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運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運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2024-07-31 閱讀 1762

如何運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摘要:隨著形勢的變化,我國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入了前所未有的景象。二十一世紀是以計算機為基礎的網絡信息時代,現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變化,對教育的改革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信息技術的運用是教師專業發展走向教師職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在教育研究和教育實踐過程中,我們應該正確對待教育信息化對教師專業化的價值。教師專業化發展要與教育信息化發展緊密聯系這就要求教師要熟練地握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提升教師的素質和能力,適應新形勢下專業發展的要求,促進教師職業專業化發展。

關鍵字:信息化;教師;專業發展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信息化、網絡化的時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給教育帶來了生機,更帶來了沖擊和挑戰,同時對教育的改革發展及教師隊伍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必須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不斷轉變職業角色和職能,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這也是對我們教師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所提出的新要求。

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先進的科學技術,必然要對教師專業發展提出新的要求:教師要把信息技術熟練地運用于課堂教學之中;要把信息技術更加有效地與教學研究結合起來;還要憑借信息技術進行交流與合作。作為我國基礎教育普及者和課程改革實踐者的中小學教師,更新理念、加快發展、實現教師職業的專業化是基礎教育成敗的關鍵。如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從而有效推進學校課程改革呢?

一、改變觀念,提高教師對信息技術運用到教育的認識

在信息技術環境中,人們不僅需要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更需要用全新的觀念和理論去重新審視和指導教育教學活動的各個領域和環節。觀念層面的現代化是實現我國教育現代化的關鍵和內核,如果不更新觀念,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僅不會提高教育教學效率,而且還會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因此應組織教師開展現代化教育理論的學習,使大家明白現代化教育改革的趨勢、現代教育與現代信息技術的關系,從全新的視角出發,掙脫傳統教學的羈絆,提高教師教育信息化觀念。在學習過程中,我們還可以開展一系列的研討活動,如怎樣更好地運用信息技術、教育信息化對學生、對教師的積極意義,應該通過怎樣的途徑和過程實現教育信息化等等,使教師們對教育信息化具備理性的認識和眼光,而不單單具備對信息化的盲目狂熱。

二、注重教師在信息技術環境下確立專業化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未來教育發展的重點將更多的轉向滿足人們對高質量教育的要求。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素質較高的專業化教師隊伍,是扎實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教育部提出:“中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標準”的目標是:加強中小學教師對技術的理解和應用的自覺性;加強教師信息素養的培養;使中小學教師逐步掌握并不斷提高運用信息技術與學科進行有效整合的能力;加強技術對教育的服務支持。”新時期教師隊伍建設的目標為教師專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核心要求;二是終身學習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理念;三是實現角色的轉變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具體目標;四是教師專業發展要體現著教師對育人的責任感的提升。因此,教師占有主導地位,是授導者,是實施者;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與課程資源進行整合。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關鍵,必須從關注教師群體的專業水平,到促進教師個體的專業發展,是教師教育的巨大進步。

篇2:依托信息技術整合促進課堂教學優勢發展

依托信息技術整合,促進課堂教學優勢發展

【摘要】信息技術以其巨大的容量、豐富的表現形式、直觀的感受迅速得到人們的青睞。隨著信息技術教學的普及,多媒體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教師意識到信息技術對促進教學的重要性。教學技術的現代化和信息化,功能各異的現代化資源被越來越多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并成為現代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項教學手段。在教育中創新,在創新中與信息技術齊頭并進,將創新教育滲透到各科教學中,不斷注入活力,依托信息技術整合,促進課堂教學優勢發展,共同進步它才有發展的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優勢發展

眾所周知,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的深入,對傳統的課程理念、課程內容以及教學方法等正在產生深刻的變革,從以教師為中心的講解傳授的進程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索發展、自主學習、意義建構等的進程。我們一定要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最佳方法,為加快實現教育信息化做出應有的努力。

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所具有的優勢是有目共睹的,首先,我們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利用網絡中的信息資源,調用素材庫中現存的資料,幫助我們解決教學難點。其次,有利于發揮教學個性。沒有個性的課堂教學只是教材的翻版,久而久之,被束縛的就不僅是學生,我們可以根據自己任教班級的學生情況,或者教材具有的特殊內容制作出有個性的教學課件。如某一課所涉及的內容趨向專業性,我們就可以調用一批符合教材內容的素材充實進去,使這一課件具有它的獨特風格,那么這一節課也肯定是別具一格了。第三,有了信息技術和多媒體的運用,我們制作好課件再去上課,就能避免上課時捉襟見肘情況的發生。因為我們是按照備課教案做好課件,所以就能把無所適從的情況消滅在準備階段。第四,現代信息技術和多媒體課件的應用,使得我們的課堂教學容量增大了、色彩豐富了、生動性增強了,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增強了教學效果.

