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班班通平臺縮小城鄉教育差距開辟農村教育新天地
巧借“班班通”平臺縮小城鄉教育差距開辟農村教育新天地
文摘:隨著農村學校“班班通”的普及,多媒體和網絡一下子覆蓋了所有教室。應用“班班通”這個平臺,可以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德育模式以及學習方式,是現代教育技術與傳統的班級授課制的再一次有機整合,是構建有效課堂和高效課堂的最優途徑,是縮小城鄉教育差距的迫切需要。“班班通”的應用和普及開辟出了農村教育現代化的一片新天地。
關鍵詞:班班通、教育現代化、應用
正文:農村學?!鞍喟嗤ā钡拈_通,使多媒體和網絡一下子覆蓋了所有教室。尤其是在日常教學中充分運用“班班通”,是對傳統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模式以及學習方式的一種挑戰,是農村教學改革一次質的飛躍。通過兩年的實踐與應用,“班班通”不僅給我們帶來教育裝備條件的改善,而且更帶來教師教育觀念的更新和教學方式的變革,也為學生的學習方法找到了有效途徑,為農村學校全面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打開了農村教育現代化的一片新天地。
一、“班班通”改變了師生關系
傳統的師生關系理念強調的是以教師為主體,教師的尊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教師的答案是權威性的,教師在教育中占絕對支配地位。建成了“班班通”以后,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性、創新性得到很好的發展,他們隨時可以上網了解這種信息、掌握各種知識。這時,教師是知識擁有的權威者的信條正在受到沖擊,“生不必不如師,師未必賢于生”的現實,促使教師能夠靜下心來,重新審視自己的角色地位:一方面,迫使自己奮起直追,不斷充電;另一方面,以合作者、指導者的身份與學生平等地交流,使學生真正參與到知識的探究過程之中,特別是在教學活動中碰到疑難問題時,師生共同利用網絡工具尋求解決。使農村學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更多地考慮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班班通”改良了教學方法
第一,提高了教師的備課效率?!鞍喟嗤ā笔箤W校每一間教室都能上網,這就為師生共享網上資源提供了便利條件。教師可以一方面研究教材、明確教學目標、確立知識點、選擇教學方法、設計教學步驟,另一方面又上網瀏覽和下載最新的信息,充實教學內容,或者補充制作一些課件,提高教學效果。同時“班班通”還支持了教師運用現代化手段進行教學設計。
第二,改變了教師的上課手段。農村教師由于受條件限制,往往是一支粉筆、一張嘴,外加一塊黑板手中拿。“班班通”的開通,徹底改變了落后的現狀。其中“暢言教學系統”自帶的強大功能,可以使教學活動集文字、圖像、動畫等信息功能于一體,圖像清晰、動態感強、信息量大,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課堂教學的大容量、廣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如20以內的進位加法對一年級學生來說,是教學上的一個難點,老師運用系統自帶的課件,生動形象地演示數學知識發生的過程,同時,讓學生通過課件來講講思考方法,并在練習時又通過生動形象的小動物讓學生算一算共有幾只,你是運用了什么方法來計算的,讓學生講講他自己的簡便方法。通過這一手段有效地突破重點、難點,從而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篇2: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技術人員培訓計劃
實施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是黨中央、國務院為縮小城鄉差異,促進東西部協調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為了建立“干部經常受教育,農民長期得實惠”的長效機制,就必須緊緊圍繞“建、管、學、用”四個環節,“建”是基礎,“管、學”是關鍵,“用”是根本。結合我鄉遠教設備設備維護水平較低的實際,特舉辦本次遠教維護人員培訓班,以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轉,更好地為教育教學和農村黨員干部培訓服務,為了認真搞好培訓工作,特聘請了技術好、有經驗的*中學柳麗波老師和遠教維護相關人員為授課教師,并制定了*鄉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維護人員培訓計劃。
