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農村小學美術教育教學現狀分析及策略

農村小學美術教育教學現狀分析及策略

2024-07-31 閱讀 6747

淺談農村小學美術教育教學現狀分析及策略

黎母山學校王業

在教學中應盡量采用多種教學方式與手段,充分利用遠程教育教學資源,如:多媒體的運用、情境的創設、游戲的貫穿、材質的變化,使學生的更多精力參與美術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美術學習興趣。

美術課程標準提出:“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應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使課程內容與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的情感與認知相適應,以活潑多樣的課堂內容呈現形式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這種興趣轉化為持久的情感態度。”為此,在教學中應盡量采用多種教學方式與手段,充分利用遠程教育教學資源,如:多媒體的運用、情境的創設、游戲的貫穿、材質的變化,使學生的更多精力參與美術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美術學習興趣。

我利用遠程教育資源播放外面世界的精彩場景,美術圖片與照片的藝術價值在于觸動人們的心靈,讓學生體驗生活中的點滴與教學相融合,讓學生融入其中,進而引導他們用多種材質為自己制作。雖然都不是真的……但整堂課同學們忙的不亦樂乎,有的雙手成鏡給同學們捕捉精彩表情并加以描述,豐富的遠程教育資源把課堂教學效果提到新的高度,這么積極的學習態度都出與他們對教學內容的濃厚興趣及對生活的熱愛。從這堂課中也不難看出,我們應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系在一起,強調知識與技能在幫助學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

有的學生甚至只有一支鉛筆和一本圖畫本,簡單的彩色筆都沒有,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只有更充分的了解學生和他們的生活。有部分學生的家長對孩子的培養很重視,對孩子的教育投資意識比較強,抓住家長這個心理,向家長做思想工作,為孩子買一些美術學習用品以此來帶動班里其他同學的進步,把平時家長給的零食錢積累下來。當然,教學內容不能面面俱到,就該因地制宜作些調整,發揮農村自身的資源優勢。

1.在構圖繪畫教學活動方面,可以選擇節約材料的形式,教學以線描為主,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構圖技巧,還能培養學生的寫生能力和豐富的創造想象力。教學內容中不僅有實物圖片欣賞,還有精彩的學生作品欣賞,學生學習中不但可以模仿還可在此基礎上創造新圖形,(教學中可以繪畫學生最熟悉的事物而不能束縛學生的思想)繪畫以農村為題材進行寫生或創作,不僅形成特色,還從中給學生進行了愛家鄉的思想教育。

2.在上色教學方面,再次利用遠程教育資源以演示為主,并結合一些生活實例,在邊遠的少數民族地區,人們的著裝大多是少數民族服裝,其花樣繁多,顏色各異。利用學生服裝的顏色進行色彩認識教學:冷暖色,對比色等進行游戲學習。

3.工藝課的靈活性更大,除了簡單的剪紙處,還可以讓學生在這些基礎上進行想象、創意,剪出與眾不同的花樣來。泥塑,沒有橡皮泥,可以利用學校附近所用的泥土,泥土大小不受限制,更能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和創造力。美術材質隨處可見,我們用各種各樣的樹葉制作樹葉畫,學生特別有興趣。用家里的蔬果制成果雕,讓學生真正體驗生活帶來的樂趣,體驗藝術的魅力,同時使課堂更加的有活力。

4.教學欣賞課時除了書本上的圖片作品外,還可以走出戶外,欣賞家鄉的新變化,欣賞大自然的美麗景色,利用遠程教育資源播放外面的世界與家鄉作對比,讓學生認識世界的同時培養立志為家鄉建設作貢獻的思想感情。設計十年后家鄉的樣子、樓房的樣子、馬路的樣子、學校的樣子……,使學生的思維無限地得到延伸,讓學生深深體會到世界不缺乏美而是缺發現美的眼睛。

新課改下的美術教學方式是多元化、多樣化的,作為美術教育者不再“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在“用”教材之余,應走出課堂、跨出教材,因地制宜,結合本土實際特色,挖掘鄉土文化,如山區學校可利用樹枝、樹葉、標本、泥等材質進行美術課堂教學;湖灘地帶學校可用柳條、蘆柴、編管或制作草編小用具等,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全面開展各種特色的鄉土美術教學。

美術教學中,教師往往以講授為媒介,以作業成果為最終目的,殊不知運用情感因素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上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教學中,教師首先進入角色,把自己的真實情感酣暢淋漓的抒發出來,掀起學生情感的漣漪,這樣,即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也行成了心靈的共鳴。因此,教師應盡可能的設定一些“情感背景”,也可以創設具有情感色彩的形象,譬如,運用電教手段,通過音樂和畫面,將蘊含在作品中的隱性情感展示出來,讓學生感知周圍世界的美,人的關系的美,真心的情感美,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誠摯,從而養成美好的道德品質。

優化作業,多元評價,如何評價學生對學生學習美術起著至關重要的激勵的作用,直接關系到兒童對美術的興趣,關系到學生自身人格的健康成長。而傳統的美術教學評價,只重結果不重過程更不關心學生學習美術的情感態度。久而久之,必然會使學生失去美術學習的興趣。《美術課程標準》中指出:對學生美術作業應采用多樣的評價方法。學生美術作業評價呈現方式可以是分數或等級,可以是評語,也可以采用評語與等級相結合的方式,還可以采用互評或座談等方式,要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和發展,并使學生明確需要克服的弱點與發展方向”。因此,我認為:

