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促進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

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促進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

2024-07-31 閱讀 5557

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促進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

摘要:信息技術教師是實現基礎教育信息化的主力和先鋒,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發展,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基礎教育信息化進程。本文從四個方面分析了網絡環境下要促進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必須具備的幾個條件,首先要立足課堂營造新穎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其次要改變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凸現學生主體地位,再次要豐富教學資源,拓展教學時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最后學校要給信息技術教師創造良好的網絡環境,從而激發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的熱情。同時要積極評價信息技術教師在日常工作中對學校工作所作的貢獻,幫助他們實現自我價值,提升個人成就感,從而有效緩解信息技術教師的職業壓力。

關鍵詞:教師專業素養網絡環境信息技術專業發展

隨著社會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社會對于信息人才的需求越大、要求也越高。信息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必須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信息技術教育應承擔起培養這種素質的職責。信息技術教師只有走專業化發展的道路,提高自身專業素質,才能培養出適合信息社會的人才,這是社會對于我們的必然要求。在信息時代,課堂和教師不再是學生獲得知識的唯一途徑,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學到很多新的知識,在某一領域超過教師,教師的知識權威受到挑戰。另一方面,新課程要求教師角色的轉換,由原有知識的傳授者,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和促進者。這些毫無疑問都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要有更寬的知識面和更深入的專業知識才能適應未來教學的需要。面對教育信息化發展,信息技術教師要正確認識到自己在學校信息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自覺地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利用信息技術支持,開展創新性的教學活動,增強信息技術在學校的影響力,不斷提升服務于信息化建設的水平和層次,推動學校信息化建設。從以上分析來看,本人認為網絡環境下要促進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必須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立足課堂

篇2:農村中小學有效利用網絡資源之我見

農村中小學有效利用網絡資源之我見

內容摘要:對于農村中小學來說網絡教育資源無疑是天上掉下的大“餡餅”。因而如何有效利用網絡教育資源進行教育教學至關重要。

關鍵詞:農村中小學網絡教育資源

論文創新點:論文從宏觀上和微觀上分析了網絡資源在農村中小學教育上的積極作用,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不斷提高自己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教師業務水平,改進落后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對農村中小學教育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對于農村中小學來說網絡教育資源無疑是天上掉下的大“餡餅”,而如何分享這份“餡餅”還需要我們不斷探討。因而如何有效利用網絡教育資源進行教育教學至關重要。

一、利用網絡教育對教師進行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技能培訓,提高教師業務水平。

隨著社會的發展信息技術課已經悄悄進入課堂,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必須要有一條奔騰的江水,這就迫切需要我們不斷充電。要使教師學會應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組織課堂教學和上課,對于大部分教師而言,無異于是思想領域的一場深刻革命。對于農村中小學來說信息比較閉塞,教師根本沒有大量的時間進行計算機培訓,即使培訓了因為沒有機會接觸計算機很快就忘了。因而可利用網絡教育對教師進行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技能進行培訓。具體實施步驟如下:1、網絡教育管理員制定培訓計劃和實施方案,由網絡教育管理員擔任輔導教師,有條件的學校可利用多媒體教室進行教學。培訓時要結合教師的實際情況進行分塊分類教學。2、培訓過程中要注重教師的動手操作能力、學會基本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如計算機開關的操作、word文字處理、IE瀏覽器的使用、文件的下載和解壓縮處理、學會利用幻燈片制作課件。把培訓的內容與網絡教育資源緊密結合起來,避免教師學了不會應用,從而失去學習計算機的信心。

