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教育改革中信息技術重要性

教育改革中信息技術重要性

2024-07-31 閱讀 8147

教育改革中信息技術的重要性

摘要:從世界信息化發展的大趨勢來看,信息化幾乎涉及了國家的政治、軍事、經濟、社會、文化、科技、教育等所有重要的領域,而信息化的發展取決于市場、政府、文化和教育四種力量的相互作用。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在當今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已經越來越發揮出它的重要性,尤其在新課程中更加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持。主要體現在:信息技術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很大的提高,使教師教學手段更加豐富、教學效率不斷提高。對學科整合平臺的創新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現今的教育中,現代教育技術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特別是在城鄉學校中表現極不平衡。

關鍵詞:教育改革;信息技術;重要性

人類社會正在經歷從農業社會、工業社會到信息社會的一場偉大的革命

篇2: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改革論述資陽市信息技術教育發展方向

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改革論述資陽市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方向

摘要:本文闡述了教育信息化的要素及本質,從國家信息化對信息技術人才的需求和終身學習角度出發,提出了信息化人才的層次,分析了信息技術教育的基本特征。通過分析資陽市信息技術教育的現狀,論述了資陽市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改革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紀90年代伴隨著信息高速公路的興建而提出來的。美國克林頓政府于1993年9月正式提出“國家信息基礎設施”(簡稱NII),俗稱“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設計劃,其核心是發展以Intemet為核心的綜合化信息服務體系和推進信息技術(簡稱IT)在社會各領域的廣泛應用,特別是把rI'在教育中的應用作為實施面向2l世紀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徑。美國的這一舉動引起世界各國的積極反應,許多國家的政府相繼制定了推進本國教育信息化的計劃。信息化的本質到底是什么?從社會發展的角度看,是實現信息與知識共享。從全社會的范圍來看,是實現整個社會的信息與知識的共享,提高社會的智能。從網絡技術發展的層面上來看,目前還基本停留在信息共享這個階段。

我國的教育信息化,一方面是教師靠一支粉筆、一張嘴、一塊黑板、一本書來傳遞教學信息的落后狀況;另一方面是一些學校的現代教育技術媒體的閑置,這主要是因為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媒體的能力缺乏造成的。有些學校和電教部門也開展了一些教育技術培訓活動,然而多數在內容方面缺少針對性、前瞻性和系統性,導致了培訓效果的事倍功半。

教育信息化體現在教學過程中廣泛應用以電腦多媒體和網絡通訊為基礎的現代化信息技術,這就對教育提出了嚴峻的考驗,同時也為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了機遇。考驗在于迫切需要一批高水平的信息化人才,他們應具有高度創新的能力,有自我獲取知識和更新知識的能力;機遇在于因為人才需求的變化,必須引起教育思想、教育內容和教學方法的變化以及信息技術為支柱的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

應該說明的是,在中國,計算機教育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而“信息技術”作為一門統一的課程名稱始于**年,主要依據教育部的《關于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通知》精神確定的,以前一般都稱其為“計算機課”,由于20世紀90年代,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網絡(特別是互聯網)的廣泛使用,如今的計算機不再僅是單機使用了。因此,“計算機課”已不能準確地定義其所涵蓋的教學內容。國家教育部《關于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通知》(教基[2000133號)和《關于在中小學實現“校校通”工程的通知》(教基[2000]34號)精神要求:“將信息技術課程列入中小學生的必修課程,推動信息技術教育與課程教學改革的結合,促進教學方式的變革。”中小學開設信息技術必修課的階段目標是:**年底前,全國普通高級中學和大中城市初中都要開設信息技術必修課。20**年底前,經濟比較發達地區的初級中學開設信息技術必修課。20**年底前,所有初級中學以及城市和經濟比較發達地區的小學開設信息技術必修課,并盡早在全國90%以上的中小學校開設信息技術必修課。“

校校通”工程的目標是:用5-10年時間,使全國90%左右的獨立建制的中小學校能夠上網,使中小學師生都能共享網上教學資源,提高所有中小學的教育教學質量。資陽市的信息技術教育正式啟動于2000年,基礎比較薄弱,加之新建市制度的不完善和經濟的不發達,使資陽市的信息技術一直處于緩慢發展趨勢,難以真正帶動資陽市綜合實力的飛躍前進。

