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微課在信息技術課上應用探究

微課在信息技術課上應用探究

2024-07-31 閱讀 4142

微課在信息技術課上的應用探究

摘要: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本文作者通過說明什么是微課,如何制作信息技術微課,信息技術教學上使用微課的作用以及制作信息技術學科微課要注意的幾個題開展了論述,信息技術課上使用微課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實效,還能實現資共享,但在制作微課時必須注意合理選擇知識點、簡單美觀,并在適當的時候使用,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出微課真正的作用。

關鍵詞:微課;信息技術;好處;問題

在上一學年“微課”在我校迅速火了起來,老師們通過培訓認識了“微課”,并學會制作“微課”參加比賽,使用“微課”進行課堂教學,我們作為信息技術老師也不甘落后,在上學期我也跟著“潮流”走了一回,把微課應用在信息技術教學上,收到一定的效果,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每一個新興事物的發展都必須經歷一個長期而又艱巨的過程,需要在經過不斷的改進和反思才可以把它運用得爐火純青,發揮出最強的作用。以下就讓我來談談我對微課的認識和應用吧!

首先來說說什么是微課?

“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相對于信息技術課來說,微課可以是一段教師講授某個知識點的視頻,也可以是示范某一個操作過程的錄像,也可以是……五花八門,各種各樣,總的來說也是圍繞關鍵的學習內容和知識點制作出短時間的視頻教學過程。

然后說說如何制作信息技術微課?

制作微課所需的器材很簡單,可以是一臺電腦,一臺攝錄機,一臺智能手機,網絡攝像頭等設備,運用這些設備把教師對知識點的講解或操作過程等真實情況攝制下來即可。也可以使用錄屏軟件(如CamtasiaStudio6)進行錄制,錄制通過PPT、Word、畫圖工具軟件等呈現的教學內容和過程。而我在制作信息技術微課時,最喜歡使用同步錄制教師在電腦屏幕上的演示內容或講解操作過程的方式,因為對于操作性強的信息技術課來說,這種方式能最直觀的表達出學習內容,更易讓學生接受,而且使用屏幕錄制的方法最簡單,只需有一臺電腦,再配上帶麥克風的耳機即可,這樣的設備一般學校也能實現,解決了條件不夠選進的辦公條件帶來的困難,也能收到實效,一舉多得。

接著來說說微課在信息技術課上有何好處?

一、微課的使用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開展微課教學,主要是考慮到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據調查發現,在網絡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最佳時間是在10分鐘內。因此,為迎合學生的這一學習特點,微課簡短精巧的過程對于學生的學習更能起到引領的作用。

篇2:微課在信息技術課上應用探究

微課在信息技術課上的應用探究

摘要: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本文作者通過說明什么是微課,如何制作信息技術微課,信息技術教學上使用微課的作用以及制作信息技術學科微課要注意的幾個題開展了論述,信息技術課上使用微課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實效,還能實現資共享,但在制作微課時必須注意合理選擇知識點、簡單美觀,并在適當的時候使用,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出微課真正的作用。

關鍵詞:微課;信息技術;好處;問題

在上一學年“微課”在我校迅速火了起來,老師們通過培訓認識了“微課”,并學會制作“微課”參加比賽,使用“微課”進行課堂教學,我們作為信息技術老師也不甘落后,在上學期我也跟著“潮流”走了一回,把微課應用在信息技術教學上,收到一定的效果,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每一個新興事物的發展都必須經歷一個長期而又艱巨的過程,需要在經過不斷的改進和反思才可以把它運用得爐火純青,發揮出最強的作用。以下就讓我來談談我對微課的認識和應用吧!

首先來說說什么是微課?

“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相對于信息技術課來說,微課可以是一段教師講授某個知識點的視頻,也可以是示范某一個操作過程的錄像,也可以是……五花八門,各種各樣,總的來說也是圍繞關鍵的學習內容和知識點制作出短時間的視頻教學過程。

然后說說如何制作信息技術微課?

制作微課所需的器材很簡單,可以是一臺電腦,一臺攝錄機,一臺智能手機,網絡攝像頭等設備,運用這些設備把教師對知識點的講解或操作過程等真實情況攝制下來即可。也可以使用錄屏軟件(如CamtasiaStudio6)進行錄制,錄制通過PPT、Word、畫圖工具軟件等呈現的教學內容和過程。而我在制作信息技術微課時,最喜歡使用同步錄制教師在電腦屏幕上的演示內容或講解操作過程的方式,因為對于操作性強的信息技術課來說,這種方式能最直觀的表達出學習內容,更易讓學生接受,而且使用屏幕錄制的方法最簡單,只需有一臺電腦,再配上帶麥克風的耳機即可,這樣的設備一般學校也能實現,解決了條件不夠選進的辦公條件帶來的困難,也能收到實效,一舉多得。

接著來說說微課在信息技術課上有何好處?

