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網絡教研教師專業化發展新途徑

網絡教研教師專業化發展新途徑

2024-07-31 閱讀 9179

網絡教研,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新途徑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和信息技術的普及運用,教師如何跟上時代步伐,改變傳統教研模式,進行網絡環境數字化教研已經成為當今教研的新課題,在各學科中開展網絡教研活動,尋找教研新途徑,拓展教研渠道,進而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關鍵詞】網絡教研學習方式反思方式教師專業化發展

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網絡教研作為一種新的教研形式,已步入每位教師的工作和生活中,給教師的思維方式、工作方式、學習方式、交流方式和深度思考等諸方便帶來了益處。

一、網絡教研有助于改變教師的學習方式,使教師在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終身學習、自我更新成為現實可能。

網絡教研使教師們學會了網絡閱讀,也逐漸適應了使用鍵盤在屏幕上書寫,這必將逐步改變教師的學習觀念和思維方式,使教師能夠更好地融入到信息化社會之中來。網絡教研為教師提供了發表自己思想的傳播媒體,讓話語權回歸到每一個教師自己手中,教師可以在網絡上發表自己的任何不成熟的想法,而不用有所顧忌,從而讓教師找到了主動權,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自主學習中去。網絡教研一旦融入到教師生命活動之中,必將促使教師習慣于教學反思,讓其主體意識覺醒,從而迷上終身學習,熱衷于自我更新,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二、網絡教研有助于教師形成良好的反思習慣和反思方式,為教師的反思性學習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力的技術支持。

著名教育專家朱永新博士認為:“教師要對自己的教育行為及時進行反思,要善于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改進方法。”教師在網絡中記載下日常教學的感悟、教學心得、教案設計、課堂實錄、研究成果、課件等,形成屬于教師個人的資源積淀,這也是對自己大腦中那些漂浮不定、甚至有點凌亂的思想進行梳理的過程。時間久了,再回頭查看自己以前記載的內容,又可以進行反思,找出錯誤的認識或不是很妥當的觀點,從而達到了自我反思提高的目的。在與同行的交流和合作中實現深度溝通和碰撞,使教師實現由個體反思向群體反思、由膚淺反思向深度反思的轉變。在這種不停的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中,教師可以不斷的調整自己的教育教學思路和教育教學方法,在教師專業化發展道路上快速成長。

三、網絡教研為教師獲得專業化引領搭建了一個廣闊的平臺和通道。

借助網絡教研,教師可以足不出戶地走進優秀教師、教育專家的講座和課堂,可以通過自己的博客站點與優秀教師、教育專家零距離的對話,實現與名家大師們進行心靈與心靈的交流,心靈與心靈的交融,心靈與心靈的碰撞。可以隨時收看名師的教學視頻,甚至和名師專家進行溝通、學習、交流。在這種交流、碰撞與反思的不斷循環當中,多了教師的獨立思考,多了研究型教師團隊的思想碰撞,更多了碰撞后產生的新觀點、新思維、新知識、新積淀、新資源;也在這樣的循環過程當中,推動了教師自身的進步,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篇2:幼兒園教研活動方案

幼兒園教研活動要立足我校教學工作的實際情況,以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下面是有幼兒園教研活動方案,歡迎參閱。

幼兒園教研活動方案范文1

活動時間:20*、12、22

活動地點:二樓大廳

活動組織者:張琿娟

活動主持人:李友花

現場記錄人:李靜

參加人員:星星幼兒園青年教師組老師、區園本教研專題推廣班成員

一、教研活動背景:

我園老師在工作中存在從理念到行為,行為到理念轉換的脫節。具體表現為:教師觀察評價幼兒表現及行為的視角不夠專業;教師反思教育行為不夠及時。

在區教研組參加活動時,張老師推薦了《作品取樣系統》一書,經過閱讀后,書中的一些信息能指導我園的教師解決一些問題:1、讓老師有共同的任務及共同的評價語言,有共同的架構基礎。2、讓老師了解每位孩子的成長狀況,幫助教師建立自信,讓老師說話“有憑有據”。3、協助教師作出教學決策,教師使用方法找出每位孩子正在學什么以及學的如何,也幫助教師了解自己正在教什么?需要繼續做哪些事?

篇3:關于中小學教師培訓和教研工作的實施辦法

為貫徹落實《綿陽市中小學教師“*”規劃》,切實做好我縣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提高我縣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和業務水平,以便更好的開展教學、教研以及教育科研工作,最終達到全面提高我縣的教育質量。特制定本實施辦法。

一、主要目標

在“****”重要思想指導下,堅持*****,以《綿陽市中小學教師教育“*”規劃》為主要任務,以全員培訓提高中小學教師隊伍素質為中心,以培養兩支隊伍(中小學校長、中小學骨干教師)為重點,努力打造一支政治業務素質優良、學科結構合理、適應山區教育的發展需要的教師隊伍。

二、主要任務

(一)、完成《綿陽市中小學教師教育“*”規劃》所規定的五大模塊的培訓任務。

1、教師職業道德教育;

