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應用初淺認識
對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初淺認識
紅巖寺鎮民族小學任能
摘要現代教育技術作為教學手段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帶來了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其中許多突出特點在實踐中已顯示了強大優勢。但是任何事物的發展總是一個辨證的過程,在現代教育媒體開發與應用中也出現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特別是農村信息技術教育起步晚,發展緩慢,要達到普及和趕上發達國家的水平還有很大距離,我們必須正確認識,并在實踐中注意解決,確保更好的使用現代媒體教學發揮其巨大優勢。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教師素質
一、思想認識需要提高
教師思想認識不高,時至今日,面對科學技術高速發展及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前所未有的挑戰,絕大多數基層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和校長對農村開展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要性、緊迫性認識不夠,站位不高,思想上存在著冷視和畏懼情緒。他們多數認為信息技術離農村還很遙遠,師生學無所用,學好語、數、外才是正事。
二、師資隊伍素質需要提高
師資隊伍素質較低農村中小學掌握信息技術教育理論的專業人才少之又少,絕大多數是兼職的,有的則是經過短期電腦培訓轉化而成,他們對現代教育意識與現代教育觀念缺乏了解,難以發揮其引導作用。但由于歷史的原因,許多教師對信息技術教育中基礎工具的操作應用知識甚少,有的教師甚至對計算機有排斥感和畏懼感。因而多數教師還停留在“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的傳統教學模式上。這也是農村中小學發展信息技術教育不容忽視的嚴峻問題。
三、要正確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任何教學手段都不是萬能的,現代教育技術以其先進獨特的直觀性、靈活性、實時性的優勢,對教育教學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它只能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一種輔助手段,選任何一種媒體作為輔導手段都具有本身的局限性。如在教學實踐中發現的白天進行多媒體教學的教室環境較暗:課堂做筆記困難;信息量大、速度快,基礎薄弱的學生學習吃力;加之目前開發軟件的技術不高,長期使用多媒體教學,學生喪失新鮮感,若教師教學組織不當,學生感覺單調,視覺疲勞,難以達到預期效果。有些技術甚至被不恰當地使用,結果適得其反,得不償失。
1片面理解,認識存在誤區現代教育技術是以現代教育理論為基礎的,現代教育理論要求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教育技術的運用,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努力創造學習者可參與的環境,使傳授知識和發展智能與素質培養統一起來。有部分教師對現代教育技術存在片面的理解,認為教育手段先進了,教育思想便先進;只要使用了現代的教學設備,就是運用了現代教育技術。于是,他們除了在教學中使用現代教育技術這一華麗的外衣外,進行的仍舊是傳統教學模式的翻版,也就是俗話說的“穿新鞋走老路”。教師依舊是講解的中心,學生依然是被動的接受者,灌輸、“填鴨”之風依然。
篇2: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課堂教學存在問題與對策
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摘要】教育信息化的迅猛發展促進了現代教育技術的飛速進步,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不斷融入到課堂內外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它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有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掌握及運用,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然而,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先進的教育技術不是萬能的,它只是一種教學的輔助手段,是為教學服務的。我們不能過分依賴先進的教育技術而忽視了個人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專業素養的提高,更不能忘記教育技術的運用和實踐也必須以先進的教育理念為指導。我們只有結合學科特點、教學內容、教學對象和教學時機,合理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課堂教學;問題分析;對策
隨著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的快速發展,現代教育技術走進課堂輔助教學,對克服教學難點、提高教學質量確實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現代教育技術走進課堂輔助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了部分教師在認識上和實踐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分析了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給出了基本的解決辦法。
課堂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問題的分析
