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有效利用網絡資源拓寬教學講臺論文

有效利用網絡資源拓寬教學講臺論文

2024-07-31 閱讀 3157

關于有效利用網絡資源拓寬教學講臺的論文

摘要:本文從教學實際出發,充分結合了教育現狀與網絡資源的利用,指出小學教育不能只局限于三尺講臺,應該拓寬思路,大膽地利用網絡資源,讓教學和進修都能更好的利用網絡資源。不僅僅是從學生的聽課地點來談,更注重身教、更注重走出課堂的小圈子,無論是教,還是學,都不再僅僅依靠講臺來完成。信息技術與教學充分結合,才能迎來教學的高效,才能更好的達到教學設想。媒體的使用,更讓教學如虎添翼,通過多媒體的小小平臺,打開了學生認識理解世界的窗戶,足不出戶,盡知天下事。

關鍵詞:講臺;多媒體;教學;拓寬

“三尺講臺四季晴雨,一支粉筆兩袖風華”、“三尺講臺顯身手,一支粉筆寫春秋”似乎,人們已經習慣用三尺講臺和一支粉筆來形容老師的工作。而我常常都在思考,這種說法因何而起?有什么根據?是因為老師的工作必須依靠三尺講臺來完成嗎?是說三尺講臺就是老師的活動范圍嗎?還是說教師的人生價值要依靠三尺講臺來實現呢?百思不得其解。并非我愛鉆牛角尖,只是覺得用三尺講臺似乎不能高度概括老師的工作罷了。

一、“講臺”變了。

(一)課堂教學,教師的“講臺”變大了。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課堂不再是以老師為主演,學生當配角的舞臺了。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新型師生關系,成了課堂的主旋律。學生自主探究,積極參與學習,教師融入其中。教師不在是高高在上的播放器,而是學生的合作伙伴,走進教室,你也許得在學生中間,才能找到老師。試問還有誰講課必須依賴三尺講臺呢?多媒體的使用,更讓教學如虎添翼,通過多媒體的小小平臺,打開了學生認識理解世界的窗戶,足不出戶,盡知天下事。

(二)信息平臺,成為新的“講臺”。

隨著科技的發展,時代的進步,很多培訓都可以足不出戶就參與其中,那么教師,也未必和學生面對面,學生也可以利用網絡平臺來學習。雖然,這種意識有點超前,但未必不是發展趨勢。我就把我的qq號留給學生家長,方便日常與學生家長溝通、交流孩子的問題。也可以就有些難解決的問題,幫助學生講解。更可以讓學生查閱資料,了解信息。

二、講臺之外有更大的舞臺。

(一)講臺之外,為人師表

學生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影響深遠。因此,講臺之下,課堂之外,教師的表率作用更是不容忽視的。

(二)講臺只是教師工作的一個縮影。

1、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教師的工作是由備課、上課、批改、輔導來組成的,只有在上課時,教師才有可能站在講臺上。而備課、批改、輔導的工作量更大,卻是臺下的暗功。

2、繼續學習,厚積薄發

面對教育、面對學生,學無止境。觀念需要更新、理論需要提升、技能需要提高、能力需要拓展、視野需要開闊。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才能完善自我,才能更好地服務于教育事業,更好地投入教學,更好地培養學生。為此,繼續學習也是教師的工作之一。

總之,講臺不是教師唯一的工作場所,教育未必通過講臺來完成。教師的工作遠遠超出講臺之外。因此,“講臺”何止三尺寬?

篇2:運用假設拓寬思路

運用假設拓寬思路

永春縣蓬壺中心小學林四進

“假設法”是根據題目中的已知條件或結論作出某種假設,把復雜的問題轉化為簡單的問題,然后根據假設進行推算,對數量上出現的矛盾進行適當調整,從而找到正確答案的方法。“假設法”是小學生學習數學常用的思維方法,是解決問題重要解題策略。運用假設,可起到化繁為簡,化難為易的作用。

一.運用假設提高計算技巧

假設法不僅適用于幫助學生解決各類應用題,對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培養計算技巧也很有幫助,這體現了假設法應用的廣泛性。實際上,在低年級計算教學中,教師已經有機的滲透了假設法。

【例1】6+5=?

