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新課程標準下培養學生對體育與健康課興趣

新課程標準下培養學生對體育與健康課興趣

2024-07-31 閱讀 8744

新課程標準下如何培養學生對體育與健康課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直接的學習動力,興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夸美紐斯也曾經說過:“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育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興趣是人們求認識,探索某種事物或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具有強烈的積極情緒色彩,是從事活動的重要動力。興趣,也可以說是天然的啟蒙者。即可以引導,又可以培養。對學生來說,過分的緊張情緒壓抑、緊張的師生關系、單調的學習過程,都會導致他們自我表現能力和興趣的抑制,情緒低下,甚至發生恐懼。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最大限度地營造寬松的課堂氣氛,最大限度地組織學生平等參與的機會。在這種愉悅的氣氛中,首先能夠使學生精神振奮,注意力集中,興趣濃厚,從而樹立自信心,進而形成興趣。

一影響學生對體育與健康課興趣的原因

體育本是一個來自于游戲,發展于游戲的學科,學生對運動的喜歡是勿容置疑的。現在教育部門把原來的體育課用體育與健康課代替了。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有許多學生在接觸了一堂體育與健康課后,就發現現實中正規的體育與健康課和他們的頭腦中的一種歡樂的、玩的體育課之間的差距實在太大了,于是有些學生就慢慢地疏遠了體育與健康課,上課處于被動,而且這種現象越是在高年級就越明顯。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們不喜歡體育與健康課呢?我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1、教學方法原因:

教師標準過高,對學生要求太嚴,教學手段簡單,不靈活,對學生訓斥過多,造成學生心理障礙,不愿和教師配合。目前在相當多的學校體育與健康課上,由于教學內容多、學生人數多、教學時間少、場地器材不足,指導思想陳舊,造成了體育教師在教學方法的單一性、簡單性、形式化、成人化。目前相當多的學校體育課上,體育教師的教學方法設計基于對基礎知識和技能的灌輸和練習,讓學生做痛苦無聊的重復練習。使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成了約束和局限學生的發展。學生的學習活動完全缺乏個性特征,缺乏自主性,大多是機械統一的模仿和重復訓練。使學生體會不到他們應該體會的樂趣,反而嘗盡苦澀,必然導致學生不喜歡。

1.2、班級人數及場地的原因:

由于現行教育體制教學條件所限,大部分學校的體育與健康課的人數比較多,大都在五十以上。這對體育教學來說要想上好、教會、教懂、教悅,是很難做到的。中學生對場地、器材布置會產生極大的興趣。場地、器材是體育課堂教學的前奏,是上好一節體育課的前提。場地、器材的安排是否合理、新穎,是激發中學生學習的動機和興趣、建立快樂氛圍的前提,是中學生完成技術動作、

掌握技能的序曲。

1.3、學生個體的原因:

體育與健康的評價比較直接,一個動作學會沒有、學得怎么樣,可以立即展現在全體同學面前。在某些體操練習中,課次較少但難度較大,假如又自卑,怕出丑,在練習時能不練習就不練習的話,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還有在集體項目中,學生之間的技能是要相互配合運用的,而其他學科很少存在學生的學習效果的相互配合問題。因此,差生在體現這種技能的配合體育比賽中容易受到排斥,自信心容易受到傷害,這是體育教學中造成一些學生厭學的主要原因。

厭學的根源:

體育教學同其他學科不太一樣的是當小學生初次上體育課時,他們對體育其實并不生疏,因為他們已有在幼兒做游戲的體驗和對周圍人參加各種體育活動的印象,因此他們很容易把未來的體育課自然地理解成一種歡樂的“玩”,這是他們頭腦中的“想象”。而現實中的體育課卻是體育教學,會有一些比較“規范”的內容,如田徑、體操等一些較正規的技術學習,這與學生頭腦中的“想象”有差別,如果此時教學再生硬勉強就會使這樣落差徒然加大,使學生一開始就會對體育感到生疏的失望,從而播上“厭學”的種子。此后,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他們對體育還會不斷產生各種“想象”。這些“想象”來自于五彩繽紛的競技體育和大眾體育,而當他們卻總要面對體育的教學內相對單一,時間短難以盡興等體育教學的“現實”時,這種“期望”和“回答”的落差會始終存在,這樣就會影響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

二培養學生對體育課興趣的幾點做法:

1、建立學生的運動信心.正確引導,激發動機。

學生學習信心不足,自卑心重,懷疑自己學習替力,這樣不可能產生學習興趣。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抽取某校18個班部分學生名單留給學校,并說他們都是“天才”的學生。8個月后,他來該校復試,結果他名單上的學生成績增長很快,求知欲旺盛,差生也表現非常實壯。事實上名單是隨機抽取的,學生并非“天才”。羅森塔爾通過自己“真實的謊言”暗示教師,從而堅定了他們對名單上學生的信心,在教師的愛護、信任下,這些學生更加自尊、自信、自強。這一效應十分有力說明,教師對學生抱有期望,信任并施以關注和愛的情感,使他們得到重視即使各方面條件比較差,信心不足的學生也能得到各方面的發展。因此,我在體育教學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