1.評價宜以模糊為主。美術是一門實踐操作性很強的學科,作業是學生觀察、記憶、想象、創造等各種綜合能力的外在表現,用僵硬的分數去衡量一幅畫或一件工藝作品是不恰當的。分數的高低對美術作業相比常常是沒有本質上的區別,這種簡單的評價看似嚴謹,卻容易給學生較大的心理沖擊,造成負面影響。往往幾分的差距就會使一個學生懷疑自己的美術能力,降低對美術的興趣。因此,我認為,小學美術課業考核宜采用等級評價加評語的評價方式。如根據一定的作業評價標準,在作業上批注優、良、及格和待及格等方式,再加以簡潔的說明優點或缺點的評語,這樣的評價既有大的等級區間,又有切合實際的批改說明,便于學生全面接受反饋的評價信息,及時改進學習方法。

2.可采用教師評價與學生個人評價、小組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小學美術教師往往要同時教多個班級學生多,對大多數的學生了解不是很清楚,對學生的評價帶有很大的主觀性,不能做到公平、公正。而學生時時生活、學習在一起對同學的學習情況相對較為熟悉,我們可以采用教師評價為主,學生、小組評價的方式,以求公平、公正。

3.評價的主要方式是鼓勵與表揚。批評、訓斥、諷刺、恐嚇在很大程度上傷害了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變得心情陰郁、毫無生氣。只有多采用鼓勵、表揚的方式,使學生心情開朗,易于接受、理解,才能收到積極的效果,尤其是學習困難的學生。學生的作業受到教師稱贊,特別是作為優秀作業展現給大家看,他們的心情是無比興奮的,這將成為巨大的推動力促使他們以更大的熱情投人到下一次的學習活動中去。因此,給學生作業作出評價除了表明學生真實的學習結果外,還應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鼓勵性評價。我們要探索設計即新穎又有時代感的作業評價方法,讓學生愛學好學,充滿自信、輕松愉快的環境中上好每一堂美術課,那才是我們真正的目的所在。

教育是一門陶冶情感的藝術,在教學活動探索中我們總感到有許許多多的激動與感觸!我覺得,美育是一門充滿活力又很美的藝術,在一次次的教學中我找到生命美的不足。如果我們的“美”育能夠實現平等對話、民主融洽、師生互動的心智對流,那么,一顆顆跳動活潑的心靈會被點燃。教師用愛心教教學的同時也給自己的人生添上了精彩的一課,教學中我們要給學生創設適宜的成長環境,給學生主動學習的空間,給學生提供自我發展的舞臺,讓學生在實踐中求知,在實踐中創造。

篇2:農村美術教育現狀不足與對策

淺談農村美術教育現狀的不足與對策

我從大學畢業就一直在農村學校工作,期間任職過兩所農村學校,發現一直以來農村地區的人們對美術教育的認識不足,看法存在許多誤區,覺得美術是副科或覺得美術不參加升學考試,他們送孩子上學就是為了考上好學校,學美術沒對孩子上學沒什么用處,或者有一些對孩子學不學得好都不關心。甚至有一些學生認為上美術課就是在黑板或紙上隨便畫畫,不把美術課當回事。許多農村學校基礎設施薄弱,沒有專業的美術教室,缺乏基本的美術教學設備、美術教具、學具。殊不知美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旨在開發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對客觀世界的感知能力,引導學生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熏陶學生的審美素養,陶冶情操,從而造就健全的人格。

經過多年的工作經驗總結,我認為農村美術教育存在的不足和對策是:

一.缺乏認識,觀念落后

要改變這種觀念就要要努力培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正確的美術教育觀。美術教育要把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作為基礎,重點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在掌握一定的知識技能的同時使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有所提升,適度愉悅學生的身心,從而影響他們的家庭乃至整個生活環境。使之成為熱愛藝術、熱愛生活的人,并且使他們以往的落后觀念得以改變,它是一種審美活動,又能指引正確積極的價值取向。

二.美術教學手段守舊,教學理念傳統

農村學校由于缺乏先進的教學設施設備,信息傳播慢、交流少,教學理念滯后,手段陳舊。

1.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探究性學習”指的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不向學生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而是引導學生通過一些途徑,如:查閱、討論、觀察、思考等,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并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呈現學習結論。在美術教育教學中,例如欣賞。評述、設計。應用領域的教學中,也應該轉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方法,轉向探究性學習方式,以學生占主導位置,教師起引導作用的方式帶動學生自主學習與課堂的活力。

2.加大以計算機為主的現代教學媒體的應用,普及教師信息技術與多媒體運用的能力,并把多媒體應用到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去,在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教學模式下,以圖文并茂、形聲兼具的形式帶領學生更深刻的領略美術的魅力,從而取得更有效的教學效果。

三.提高美術教師的專業素養

鼓勵美術教師積極參加各級各類培訓學習,及時更新美術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為教師注入新鮮血液,加強專業能力提升,了解教學改革動態,改進教育教學方法,幫助教師不斷提高美術教學能力,例如:教材分析、組織教學、語言表達、使用教學輔助手段等能力,從而提高美術教師的業務素質。培養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層層銜接,學、幫、帶,充分發揮各個年齡、各個層次教師的不同作用,使美術教師全體發展,協同合作,把學校美術教育工作做好。

還有,作為農村美術教師,我們要了解農村的特點,嘗試開發適合農村美術教育的校本課程,逐步改善農村人們對美術教育認識的誤區,適當開展適合農村學生特點的美術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