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興趣是最好老師激發學生習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老師激發學生習作興趣

2024-07-31 閱讀 7037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淺談“如何激發學生習作興趣”

達縣南岳初級中學李發千

摘要:課程標準指出:作文要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調動學生觀察、思考、練筆的積極性。作為教師,要為學生創設、營造一個毫無顧忌、大膽作文的和諧氛圍,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讓學生敢說真話、敢于表現自己的個性,讓他們真切地體驗生活,能夠自由地抒發感情。但在教學中我發現,許多學生以提起寫作文就愁眉苦臉,不知從何下筆,更不知如何寫好作文,在初學作文階段就對作文產生了恐懼。如何才能讓學生不怕作文,甚至愛上作文呢?根據平時上課的體會,我很認同愛因斯坦說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對學習產生的影響,遠遠超過老師的督促和簡單的說教。那么,在習作中怎樣才能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呢?

關鍵詞:體驗生活抒發感情激發習作興趣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

對于初學習作的小學生,僅僅看到一個習作要求往往無從下筆,不知該說些什么。因為他們的感性材料的積累還很貧乏,他們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這就需要我們在習作指導中,精心創設情境,使學生能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找到需要表達的內容,為他們創設“有話可說,有話要說”的語音環境,幫助學生捕捉寫作時機,激發他們濃厚的習作興趣,調動他們“我要說,我要寫”的欲望,變“老師要他們寫”為“他們自己要寫”。

例如,人教版三年級下冊寫“我學會*”。事前,我并沒有給學生布置說我們要作文,而是在上完《絕招》一文后,告訴學生下節課我們也要比絕招,請做好準備。先在小組內賽出一名優勝者,優勝者再參加全班總決賽。結果出乎意料,每個學生都積極展示了自己的絕招。有展示繪畫作品的,有詩歌朗誦的,有展現自己優美舞姿的,有的同學還來了現場捏泥人,甚至有人帶來了自己蒸的包子、炒的小菜。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在自評、互評過程中,同學們都顯得一絲不茍,能對一些作品提出問題、建議,整個場面熱而不鬧。們沒有了以往的羞澀,沒有了靦腆,不再吞吞吐吐,幾乎都成了解說員、評論員。我相機肯定每一位同學展示的“絕招”,再激勵他們把自己是怎樣學“絕招”的,怎樣練“絕招”的寫一寫,或者寫一寫在學“絕招”時發生的有趣的事,讓大家一起分享學習過程中的酸甜苦辣。這樣一來,孩子們紛紛提起筆,興高采烈地寫了起來。

二、自主擬題激發習作興趣。

課程標準在習作指導方面的一個重要思想就是鼓勵“自由表達”。鼓勵“自由表達”第一點就是減少束縛,開闊學生習作的思路。不受文體束縛,也不受篇章束縛。自由表達,大膽放手,不要怕不合規矩,只要是學生自己的話,在老師看來也許是幼稚的,但更是珍貴的。人教版實驗教科書在習作的編排上盡量為學生的自主習作留有較大的空間,不規定題目,題目一般由學生自己擬定,大多只提出大致的內容和范圍,絕大多數學生都有可寫的內容。

如在三年級下冊寫“自我介紹”方面的內容,教科書提供的范圍是可以說說自己的性格、愛好,也可說自己的優缺點。寫“環境保護”方面的內容,教科書提供的范圍是“可以把調查到的情況寫成一篇短文,可以展開想象,寫一寫多年后家鄉環境的變化,也可以寫發生在這次綜合性學習中的有趣的事”這樣,就把習作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通過自主命題,寫自己的真情實感,真正做到“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而不是無病呻吟,為習作而作。

篇2: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

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深入發展,電教媒體在教育教學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它的運用適應了小學生的認知規律,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為教育教學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推進新一輪課程改革起到了越來越明顯的支撐作用。由于多媒體具有形象性、直觀性、生動活潑、信息容量大、知識結構新、應用廣、效率高、效果突出、聲文圖像并茂等特點,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加大課堂密度、提高課堂容量,使學生獲得最佳的學習效益。