2、新課程學科教學與評價、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

3、中小學教師學歷學位提升教育;

4、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技能教育;

5、學校心理健康教育。

(二)、抓好新課改工作,抓好常規教研工作,抓好教育科研工作,努力提高課堂效益,以全面促進教育質量的提高為核心。

三、每年完成學時量:根據省市教育行政部門規定:每個中小學教師應完成規范性培訓50學時,靈活性培訓50學時(靈活性學時主要是開展校本培訓的學時)。

四、主要措施

1、加強學習,端正態度,提高認識。各中小學要認真組織教師學習《教育法》、《教師法》以及教育部頒布實施的《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規定》,充分認識到參加繼續教育培訓和教研活動即是每個教師的權利和義務,也是每個教師的責任。

2加強領導,完善制度,落實管理。各中小學校長必須把師培和教研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工作親自來抓,中小學校長要親自參加培訓和教研工作,要從事務型校長轉變為業務型、專家型校長。各中小學必須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對在師培和教研中做出成績的教師予以獎勵,對拒不參加培訓和教研的教師年度考核應視為不稱職。未完成繼續教育學時的教師不能予以職稱續聘。

3、師培與教研有機結合,增強師培工作的針對性與實效性。教師進修校(教研室)要根據師培和教研的異同把五個模塊的培訓和教研工作結合起來:師培與課堂教學結合;師培與教研活動結合;師培與教學常規管理結合;師培與教學評價結合;師培與教育科研結合。這樣就能增強師培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

4、師培和教研形式多樣化,促進中小學教師的業務水平不斷提高。⑴縣上集中開展師培教研活動,要采取請進來走出去方法,請外地高水平的專家來我縣講學或獻課,也可組織我縣的骨干教師、學校領導外出學習和考察。⑵各中小學也要互相學習,開展校與校、學區與學區之間的校本研修的交流和學習。⑶各中小學要在校內開展常規教研活動,這是校本研修的最重要的內容。校內要組織上好“三課”,即老教師、優秀教師上好示范課,年青教師上好合格課,骨干教師上好研究課。

5、利用遠程教育的優勢開展師培與教研工作。借403項目、李嘉誠項目等給我縣帶來的遠程教育優勢,充分利用它們給我縣帶來的優勢資源開展師培和教研工作。現在非學歷遠程教育工作已經開始起動,我們鼓勵高中教師和有上網條件的邊遠學校教師參加非學歷遠程教育的學習。充分利用遠程教育平臺,積極探索課題研究式、互動參與式、觀摩診斷式等多種行之有效的教師培訓模式,大力提倡研修一體化,提高教師培訓的質量和效益。

6、加強師培、教研機構師資隊伍建設,努力打造一支專兼結合的優秀師培、教研師資隊伍。教師進修校(教研室)要加強對教師(教研員)的管理和培養,教師(教研員)要刻苦鉆研業務,加強學習,要走進學校,走進課堂,走進中小學教師和學生,了解教師的需求,幫助解決他們教學中的問題,力爭做好全縣的學科帶頭人。對不適應做師培和教研工作的教師必須堅決調離,另行安排工作。教師進修校要考察和聘請一定數量的中小學優秀教師作為兼職教師或教研員,讓他們走上講臺和教研課堂交流他們對新的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課堂教學實踐的親身感受,讓他們成功的教學經驗為其他教師學習和參考。

7、教師進修校(教研室)要有效支持中小學的校本研修,發揮專業引領作用。對中小學開展教師校本研修提供有效的師資與資源支持、指導和幫助,對薄弱校的校本研修因地制宜,分類指導。

8、各中小學年初必須要制定出本校的校本研修計劃并認真實施。教師進修校根據省市縣教育主管部門的要求對中小學的校本研修工作進行督促檢查,認真審核,嚴格把關,對沒有開展校本研修工作的學校要進行通報批評,所在學校教師靈活性培訓學時為0。

9、加強教育科研工作,重視教育科研工作。各中小學要把教育科研作為學校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各中小學必須有一位領導分管教育科研工作。市級示范學校必須要有自己的教育科研規劃和科研課題,否則將會報請市教育局摘牌。

五、主要保障機制

1、加強領導、強化管理。教體局將成立以教體局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師培教研領導小組,加強對全縣師培教研工作的管理。教育股、政工股和教師進修校(教研室)加強聯系和協調,對師培教研中教師反應的問題要及時協調處理。。

2、加大經費投入,保證師培教研工作順利開展。各中小學要加大對師培教研的經費投入,教師參加縣以上的培訓和教研活動要按規定報銷培訓費、差旅費等。縣教體局也要爭取縣財政的投入,建立政府、學校、個人三者共同承擔師培教研經費的分擔機制。

3建立獎懲制度。教體局對在師培教研和教育科研中做出成績的學校和教師予以表彰,對拒不參加培訓和教研的,又未完成繼續教育學時的教師予以通報批評,對拒不改正者職稱不予續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