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讓孩子們主動參與體驗成功

讓孩子們主動參與體驗成功

2024-07-31 閱讀 7127

如何讓孩子們主動參與體驗成功

論文摘要:

教學過程中,堅持以新理念武裝自己,注重從營造創新氛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鼓勵大膽探索、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主導作用,更多的給學生尊重和理解,因材施教,讓學生更多地體驗成功,才能使學生在愉快的學習中和諧、健康的發展。

關鍵詞:

主動參與體驗成功激勵探索

新一輪教學改革是一種深層次的、全方位的變革,無論從課程結構、課程資源還是學習方式,教師角色都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一名教師的我,極力打破傳統的“灌輸和接受式”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我堅持以新理念武裝自己,注重從營造創新氛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鼓勵大膽探索、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等方面入手,取得了喜人的效果。

一、興趣為伴,主動參與。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一個人獲得知識、發展能力的巨大的動力,學生只有對數學學科感興趣,才能學好數學。學生受年齡特征的限制,注意力只有簡短的幾分鐘,因此,我們在數學教學中要千方百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設情景,一切從實際出發,精心設計有趣的教學步驟,恰當使用啟發式的教學,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中學習,這樣既可以完成教學任務,又能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如在教學三年級上冊《年月日》一課時,我先讓學生提前收集各年的日歷,上課時我讓學生自己在每個日歷中圈出自己的生日,而后同桌交流,看看你是不是每年都過一次生日,這時學生興趣高昂,老師則不失時機的說出,小紅13歲了,可只過了3個生日,這是為什么呢?這個問題的拋出,一下子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

篇2:解放思想我爭先,科學發展我參與主題團日活動方案

一、活動背景:

**大、北京奧運、**大三中全會、團**大和我省第十二次團代會余溫猶在。在時代的盛世中,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大學生,我們都應該以身作則,在思想和行為上做到響應歷史的呼喚,響應時代的號召:解放思想,科學發展。作為,大四的學生,雖然即將畢業但是仍然不忘“解放思想,科學發展”。

二、活動目的:

我們即將畢業,現在大家都有自己方向,主流的就是盡快找到合適自己的工作,投身社會,在走向社會的過程中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獨特的感受與經驗。本次活動讓同學暢談各自在大學尾巴上的感受與分享在走向社會過程中摸索的經驗,同學們互相學習好的經驗,謀求更好的發展。

三、活動主題

解放思想科學發展你我共分享

四、活動時間:

20**年11月13日――20**年11月19日

五、活動地點:

不限,只要有能上網的電腦的場所。

六、活動對象:

05人力資源管理專業

七、活動內容:

全體05人資同學各自搜集關于解放思想、科學發展的資料,認真學習相關內容,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感想及走出社會的經驗,寫一篇文章,到05人資blog上發表。其他同學對文章進行評論,發表各自看法,或者對問題提出相應的不同解決方法。

八、活動形式:

網絡形式,充分利用網絡平臺。

九、經費預算:無

十、工作安排:

1.發布通知:于橋莊

2.撰寫活動報告:林雪儀

3.網站監控:趙小青、鄧勇

篇3:體現參與式教學與電教資源整合

如何體現參與式教學與電教資源的整合

【摘要】

21實際是一個以智力資源為依托的新世紀,是一個“知識化、學習化”的時代,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隨著當今社會知識信息激增和“肩負提素”工作的深入開展,使傳統教育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的改革已勢在必行。作為一種新型教育形式的參與式教學和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多媒體技術給傳統教育帶來巨大影響。

【關鍵詞】

語文教學參與式整合

【正文】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參與式教學方式。在教學活動中,要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讓學生自主參與,以學生學習興趣為基礎,倡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實踐、自主探索,自主發現和解決問題。在這種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生主體之間的交互活動,倡導小組合作式學習,盡可能的增大學生學習的自由度,讓學生更為自覺的、主動的獲取新知。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礎、前提;合作是促進自主、探究的形式、途徑;探究是自主、合作的目的。三者不僅互為一體,還互為促進,而這一教學理念在我們大山深處沒有成為過客,而是生了根、發了芽,它使我校語文課堂進入到一個新的境界。利用電教手段對文本、聲音、圖像、圖形、動畫等的綜合處理及教學課件的制作,能充分創造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為教師教學的順利實施提供形象的表達工具、能有效的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激發學習興趣,真正的改變傳統教育的單調模式,使樂學落到實處。而多媒體技術的出現為我們教學手段的改進提供了新的機會,在運用多媒體的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業不再是幫助教師傳授知識的手段,而是用來創設情境、進行協作學習、討論交流,作為學生自主學習、協作探究的認識工具和激勵工具。那么,在語文教學中如何體現參與式教學與電教資源的整合呢?下面結合我校實際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做好整合的基礎------資源整合

通過對硬件資源的合理配置,網絡資源的充分利用,人力資源的培養開發以及課程資源的有機再構達到優化整合的效果。在我校自由參與式教學理念已深入人心,我校在這方面作了大膽的嘗試。首先我校大力提倡運用參與式教學和電教手段上課,教師通過自己觀摩優秀課例及對模式二的學習,自己嘗試用參與式教學方法上課,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對教師來說,不但學習了新的教學方法,而且提高了自身的能力,順應了新課改的要求。對學生來說,也讓大山深處的孩子接觸了電腦,認識了新事物,培養了學習興趣。雖然我校電教手段落后,資源短缺,也沒有正規的多媒體教室,但師生正在利用有限的資源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嘗試。通過參與式教學的開展和對電教資源的有效利用,就實現了人力資源的培養和電教資源的充分利用的優化整合。

二、理順整合的途徑------過程整合

將電教資源的學習運用與語文課程的學習探究有機的融合在同一活動過程中,達到同化與順應的目的。實現過程整合的途徑包括:課前備課階段、課堂實施階段、課后拓展階段三個基本階段。其主要任務是:

1、課前備課階段,是以教師活動為主,針對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查閱資料搜尋信息。一節優秀的電教課需要教師做好充分的準備,在我校,我們語文教師會利用僅有的十幾臺電腦抽時間到網上查找資料,下載優秀課件,學習自制課件,整理主要信息,為上好一節電教課而認真備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