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中國農村教育弊端

中國農村教育弊端

2024-07-31 閱讀 6897

淺析中國農村教育的弊端

內容摘要:三農問題是黨和國家重點關注的問題,解決三農問題關鍵在于發展農村經濟,根本在人才和教育。可是我國農村教育長期滯后于國家總體水平,農村教育存在一系列弊端。

關鍵詞:農村教育弊端撤點并校城鄉大學生農村發展

論文創新點:論文從宏觀和微觀上分析了目前我國農村教育所存在的弊端。重點從家庭、學校、個人、教育軟、硬件環境分析了目前我國農村教育所存在的弊端,指出了目前城鄉教育發展嚴重失衡的現象,為加快解決農村教育的弊端問題具有現實意義。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近13億人口,9億在農村,農村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占據著基礎性地位,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農村經濟的發展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而是關系到我國農村社會發展、穩定和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性、全局性的問題,這是我國的基本國情。雖然建國以來,特別是gg開放以來,我國農村經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但是從經濟發展總體狀況上看,發展仍然不足。

目前,制約和影響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因素有很多,但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各種生產要素中,人的因素始終是最根本的因素,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我國有9億農民,要將我國農村地區豐富的人力資源變為人才資源優勢,提高其整體素質和競爭力,為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服務,就離不開農村教育的適度超前發展。教育是一種具有政治功能、經濟功能和文化傳播功能的復雜的社會活動。農村教育狀況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農村經濟的增長和社會的發展。可以說,農村教育是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性產業、先導性產業、決定性產業。發展教育特別是發展農村教育無疑就成為保證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

經濟條件的限制使教育失去了基本的保障,教育對農村孩子來講不僅是增長智慧知識的重要途徑,還是改變命運的主要途徑。為讓孩子有條件受到教育,父母一人或雙方外出務工,孩子父母從此天涯相隔,情感上缺乏溝通。留守孩子的監護教育落在爺爺奶奶肩上,斷代教育帶來一系列生活、情感、教育、心理問題。據有關部門估算,我國目前的年流動人口已逾1.2億,且呈繼續增長的趨勢。在流動人口大軍中,隨同父母一起流動且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齡兒童、少年約有300萬人數,“留守兒童”則遠遠超出這個數字。據福建省的一項調查,部分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一些學校中,“留守兒童”的比例已達到在校生的1/3,而且有著擴大化和低齡化的趨勢。另有報道,中部地區的一所農村學校有842名學生,其中“留守兒童”為455名,占學生總數的54.5%。

1、學校。農村教學設施落后,資金匱乏,師資力量薄弱,教育資源貧乏。在20**年小學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城鄉之比為2.9∶1,全國初中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的城鄉比平均為1.4∶1,這一比例在繼續拉大。以**年為例,全國小學、初中生均預算內教育經費的城鄉之比為1.2∶1;全國小學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城鄉之比1.4∶1,初中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城鄉之比1.3:1。**年比例遠大于該數字。

篇2: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技術人員培訓計劃

實施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是黨中央、國務院為縮小城鄉差異,促進東西部協調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為了建立“干部經常受教育,農民長期得實惠”的長效機制,就必須緊緊圍繞“建、管、學、用”四個環節,“建”是基礎,“管、學”是關鍵,“用”是根本。結合我鄉遠教設備設備維護水平較低的實際,特舉辦本次遠教維護人員培訓班,以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轉,更好地為教育教學和農村黨員干部培訓服務,為了認真搞好培訓工作,特聘請了技術好、有經驗的*中學柳麗波老師和遠教維護相關人員為授課教師,并制定了*鄉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維護人員培訓計劃。

一、培訓時間

*年11月8日――*年11月10日,共3天。

二、培訓對象

培訓對象為我鄉各學校遠教專干,共6人。

三、培訓內容

1、計算機系統的安裝、主板、聲卡和顯卡的驅動及打印機的安裝。

2、各種應用軟件的安裝,包括遠教ip接收軟件的安裝、接收卡驅動的安裝、農村黨員干部專用接收軟件的安裝。

3、ghost(克隆軟件)的應用。

4、計算機整套設備常見故障的排查和處理。

5、計算機系統的維護。

四、培訓達到的效果

1、各參培人員能熟練掌握計算機系統和各種應用軟件的安裝。

2、能獨立進行計算機系統的備份和恢復。

3、能獨立排查一部分計算機常見故障,判斷故障發生的原因和部位。

五、考試

考試時間:*年11月10日下午2:00――5:00。

考評辦法:考試由授課教師統一命題。將考試成績上報縣局,并根據縣局遠教培訓處理辦法執行。

篇3:多媒體教育與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多媒體教育與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湖北恩施活龍曉溪小學冉歡張修玲

