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主體性參與性
淺析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主體性參與性
“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新課程強調,教學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認知的主體,是學習的承擔者,教師則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而要實現這一活動的任務,不僅與教師水平、教學內容、設備有關,更重要的是要發揮學生本身的作用。即學生主體參與教學的程度直接決定教學活動的結果。而在新課標的思想政治課中,學生主體參與教學過程,需要我們共同去探討,不斷去實踐。
一、傳統教學過程中的學生主體參與性的分析
當前,在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學生多數是接受式的學習方式,而不是發現式的。因而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多數是機械的,被動的。分析其成因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都存在著一種傳統觀念:教師負責教,學生負責學。教學就是教師對學生單向的“培養”活動,表現為“以教為中心、學繞教轉”。教師是課堂的主宰者,教學關系也變成了簡單的“我講,我聽;我問,你答;我寫,你抄;我給,你收”。因此,“邊活動”變成了“單邊活動”,教替代了學,學生是被教會,而不是自己學會,更不用說會學了。以致學生的獨立性、主動性全被遏制,使教學由共同體變成了單一體。
2、傳統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單一化的影響。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根深蒂固的影響,傳統的教學在授課過程中往往重結論、輕過程,把形成結論的生動過程變成了單調、刻板的條文背誦,從源頭上剝離了知識與智力的內在聯系。這種傳統的教學排斥了學生的思考和個性。重結論、輕過程從學習的角度講也即重學會、輕會學,從而使學生導入單一的接受式學習方式。再加上教師往往過多地運用講授法進行教學,“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既忽視了調動學生的主體性,也抑制了學生主體參與教學過程的積極性、主動性。
3、學生主體參與意識的影響。學生主體參與意識的強弱也是影響學生主體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因素。一方面由于教師抱、扶、不放心意識,認為學生自己學不能解決問題,只有自己講才是最安全的,久而久之,學生就對教師有了一種依賴性。另一方面是學生對思想政治顆的學習態度。鮑比.迪波特蘭說過:在學習方面,你的最有價值的財富是一種積極的態度。態度決定一切,學生的學習態度,對思想政治課的重視與否是其主體性發揮極為重要的因素。特別是在我國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由于受到多種價值觀的影響,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重視有極大的“功利性”,學生為了高考而不得不重視,而一旦不考則早早把它扔掉了,因而學生主體參與教學過程也就無從談起了。
二、新課程下學生主體參與教學過程的探索
新課程倡導“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以弘揚學生的主體性為宗旨,從而引起了新一輪教學改革浪潮。而踐行新課程理念,如何提高學生主觀能動性,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主體參與教學過程,筆者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探索。
篇2:激發農村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積極主動回答問題興趣
如何激發農村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積極主動回答問題的興趣
新課標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互動,共同發展,不但要傳授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能力。教師在本質上是由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學習的過程。實踐證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參與的廣度與深度,直接影響著我們課堂教學的效果,那么如何讓學生真正的參與課堂活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是我們教師認真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農村中學的學生沒有家長過多的關注,沒有背負許多的壓力,因此課堂上一部分基礎較差的同學,成了課堂的旁觀者,他們游離于課堂之外,有的在看課外書,有的睡覺,更有甚者說閑話,影響了教師正常的上課秩序,對這部分學生如果采用訓斥的方法可能也會達到效果,但是我們團隊在努力尋找“疏導”的方式引導他們參與到課堂中來,他們如果能夠參與到課堂中來,有事情干了,就不會再無事生非了,農村中學教師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指引下,結合農村發展的要求和認知規律的特點,對課堂和課外教學進行的有價值的研究與探索。其核心就是轉變教學理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用現代的小組合作、和導學的方式組織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自主學習意識。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應用能力和一定的探究能力,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
目前我正在嘗試推進以導學案為依托的小組合作課堂模式建設,傳統的教師講授為主的課堂模式已經悄然發生了改變,取而代之的是學生的“大展示”,并且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學生的表達能力普遍有所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情況較以前也有明顯改善。但是不可否認的一個事實是,幾乎每個小組都存在不參與課堂活動或無效課堂活動的同學。而我們小組合作模式的課堂教學所追求的目標是:在合作的基礎上展開競爭,在競爭的背景下實現共同達標。所以,我們要盡最大努力實現讓每一個同學都有效參與課堂活動。全面實現課堂活動的有效性(自學的有效性、討論的有效性、傾聽的有效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小組互助的能力,從而提升農村教育質量,發展農村教育。
回答問題,課程改革,積極性,課外書,旁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