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師聽專家講座有感:觸動孩子心靈
觸動孩子的心靈
當我們讀完一個故事,我們最能做的、也是最經常做的是什么?
當然,這里指的是語文一線老師。
我想大部分的老師會說:恩,我會讓學生說說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也會說這個故事中有沒有那個詞用得特別好。
當某位同學能很明確地表達出某一個觀點之后,老師是否會及時地評價說:“***同學,你說得真好。”
這樣的經歷想必很多老師都經歷過吧?當老師和同學們結束了剛剛的對話之后,這個文本也就結束了。
我和所有的語文老師一樣,一直是如此做的,然而,3月25、26日,有幸參加了全國第八屆班級讀書會暨兩岸三地兒童閱讀體驗式研習活動,特別是聽了吳敏而老師的講座后,我的想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真的只能用一個非常老套的詞語來形容自己的狀態
篇2:專家講座稿:版數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解讀
發言稿**年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解讀
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
小學數學(斯苗兒)
與**年版相比,數學課程標準從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到實施建議都更加準確、規范、明了和全面。具體變化如下:
一、總體框架結構的變化
**年版分四個部分:前言、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和課程實施建議。
**年版把其中的“內容標準”改為“課程內容”。前言部分由原來的基本理念和設計思路,改為課程基本性質、課程基本理念和課程設計思路三部分。
二、關于數學觀的變化
**年版: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并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數學作為一種普遍適用的技術,有助于人們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數學模型,進而解決問題,直接為社會創造價值。
**年版: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數學作為對于客觀現象抽象概括而逐漸形成的科學語言與工具。數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素養是現代社會每一個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
三、基本理念的變化:“三句”變“兩句”、“6條”改“5條”
**年版“三句話”: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年版“兩句話”: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6條”改“5條”:在結構上由原來的6條改為5條,將**年版的第2條關于對數學的認識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對課程內容的認識,此外,將“數學教學”與“數學學習”合并為數學“教學活動”。
**年版:數學課程
篇3:小學語文教師聽專家講座有感:觸動孩子心靈
觸動孩子的心靈
當我們讀完一個故事,我們最能做的、也是最經常做的是什么?
當然,這里指的是語文一線老師。
我想大部分的老師會說:恩,我會讓學生說說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也會說這個故事中有沒有那個詞用得特別好。
當某位同學能很明確地表達出某一個觀點之后,老師是否會及時地評價說:“***同學,你說得真好。”
這樣的經歷想必很多老師都經歷過吧?當老師和同學們結束了剛剛的對話之后,這個文本也就結束了。
我和所有的語文老師一樣,一直是如此做的,然而,3月25、26日,有幸參加了全國第八屆班級讀書會暨兩岸三地兒童閱讀體驗式研習活動,特別是聽了吳敏而老師的講座后,我的想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真的只能用一個非常老套的詞語來形容自己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