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培養低年級學生寫話興趣

培養低年級學生寫話興趣

2024-07-31 閱讀 6466

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的寫話興趣

隨州市經濟開發區淅河鎮金屯小學余正文

摘要:

面對六七歲的兒童,我們可以從創設情境、利用課本資源、多種實踐、表揚激勵等方面來激發他們寫話的興趣,只有大膽地培養學生的寫話興趣,激發和保護學生寫話的熱情與愿望,創設寬松的寫話環境,由扶到放,循序漸進,不斷鼓勵,學生的寫話興趣才能激起。學生寫話興趣一旦產生,就會視寫話為一種快樂,一種需要,就會滿腔熱情地去寫。

關鍵詞:

激發培養寫話興趣教學

我們知道,一歲左右的孩子學習走路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可天下的每一個孩子在父母的幫助下都能輕松地學會并且走得很好。一群群天真無邪,口齒伶俐的小學生初學寫話,為何卻面露難色,心里直發愁呢?我想:我們老師也應該像父母呵護剛學走路的孩子一樣,大膽地培養學生的寫話興趣,激發和保護學生寫話的熱情與愿望,創設寬松的寫話環境,由扶到放,循序漸進,不斷鼓勵。學生一旦對寫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視寫話為一種快樂,一種需要,就會滿腔熱情地去寫。這樣,也就為整個小學階段的作文教學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面對六七歲的兒童,如何激發低年級小學生寫話的興趣,怎樣科學地進行寫話教學,從而為整個作文教學起好步,開好頭呢?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創設情境,激發寫話興趣

低年級學生怕寫作文的主要原因是識字量少,語言水平不高,為沒材料可寫而發愁,因此,我就為他們量身定做,設計,提供一種具體的生活情境,讓學生設身處地地感受,再引導他們把這種感受記錄下來,讓他們有話想說,有事可寫。

1.愛玩是兒童的天性。不妨先用游戲,表演的教學模式扶學生走一走,喜聞樂見的游戲和表演成了驅散學生寫話恐懼的良藥,每一個孩子都會情不自禁地參與進來。在愉悅的“丟手絹”,“添鼻子”,“老鷹捉小雞”,“吹泡泡”等游戲中,學生會不用老師提醒就全神貫注地觀察,津津有味地討論,輕松、流暢地表達出自己所看,所聽,所想,所思。在玩中收集了寫話的素材,大大激發了孩子寫話的興趣。

2.我們還可以讓孩子走進生活。葉圣陶先生說過:“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潑地晝夜不息。”的確,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教學中,我經常有意識地組織學生開展一些活動,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來寫話,調動他們的生活積累,讓他們寫身邊實實在在的東西,寫身邊熟悉親切的人,寫身邊真實的小事。于是,學生的寫話有血有肉,一點也不空洞。如有一次開學后,我布置了一次寫話訓練:《課間十分鐘》。要求孩子們把自己課間十分鐘的經過寫下來。顯然,這樣的安排很貼近他們的生活,學生們都紛紛拿起筆“沙沙”地寫起來。而當我批改他們的作文時驚喜地發現效果出乎意料地好,不但文字通順,語言也生動活潑。

3.我們還可以帶學生走進神秘,美麗的大自然。大自然常常令學生好奇,驚訝,興奮,同時也可以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寫話興趣。如隨著四季的更換,寫出欣欣向榮,烈日炎炎,秋高氣爽,瑞雪紛飛的四季景色;還可以讓家長帶學生到公園、動物園、植物園……讓他們玩玩看看,看看寫寫,在大自然中體驗,在寬松愉悅的氣氛中完成寫話。

二、利用課本資源,激發寫話興趣

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資源和課外資源。語文實驗教科書作為學校語文教育的主要課程資源,所選的課文富有鮮明的時代氣息,蘊涵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非常貼近兒童的生活。面對這豐富的課程資源,我們應與時俱進,在充分發揮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時,把課文作為學習語文的例子來教,強化語言實踐,以多種形式進行寫話訓練,提高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

1.引導學生進行適當的寫話模仿練習,可以提高寫話的訓練效果。如在學習課文《黃山奇石》一課時,我先讓學生反復品讀,學生深深體會到黃山的石頭千奇百怪,充分領略到大自然的壯麗后,我再讓學生帶著這種激情欣賞多媒體課件,仿佛進行了一次實地考察。此時,我趁機激勵他們將自己的獨特發現或者是自己的想象寫下來。孩子們爭先恐后地用他們稚嫩的筆表達著自己的發現,效果非常好。學生們有的寫:那哮天犬遙望著月亮,好像在想辦法怎樣一口吃掉它。這就是有趣的“天狗望月”。有的寫:“仙女彈琴”很好看,一個美麗的仙女端坐著,微低著頭,認真的彈奏著仙曲,你要是仔細聽,還可以聽見那美妙的樂曲呢!……

篇2:低年級趣味課堂培養學習興趣

低年級趣味課堂培養學習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我認為:在低年級,語文課堂上最主要的是培養學生對語文的興趣。

一、課堂語言趣味性,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識字、寫字是低年級教學重點。為了達到《語文課程標