一、突破教學難重點,達到教學過程的最優化

在進行教學中,有些內容如果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手段畢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多媒體技術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色俱備,具有無可比擬的優點。所以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化抽象為具體,使教學內容形象、清晰、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同起作用,解決教師難以講清楚,學生難以聽明白的問題,有效地實現講授內容由景入情,言簡意賅的作用,是運用多媒體課件上課時能取得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教學效果。而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中,教學已由講授型向創新型發展,它不僅要求教師自己動手制作課件,更多的能讓學生手、腦、心、眼運用為一體的操作過程。它可以把教師的語言形象地表現出來,也可以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形象表現出來,還可以使教師的板書更加清晰更具有整體性和系統性,更能把多層次、多方面的思維集中在一起進行研究和比較。因此,計算機輔助教學為學生理解教學內容、表現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一種充滿樂趣的途徑,從而使課堂教學更為生動活潑。恰當地選用多媒體制作課件來輔助教學,能使學生思維活躍、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優化教學過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學方法上,多媒體輔助教學具有不拘一格的特點。運用電教媒體,可以把抽象的分析變得具體而形象,深刻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出學習情感,培養其學習的興趣。比如上《雨點》一課,我先讓學生聽一聽雨點的聲音,再問:雨點落到了哪里呀?然后讓學生讀課文,在文中找到相關的內容,這樣一來很自然的就把學生引到了書本上,學生有了想要找到答案的沖動,就會主動去尋找答案,這樣一來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增強了他們主動學習的意識。在教學形式上,多媒體輔助教學具有靈活多樣的特點,充分調動多種教學媒體的形、音、色,立體地刺激學生多種感官參與認知活動,使抽象變得具體,使復雜變得簡明,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從而達到教學過程的優化。如課文《豐碑》一課,教學重難點在于學生對晶瑩的"豐碑"的理解。教學中老師適時展示多媒體課件:大雪紛飛狂風呼嘯,一個被凍僵的老戰士左手微微向前伸著,雪凝成晶瑩的冰覆蓋了老戰士。然后,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思考:老戰士真的是向戰友借火嗎?他可能想些什么呢?他可能說些什么呢?學生通過讀書,思考,交流,仿佛置于文字敘述的環境中,去體會老戰士的所思所想,答案有新意卻也緊扣中心,教學效果很好,達到教學過程最優化的目的。

篇3:運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措施

運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措施

摘要: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尤其是對教師專業發展提出要求和挑戰。進入信息時代,教師專業發展因附有信息化特色,對很多教師來說不知所措。本文針對信息時代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中,教師對信息技術及專業發展的理解給予定位;對信息技術的導向作用及其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所采取的有效措施進行研究和總結,進一步使教師明確信息時代自身專業發展方向;明確信息技術對自身專業發展所起的促進作用。從而能夠更好的提高和完善自身專業發展,最終達到專業成熟的境界。

關鍵詞:信息時代信息技術教育信息化教師專業發展

信息時代以來,信息技術悄然融合到教育教學中,對教育各因素產生影響。因此,教育信息化發展、信息時代的教師專業發展、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就成為教育領域一系列新課題。近年來,教育領域一直致力于通過各種方式培養中小學急需的信息化教學人才,借助信息技術推動基礎教育信息化和教師專業發展。然而通過一些研究資料和作者實踐中發現,教師對信息技術融入教育教學有些不知所措,迫切需要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指導,特別是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方法、途徑和經驗技巧,需要提供大量案例,啟發他們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促進自身的教師專業發展,并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在適當的指導下,設計出一條適合自己的教師專業發展之路。存在這些問題,主要原因是教師對于“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話題普遍感到比較陌生,只有在弄清楚信息技術為何能夠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道理,并且掌握信息技術如何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方法、途徑和技巧之后,才會提高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利用信息技術的自覺性、可持續性和有效性,才有可能將信息技術融入工作、學習、生活和專業發展。

一、對信息技術和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解

提到信息技術,老師們并不感到陌生,也許能說出很多自己的理解,但往往很片面甚至理解錯誤,人們總是簡單地把信息技術看成是機器或有形的物體。從技術的起源和發展來看,技術是指在解決實際問題或完成現實任務過程中,系統地運用科學和其他有組織的知識。因此,在教育領域,信息技術則可以理解為:利用計算機、網絡等各種硬件設備及軟件工具與科學方法,對圖文聲像等信息進行獲取、加工、存儲、傳輸與使用的技術之和,即包括“硬技術”和“軟技術”。硬技術為所使用的工具和設備,如儀器、視聽媒體、計算機及其軟件等;軟技術為所使用的知識、策略、方法和技巧,如思維方法、學習策略、教學設計等。我們對信息技術的理解,必須綜合“硬、軟”兩方面技術,不能獨立的只看到物化技術,還要深入到背后所隱藏的智能層面。

教師專業發展,這個詞對很多老師來說有點陌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曾經和一些老師交流,他們中有人在質疑是不是叫法不對,或者書寫錯誤。因此,這種理解也是導致教師專業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教師專業發展是指教師作為專業人員,在專業思想、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等方面不斷增長和完善的過程,即由一個專業新手發展成為專家型教師的過程。也就是說作為教師,我們不光會給學生傳授已有知識,還得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不斷提升學習意識、拓展知識面、提高能力,在不斷鉆研中形成自己獨有的教學理念和思想。所以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自我不斷完善的過程,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發展過程。

二、信息時代的教師專業發展目標及特點

信息時代將教育推向信息化,因此,教師專業發展不同于以往時代的教師專業發展,人們往往把信息時代的教師專業發展稱為“面向信息化的教師專業發展”。故教師專業發展在這個新的時代呈現出新的目標要求和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