篇3:論述現代信息技術教育改革與創新

論述現代信息技術的教育改革與創新

吉林省公主嶺市桑樹臺中心小學劉冬梅

摘要:信息技術是一門操作性和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有其獨特的一面,但作為一門學科,又與其它學科有著密切聯系。把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教學中能夠更好的推進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操作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本文從信息技術和教育創新概念以及信息技術對教育創新的作用入手,著重闡述了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具體應用,歸納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和注意事宜,并提出了今后發展策略。為信息技術在今后教育創新中更好的應用提供借鑒。

關鍵詞:信息技術創新教育

我們信息技術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以創新思維的激發為實施手段,以培養學生的創新勵發學生主動思考、善于思考、學會獨立思考,促進學生和諧發展。信息技術在社會中的地位將越來越重,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也將越來越被人們重視。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們更要掌握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強化多樣性,創造性,認知性

目前,教育化已成為教育界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也是近些年來投入較大的方面。在一些學校,多媒體、校園網已像校舍、教學儀器一樣成為學校的必備設施,給教育教學注入了生機和活力。但是,透過現代信息技術給教育帶來的繁榮現象,理性地分析其成效,不難發現我們對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多還是淺層次的。比如,多媒體教學大都是看重對學生感官的強化,或解決一招一式的教學難點,還沒有充分開發計算機的強大功能。即便是目前搞得如火如荼的網絡教學,也多是著力于對現行教育的能量放大,還沒有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隨便進入一所網校,基本是名師主講、同步(或異步)輔導、答疑解惑等傳統教學程式,具體內容多是將課本、教案、習題等復制到網上,除自由度大一些外,似乎還顯不出更強的優勢。當然,對現有教育的優化和拓展是計算機及網絡應發揮的重要功能之一,但是,現代信息技術對教育的作用絕非僅此,計算機特別是互聯網帶來的大信息量及時空結構的變化,使我們得以在新的觀察視野和操作環境下預設和創新我們的教育體系

一、信息技術和教育創新的概念

(一)信息技術(informationtechnology;IT)是指同獲取、傳遞、再生和利用信息的有關的技術。現代信息技術是指70年代以來,隨著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發展,圍繞著信息的產生、收集、存儲、處理、檢索和傳遞,形成的一個全新的、用以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的高技術群,包括微電子技術、新型元器件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各類軟件及系統集成技術、光盤技術、傳感技術、機器人技術、高清晰度電視技術等等,其中以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軟件技術、通信技術為主導。計算機網絡最大的優勢之一,就是信息容量大。基于計算機網絡的教育改革應充分考慮這一特點。陳至立部長強調:“要把教育信息資源建設擺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①教育信息資源的建設要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篩選和梳理網上的有關信息,二是發掘、整合學校和有在部門的教育信息資源。此基礎上建設適用的教育網站和信息資料庫。

人們稱網上信息為信息的海洋,我門面臨的挑戰是在這個海洋中學會游泳而不是被它淹沒。要想使每個人都能便利地進入網絡和高效地獲取所需信息,除硬軟件的設計要更體現以人為本的主導思想外,還需要有實用、快捷的信息服務。人們需要的是精品信息、分類信息、鮮活信息,希望節省網上查詢時間,信息之車直達用戶之門。教育信息資源的整合要以此為原則。

對于學校教育資源的開發,我國目前還存在著各自為政的現象,且多借助于名師名校效應,一些學校為了自己的“品牌”和既得利益而固步自封。在具體內容上,多是課堂教學的翻版,少有基于網絡教育需求的統整。網絡信息的特點在于其共享性,系統化、大眾化是其發展方向。我們應利用教育管理權相對集中著力于教育信息資源的統一開發、規劃和整合。在這方面,國家有關部門及一些地方政府已作了不少工作。但總體來看,網上教育信息還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有些也體現不出比其他信息渠道包括書本太明顯的優勢,并且網上還時有劣質信息的干擾,這也是實際上真正上網學習的學生比上網游戲或聊天的學生少得多的原因之一。因此,網絡教育信息的質量亟待系統地提升,否則將是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費。網絡教育信息主要應由兩大部分組成,一是教學信息,這應是精選且多樣的;二是教和學的參考或備用資料,這應是大量且有序的。并且這些都要利用計算機及網絡的功能優勢,充分體現現代先進的教育思想,以學生最喜歡的方式呈現。這樣,無論從質或量上才會對傳統的教材、教參、習題集等產生巨大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