一、微課的使用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開展微課教學,主要是考慮到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據調查發現,在網絡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最佳時間是在10分鐘內。因此,為迎合學生的這一學習特點,微課簡短精巧的過程對于學生的學習更能起到引領的作用。

篇3: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探究

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探究

摘要:信息技術課程做為一門工具課,有著不同于其他學科的特點,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操作性強,教學效果受多種因素影響。這就要求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設計必須能讓學生專注于所學內容,積極參與進去。把合作學習與“任務驅動法”融合,根據教學目標,設計出合理的課堂教學任務,通過這種任務驅動的合作學習,效果顯著。本文主要從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機會的利用,小組分配,任務設計,多維評價四個方面闡述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任務設計策略。

關鍵字:高中信息技術;合作學習;課堂教學。

作為信息技術傳承的主要平臺,信息技術課程與其他學科相比較,在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上存在很大的不同,信息技術課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是實踐性極強的工具式課程。信息技術課堂主要是操作和實踐,其課堂教學的實踐性與其他傳統課程有著不同的特點。

《高中信息技術新課程標準》一個具體目標就是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即促使學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所謂合作學習,是指在課堂教學中,以教學中的人際合作和互動為基本特征,通過小組間的合作和互動來相互傳遞和交流信息,把個人之間的競爭變成小組之間的競爭,激勵學生的參與意識。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任務,通過溝通和交流而進行的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學習。

根據信息技術課程的特點,合作學習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模式。在合作學習中,以異質小組為基本形式,以小組目標達成為標準,以小組總體成績為評價依據,實現優勢互補。由于它在改善課堂氣氛,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品質等方面產生了很好的效果,被人們譽為:“近十幾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

一、教學活動中,適時捕捉讓學生“合作學習”的機會

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合作學習”的契機很容易捕捉,可以讓學生的獨立學習適時適宜、自然而然地轉化為合作形式的學習。例如:

《信息與信息技術》這一節課,是高中信息技術的第一課,理論內容比較多,課堂上前一部分的內容是信息的一般特征和信息技術的發展,主要是學生自學,然后歸納出特征。這時,就可以讓學生分組合作,先是每個人的結論組內共享,進行小組補充,歸納。然后組間共享,進行全班匯總,比較哪一組歸納的全面。

在之后的“合理使用信息技術”部分,可以借當前的熱點“斯諾登”事件,再結合課本內容,讓學生小組合作,然后進行組間大討論,最后總結出如何才算是合理使用了信息技術。

由于教學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學生已經具備了延展知識結構的儲備,所以當新的教學問題情景出現的時候,可以在提供舊的知識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自主地嘗試。但是由于學生的知識水平存在差異,所以學生的嘗試結果肯定會出現不同情況,甚至有可能得不出正確的結果。在學生進行嘗試的時候,教師在全班進行巡視,全班45名學生,在進行第一次嘗試的時候,有4位學生的嘗試是不成功的。針對多數學生已經嘗試成功的情況,這個時候就可以借助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形式,讓小組的其他同學幫助、輔導幾個嘗試不成功的同學,比之教師在全班集體糾正,效率來得要高,對這幾個學生的心理壓力也來得小得多,更重要的是,發揮小組學習的優勢,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輔導學生不再僅僅是教師一個人的事。

二、合理安排“合作學習”的小組

小組合作探究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而進行的一種教學活動,它涵蓋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

1、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可以根據學生的知識能力水平、性格愛好、學習態度、家庭環境等方面的差異,將學生分成若干個“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小組,實現優勢互補。每組4-6人,并可以讓小組的同學為小組起名。

2、之后對組內的同學進行分工,根據學生的識知能力水平、性格愛好、學習態度綜合考慮,每個小組選出組長(組織者)、記錄者、發言者、計時者各一名,這個環節可由教師指出或學生自己選均可。其中組織者負責組內分工、組織紀律、監督和保證每個成員都有參與機會。記錄者負責本組實驗操作過程的實驗現象和數據的記錄。發言者匯集本組的討論結果、實驗結論,代表小組在班內交流。計時者控制好每個組員發言的時間,保證組內討論按時有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