1.1、師生之間建立和諧的氛圍,擇優教材,身心皆樂

1.2、在教學中要善于發現和利用他們的閃光點。氣可鼓不可泄,鼓氣,就是激勵。

對學習信心不足的學生,我一旦發現他們一點進步,就及時表揚和鼓勵,以增強其榮譽感,自信心。“輸氧助燃”,使之成為奮發進取的成功者。學生經常受到鼓勵、鼓舞會產生愉悅的心理體驗,能對學習興趣產生積極的影響,進而促進其學習。

正確地運用激勵語言

1.3、青年教師利用年齡優勢,接近學生,溝通思想,師生心理相容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學生喜歡這位教師,也會喜歡這位教師所授的課程,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愛屋及烏”,因此,我在教學中常利用課余時間與個別學生談心。學生一有高度的自信心,便會形成一種進攻性、創造性的心理狀態,就會喜歡學習,就會對體育課感興趣。

2、充分利用教學靈活性激發學習興趣.健身與快樂相結合

2.1、趣味性:根據中學體育教學特點,從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的角度來看,具有濃厚的興趣教材內容,對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由于中學生興趣廣泛,豐富多彩體育運動項目,吸引學生參加身體鍛煉。中學體育教材中各項球類運動,田徑、體操,武術、游戲等都是青少年喜愛的運動項目。所以教師要充分地選好教材,要根據學生生理、心理特點、地區季節特點等來選擇一些娛樂性,趣味性強、競爭性激烈,受學生歡迎的教材來引發學生學習興趣。

2.2、實效性:一個好的體育教材,能夠滿足學生的直接體育需要。體育活動中項目很多,涉及的場地、器材、設備等方面的問題也很多。體育教學要根據學校的具體條件,氣候特點,學生實際,選擇一些鍛煉身體行之有效的內容,來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如俯臥撐、引體向上、雙臂屈伸、立定跳遠、縱跳模高、仰臥起坐等。這些練習內容,不需要復雜的設備條件,同樣可以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經過短期的教學實踐,學生容易看到自己鍛煉效果,使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有利于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2.3、知識性:中學體育教材,無論是田徑、體操、球類、民族傳統體育等。各項運動都有自己的技術特點,其動作結構必須符合人體生物力學的原理。教學中教師的示范動作,講解動作要領都必須準確無誤,突出動作特點。特別是講解過程中,教師能涉及學生所學過的數、理、化、生物等方面的知識,更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3、體育課堂教學中設置疑問,精講解、精示范。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有目的、有預見地給學生“設置疑問”親身體驗,解決問題。

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開拓學生的思路,起到了重要作用,對于更好地掌握技術動作,有效地活躍課堂氣氛。如在上短跑課時,蹲踞式起跑動作預備時為什么后腿不能蹬直?50米跑你是否清楚自己跑多少步才能跑完?步幅與跑的速度快慢有什么關系?等等一系列教師有目的的提問,引發學生的思考,使學生在探索中一步一步進行練習,激發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興趣。讓學生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鑰匙去解決問題,從而激發學生主動鍛煉的積極性,比只單獨強調學生怎樣做效果好得多。

4、提高學生的運動興趣:

體育課,教師要想圓滿地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掌握一個動作或完成某個練習,僅

憑講大道理或生硬的強迫命令,往往是無濟于事的。教師必須掌握教學的藝術性。

4.1、教師的儀表和教態。教師穿著整潔的運動服、和藹面孔,舉止端莊大方,給學

生建立一個好感,對學生有很強的感染力。青少年兒童,具有對暗示的強烈感覺時,對美的,表示喜歡和羨慕,同時產生模仿和學習的欲望,對丑的產生不愉快的情緒,不愿意接近它,采取回避態度。如果老師注意了儀表美,衣著典雅,美觀大方會給學生以美的熏陶,美的啟迪。同時學生對老師產生羨慕,敬重的情感,愿意接近老師,產生向老師學習的動機。這樣便為體育教學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反之,如果老師的衣著不齊、蓬頭垢面,學生見了會產生不愉快感,甚至產生厭惡的情緒,在這種情緒下上課,教師的教導,學生不會心悅誠服接受的,教學效果一般是不會好的。比如,同是一位老師身穿體操服給學生上體操課和穿著普通制服上體操課,學生的情緒大不一樣,前者學生會全神貫注,意氣風發;后者,學生神思恍惚,注意力不易集中,會影響學生學習情緒。

4.2、教師的示范與講解。在體育課中,教師的講解要簡明扼要,條理清晰,語言生動,風趣幽默,這一切都能使學生耳濡目染,精神振奮,起到點化催化學習內容的作用。以趣示范,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有在學生心中樹立良好的形象和威望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如:我在上籃球課“行進間單手低手投籃”,先示范一次基本動作,動作漂亮贏得了大部分學生的喝彩,少部分學生對于這個動作已經不適合他們練習了,我又加深了難度,加上背后繞球的動作,這樣又贏得了其余學生的喝彩,使各個學生躍躍欲試。充分調動了全體學生的積極性。