二、利用網絡教育資源進行集體備課,提高教學質量。

以往,教師在備課時往往以抄現成的教案為主,來應付即將到來的檢查。而上課時,還是憑借平時一貫的經驗來從事教學,備課僅成了一種被動的為了檢查而備的手段,早以失去了它本該有的意義。其次,教師的思想觀念滯后,將先進技術工具帶入課堂的積極性遠遠不夠,寧愿這些儀器設備躺在貯藏室里耗費小學教育論文小學教育論文,也不愿將它們帶進課堂而上一次漂亮的課。針對農村中小學的課堂教學現狀,具體實施措施如下:1、學校領導應大膽創新,積極改革,開展利用網絡教育資源進行集體備課論文的格式免費論文下載。備課前,要求教師認真查閱網絡教育資源;備課中,先集體討論,給每一位教師充分表達的空間,針對每一課發表各自的見解,集思廣益。并且,每備一課,做到與農村網絡教育資源的有機結合,為每一份新型教案的誕生的質量和可行性打下堅實的基礎。2、在集體討論的基礎上,小組再分任務執筆,執筆人根據討論意見來完善教學設計。這種舉措,讓種種教學經驗密切地交流,很好的上升為一種適合農村本土教學教案的藍本,為今后的實際教學提供了十分有益的設計框架。3、將各小組通過討論、反復修改得來的教案進行匯總,再進行指導性的審核,并提出意見,經過修改,最后存入電腦,作為永久性資料。在整個備課過程中,集體備課要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它既解決了應付、抄襲的現象,又有效地減輕了教師教學負擔,從而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也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推動了網絡教育資源的縱深發展,促進了教育教學工作邁向了新的臺階。

篇3:利用網絡資源加強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之初探

利用網絡資源加強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之初探

內容摘要:研究中學生在信息技術環境里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一般規律,提出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促進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務實,高效開展,阻隔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使中學生免受其侵害;充分利用健康有益的網絡資源,引導學生正確運用信息技術及網絡資源,培養當代中學生的健康情操與優良品德,總結出行之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方法。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思想品德教育關系方式

人類文明邁入21世紀,我們迎來了數字化信息時代。互聯網也正營造著人類文明新的嶄新殿堂。網絡不僅走近平民百姓,同時也闖入了學生的學習生活,其影響力是巨大的。學生的求知、成長的興奮點被五彩繽紛的網絡世界所吸引,他們通過互聯網了解了學校、家庭以外的未知領域,認識了世界的博大精深,結交了許多不相識的朋友,改變了原有的思維方式,互聯網對青年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利用校園網進行有效的德育工作,使網上德育發揮其強大的優勢,已經成為我們亟待探討的課題。

青少年是網絡社會的主體,網絡的超時空性、虛擬性對他們的思維方式、心理發育、交流手段和生活習慣等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由于對網絡的管理難度大,“網絡信息垃圾”和“網絡犯罪”對傳統的法律、道德、倫理等意識形態產生巨大的沖擊,也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帶來巨大的影響。如何利用互聯網這一新媒體開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已成為一個亟待研究解決的問題。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正如網絡上流行一句話所說:“如果你愛你的孩子,那就讓他上網去,因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你的孩子,那也讓他上網去,因為那里是地獄。”網絡若是利用得好可以開闊青少年視野,獲取大量信息,促進學習和事業發展。但若利用得不好,則給青少年的成長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作為一名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者,應認真關注網絡對青少年的不良影響,及時對癥下藥。網絡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負面影響主要有四個方面的表現:

一是心理上的依賴性。網絡給青少年的生活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生活空間,學生上網要做的最主要的事情就是聊天,她們大多數使用QQ(網絡尋呼機)聊天,也有少部分人去聊天室,即使是在網上查找資料的同時也會邊找邊聊。中學生渴望與異性交往的特點決定了上網聊天的人數眾多。她們的聊天對象主要以同學為主,外加一些較熟悉的朋友,但也有一部分的人表示愿與不認識的人聊天,可以達到宣泄的目的,甚至有個別的學生認為與“成熟博學的異性”聊天對自己的成長很有好處,形成了“網戀情結”。“上網”、“聊天”、“網友”、“網戀”、“昵稱”、“美眉”、“網迷”等一系列網絡詞匯,甚至包括一些早戀、*x、迷茫性質的詞匯充滿學生的生活,長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