摘要:

筆者見到了各種各樣的小學生,因為這樣的成長環境,局限在狹小的自我世界里,得不到解放和發展,筆者學校為此專門成立了一個心理健康輔導中心,配備多媒體系統和幾位心思細膩的女教師,且在每個周每個班都排了一節心理健康課。在這個機構里,通過不斷的交流溝通,摸索處理,我們逐漸發現了多媒體教學與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光明方向。

關鍵詞:

多媒體教育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正文:

近年來,隨著外出打工風氣的流行,越來越多的農村家庭分裂兩份,每年都有更多地家長舍棄農村耕地生活,赴外地打工掙錢。家里的孩子,多數交付給老人或者鄰里。漸漸的,便形成了農村留守兒童群,越來越多的農村小學因此變革成寄宿制小學,這不僅體現了當代農村交通與教育越來越受重視,卻是更多地彰顯出了農村留守兒童群缺乏安全性的無奈。近幾年來,隨著農村兒童各種事故的頻繁出現,他們的心理健康變成了舉國教育的重視大事。現今,多媒體技術開始普及農村小學,特別是班班通的普及,帶給留守兒童通過除開電話之外的媒介,他們了解多姿千色的大世界,在接受信息爆炸沖擊的同時,也承受著更大的挑戰和迷惘。作為農村小學的教師,我們應該抓住這個契機,在教學的同時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做更精準的指引。

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有自己的需要,在家里,家長通常是一個家庭的支柱,而大多數的家長,缺乏知識,缺少文化素養。多數家長對孩子的愛表現在錢物方面,孩子是否饑餓,寒熱,手里有沒有零花錢,是他們關注的重點。在孩子的思想方面,絕大多數家長是忽略的,這種干燥教育方法的源頭,是因為他們自己的成長環境便是如此,祖輩的表達方式影響了父輩,父輩又用這樣的表達方式對待孩子,于是造成了農村孩子待人接物靦腆易羞,內斂不善表達這樣的通用性格。事實上孩子們并不真的像父輩一樣老實巴交,隨著時代的進步,電視等信息媒介的沖擊,當代農村孩子并不似父輩年少時那么平淡面世,當代的孩子們,因家庭兄弟姐妹過少,或者獨生子女的原因,無處溝通卻渴望著更多的關愛,更多地見識。父輩們恰恰卻在這一方面吝嗇著給予,或者父輩們也不知道如何給予,造成了現在的農村小學生的另一個重要性格特點:易怒,自閉,任性,自卑,妒嫉,抑郁。

在農村小學生的思維中心里,基本是所有事圍繞著自我,他們因隔代教育或者父母干燥教育,不懂得為他人著想。當他們做了壞事,想到的通常是為自己開脫,遇見好事,第一個想到的也是怎么把好處往自己身上攬。他們遇事容易發怒,找不到解決方法的時候通常選擇農村式的蠻干,吵架,打架,斗毆。但事過之后這些孩子又往往覺得后悔不已,卻為了面子不肯面對悔過。他們面對自己的想要的東西,大多數都會選擇極端方式去獲得,比如偷偷的拿取。如果事情敗露,往往會絞盡腦汁的開脫責任,或者大哭大鬧。他們面對自己學習方面的不足,常常選擇漠視,從不主動尋求解決方法,自卑心理促使成績差的小學生,在面對成績好的學生時,不由自主的不自信,將談話的主動權交予成績好的學生等……

工作的這些年,筆者見到了各種各樣的小學生,因為這樣的成長環境,局限在狹小的自我世界里,得不到解放和發展,筆者學校為此專門成立了一個心理健康輔導中心,配備多媒體系統和幾位心思細膩的女教師,且在每個周每個班都排了一節心理健康課。在這個機構里,通過不斷的交流溝通,摸索處理,我們逐漸發現了多媒體教學與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光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