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三年級習作興趣》中期小問題匯報
《如何培養三年級習作興趣》中期小問題匯報
三年級語文組
三年級是學生寫作文的起步階段。“萬事開頭難”。一二年級口語表達訓練和寫一句話或幾句話的訓練。三年級習作教學起步時,注重讀寫結合,注重了學生自己修改能力的培養,重視了起步中情感的培養。
由于各個班級的情況不同,課題組成員依據實際情況有不同的具體做法:
三(1)班:何玉玲老師平時口語訓練注重學生的口語向書面語轉化,這不僅僅局限于口語交際課上,還體現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經常是給學生一種句式,讓學生練說。每節課讓學生進行精彩三分鐘展示,學生把自己喜歡的文章拿來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讀完后讓能力好的學生進行復述。
三(2)班:黎桂鸞老師在教學前會精心備好每一課,對于課文中蘊含的寫作方法,她細細琢摩,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細細選材,選學生身邊的,熟悉的例子,寫一小段下水文,在指導學生仿寫,使每一篇習作都能達到練習效果。課后及時改正,輔導。
三(3)班:保證每位學生每周完成習作或日記兩篇。同時重視習作的修改訓練,習作或日記的選材側重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從身邊取材,寫身邊的、熟悉的人或事。
三(4)(6)班:許紅美老師和我注重每課一讀。并加強課文課堂的訓練。如強化學生的表達能力,擴大學生的語言積累,同時課內仿寫提高學生習作能力的重要的訓練手段,抓住一些課文的特點,讓學生結合自身實際來仿照課文完成習作,這樣一來既降低學生習作難度,也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
三(5)班:指導他們記錄讀書筆記,指導他們由摘抄式的筆記,漸漸向感悟式推進。這樣做的主要目的一方面加大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積累,另一方面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使孩子們逐步具有能用較準確、生動的語言表達心中愿望的能力。
經過交流、討論總體認為老師要做到“四注意”:
一、要注意由低年級的口頭作文向三年級書面起步作文的過渡。過度很重要,我們要積極創造保持作文興趣的條件,它能為學生今后的作文學習打下基礎。
二、注意作文教學中趣味因素的滲透,減緩坡度,調動學生作文的學習積極性。導入方式要多樣,例如:
1.故事式導入。針對三年級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
2.活動式導入。老師先選大家都能做的小制作、小實驗、游戲或課外活動,讓大家參與。
3.情境式導入。就是為學校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發揮想象,從而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在作文前運用錄音、錄象、投影等手段創設情境,為學生提供形、聲、色的感官和新穎的直觀形象,如:播放一些動畫片,成語故事或活動開展的錄象等。
三、注意講評要以激勵為主。我們的作文講評要盡可能利用一切機會激勵學生的閃光點,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從而給予他們更多的成功體驗。年級組個別班級還借鑒了一種新的記分法
篇2:小學寫作小論文提高小學生習作水平
小學寫作小論文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的習作水平
五華縣雙華鎮第一小學陳麗珍
[內容摘要]習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之一,本文主要通過指導學生如何從生活實踐中尋找寫作內容,積累寫作素材,指導學生從作文的不斷修改中得到總結和提高,變壓力為動力、興趣,切實提高學生寫作興趣,增強學生寫作能力。
[關鍵字]尋找積累修改
習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難點,作文成了語文教師的一大難題,習作成了學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一提寫作文,學生就犯難,不知如何下手,從何寫起,即使七拼八湊地勉強完成了一篇作文,也是內容空洞、語言乏味、條理不清。那么,我們該如何增強小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呢?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著重做好如下幾個方面:
一、指導學生尋找寫作內容,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寫作興趣,就寫不好一篇作文,即使叫學生硬著頭皮寫,也只不過是東拼西湊,草草了事而已。要寫好作文,就應該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因此,老師要做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者、誘導者、激發者。學生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除了課堂,還有課外,因此,我在平時的教學中,啟發學生把知識融會貫通,經常組織學生參加能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有趣的人和事,比如我在教《窮人》這一課時,相機返顧列夫
篇3:加強課外閱讀指導提高學生習作水平
加強課外閱讀指導、提高學生習作水平
遼源市西安區實驗小學王晶瑩
書籍,使人充實,給人力量,讓人自新,催人奮進!讀書使人明理,讀書使人高尚。原國家教委主任柳斌說過:“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學生,是一個沒有發展的學生;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家庭,是一個平庸的家庭;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學校是一個乏味應試的學校;一個不重視閱讀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書籍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是智慧的源泉,是人類的營養品。正因為如此,它才成了“人類進步的階梯”。小學生從小就應攀著這個“階梯”,浸沒在書香園地中成長,從中陶冶高尚的品性,鑄就美好的心靈,吮吸知識的瓊漿,豐富人文底蘊,提升人文素養。通過對《加強課外閱讀指導提高學生習作水平》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績,下面對課題研究的進展情況和課題研究的一些工作進行總結:
一、準備階段:
(一)調查研究,確立研究課題
**年開始,我們就進行了“十二五期間”科研課題的立題的準備工作,通過對于不同年級學生課文閱讀情況的調查,發現課外閱讀的數量很難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一是缺乏足夠的時間,二是缺乏家長的支持,三是缺乏適合的書籍,四是缺乏科學的方法。所以學生沒有足夠的語文知識的儲備,沒有語言的積累,沒有廣闊的知識視野,所以限制了習作水平的提高。根據以上情況,我們選擇了《加強課文閱讀指導,提高習作水平》的研究課題。
(二)學習教育科研的方法,提高教師研究意識。
組織實驗教師學習了“實驗研究法”和“行動研究法”使實驗教師掌握了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保證了課題研究的科學性。組織了實驗教師廣泛閱讀相關的教育教學書籍,查閱了大量與課題相關的資料,使每一個教師都了解關于課外閱讀方面全國的研究現狀,為提高我們課題研究的學術性提供了參考;組織教師研討課題的實驗方案和研究計劃,明確實驗的意義、目的。明確了課題研究的變量關系,使全體教師增強了對課題研究工作的認識,提高了有目的操作自變量的意識,提高教師進行課題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三)課題組成員分工合作,指定各項研究計劃和實驗方案。
學期初擬定的課題研究計劃,并且將課題進行了細化,分工到人、職責明確。我主要負責組織老師們共同制定總的研究計劃,撰寫課題總結,對課題研究成果進行梳理匯總,有的老師負責研究閱讀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