一、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從這里培養

(一)上機登記卡的填寫培養責任感

原國家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教育學會常務會長談松華認為“未來人才應具備四種品德,在對國家、對社會的態度上,要有社會責任感,這對一個人成才非常重要,一個沒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很難有一番成就;…”。每個學生將來都要生活于社會,服務于社會,我們的教學應先培養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我教育學生從身邊的每一件事做起,比如,在機房上課,提供上機登記卡讓學生填寫,由學生監督設備工作事做起,養成愛護設備的責任感,告訴學生填寫上機登記卡雖然事小,但意義重大,并組織學生討論;上機登記可以不填嗎?如果我這臺電腦出現故障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有了登記記錄,老師就可以及時排除故障。上課時我用的這臺電腦,我有責任愛護好設備,不出現人為的損壞等等。最后學生得到共識:上機登記卡應該填好,這是我的責任。事實表明,通過討論學生都養成了良好的責任感意識,近幾年來機房的人為損壞事件沒的出現過。

篇2:微課在信息技術課上應用探究

微課在信息技術課上的應用探究

摘要: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本文作者通過說明什么是微課,如何制作信息技術微課,信息技術教學上使用微課的作用以及制作信息技術學科微課要注意的幾個題開展了論述,信息技術課上使用微課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實效,還能實現資共享,但在制作微課時必須注意合理選擇知識點、簡單美觀,并在適當的時候使用,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出微課真正的作用。

關鍵詞:微課;信息技術;好處;問題

在上一學年“微課”在我校迅速火了起來,老師們通過培訓認識了“微課”,并學會制作“微課”參加比賽,使用“微課”進行課堂教學,我們作為信息技術老師也不甘落后,在上學期我也跟著“潮流”走了一回,把微課應用在信息技術教學上,收到一定的效果,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每一個新興事物的發展都必須經歷一個長期而又艱巨的過程,需要在經過不斷的改進和反思才可以把它運用得爐火純青,發揮出最強的作用。以下就讓我來談談我對微課的認識和應用吧!

首先來說說什么是微課?

“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相對于信息技術課來說,微課可以是一段教師講授某個知識點的視頻,也可以是示范某一個操作過程的錄像,也可以是……五花八門,各種各樣,總的來說也是圍繞關鍵的學習內容和知識點制作出短時間的視頻教學過程。

然后說說如何制作信息技術微課?

制作微課所需的器材很簡單,可以是一臺電腦,一臺攝錄機,一臺智能手機,網絡攝像頭等設備,運用這些設備把教師對知識點的講解或操作過程等真實情況攝制下來即可。也可以使用錄屏軟件(如CamtasiaStudio6)進行錄制,錄制通過PPT、Word、畫圖工具軟件等呈現的教學內容和過程。而我在制作信息技術微課時,最喜歡使用同步錄制教師在電腦屏幕上的演示內容或講解操作過程的方式,因為對于操作性強的信息技術課來說,這種方式能最直觀的表達出學習內容,更易讓學生接受,而且使用屏幕錄制的方法最簡單,只需有一臺電腦,再配上帶麥克風的耳機即可,這樣的設備一般學校也能實現,解決了條件不夠選進的辦公條件帶來的困難,也能收到實效,一舉多得。

接著來說說微課在信息技術課上有何好處?

一、微課的使用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開展微課教學,主要是考慮到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據調查發現,在網絡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最佳時間是在10分鐘內。因此,為迎合學生的這一學習特點,微課簡短精巧的過程對于學生的學習更能起到引領的作用。

篇3:通過信息技術課教學提高學生能力幾點嘗試

通過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提高學生能力的幾點嘗試

【摘要】以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為主的信息技術正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應用到教學實踐中,為中學的教育教學創造出一個全新的教育空間,本文通過自己在教學中的實踐及體會,通過中學信息技術課上提高創設情境,多設問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類比遷移,多作比較,靈活運用已學知識,培養學生自我發現和獨立思考能力,觀察對象,多用比喻,培養學生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設置任務,多動手操作,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演示,多做示范,培養學生實踐仿效能力和觀察事物的能力的做法,不僅使學生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為其他學科更好地開展多媒體教學提供良好的技術基礎,使信息技術更好地滲透到學科教學中。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提高學生能力;嘗試

當前,信息技術的應用日益普及,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把人類社會帶入到了一個嶄新的信息時代,以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為主的信息技術正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應用到教學實踐中,為中學的教育教學創造出一個全新的教育空間,給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都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同時它已對我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及思維方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作為信息技術課教師,擔負著培養一代新人的重任,不僅要使學生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為其他學科更好地開展多媒體教學提供良好的技術基礎,使信息技術更好地滲透到學科教學中。現就本人多年來的實踐,談一談自己在教學中是如何通過中學信息技術課提高學生能力的:

一、創設情境,多設問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良好的情境,是學生產生興趣,產生聯想的物質基礎,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情境教學,能起到舉一反三,融匯貫通的作用。我在教《文字的剪貼和復制》這一課時,放了一段錄像,錄像的內容是賀知章和杜甫這兩位唐代著名詩人,一次在一起飲酒做詩,賀知章想把古詩《詠柳》抄寫一份送給杜甫。杜甫為了表達謝意,決定把《絕句》回贈給賀知章。但是由于杜甫不勝酒量,喝醉了酒,忘記了古詩的正確順序。他們很煩惱,你有什么好方法可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問題?這段錄像雖然不很精彩,但學生興趣很濃,隨后我設置了幾個問題:1.圖中有哪些人物?2.他們在做什么事情?3.他們遇到了什么問題?4.你能幫助他們嗎?5.文字的剪切和復制一樣嗎?有什么區別?學生通過比較、討論,學生認為抄寫《詠柳》對應復制和粘貼,排列《絕句》對應剪切和粘貼,從而學生很快就解決了問題,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類比遷移,多作比較,靈活運用已學知識,培養學生自我發現和獨立思考能力。

教師通過類比讓學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識經驗為背景,對新知識進行認識和編碼,從而建構自己的理解,把原來比較枯燥乏味的內容變得生動活潑,這樣學生也就比較容易掌握新知識。例如我在講授《計算機硬件結構和工作原理》時,把它與工廠生產進行類比,調度室相當于控制器,生產車間相當于運算器,倉庫相當于存儲器,原材料購進相當于輸入設備,成品運出相當于輸出設備,調度室對原材料和成品的需求進行規劃,安排生產,儲存,運輸;相當于控制器對輸入輸出設備進行控制,從存儲器中取出指令和數據到運算器中進行運算,再把運算結果存回存儲器,需要時從存儲器中取出運算結果送往輸出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