1、夸大了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我們發現有些教師缺乏對現代教育技術內涵的全面理解,僅把現代教育技術視為傳統教學的電子化工具。多媒體成了黑板搬家,教師將授課的有關資料盡可能多的羅列到課件中,在課堂上忙于點鼠標看課件,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少了,教師充當了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員和講解員。這樣的課堂教學,過分依賴感官材料,會弱化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學生的自主性和主體性難以發揮。另外,有的教師把課件制作的過于華麗,分散了學生對課程知識點的注意力,由于長時間的聲、光、電的綜合刺激,學生的大腦皮層長時間處于高度興奮狀態,也容易使身心疲倦。
2、拋棄了傳統教學的手段。現代教育技術作為現代教學輔助工具,為教學注入了活力,使長期困擾教師的某些教學難點迎刃而解,在教學中確實可以提高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我們發現有些教師,為了求新、求異,把信息技術的應用放在首位,凌駕于教學內容之上完全拋棄了傳統教學手段,對于課程的分析、推理、實驗等關注很少,傳統教學媒體基本不用,板書基本沒有,可以說離開了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課程根本無法開展。
3、淡化了教學主體的參與性。從目前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情況看,有些教師過于注重多媒體課件的作用,從頭到尾都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演示講解,像是講座或者學術報告,大屏幕成了信息的海洋,學生根本來不及閱讀和消化。從過去的教師以語言、粉筆和黑板為形式的“滿堂灌”變為現在以語言加多媒體課件為形式的“滿堂灌”[3]。同時多媒體課件傳輸信息量更大,學生是很難接受的。用這樣的教學形式進行課堂教學,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減少,大部分時間處于被動接受狀態,因而學生的主體性、自主性就難以發揮。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演示代替了學生的主動思考,一堂課下來看似什么都有,學生的實際收獲卻不多。
4、忽視了教學設計的環節。有的教師認為只要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就可以達到優化教學的目的,對現代教育技術和課堂教學過程整合不夠,對教學主體認識不足,對教學策略、方法運用不好,缺乏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傳播學、教學設計等教育技術的基礎理論知識,不會進行系統化教學設計,課堂教學中教學設計沒有體現,對教學過程缺乏駕馭能力。
篇3:應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教育教學發展
應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教育教學的發展
[內容摘要]
現代化的教育技術正越來越多地應用在課堂教學之中,把多媒體課件作為現代教育技術引入課堂教學過程,必將對傳統的教育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課程體系產生巨大的影響。運用信息技術,使教育教學資源更加豐富;運用信息技術,改變固有的教育教學模式;運用信息技術,優化教育教學。
[關鍵詞]
信息技術教育教學應用資源促進發展
[正文]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現代教育技術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的地位逐漸提高,作用越來越明顯,并成為學校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學內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仍在繼續縱深推進,新、舊教育體制正在逐步過度,學生素質更待進一步提高,在這基礎教育課程發展的關鍵時期,作為素質教育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教育教學”,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關注的熱點問題。以計算機為中心的多媒體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有效的促進了教育教學的健康迅速地發展。使教與學內容、思想及方法得到空前的發展和新的飛躍。
一、運用信息技術,使教育教學資源更加豐富
信息技術進入課堂在學校教學中普及的越來越廣,拓展了學生視野,培養學生學生自主學習、協作學習的精神,給學生們一種全新的開放式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在信息技術的雙向傳播和動態性的教學中都越來越多地得到了體現,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如果恰當地使用多媒體不僅有利于學生展開聯想,把難以觀察、體驗的知識或現象讓他們通過圖片、課件直觀感受,還可以將靜態的事物變為動態的發展過程,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后就可以激發他們的探究欲望和交流的機會。同時有效地運用多媒體與學科課程之間的整合,是逐步實行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優化課堂教學模式的重要手段,多媒體課件的設計與應用優化了課堂結構,有利于實施素質教育。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這樣提出:教師成長=經驗+反思,反思可以促進我們豐富教學經驗,在學校現代遠程教育資源網上我收獲的不僅是教學資源,更多的是對教學的改進與思考,在蘇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冷和熱對物體的影響》一課中,我按照“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