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環境下教師專業化發展需要具備條件
網絡環境下教師專業化發展需要具備的條件
“樹終身學習思想,走專業化成長道路”是新的教育形勢下對廣大教師提出的新的要求。在二十一世紀,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廣大教師要想提升自身素養,實現專業化成長,就必須充分利用網絡這個傳輸、接收、共享信息的平臺,不斷提高信息處理技能,擴充知識儲備,讓自己能夠緊隨時代步伐,適應當前教育形勢發展的需要。那么,如何做才能讓自己有效利用網絡,根據所需,及時汲取自己所需要的養分,使自己逐步成長為學生愛戴、家長歡迎、社會認可的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新時期新教師呢,在開展內蒙古十二五規劃課題《網絡環境下提升老師信息素養與學習能力策略的研究》的研究過程中,我們逐步認識到,網絡環境下的老師專業化成長離不開“五個一”
一、“搜一搜”的習慣
二十一世紀,信息技術突飛猛進,一日千里,面對紛至沓來的各種信息,很多中年甚至青年教師感受到網絡的世界很精彩,徜徉于其中卻無所適從,他們不知道網絡其實就是最好的老師,可以幫助他們答疑解惑。
例如:最初接觸多媒體教學時,只是通過地區觀摩教學看到多媒體教學軟件優化了課堂教學,而在自己應用PPT時也只是對于一些重難點一個呈現與強調,做不到交互。后來,在進行人教版小學《信息技術(四年級起點)》上冊第一課《認識畫圖軟件》的備課過程中,有一個對窗口各部分的組成的認識的教學環節,我想到多數應用軟件的窗口組成都有“標題欄”“菜單欄”“狀態欄”以及多數應用軟件的“菜單欄”都包含“文件”“編輯”“查看”“幫助”等菜單,為滲透這一知識點,達到能夠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應用軟件的過程,能夠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教學效果,如果能夠設置一個鞏固練習,就是點擊哪一個哪一個區域,就出現該區域的名稱,之后消失,再次單擊時,該名稱重新出現,這樣,不就對窗口的認識予以強化與鞏固了嗎?那么如何實現這一功能呢,我首先在網絡上搜索了一些有關利用PPT的交互功能實現多媒體課件的優化的一些相關文字或圖片知識,覺得有些不適合,又在網絡上下載了一些語文或數學的課件,進行播放,終于發現了“觸發器”這一妙處所在,通過一番搜索,我不僅掌握了自己要完成課件設計所需要的技能,而且掌握了更多的有關利用PPT的相關功能實現師生交互的課件設計技術,逐步讓自己由一位只有一些簡單DOS操作基礎的計算機“菜鳥”成長為一個能夠處理學校日常教學和管理的專業教師。
在此后的工作中,“搜一搜”成為我推薦給大家的最好的學習方法,并將“搜一搜”帶進生活。有朋友在網絡購物到了支付環節時,才發現自己網銀上的錢不夠了,找我代付,初次接觸,我不知道怎么為人代付,怎么辦,“搜一搜”!到后來,俗到衣食住行,雅到詩詞歌賦,凡是需要,“搜網全曉”!
二、“聊一聊”的空間
“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特別是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社會分工細化空前,沒有誰能成為全能,但有時工作需要“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為及時補充能量,讓自己知識豐富,人生豐厚起來,我不但不斷拓寬自己生活、社交的范圍,也網絡上,也極力讓自己的交往更加廣泛起來。
Flash動畫效果細膩而充滿童趣,非常適合應用于小學低年級的課堂教學,但有時網絡搜索下載的課件并不能滿足一線教師的教學設計與課堂需要,如果自己能夠掌握Flash軟件的使用該多好。此后我利用網絡視頻教程學習一段時間,但有時遇到問題與視頻內容不一致,網絡搜索到的相關解答又有些看不懂,于是我嘗試通過QQ群查找,找到了一些動畫制作的交流QQ群,申請加入后,發現這里的人們不但利用QQ進行交流,還有UC、呱呱軟件,能夠進行授課的聊天室,安裝軟件、申請進行,在這里可以說有一些“久旱逢甘雨”的感受,在這里不但如愿以償地學習了技能,還能夠及時提出自己的問題,得到大家的幫助與點拔,學習的效果與速度可以說是突飛猛進。
篇2:網絡教研教師專業化發展新途徑
網絡教研,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新途徑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和信息技術的普及運用,教師如何跟上時代步伐,改變傳統教研模式,進行網絡環境數字化教研已經成為當今教研的新課題,在各學科中開展網絡教研活動,尋找教研新途徑,拓展教研渠道,進而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關鍵詞】網絡教研學習方式反思方式教師專業化發展
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網絡教研作為一種新的教研形式,已步入每位教師的工作和生活中,給教師的思維方式、工作方式、學習方式、交流方式和深度思考等諸方便帶來了益處。
一、網絡教研有助于改變教師的學習方式,使教師在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終身學習、自我更新成為現實可能。
網絡教研使教師們學會了網絡閱讀,也逐漸適應了使用鍵盤在屏幕上書寫,這必將逐步改變教師的學習觀念和思維方式,使教師能夠更好地融入到信息化社會之中來。網絡教研為教師提供了發表自己思想的傳播媒體,讓話語權回歸到每一個教師自己手中,教師可以在網絡上發表自己的任何不成熟的想法,而不用有所顧忌,從而讓教師找到了主動權,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自主學習中去。網絡教研一旦融入到教師生命活動之中,必將促使教師習慣于教學反思,讓其主體意識覺醒,從而迷上終身學習,熱衷于自我更新,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二、網絡教研有助于教師形成良好的反思習慣和反思方式,為教師的反思性學習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力的技術支持。
