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培養初中學生美術學習興趣

培養初中學生美術學習興趣

2024-07-31 閱讀 5676

淺談如何培養初中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

初中美術課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途徑,對于陶冶情操、啟迪智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美術教育不但能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而且對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和發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近幾年來國家非常重視美術教育,許多學校取得了不少教學成果,但也存在不少問題。

筆者對所在農村小學、初中的部分學生通過問卷、座談等形式,對農村學生對美術的愛好,認識、理解,以及家庭態度、學校課程開設情況、教師的師資教法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調查,總結出的數據是驚人的:從孩子會用筆到幼兒園期間,孩子喜歡畫畫的占調查人數的99%;從小學一年級到小學三年級下降到90%;再到五年級下降到70%;到了初中嚴重的分化,對美術有興趣的只能60%。幾年的義務教育,怎么使我們的學生對美術的興趣下降到了如此地步呢?

經過調查分析,作者認為有如下因素:一、學校外因素,家庭的誤導:在孩子入學前,多數家長以孩子能畫畫而給予鼓勵和夸獎,入學后則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來衡量孩子,這就使孩子錯誤地學習成績是主要的,興趣愛好是次要的,于是本來的天性被慢慢扼殺了。二、學校內部因素:在農村很多學校沒有專業美術教師,在前幾年應試教育的約束下,學校多注重學生成績和學校的升學率,很多學校不開設美術課或者是虛設美術課。現在雖然有很大轉變,但許多學校的教育意識轉變,許多教師的教學方法還沒改變,上美術課時,因缺少資料,或圖省事,只教學生臨摹作品,課堂氣氛低沉,講課呆板,是使學生失去興趣的重要原因。這些都局限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和興趣培養。在素質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能忽略的,那么該如何來培養初中學生的美術興趣,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呢?學校外部因素是大環境,我們很難改變,但是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改變內因,轉變教學觀念,從課堂抓起,培養其興趣。

一、了解學生心理,培養興趣

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認知事物有密切的關系,美術教育是學生身體發展水平、知覺能力、情感態度和生活經驗的自然產物,美術是學生認識世界過程中的一種表現,需要對事物的認識表達時就有畫畫描述的沖動,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會受到鼓舞。教師要在課堂上好學生,激發其熱情。比如在初一人物線造型的美術課上,當有老師要求作業畫女同學頭像時,總會有學生要畫男同學,有的還要畫自己的爸爸,有的甚至要畫只小熊貓。我們分析一下這些學生的想法:要求畫男同學的可能覺得自己能畫得更好;要求畫爸爸的是因為他最熟悉,能畫像;要求畫熊貓的同學可能是因為不自信,怕自己畫不好人頭像而要畫自己拿手的。如果這時教師大怒,以不按老師要求做作業和無理擾亂課堂批評的話,就使學生的繪畫熱情受到挫傷。

因而應該給他們創作的自由,讓學生從興趣開始,可以先畫喜歡的,興趣往往會產生“階段性”的成果,我們要把握好學生所取得的成績,及時地給予表揚和肯定,再畫教師布置的作業,使學生乘勝進步。教師只有了解學生心理,正確地引導,才能培養其興趣,提高創新能力。

二、轉變教學觀念,審美意識

觀念的轉變是教學的指導思想。首先教師不能有副科意識、美術是不的課程等意識。美術聯系其他各學科,滲透各學科,體現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教師要轉變觀念,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才能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知識和意識,才能美育的目的。

三、改變課堂教學模式,從興趣入手,提高創造能力

1、改革教學方法。過去去有些人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教書非常“認真”,把課堂教學當成只傳授知識的場所,沒有做到教書育人、培養才干、開發智力,而是教法簡單化,教師講,學生聽,墨守常規,老一套,不變樣,致使學生思想僵化不開竅,以致學生失去興趣,這樣就限制了學生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發展。所以,課堂教學方法必須改革。比如在初一人物頭像的課程中,就可以用古老的“貼鼻子”游戲教學,再貼眼睛、貼眉毛等,使他們在輕松愉快在游戲中了解人物的五官位置關系,掌握了五官的“三庭五眼”的比例關系。

2、充分利用現有設備,直觀教學。搞好課堂教學,才能大面積提高學生的美術知識,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教師上美術課時,總不能天天“游戲”,長了也呆板,使美術課單一枯燥。要搞好課堂教學,我們還要利用現有設備,培養學生興趣,上好美術課。例如:在初二美術國畫的課程中,因為教室條件限制,教師示范很麻煩,而且學生也不容易觀看,就可以用VCD通過電視來演示,讓學生先欣賞作品,再觀看繪畫過程和技法表現。這樣就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真正欣賞到美的內涵,同時也減輕了老師的負擔。

