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給教師專業發展插上騰飛翅膀
網絡,給教師專業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摘要:網絡教研為教師提供了進行教育教學反思的新工具,教師通過網絡教研與更廣范圍的同伴交流,主動創造條件接受專家學者的專業引領,在與大家交流、溝通和分享的基礎上,不斷學習、完善和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學能力,促進教育信息化素養,促進教師教育價值的實現和教師的專業發展。
關鍵詞:教師專業發展;網絡平臺;網絡教學
21世紀是以計算機為基礎的網絡信息時代。信息技術的風馳電掣,網絡設施的日新月異,無論是對經濟的發展還是對教育的改革,都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當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深入展開,人們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教師專業化發展是新課程改革的關鍵。如何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通過實踐與研究探索網絡環境下的面向教師專業發展的新型培訓模式與機制,提高教師專業發展培訓的效果和效率,是實現區域教師素養提高的重要手段。在新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要想進一步贏得生存和發展空間,教師在網絡環境下的專業發展與實踐顯得尤為重要。依托網絡培訓,有效促進廣大教師專業發展已成為全社會教育之士的共識。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基于信息技術的教師專業發展正成為現實。
一、網絡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源泉和動力
計算機網絡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且有獨立功能的多個計算機系統利用通信設備和線路互相連接起來,且以功能完善的網絡軟件(包括網絡通信協議、網絡操作系統等)實現網絡資源共享的系統。教師專業發展是指教師個體專業不斷發展的過程,是教師不斷接受知識、增長專業能力的過程。教師要成為一個成熟的專業人員,要通過不斷的學習與探究歷程來拓展其專業內涵,提高專業水平,從而達到專業成熟的境界。
網絡平臺,是新時期教師發展的智力源泉,給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了一個無窮無盡的空間。青年教師具有較強的敬業精神和較高的學識水平,具有全新的教學理念,充沛的精力,富于改革和創新,他們渴望專業發展,希望快速成長為學校教育教學骨干;他們希望校園網絡能為他們的專業發展和實踐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實現知識型教師向能力型教師的轉化。因此如何在網絡條件下實現教師的專業發展,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面臨的新課題。
(一)、教育論壇,是教育信息匯聚的全新平臺
這是個論壇盛行的時代。論壇又名BBS,它提供了一塊公共電子白板,每個用戶都可以在上面書寫,可發布信息或提出看法。因為它的強交互性,對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我們可以在論壇上輕易瀏覽到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感受、反思與問題,感受教師們的主動參與與對同行出現問題的積極幫助,看到同行們在論壇上展開的激烈討論、智慧火花的碰撞,也可以欣喜地看到在論壇的互動交流中教師們迅速的成長。論壇打破了時空的限制,讓人們的溝通更加便捷、有效,教師可以通過論壇發布信息,與專家、學者探討有關教育教學的問題。
篇2:加強學習型團隊建設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加強學習型團隊建設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八五二農場幼兒園于寧
[摘要]圣吉博士提出的一種新的管理理論,在組織上推行學習型文化,構成終身教育體系。學習型組織比傳統的教育組織形式具有較高的靈活性、前瞻性和凝聚性。基于以上認識,結合我園園本實情,建立有效的教育機智,營建學習氛圍,通過構建學習型組織、園本培訓體系,加強學習型團隊建設,增加集體凝聚力,提高教師終身學習能力,促進個人的學習意識和學習動力不斷提升,達到教師專業化標準。
[關鍵詞]學習型團隊、園本培訓體系。
教師專業發展的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教師的自身素質與教育智慧對幼兒園教育質量的提高起重至關重要的作用。園領導班子,對教師隊伍結構進行了系統分析,制定了“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教育教學能力強、學歷層次與年齡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的發展規劃。為適應新時期課程改革的需要,將“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這一實驗課題,經過反復論證,我們提出了“加強學習型團隊建設,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實驗研究這一課題。
為適應教育的發展趨勢,加強學習型團隊建設,從整體上提升教師專業素養,以促進教師適應新時期教學改革的需求。
一、構建學習型組織,促進教師自主發展
走進新課程后,教師主體思想、教師專業化發展及教師反思性實踐,從不同角度對教師成長提出了新的思考。為使教師以主人翁的姿態應對教育教學活動,為培養和造就新型教師,結合我園園本實情,進行了積極的嘗試。
1、新教師培訓,打好堅實基礎
為使參加工作的新教師盡快地進入教學角色,我園對新參加工作的新教師進行了崗前培訓、崗中指導。一是崗前培訓。組織教師參加新教師上崗前培訓,目的使教師快速進入角色,適應教學要求。二是崗中指導。新教師在承接教學任務的同時,與學科骨干教師結對子“傳、幫、帶”,教學管理人員進行跟蹤指導,指導常規工作,重點是課堂教學,使新教師一年進入角色,二年達到合格,三年進入骨干教師行列。教師中有許多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2、培訓者培訓,促進能力提升。