4.3、教學方法。教師注重學生素質培養的前提下,改革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克服“教者發令,學者強硬”的現象,樹立終生體育的目標。體育教學中教師不只是發號施令,學生也未必為令是從,教師既可以是學生的導師,也可以是學生的伙伴,還可以是學生的聽眾。這樣的師生關系才可能是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關系,這樣的關系才可能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創造性。這樣的關系才可以更大程度刺激學生的興趣,這樣的關系才能使教師的主導性得到更好的體現。

4.4、教師要起帶頭作用,力所能及與學生一起活動,做游戲、比賽、學生的勁頭會更大。這在我的調查中也是學生的一個反映,他們希望在游戲、比賽中有老師的參與。如果有些活動力所不及,教師也不能做旁觀者而應把自己的感情,情緒溶于學生之中。一起鼓掌、歡笑,總之教師的情緒,態度要與學生保持一致性,這樣學生學得活潑,對體育與健康課的興趣就會更濃。

5、體育教學要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

教師對待每個學生要一視同仁,并區別對待。每個學生在人格上和教師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高低貴賤之分,因此,教師對他們一視同仁。然而不同的學生在體力,心智及家庭因素方面存在著差異,因此,要鼓勵學生共同參與,積極完成具體任務。一個教學班,幾十名學生,不僅性別、年齡、身體狀況、性格不同,而且他們對體育課的態度和體育項目的愛好也不同。教師不僅要統一安排教材內容,而且還要考慮因材施教,區別對待的原則。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還要注意學生的個性發展。特別是那些愛好體育,又有一定運動專長的學生,要關心和指導他們發揮自已的特長。才能更深刻地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6、充分利用教學靈活性激發學習興趣

體育與健康課,要提倡多組練習的組織形式,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主導作用。教師在加強個別指導的同時,要有計劃地培養體育骨干。例如:一堂藍球課,即有組織集體新授,又有分組復習,結合個別指導,穿插教學比賽等,使整個課堂教學展現生動活潑的運動場面。我們不必擔心不好組織,不要怕“亂”要相信學生自己能管理自己。我們在小巷里不是也經常看到成群的孩子,自發的有組織地進行各種游戲嗎?學生自己管理自己即培養了他們的組織能力,又激發了他們對體育與健康課的興趣,也確實發揮了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作用。

三小結

從學校現狀來看,培養學生對體育與健康課的興趣,重視提高學生自主鍛煉的能力。是當前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教師應在鉆研教材的基礎上,認真研究教法、學法。通過各種方法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的濃厚興趣,使他們自愿地去活動,愉快地去活動。

參考文獻

1.毛振明.體育教學科學化探索[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

2.程景民.現代素質教育概論[M].汕頭大學出版社,1999(12)

3.王洪等.體育教學如何培養學生興趣.沈陽體育學術,1995(1)

4.曲宗湖.楊文軒.學校體育教學探索[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1)

5.馬啟偉等.體育運動心理學[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6.《體育教學》首都體育學院主辦

7.《體育與健康》教師用書.河北教育出版社,**

健康,體育,課程,如何

篇2:創中學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高效課堂

如何創中學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高效課堂

體育組:符科超

《*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明確指出:“健康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為人民服務的前提,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使學生掌握基本運動技能,養成堅持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這一決定為我國基礎教育體育課程改革指明了方向。

高中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標準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為目標,力圖構建技能、認知、情感、行為等有機結合的課程結構,強調學生實踐性的特征,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構建較為完整的課程目標體系和發展性的評價方式,重視教學內容的基礎性、選擇性及教學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樣性,注重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引導學生掌握體育與健康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強學生的體能,關注學生健康意識和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為學生終身參加體育鍛煉奠定基礎,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

創高效課堂,首先要弄懂何為高效課堂?體育與健康高效課是指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學生在教師的科學引導下,身心得到健康鍛煉的同時掌握知識的程度和技術能力的高效率的課堂。體育與健康高效課堂是體育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共同努力下的結果,是一堂常態課,而不是重復課。高效課堂的組織必須科學、有趣、有序、有靈魂,教師必須能夠引導每一位學生積極地參與運動,課堂的過程必須受益于每一名學生,教師教得活,學生學得愉快,寓教于樂!

如何打造白沙中學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高效課堂呢?根據目前我們白沙中學的教學條件,海南的氣候特點等實際情況,下面我來談談如何打造白沙中學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高效課堂的一點認識:

一、教學目標的制定要量體裁衣;

自學生檔案資料數據統計,白沙中學在校高中生有80%以上的學生來自農村、農場生產隊,這部分的學生有什么樣的身心特點呢?身體素質良好,但自卑心理大、抗挫能力差、知識面窄、情緒起伏變化大、不善表達,人際交往不適應。所以在設定教學目標時,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側重于新三目標中的“情感目標”,針對不同的學生情況,選定合理的目標,通過學情分析,根據目標選取教學內容。目標明確了,再采用更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去達成目標。目標明確,課才不會迷失方向。剛開始的兩三次課學生可能不太習慣。可是,當學生嘗試到一堂課下來,學習狀態的各個方面都有所改善,有所提高時,學生就會與老師一起樂意于奔著這目標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