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農村中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
甘肅農村中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
[摘要]:中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是教師專業化發展,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保證。為更深入的了解甘肅農村中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現狀,筆者通過對臨洮縣的三所農村中學教師問卷調查和訪談,分析出了他們的教育技術能力現狀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為甘肅農村教師教育技術能力進一步的發展提供依據。
[關鍵詞]:農村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現狀;策略
教育部推出的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計劃其宗旨是全面提高教師教育技術應用能力,促進技術在教學中的有效運用,開展以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效整合為主要內容的培訓,全面提高廣大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水平。農村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中極其重要的部分,西部欠發達地區的教育更值得關注。那么,甘肅農村地區的中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現狀到底如何?存在哪些問題?帶著這些疑問,筆者深入甘肅臨洮縣三所農村中學,進行了調查研究。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一)本次調查的對象
對象是臨洮縣的三所農村中學教師,學校分初中、高中兩個層次,調查對象的年齡結構從22歲到50歲,涵蓋了專科到本科不同的學歷層次。
(二)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與訪談相結合的調查方法,下發問卷330份,收回有效問卷312份,有效回收率為94.5%,數據采用excel進行統計分析,保證了結果的真實可靠。
二、調查結果分析
(一)學校基本情況
通過本人實地的調查過程中統計,所調查的三所學校均配備了計算機機房,并且都以光纖或ADSL的方式接入了互聯網,教師辦公室都配置了辦公電腦,機房內計算機都裝配了基本的辦公軟件,3所中學都有自己的校園網,部分教室配有計算機、投影儀等設備。
(二)教師對信息化教學的態度
通過問卷調查統計,98%的教師認為信息技術對提高教學質量有一定幫助,不難看出,絕大多數農村中學教師對于信息技術應用于課堂的教學是持肯定態度的。
(三)教師信息技術課堂使用情況
63.4%的教師表示“很少使用課件”,21.8%的教師是“偶爾使用”,14.8%的教師表示“經常使用”。由以上數據可知,絕大多數教師認為信息技術的教學效果是好的,但在教學中卻只有很少比例的教師經常使用課件。
三、甘肅農村中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現狀
(一)農村教師對教育技術的認識不足。
通過調查發現,78%的教師認為教育技術就是計算機技術,對教育技術的理論知識及教育技術在教育改革中所處的地位與價值根本就不了解。甚至有人認為,教育技術只是電教人員和信息技術教師應掌握的專業知識,其他教師不用了解;還有的人認為教育技術沒有一點實際用處,在教學實踐中可有可無;各種各樣的教育技術能力培訓也停留在信息技術技能的培訓階段,對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對信息技術與學科內容整合、優化教學效果涉及甚少。所以,現代教育技術運用于教育教學改革,看起來屬于技術層面,實際上解決的主要是認識上的問題。
篇2: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課堂教學存在問題與對策
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摘要】教育信息化的迅猛發展促進了現代教育技術的飛速進步,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不斷融入到課堂內外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它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有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掌握及運用,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然而,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先進的教育技術不是萬能的,它只是一種教學的輔助手段,是為教學服務的。我們不能過分依賴先進的教育技術而忽視了個人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專業素養的提高,更不能忘記教育技術的運用和實踐也必須以先進的教育理念為指導。我們只有結合學科特點、教學內容、教學對象和教學時機,合理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課堂教學;問題分析;對策
隨著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的快速發展,現代教育技術走進課堂輔助教學,對克服教學難點、提高教學質量確實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現代教育技術走進課堂輔助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了部分教師在認識上和實踐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分析了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給出了基本的解決辦法。
課堂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問題的分析
1、夸大了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我們發現有些教師缺乏對現代教育技術內涵的全面理解,僅把現代教育技術視為傳統教學的電子化工具。多媒體成了黑板搬家,教師將授課的有關資料盡可能多的羅列到課件中,在課堂上忙于點鼠標看課件,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少了,教師充當了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員和講解員。這樣的課堂教學,過分依賴感官材料,會弱化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學生的自主性和主體性難以發揮。另外,有的教師把課件制作的過于華麗,分散了學生對課程知識點的注意力,由于長時間的聲、光、電的綜合刺激,學生的大腦皮層長時間處于高度興奮狀態,也容易使身心疲倦。
2、拋棄了傳統教學的手段。現代教育技術作為現代教學輔助工具,為教學注入了活力,使長期困擾教師的某些教學難點迎刃而解,在教學中確實可以提高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我們發現有些教師,為了求新、求異,把信息技術的應用放在首位,凌駕于教學內容之上完全拋棄了傳統教學手段,對于課程的分析、推理、實驗等關注很少,傳統教學媒體基本不用,板書基本沒有,可以說離開了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課程根本無法開展。
