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研究
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研究
鐵嶺市鐵嶺縣蔡牛中心小學孟飛
摘要:當前是一個信息化、網絡化的時代。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尤其受到關注,以計算機、多媒體、網絡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標志,給我國教育改革帶來了強大的推動力。對于現代教學面言,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師自身專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怎樣有效利用好這一資源,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是每位教師所面臨的巨大挑戰。信息技術給教育教學帶來生機,因此在深刻剖析教師專業發展的基礎上,從新的視角提出在信息時代,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探索,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是教育現代化的主要課題。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師;專業化發展
進入21世紀以來,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已經滲透到了各行各業。在教育領域,如何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探索,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是教育現代化的主要課題。信息化社會對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要求會越來越高,教師對先進信息技術手段的熟練運用是實現教學改革、教育現代化的迫切需要,因此,教育信息技術是提高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必由之路。
一、教師專業發展的必然性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計算機的普及,特別是因特網與校園網的接軌,為教師專業化發展提供了十分廣闊的前景和豐富的信息資源,同時對教育的改革發展及教師隊伍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這一現實,教師必須不斷更新和改造自己知識和技術,這就需要教師成為一名積極的終身學習者,并以這種態度來影響所教的學生。教師不僅要關注所教學科方面的知識,還要不斷地接受新知識、新技能,同時要轉變教育思想和觀念,也即是走專業化發展之路。教師也只有不斷地努力學習,充實自己,才能站在時代發展的前沿,把握時代脈搏,迎接新時代的挑戰,真正成為實現教育跨越式發展的生力軍。
二、教育信息技術與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涵義
教育信息技術指的是教育方面的信息技術。是在信息技術作為教育觀念、內容、工具、手段的前提下,對教學資源與學習資源的信息化,以及教師的教,學習者的學的教學與學習的優化過程。
教師專業化是指教師在整個專業性生涯中,通過終身學習,不斷豐富專業知識,不斷增長專業能力,并逐步提高自身從教素質,成為一個良好的教育專業工作者的專業成長過程,它的基本含義是:第一,教師專業既包括學科專業性,也包括教育專業性,國家對教師任職既有規定的學歷標準,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識,教育能力和職業道德的要求。第二,國家有對教師資格和教師教育機構的認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三,國家有教師教育的專門機構、專門教育內容和措施。第四,教師專業化也是一個發展的概念,既是一種狀態,又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教師專業發展是教師追求職業品質的發展,只有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才能使教學工作成為受人尊重的一種專業,實現自己的專業價值。
三、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篇2: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實踐研究
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實踐研究
摘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已成為教育研究的重要領域。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已得到廣泛運用,加強教育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中的應用,推進學校的信息化建設,進而推進學校教育改革和新課程實施的進程,促進教師專業化的發展,已成為學校改革和發展的必由之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網絡平臺,加強師資培訓,依托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做好教科研實踐工作,可以有效地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推進學校課程改革的新進程。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師專業化
二十一世紀是以計算機為基礎的網絡信息時代,現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變化,對教育的改革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已得到廣泛運用,加強教育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中的應用,推進學校的信息化建設,進而推進學校教育改革和新課程實施的進程,促進教師專業化的發展,已成為學校改革和發展的必由之路。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教師專業化發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教師的角色正從原來知識的傳授者逐步向教育教學問題的分析者、教學的設計者、教學策略的決策者、教學過程的組織者轉變。在這個轉變過程中,將信息技術融入、滲透到各學科教學,與教學整合,是實現基礎教育成敗的關鍵。下面,筆者就結合學校實際,談一談如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一、推進學校信息化建設工作,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多年來學校十分重視教育信息化工作,始終堅持以教育信息化作為辦學的突破口,把信息化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成立了教育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學校信息技術中心,安排了精通電腦技術和熟悉信息技術管理的中層領導擔任中心主任,另配備了2名專職人員從事教學及相關專業技術培訓和維護工作。