一、培訓時間
*年11月8日――*年11月10日,共3天。
二、培訓對象
培訓對象為我鄉各學校遠教專干,共6人。
三、培訓內容
1、計算機系統的安裝、主板、聲卡和顯卡的驅動及打印機的安裝。
2、各種應用軟件的安裝,包括遠教ip接收軟件的安裝、接收卡驅動的安裝、農村黨員干部專用接收軟件的安裝。
3、ghost(克隆軟件)的應用。
4、計算機整套設備常見故障的排查和處理。
5、計算機系統的維護。
四、培訓達到的效果
1、各參培人員能熟練掌握計算機系統和各種應用軟件的安裝。
2、能獨立進行計算機系統的備份和恢復。
3、能獨立排查一部分計算機常見故障,判斷故障發生的原因和部位。
五、考試
考試時間:*年11月10日下午2:00――5:00。
考評辦法:考試由授課教師統一命題。將考試成績上報縣局,并根據縣局遠教培訓處理辦法執行。
篇3:多媒體教育與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多媒體教育與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湖北恩施活龍曉溪小學冉歡張修玲
摘要:
筆者見到了各種各樣的小學生,因為這樣的成長環境,局限在狹小的自我世界里,得不到解放和發展,筆者學校為此專門成立了一個心理健康輔導中心,配備多媒體系統和幾位心思細膩的女教師,且在每個周每個班都排了一節心理健康課。在這個機構里,通過不斷的交流溝通,摸索處理,我們逐漸發現了多媒體教學與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光明方向。
關鍵詞:
多媒體教育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正文:
近年來,隨著外出打工風氣的流行,越來越多的農村家庭分裂兩份,每年都有更多地家長舍棄農村耕地生活,赴外地打工掙錢。家里的孩子,多數交付給老人或者鄰里。漸漸的,便形成了農村留守兒童群,越來越多的農村小學因此變革成寄宿制小學,這不僅體現了當代農村交通與教育越來越受重視,卻是更多地彰顯出了農村留守兒童群缺乏安全性的無奈。近幾年來,隨著農村兒童各種事故的頻繁出現,他們的心理健康變成了舉國教育的重視大事。現今,多媒體技術開始普及農村小學,特別是班班通的普及,帶給留守兒童通過除開電話之外的媒介,他們了解多姿千色的大世界,在接受信息爆炸沖擊的同時,也承受著更大的挑戰和迷惘。作為農村小學的教師,我們應該抓住這個契機,在教學的同時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做更精準的指引。
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有自己的需要,在家里,家長通常是一個家庭的支柱,而大多數的家長,缺乏知識,缺少文化素養。多數家長對孩子的愛表現在錢物方面,孩子是否饑餓,寒熱,手里有沒有零花錢,是他們關注的重點。在孩子的思想方面,絕大多數家長是忽略的,這種干燥教育方法的源頭,是因為他們自己的成長環境便是如此,祖輩的表達方式影響了父輩,父輩又用這樣的表達方式對待孩子,于是造成了農村孩子待人接物靦腆易羞,內斂不善表達這樣的通用性格。事實上孩子們并不真的像父輩一樣老實巴交,隨著時代的進步,電視等信息媒介的沖擊,當代農村孩子并不似父輩年少時那么平淡面世,當代的孩子們,因家庭兄弟姐妹過少,或者獨生子女的原因,無處溝通卻渴望著更多的關愛,更多地見識。父輩們恰恰卻在這一方面吝嗇著給予,或者父輩們也不知道如何給予,造成了現在的農村小學生的另一個重要性格特點:易怒,自閉,任性,自卑,妒嫉,抑郁。
在農村小學生的思維中心里,基本是所有事圍繞著自我,他們因隔代教育或者父母干燥教育,不懂得為他人著想。當他們做了壞事,想到的通常是為自己開脫,遇見好事,第一個想到的也是怎么把好處往自己身上攬。他們遇事容易發怒,找不到解決方法的時候通常選擇農村式的蠻干,吵架,打架,斗毆。但事過之后這些孩子又往往覺得后悔不已,卻為了面子不肯面對悔過。他們面對自己的想要的東西,大多數都會選擇極端方式去獲得,比如偷偷的拿取。如果事情敗露,往往會絞盡腦汁的開脫責任,或者大哭大鬧。他們面對自己學習方面的不足,常常選擇漠視,從不主動尋求解決方法,自卑心理促使成績差的小學生,在面對成績好的學生時,不由自主的不自信,將談話的主動權交予成績好的學生等……
工作的這些年,筆者見到了各種各樣的小學生,因為這樣的成長環境,局限在狹小的自我世界里,得不到解放和發展,筆者學校為此專門成立了一個心理健康輔導中心,配備多媒體系統和幾位心思細膩的女教師,且在每個周每個班都排了一節心理健康課。在這個機構里,通過不斷的交流溝通,摸索處理,我們逐漸發現了多媒體教學與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光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