通過培訓,掌握培訓技能,運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教師走進課改,并解決課改進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每月兩次的園本培訓,教師通過培訓者的引領,掌握課改新動態,促進了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
3、崗位培訓,更新知識結構。
通過培訓,補充了教師本體性知識,豐富了教師的文化底蘊,使教師實踐知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得以完善,條件知識得以進一步更新。
4、學歷提高培訓,完善知識體系。
隨著教育教學的不斷發展,新一輪課程改革向我們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為此,教師提高學歷水平的同時,也促進了教師專業水平的發展。教師終身學習意識強,教師利用假期及時充電,進一步完善更新、知識結構,為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篇3:運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措施
運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措施
摘要: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尤其是對教師專業發展提出要求和挑戰。進入信息時代,教師專業發展因附有信息化特色,對很多教師來說不知所措。本文針對信息時代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中,教師對信息技術及專業發展的理解給予定位;對信息技術的導向作用及其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所采取的有效措施進行研究和總結,進一步使教師明確信息時代自身專業發展方向;明確信息技術對自身專業發展所起的促進作用。從而能夠更好的提高和完善自身專業發展,最終達到專業成熟的境界。
關鍵詞:信息時代信息技術教育信息化教師專業發展
信息時代以來,信息技術悄然融合到教育教學中,對教育各因素產生影響。因此,教育信息化發展、信息時代的教師專業發展、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就成為教育領域一系列新課題。近年來,教育領域一直致力于通過各種方式培養中小學急需的信息化教學人才,借助信息技術推動基礎教育信息化和教師專業發展。然而通過一些研究資料和作者實踐中發現,教師對信息技術融入教育教學有些不知所措,迫切需要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指導,特別是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方法、途徑和經驗技巧,需要提供大量案例,啟發他們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促進自身的教師專業發展,并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在適當的指導下,設計出一條適合自己的教師專業發展之路。存在這些問題,主要原因是教師對于“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話題普遍感到比較陌生,只有在弄清楚信息技術為何能夠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道理,并且掌握信息技術如何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方法、途徑和技巧之后,才會提高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利用信息技術的自覺性、可持續性和有效性,才有可能將信息技術融入工作、學習、生活和專業發展。
一、對信息技術和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解
提到信息技術,老師們并不感到陌生,也許能說出很多自己的理解,但往往很片面甚至理解錯誤,人們總是簡單地把信息技術看成是機器或有形的物體。從技術的起源和發展來看,技術是指在解決實際問題或完成現實任務過程中,系統地運用科學和其他有組織的知識。因此,在教育領域,信息技術則可以理解為:利用計算機、網絡等各種硬件設備及軟件工具與科學方法,對圖文聲像等信息進行獲取、加工、存儲、傳輸與使用的技術之和,即包括“硬技術”和“軟技術”。硬技術為所使用的工具和設備,如儀器、視聽媒體、計算機及其軟件等;軟技術為所使用的知識、策略、方法和技巧,如思維方法、學習策略、教學設計等。我們對信息技術的理解,必須綜合“硬、軟”兩方面技術,不能獨立的只看到物化技術,還要深入到背后所隱藏的智能層面。
教師專業發展,這個詞對很多老師來說有點陌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曾經和一些老師交流,他們中有人在質疑是不是叫法不對,或者書寫錯誤。因此,這種理解也是導致教師專業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教師專業發展是指教師作為專業人員,在專業思想、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等方面不斷增長和完善的過程,即由一個專業新手發展成為專家型教師的過程。也就是說作為教師,我們不光會給學生傳授已有知識,還得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不斷提升學習意識、拓展知識面、提高能力,在不斷鉆研中形成自己獨有的教學理念和思想。所以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自我不斷完善的過程,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發展過程。
二、信息時代的教師專業發展目標及特點
信息時代將教育推向信息化,因此,教師專業發展不同于以往時代的教師專業發展,人們往往把信息時代的教師專業發展稱為“面向信息化的教師專業發展”。故教師專業發展在這個新的時代呈現出新的目標要求和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