為確保教育信息化工作健康開展,制定了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實施方案,建立了相應的激勵和保障措施,完善對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管理。在學校的年度預、決算時,信息技術的軟硬投入占學校教學設備總投入的30%以上。同時,在學校評優、評先、外出學習方面,學校都給予了優先考慮,加快了學校信息化的發展。
為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學校訂閱了《中國電化教育》、《中小學電教》等現代教育刊物,以滿足教師現代教育理論上的需求;學校堅持對教師進行信息技術的培訓,培訓重點主要放在教老師們掌握如何使用網絡服務于教育教學,耐心細致的指導教師設計或下載多媒體教學課件,培養教師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和良好的信息素養。另外我校還注重信息技術骨干教師的培養,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形式,組織骨干教師學習先進理論和經驗,使骨干教師不僅成為學科教學的骨干,還成為學校信息化教學環境構建、學科整合的骨干,全面帶動并推進了學校信息化建設。通過不同層次培訓,全校教師的信息技術綜合素養得到不斷的提高。目前我校教師能夠熟練的掌握現代教育技術設備的應用,能夠自己制作課件,運用多媒體開展輔助教學。
篇3:教師評價機制網絡環境下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教師評價機制網絡環境下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摘要】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環節是教師專業化發展。21世紀是以計算機為基礎的網絡信息時代,日新月異的網絡信息技術為教師專業化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因此,在網絡環境下探求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新途徑已成為當前很多學校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主要探討了網絡環境下加快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途徑。
【關鍵詞】網絡平臺教師專業化發展教師博客教師評價機制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信息化、網絡化的時代。網絡的巨大優勢在學校教育領域已經有了充分的體現,網絡為教師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等校本教研的三個核心要素提供了有效平臺,許多教師在互聯網中得到了迅速的成長。當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深入展開,人們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教師專業化發展是新課程改革的關鍵。如何在網絡技術的支撐下,通過實踐與研究探索網絡環境下的面向教師專業發展的新型培訓模式與機制,提高教師專業發展培訓的效果和效率,是實現區域教師素養提高的重要手段。
一、“教師專業化發展”概念界定和建立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網絡平臺
“教師專業發展”是指教師作為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所應該具備的專業條件,包括教師專業知識、專業技能、職業道德、自主發展意識等內容,而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人類對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斷地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而不斷發展變化,教師的專業發展必須與社會的發展同步,要適應社會對教育的需求,因此,教師的各項專業技能需求也是在不斷地發展變化的。
我校現有多媒體教室3個,微機房1個,電子閱覽室1個,學校每臺電腦都能上網,同時,學校開通了甘肅遠程教育網。95%的教師家中購置了電腦并連接Internet,絕大多數教師能夠在網上瀏覽、寫作和制作基本的教學課件,這些都使學校實現教育教學及管理的現代化、高效化,為教師現代化的教學及辦公提供了保障。
二、以網絡教研為載體,帶動教師專業化成長
1、以網絡為渠道,擴大教師學習的視野
教師為了更好地進行反思,每個教師都必須擁有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擴大我們的教育視野。過去教師只能靠學校或個人訂的有限幾本教育教學雜志,以及圖書室僅有的已陳舊的理論書籍,來學習教育理論和了解教育信息,學習渠道極為狹窄。現在,有了網絡,我們每個教師不在為了解信息而犯難,在網絡上有許多優秀的教學案例、教學素材、教學課件、網絡課程、電子書籍、教育專題網站等。網絡的明顯優勢在于其擁有無限的信息資源,而且不受時空限制,搜索查詢資料十分方便。在信息社會時代,網絡已經是教師知識來源的主要窗口,網絡資源是教師最大的參考書,網絡電子文本資源具有數據量極大、數據內容異彩紛呈等優勢。而且網絡資源更新快,可以保持數據的完善與新鮮。這些不是書本這種古老的傳媒載體所能比擬的。網絡上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為教師自我反思提供了條件。
2、以教研論壇為依托,開展網絡集體備課
網絡集體備課是傳統集體備課方式的一種創新,它突破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擴大了集體備課的輻射面,調動了參與教師的積極性,提高了集體備課的效率,同時,也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有利于校本教研的開展,受到了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和廣大教師的歡迎。
網絡集體備課不僅需要完善的網絡設施,也需要權威的組織機構就信息的真實性、安全性等問題進行指導和監督。網絡集體備課不受時空限制,不管是什么時間,不管是校內還是校外教師,只要能上網就可以參與備課;實現動態備課,由于論壇可以無限地跟帖,主題帖也可以無限地修改,網絡集體備課也就可以無限地延伸下去;查找使用資源方便快捷;便于監督考核。論壇具有極大的開放性,只要注冊了,就可以登錄瀏覽或跟帖討論。每個人的發帖數量也一目了然,便于相關領導的監督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