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探究

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探究

2024-07-31 閱讀 3744

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探究

摘要:信息技術課程做為一門工具課,有著不同于其他學科的特點,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操作性強,教學效果受多種因素影響。這就要求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設計必須能讓學生專注于所學內容,積極參與進去。把合作學習與“任務驅動法”融合,根據教學目標,設計出合理的課堂教學任務,通過這種任務驅動的合作學習,效果顯著。本文主要從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機會的利用,小組分配,任務設計,多維評價四個方面闡述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任務設計策略。

關鍵字:高中信息技術;合作學習;課堂教學。

作為信息技術傳承的主要平臺,信息技術課程與其他學科相比較,在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上存在很大的不同,信息技術課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是實踐性極強的工具式課程。信息技術課堂主要是操作和實踐,其課堂教學的實踐性與其他傳統課程有著不同的特點。

《高中信息技術新課程標準》一個具體目標就是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即促使學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所謂合作學習,是指在課堂教學中,以教學中的人際合作和互動為基本特征,通過小組間的合作和互動來相互傳遞和交流信息,把個人之間的競爭變成小組之間的競爭,激勵學生的參與意識。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任務,通過溝通和交流而進行的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學習。

根據信息技術課程的特點,合作學習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模式。在合作學習中,以異質小組為基本形式,以小組目標達成為標準,以小組總體成績為評價依據,實現優勢互補。由于它在改善課堂氣氛,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品質等方面產生了很好的效果,被人們譽為:“近十幾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

一、教學活動中,適時捕捉讓學生“合作學習”的機會

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合作學習”的契機很容易捕捉,可以讓學生的獨立學習適時適宜、自然而然地轉化為合作形式的學習。例如:

《信息與信息技術》這一節課,是高中信息技術的第一課,理論內容比較多,課堂上前一部分的內容是信息的一般特征和信息技術的發展,主要是學生自學,然后歸納出特征。這時,就可以讓學生分組合作,先是每個人的結論組內共享,進行小組補充,歸納。然后組間共享,進行全班匯總,比較哪一組歸納的全面。

在之后的“合理使用信息技術”部分,可以借當前的熱點“斯諾登”事件,再結合課本內容,讓學生小組合作,然后進行組間大討論,最后總結出如何才算是合理使用了信息技術。

由于教學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學生已經具備了延展知識結構的儲備,所以當新的教學問題情景出現的時候,可以在提供舊的知識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自主地嘗試。但是由于學生的知識水平存在差異,所以學生的嘗試結果肯定會出現不同情況,甚至有可能得不出正確的結果。在學生進行嘗試的時候,教師在全班進行巡視,全班45名學生,在進行第一次嘗試的時候,有4位學生的嘗試是不成功的。針對多數學生已經嘗試成功的情況,這個時候就可以借助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形式,讓小組的其他同學幫助、輔導幾個嘗試不成功的同學,比之教師在全班集體糾正,效率來得要高,對這幾個學生的心理壓力也來得小得多,更重要的是,發揮小組學習的優勢,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輔導學生不再僅僅是教師一個人的事。

二、合理安排“合作學習”的小組

小組合作探究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而進行的一種教學活動,它涵蓋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

1、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可以根據學生的知識能力水平、性格愛好、學習態度、家庭環境等方面的差異,將學生分成若干個“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小組,實現優勢互補。每組4-6人,并可以讓小組的同學為小組起名。

2、之后對組內的同學進行分工,根據學生的識知能力水平、性格愛好、學習態度綜合考慮,每個小組選出組長(組織者)、記錄者、發言者、計時者各一名,這個環節可由教師指出或學生自己選均可。其中組織者負責組內分工、組織紀律、監督和保證每個成員都有參與機會。記錄者負責本組實驗操作過程的實驗現象和數據的記錄。發言者匯集本組的討論結果、實驗結論,代表小組在班內交流。計時者控制好每個組員發言的時間,保證組內討論按時有序完成。

篇2: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整合

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整合

寧夏中衛一中何志芳

摘要:

教育部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指出,要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由此可見,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整合,是“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整合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加大課堂信息容量,優化課堂結構,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辨能力、創新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

*x說:“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而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創新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持,也只有實現語文課堂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的雙向溝通和交流。有了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語文教學的改革才有更寬的路子。

現代信息技術和多媒體課件的應用,使得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容量增大了、色彩豐富了、生動性增強了,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增強教學效果。信息技術為高中語文教學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真正確立,使自主學習、探索學習、協作學習得以真正實現,使終身教育和學習社會化成為可能,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那么,在新課標的指導下,促進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整合,會給語文教學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呢?

一、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整合的強大優勢

1、激發興趣,寓教于樂

根據調查研究表明,一節課當中,常人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狀態只能維持在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