蘇聯心理學家贊可夫主張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十分重視學生的“情緒生活”,設法造成一個愉快的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而作為基礎教育的小學教育階段的當務之急,必須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死讀書、讀死書的沉悶氣氛。在教師的幫助下,積極主動地學習,充分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促進教育思想和觀念的現代化。運用電教媒體,創設樂學氛圍,讓電教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最佳作用不失為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

一、創設意境,激發興趣

教育家夸美鈕斯說:“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重要的途徑之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激發求知欲望,促進思維的活躍,保持學習的持久。而多媒體就象一個“魔術師”,借助“聲、光、影、像’,化遠為近,化虛為實,把大量的感性材料直接展現在學生眼前,使教學內容更加具體、生動、形象。這較之教師的講解、板書更容易誘發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很快進入教師創設的學習情境之中。《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抓住小興安齡一年四季景色變化特點,描寫了小興安嶺的美麗誘人與物產豐富。這篇課文,語言流暢,文質優美,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小興安嶺無限的情與愛。然而,由于小學生生活經驗少,對小興安嶺沒有感性認識,任憑教師“千呼萬喚”,學生對小興安嶺的“情”也難以激發起來。而借助電教媒體,進行情境教學,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上這一課時,我先告訴學生,今天老師將帶大家到小興安嶺去作一次愉快的旅游。同學們興致盎然。然后我又用語言描述:請大家上飛機,閉上睛睛。然后,我按下錄音機鍵,教室里響起隆隆的飛機聲,逼真的聲音仿佛真讓學生感到乘上了飛機,來到了小興安嶺。同學們一睜開眼睛就從大屏幕上看到春天的小興安嶺:冰雪剛剛融化,一只美麗的小梅花鹿在小溪邊喝水……再依次觀看了夏天、秋天、冬天的小興安嶺。還領略了幾味名貴的中藥材。看完同學們情不自禁地議論開來;小興安嶺的樹真多啊,小興安嶺真美啊……學生們置身于小興安嶺的美景中,心中怎能不涌動起由衷的情,由衷的愛,這里運用電教媒體,達到了“入境始與親”的目的,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怎能不樂于觀賞和學習呢?

二、以景思情,加強理解

某種情感的產生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產生的,借助圖像烘托,音樂渲染等手段促使學生進入教材所描寫的特寫情境中,便能使學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與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學生對事物的感受和情感體驗越深刻,對事物的感知理解便越深入,思考分析也越透徹。

篇3:演示實驗中創新教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淺談演示實驗中的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內容摘要:對于演示實驗,要更新實驗思路,改變過去為做實驗而做實驗的意識,讓實驗能在學習中創新。實驗中要引導學生觀察,采用多種實驗方法,活躍學生思維。要創設實驗問題變演示實驗為探索性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實驗后要重視方法總結,改變過去只以成績來評價學生的觀念。

關鍵詞:演示實驗創新教育

物理學是一門基礎科學,是整個自然科學和現代技術發展的基礎,對促進社會的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學好物理就必須改變過去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關注學生的發展,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思考的學習方式。要積極改革教學方法,注意研究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規律,善于啟發學生的思維,激起學習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地獲得知識和提高能力。加強實驗是物理教育本質的自然回歸,符合素質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的要求。實驗滲透著方法教育,對養成良好習慣,訓練意志品質有積極作用,是提高素質的重要途徑。演示實驗生動有趣,易形成懸念,它在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追根求源探索知識上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針對演示實驗的創新問題,本文就此談談自己的膚淺體會和做法,與同行們研討。

一、更新實驗教學的思路

人們的許多物理知識是通過觀察和實驗,認真地加以思索和總結得到的。如對于彩虹,自然界在特定雨天后才能看到,平時看不到。在課堂上用三棱鏡做光的色散實驗讓彩虹出現在教室里,使學生感到新奇;再引導讓學生去討論解開雨后彩虹形成的這個謎。實驗就是在人工控制條件下使物理現象重復出現供人們觀察的工作。在這里學習的就不僅是色散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了這種探索事實的根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