3、課堂教學內容適中,訓練有層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讓學生多寫生繪畫,少臨摹,要分層次訓練,按高低年級不同的要求進行。低年級的主要不同類的物體練習,觀察要求低一點。如:初一年級的線造型練習,開始應該從簡單的造型畫起,有的甚至要從簡筆畫開始,不能從難度大的要求學生,那樣會使部分學生感到困難而退縮,要循序漸進、逐步加深。通過這種類型的練習,可極大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在簡單的寫生訓練后可用默寫的方式加強學生對事物特征的記憶表現,可以使學生在觀察事物時認真仔細,經常進行這類練習可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力。

只有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教師從自身出發,了解學生,轉變觀念,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和先進的教學工具,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藝術素質,不增加他們的負擔,培養他們的興趣,才能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篇2: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

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深入發展,電教媒體在教育教學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它的運用適應了小學生的認知規律,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為教育教學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推進新一輪課程改革起到了越來越明顯的支撐作用。由于多媒體具有形象性、直觀性、生動活潑、信息容量大、知識結構新、應用廣、效率高、效果突出、聲文圖像并茂等特點,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加大課堂密度、提高課堂容量,使學生獲得最佳的學習效益。

蘇聯心理學家贊可夫主張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十分重視學生的“情緒生活”,設法造成一個愉快的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而作為基礎教育的小學教育階段的當務之急,必須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死讀書、讀死書的沉悶氣氛。在教師的幫助下,積極主動地學習,充分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促進教育思想和觀念的現代化。運用電教媒體,創設樂學氛圍,讓電教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最佳作用不失為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

一、創設意境,激發興趣

教育家夸美鈕斯說:“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重要的途徑之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激發求知欲望,促進思維的活躍,保持學習的持久。而多媒體就象一個“魔術師”,借助“聲、光、影、像’,化遠為近,化虛為實,把大量的感性材料直接展現在學生眼前,使教學內容更加具體、生動、形象。這較之教師的講解、板書更容易誘發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很快進入教師創設的學習情境之中。《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抓住小興安齡一年四季景色變化特點,描寫了小興安嶺的美麗誘人與物產豐富。這篇課文,語言流暢,文質優美,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小興安嶺無限的情與愛。然而,由于小學生生活經驗少,對小興安嶺沒有感性認識,任憑教師“千呼萬喚”,學生對小興安嶺的“情”也難以激發起來。而借助電教媒體,進行情境教學,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上這一課時,我先告訴學生,今天老師將帶大家到小興安嶺去作一次愉快的旅游。同學們興致盎然。然后我又用語言描述:請大家上飛機,閉上睛睛。然后,我按下錄音機鍵,教室里響起隆隆的飛機聲,逼真的聲音仿佛真讓學生感到乘上了飛機,來到了小興安嶺。同學們一睜開眼睛就從大屏幕上看到春天的小興安嶺:冰雪剛剛融化,一只美麗的小梅花鹿在小溪邊喝水……再依次觀看了夏天、秋天、冬天的小興安嶺。還領略了幾味名貴的中藥材。看完同學們情不自禁地議論開來;小興安嶺的樹真多啊,小興安嶺真美啊……學生們置身于小興安嶺的美景中,心中怎能不涌動起由衷的情,由衷的愛,這里運用電教媒體,達到了“入境始與親”的目的,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怎能不樂于觀賞和學習呢?

二、以景思情,加強理解

某種情感的產生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產生的,借助圖像烘托,音樂渲染等手段促使學生進入教材所描寫的特寫情境中,便能使學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與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學生對事物的感受和情感體驗越深刻,對事物的感知理解便越深入,思考分析也越透徹。

篇3:微笑教育培養學生濃厚興趣

微笑教育培養學生濃厚的興趣淺議

[內容摘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興趣是一種“催化劑”,對學生的學習起著推動作用;對學生的實踐活動及發展能力起著良好的積極作用。學生對學習本身產生興趣,就會自覺地、主動地進行學習和探索,積極參加各項實踐活動。只有在此時,學習對他們來說才是一種極大的樂趣,才有利于他們取得較好的成績。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現象:學生看一本感興趣的書時總是愛不釋手,甚至不由自主地違返課堂紀律而在課堂上偷偷地閱讀。這時,他們的思維主動完全被書中的情節吸引住了,對周圍的一切都漠然處之。相反,學生對某一門學科不感興趣,那他就很難專心聽講,學習的效果自然不會好。當前,有些學校特別是一些鄉鎮學校,出現個別學生逃學和輟學現象,除一部分學生確實存在經濟困難和某些學生家長法律知識淡薄外,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缺乏學習興趣。

[關鍵詞]

培養學生激發興趣微笑教育教學方式

培養學生濃厚的興趣淺議

素質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質為目的的教育,是我國當今教育狀況的一個重要課題。人的素質是人的身心發展的總水平,是人在先天稟賦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和教育影響發展起來的穩固的品質。一個人要想具有較高的素質,除了需要一個良好的外部學習環境外,還有一個不可缺少的內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