著名教育專家朱永新博士認為:“教師要對自己的教育行為及時進行反思,要善于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改進方法。”教師在網絡中記載下日常教學的感悟、教學心得、教案設計、課堂實錄、研究成果、課件等,形成屬于教師個人的資源積淀,這也是對自己大腦中那些漂浮不定、甚至有點凌亂的思想進行梳理的過程。時間久了,再回頭查看自己以前記載的內容,又可以進行反思,找出錯誤的認識或不是很妥當的觀點,從而達到了自我反思提高的目的。在與同行的交流和合作中實現深度溝通和碰撞,使教師實現由個體反思向群體反思、由膚淺反思向深度反思的轉變。在這種不停的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中,教師可以不斷的調整自己的教育教學思路和教育教學方法,在教師專業化發展道路上快速成長。
三、網絡教研為教師獲得專業化引領搭建了一個廣闊的平臺和通道。
借助網絡教研,教師可以足不出戶地走進優秀教師、教育專家的講座和課堂,可以通過自己的博客站點與優秀教師、教育專家零距離的對話,實現與名家大師們進行心靈與心靈的交流,心靈與心靈的交融,心靈與心靈的碰撞。可以隨時收看名師的教學視頻,甚至和名師專家進行溝通、學習、交流。在這種交流、碰撞與反思的不斷循環當中,多了教師的獨立思考,多了研究型教師團隊的思想碰撞,更多了碰撞后產生的新觀點、新思維、新知識、新積淀、新資源;也在這樣的循環過程當中,推動了教師自身的進步,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篇3: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實踐研究
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實踐研究
摘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已成為教育研究的重要領域。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已得到廣泛運用,加強教育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中的應用,推進學校的信息化建設,進而推進學校教育改革和新課程實施的進程,促進教師專業化的發展,已成為學校改革和發展的必由之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網絡平臺,加強師資培訓,依托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做好教科研實踐工作,可以有效地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推進學校課程改革的新進程。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師專業化
二十一世紀是以計算機為基礎的網絡信息時代,現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變化,對教育的改革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已得到廣泛運用,加強教育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中的應用,推進學校的信息化建設,進而推進學校教育改革和新課程實施的進程,促進教師專業化的發展,已成為學校改革和發展的必由之路。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教師專業化發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教師的角色正從原來知識的傳授者逐步向教育教學問題的分析者、教學的設計者、教學策略的決策者、教學過程的組織者轉變。在這個轉變過程中,將信息技術融入、滲透到各學科教學,與教學整合,是實現基礎教育成敗的關鍵。下面,筆者就結合學校實際,談一談如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一、推進學校信息化建設工作,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多年來學校十分重視教育信息化工作,始終堅持以教育信息化作為辦學的突破口,把信息化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成立了教育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學校信息技術中心,安排了精通電腦技術和熟悉信息技術管理的中層領導擔任中心主任,另配備了2名專職人員從事教學及相關專業技術培訓和維護工作。
為確保教育信息化工作健康開展,制定了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實施方案,建立了相應的激勵和保障措施,完善對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管理。在學校的年度預、決算時,信息技術的軟硬投入占學校教學設備總投入的30%以上。同時,在學校評優、評先、外出學習方面,學校都給予了優先考慮,加快了學校信息化的發展。
為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學校訂閱了《中國電化教育》、《中小學電教》等現代教育刊物,以滿足教師現代教育理論上的需求;學校堅持對教師進行信息技術的培訓,培訓重點主要放在教老師們掌握如何使用網絡服務于教育教學,耐心細致的指導教師設計或下載多媒體教學課件,培養教師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和良好的信息素養。另外我校還注重信息技術骨干教師的培養,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形式,組織骨干教師學習先進理論和經驗,使骨干教師不僅成為學科教學的骨干,還成為學校信息化教學環境構建、學科整合的骨干,全面帶動并推進了學校信息化建設。通過不同層次培訓,全校教師的信息技術綜合素養得到不斷的提高。目前我校教師能夠熟練的掌握現代教育技術設備的應用,能夠自己制作課件,運用多媒體開展輔助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