思路一把5假設為4

6+5=6+4+1=10+1=11

思路二把6假設為5

6+5=5+5+1=10+1=11

在實際應用中,有的計算題,僅僅利用教材所提供的運算定律、湊十法、湊整法,是無法解決的,如果引用假設法,就很容易解決。

【例2】59÷5

59假設60

59×5=60÷5-÷5=12-=11

二.運用假設增強空間觀念

在空間與圖形的教學中,解決組合圖形時,如果運用假設法,能夠幫助學生克服定勢思維,突破舊的解題模式和解題思路,建構新的解題理念,從解題困惑中解脫出來。

【例3】如右圖,圓的面積為18.84c

篇3:有效利用網絡資源拓寬教學講臺論文

關于有效利用網絡資源拓寬教學講臺的論文

摘要:本文從教學實際出發,充分結合了教育現狀與網絡資源的利用,指出小學教育不能只局限于三尺講臺,應該拓寬思路,大膽地利用網絡資源,讓教學和進修都能更好的利用網絡資源。不僅僅是從學生的聽課地點來談,更注重身教、更注重走出課堂的小圈子,無論是教,還是學,都不再僅僅依靠講臺來完成。信息技術與教學充分結合,才能迎來教學的高效,才能更好的達到教學設想。媒體的使用,更讓教學如虎添翼,通過多媒體的小小平臺,打開了學生認識理解世界的窗戶,足不出戶,盡知天下事。

關鍵詞:講臺;多媒體;教學;拓寬

“三尺講臺四季晴雨,一支粉筆兩袖風華”、“三尺講臺顯身手,一支粉筆寫春秋”似乎,人們已經習慣用三尺講臺和一支粉筆來形容老師的工作。而我常常都在思考,這種說法因何而起?有什么根據?是因為老師的工作必須依靠三尺講臺來完成嗎?是說三尺講臺就是老師的活動范圍嗎?還是說教師的人生價值要依靠三尺講臺來實現呢?百思不得其解。并非我愛鉆牛角尖,只是覺得用三尺講臺似乎不能高度概括老師的工作罷了。

一、“講臺”變了。

(一)課堂教學,教師的“講臺”變大了。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課堂不再是以老師為主演,學生當配角的舞臺了。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新型師生關系,成了課堂的主旋律。學生自主探究,積極參與學習,教師融入其中。教師不在是高高在上的播放器,而是學生的合作伙伴,走進教室,你也許得在學生中間,才能找到老師。試問還有誰講課必須依賴三尺講臺呢?多媒體的使用,更讓教學如虎添翼,通過多媒體的小小平臺,打開了學生認識理解世界的窗戶,足不出戶,盡知天下事。

(二)信息平臺,成為新的“講臺”。

隨著科技的發展,時代的進步,很多培訓都可以足不出戶就參與其中,那么教師,也未必和學生面對面,學生也可以利用網絡平臺來學習。雖然,這種意識有點超前,但未必不是發展趨勢。我就把我的qq號留給學生家長,方便日常與學生家長溝通、交流孩子的問題。也可以就有些難解決的問題,幫助學生講解。更可以讓學生查閱資料,了解信息。

二、講臺之外有更大的舞臺。

(一)講臺之外,為人師表

學生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影響深遠。因此,講臺之下,課堂之外,教師的表率作用更是不容忽視的。

(二)講臺只是教師工作的一個縮影。

1、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教師的工作是由備課、上課、批改、輔導來組成的,只有在上課時,教師才有可能站在講臺上。而備課、批改、輔導的工作量更大,卻是臺下的暗功。

2、繼續學習,厚積薄發

面對教育、面對學生,學無止境。觀念需要更新、理論需要提升、技能需要提高、能力需要拓展、視野需要開闊。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才能完善自我,才能更好地服務于教育事業,更好地投入教學,更好地培養學生。為此,繼續學習也是教師的工作之一。

總之,講臺不是教師唯一的工作場所,教育未必通過講臺來完成。教師的工作遠遠超出講臺之外。因此,“講臺”何止三尺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