3、淡化了教學主體的參與性。從目前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情況看,有些教師過于注重多媒體課件的作用,從頭到尾都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演示講解,像是講座或者學術報告,大屏幕成了信息的海洋,學生根本來不及閱讀和消化。從過去的教師以語言、粉筆和黑板為形式的“滿堂灌”變為現在以語言加多媒體課件為形式的“滿堂灌”[3]。同時多媒體課件傳輸信息量更大,學生是很難接受的。用這樣的教學形式進行課堂教學,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減少,大部分時間處于被動接受狀態,因而學生的主體性、自主性就難以發揮。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演示代替了學生的主動思考,一堂課下來看似什么都有,學生的實際收獲卻不多。
4、忽視了教學設計的環節。有的教師認為只要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就可以達到優化教學的目的,對現代教育技術和課堂教學過程整合不夠,對教學主體認識不足,對教學策略、方法運用不好,缺乏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傳播學、教學設計等教育技術的基礎理論知識,不會進行系統化教學設計,課堂教學中教學設計沒有體現,對教學過程缺乏駕馭能力。
篇3: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誤區與對策
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誤區與對策
姓名:張艷杰
學科:英語
所在單位:乾安縣讓字鎮中心校
摘要
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是現代教學方式之一,也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是為了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國家在新課程標準中也突出了“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核心”、“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育理念。這些,都顯示著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在教育中的不凡地位[1]。要充分發揮教師與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導與主體地位,實現以人為中心的新型教學結構。所謂教學結構是教師、學生、教材與媒體這四個要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學活動進程的穩定結構形式,是四個要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具體體現,而不是單單的把技術當做工具來使用。本文先分析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涵義及現狀,然后找出現實中存在的幾大誤區,并針對誤區提出了解決的對策。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課程整合;誤區;對策
1緒論
1.1課題背景
1.1.1理論依據
本文依據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相關理論進行研究。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是現代教學方式之一,也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但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要想深入開展下去,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只有進行透徹的研究,才能提高教師現代教育技術水平,讓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領域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1.1.2課題的提出
隨著教育技術的日益發展和成熟,現代教育技術被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于學校的教學當中。被人們所關注,在幫助教學活動的進行方面,教育技術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教育技術和課程的整合過程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因此本課題研究了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誤區與對策。要充分發揮教師與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導與主體地位。大力推進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教師教學方式的變革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從而實現一個在網絡教育環境中符合當代教育理念、具有現代教育特色、教學效果良好的教育教學模式。
2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涵義
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要把現代教育技術和課程的教與學融為一體。所謂融為一體就不能“技術是技術,學科教學是學科教學”,認為兩者關系不大,或者強拉硬扯的把兩者放在一起。對教學而言,技術是教材的一部分,技術應滿足學科教學要求;而對教師來講,技術是得心應手的工具,就像黑板、粉筆、三角尺一樣,使用起來很方便;對學生而言,技術是理想有效的學習環境,就像圖書館、資料室、實驗室,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是提供答疑解惑的“電腦教師”。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是指信息技術與指導學生學習的教學過程結合,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方法、人力資源和課程內容有機地結合,共同完成課程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2]。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重點是“整合”這個概念,整合不等于混合,要將現代教育技術看做是各類學習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以便更好地完成課程教學目標。它強調在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之前,教師要清楚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和不足以及學科教學的需求,教師不要把現代教育技術僅作為一個呈現和知識傳遞的工具,而應該將現代教育技術作為激勵情感和促進學生思維和交流的工具。對于學生來說,要善于將現代教育技術作為一種終生受用的學習知識和提高技能的認知工具。
總之,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不是簡單地把信息技術僅僅作為輔助教師教學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融合”,是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來優化我們的教學[3]。
3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現狀
3.1現代教育技術的工具價值挖掘較好
3.1.1硬件教育環境比較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