準》提出的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的目標,我在識字、寫字教學中,恰當運用趣味性的語言,不僅活躍課堂氣氛,融洽了師生關系,還促進了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讓每位學生都喜歡學習漢字。筆順規則是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中的一大難點。教學中,我抓住低年級學生直觀形象的思維特征,恰當發揮趣味語言這一潤滑劑的作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回”字時,許多同學老是喜歡先封口后寫里面的部分。課上,我按照同學們錯誤的筆順把這些字寫在黑板上,并風趣地說:“你們也太不禮貌了。明明見爸爸回來了,還先把門關上,叫爸爸怎么不生氣?”學生聽了,個個心領神會。

二、課堂情境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低年級的課文短小精悍,在閱讀教學中,我著重培養

學生的語感,學生在朗讀的同時也在接受美的熏陶,讓說話訓練與朗讀訓練緊密相連。如,我在教《小小的船》時,作了如下設計:(配樂,師描述并貼“夜空圖”;生閉上眼睛根據描述做動作,想象)讓我們一起飛向藍天,坐到月亮上。看,藍藍的天上有許許多多星星一閃一閃,在向我們眨眼。彎彎的月亮多像一只小船,讓我們飛吧,飛吧!飛上藍天,坐到月亮上。(貼上小女孩)師問:小姑娘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你坐在月亮上還看到了什么?說話訓練:我坐在月亮上,看見()。學生爭先恐后地回答后,反復指導朗讀課文第二句。在這樣富有童趣的情境中讀讀練練;誦讀感受語言美,學生讀得美美的,并很快悟出其中之意;說話時想象意境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展開說話:東方明珠、長城、流星、外星人等一一閃現在他們眼前。扎實培養了學生的語感,學生學習興趣盎然。

三、課堂作業趣味性,喚起學生學習欲望。

作業的設計可寫、可讀、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讓

每項活動增加目的性,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聽、說、讀、寫與演、唱、畫、做等多種形式相結合,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符合他們好奇、愛動、形象思維占優勢的特點,把語文技能的培養與活動相貫穿,讓學生對作業充滿興趣。因此,我設計作業盡量使作業靈活新穎,富有情趣,吸引學生。如,很多學生喜歡繪畫,學習古詩《鵝》,我讓學生根據詩文畫一只“美麗的大白鵝”,把鵝在水中游的動作、神態用畫展示出來;學習問句,我讓學生做打電話游戲題,讓學生扮演打電話人、聽電話人互相問候,理解問句的語氣;很多學生喜歡寫模仿文,學了《四季》,我讓學生也當詩人寫一首《四季之歌》。這樣的作業喚起了學生的學習欲望,更樂意學習語文。

篇3: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淺談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漢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承載中華文化的重要工具。郭沫若先生曾說:“識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識字是學文化、學科學、學技術的基礎,是提高國民素質的基礎。就語文教學而言,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因此識字教學成為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怎樣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呢?我認為主要是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讓學生“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杰明確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托爾斯泰也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夸美紐斯說:“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學生對識字產生了興趣就等于擁有了無窮的力量,他們會自覺地克服很多困難,想方設法抓住一切機會識字,并且學以致用,自得其樂。教學實踐證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是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在識字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1、創設教學情境,活躍氣氛,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

教育學家卡羅琳說:“孩子們的工作就是游戲,在游戲中激發他們的思維,是他們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級的學生平均每天要認識幾個甚至十幾個字,因此教師要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開展各種活動和游戲,如:打牌游戲、開火車識字、摘果子游戲、走迷宮、“抓特務”游戲等,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在教學人教版一年級上學期識字1時,我讓學生自制牌形生字卡片,在課堂中同桌互玩打牌游戲,邊出牌、邊讀出字音,再組詞讀(組詞越多越好),誰先把手中的漢字牌打完,誰獲勝。在此游戲中為了取勝,同學們會積極認字,有不會讀的和不會組詞的會主動想辦法解決。這種游戲識字方法既可應用在復習一課的生字,又可以用在對一單元的生字復習。在教學人教版一年級上學期識字2時,學生按教師要求學習完生字后,每組抽一名認字最好的同學到其他小組“抓特務”。即逐個檢查字音、組詞情況,如果有不會的即是“特務”,要求小組長立即幫助學習生字。這樣一來人人都不想當特務,識字效率明顯提高,即使有困難的同學在小組長的幫助下也會很快認識。檢查一課、一單元甚至一冊書的生字都可以用此法。在教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學期識字3時,采用開火車識字的方法,即讓一組學生按順序讀字、組詞、分析字型、說一句或幾句話,其他同學輕聲發出火車開動時的“嗚一咔嚓、咔嚓”聲。如果有人說錯了或不會讀,火車就停下來,選其他組的“修理員”“修理”(重讀字音、組詞或其它),“修理”好后繼續開火車。

2、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

“教是為了不教”。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能夠自己學習,所以教師要盡快的“授之以魚”,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同時運用豐富多彩、靈活多樣的識字方法,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識字,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識字教學質量。

①、兒歌識字法:讀兒歌是低年級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活動。教師可以根據漢字的特點,引導學生編一些適合兒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歌訣,讓他們反復誦讀,使學生對字形產生直觀形象,從而提高記憶字形的準確性。如:“一個王姑娘,一個白姑娘,坐在石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