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教育是教師必備重要教育手段
靈活教育是教師必備的重要教育手段
通化市職教中心王莉
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面臨某種意外事件時,能夠隨機應變地采取恰當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的能力,我們就稱之為靈活教育,或者機智教育。它是教師各種教育能力的極致發揮和有機結合。實踐證明,它也是現代教育中教師應具備的重要教育手段。
一、靈活教育是教師高超教學技巧的體現
首先,體現了教師一種敏銳的判斷能力。教育教學中往往有一系列意外事件發生,它們表現形式多樣,性質也有輕有重,具有復雜性,往往發生在課堂教學及其教育活動中,留給教師思考、判斷、解決的時間很短,具有緊迫性,而這些就決定了靈活教育首先就應包括含一種敏銳的判斷力,隨機應變,因勢利導,這也是經驗豐富的教師必備的條件,它可以幫助教師有效處理事件、從而使課堂秩序井然、授課順暢。
其次,體現了教師的一種情緒自控能力。教師也是有血有肉之人,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欲。當學生屢教不改一再犯錯時,產生惱怒甚至憤怒的情緒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教師應切忌情緒失控,這樣不僅思維的廣度受陷,判斷能力受擾,各種訓斥、辱罵、體罰、變相體罰便接踵而至,所謂教學效果、教學目的也便蕩然無存了。
第三,體現了教師隨機應變能力和創造能力。由于意外事件具有突變性、意外性、復雜性、緊迫性等特征,又由于學生的知識基礎、思想狀況以及個性特征的無限多樣性,決定了教學中突發事件的處理不可能一成不變,教師只能因人因地制宜、隨機應變、因勢利導,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
二、應恰當有效地實施靈活教育
簡單地說,靈活教育就是隨機應變地對教育教學中的意外事件采取恰當有效的措施加以處理的能力。對意外的處理恰當與否,我們認為主要應符合以下三個原則:
1、應以不影響課堂教學為原則
課堂教學時間內主要以完成本節課教學任務為主,對意外事件的處理僅涉及少數學生,所以經驗豐富的教師在遇到意外事件時一般著眼于淡化處理,若事件中包含有暫時無法回避的激烈沖突或牽涉到原則問題時,教師可作延后處理,告訴學生上課要緊,問題下課以后再解決。最不足取的是教師一時頭腦發熱,忘記當前教學的主要任務,當堂發作,輕則使課堂氣氛趨于緊張消沉,重則致使教學受到嚴重干擾,甚至造成嚴重后果。切忌不要再課堂上說:“你以后不要再來上我的課,現在你給我出去!”等類似過激語言為泄一時之憤,最終導致教學中斷、學生退學的悲劇,教訓不可謂不深刻。
2、尊重學生的自尊心。
每個人包括學生都有其人格尊嚴,都有獲得自尊和他尊的心理需要,因此尊重、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一直是現代教育理論強調的一個重要原則。教師要徹底摒棄那種陳腐的“師道尊嚴”和“棍棒教育”的錯誤觀念,真正樹立起學生主體的思想,平等友好地對待學生,理解和信任學生。自尊心是學生自愛、自強的起點,能使學生在專業學習和思想品德上好學上進、不甘落后,是教育工作賴以開展的重要心理機制。教師不但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還要加以引導和培養。教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要從教育事業和學生利益考慮,尊重和信任學生,認真負責地評價他們的行為;另一方面在處理教育的意外事件時,教師一定要頭腦冷靜,避免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
3、使學生受到教育。
教育是學生成才的一種手段,靈活教育也是這一目標。這就要求教師要根據當時的意外情況、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個性差異因勢利導、隨機應變,該嚴時就嚴,該寬時就寬,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育。一些教師在處理意外事件時一味寬容,不利于培養學生,尤其對那些慣于“惡作劇”的學生更應培養他們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質。教師對學生的愛應當同合理的嚴格要求相結合,而要使學生受到教育就必須“剛柔并濟,恩威兼施!”。一般來說,要讓學生了解到自己的錯誤,而教師又要運用一定有效地方法制止錯誤。通常有以下八個影響方法可供采用:
1)信號暗示。如突然停頓、走進學生、用眼神暗示等,用以提醒、警告學生。
2)使用幽默。用輕松幽默的語言來調節氣氛和提示學生。
3)創設情境。可適當創設一些相關的別的事情,以緩和氣氛。
4)有意忽視。某些學生的問題行為隱含著想贏得他人注意的期望,如果教師直接干預可能正好迎合了他的目的,有意忽視可讓學生自覺沒趣而改變其行為。
5)移出媒介。教師可采取將電子游戲、漫畫書等東西直接拿走,清除媒介物,制止這種行為。
6)正面批評。直接指出其缺點,制止其行為。當然,正面批評要建立在尊重學生的人格的基礎之上。
7)勸其暫離課堂。有時學生之間發生對抗性沖突,引起沖天怒氣的狀態,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教師可勸他們暫離課堂,等情緒緩和再作決斷。
8)利用懲罰。對于較嚴重而又耐以制止的問題行為,可適當利用一些懲罰措施,但必須慎用懲罰,不到迫不得已最好不用,以免造成逆反和對抗行為。
總之,教師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養,重視日常的總結和積累,平時多做意外事件處理的模擬練習,才能真正發揮靈活教育時那種得心應手的境界和體味成功的樂趣。惟其如此,教育者才堪稱優秀的教育實踐家,才能為國家培養真正優秀的人才。
篇2:現代化教學模式靈活多變網絡搭平臺推陳出新教育創新篇
現代化教學模式靈活多變網絡搭平臺、推陳出新教育創新篇
摘要:現代教育技術的蓬勃發展,使得教育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在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的教育技術素質如何已經成為影響教育技術發展的重要因素,同時它也直接影響著我國教育的整體改革和教育現代化的發展進程。因此,培養和提高廣大教師的教育技術應用能力在現代教學環境下已經變得非常緊迫和重要。加強與培養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技能,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對在職教師進行教育培訓,但應切實注重全面培養和切實提高中小學教師的教育技術應用能力和基本素質,使他們懂得如何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去從事未來的教育和教學活動,只有這樣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素質教育的質量和效益。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教師教學模式
伴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教育信息化已成為人們心目中教育形態的標志,是21世紀教育的制高點。教育信息化是一個過程,一個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不斷改進教育教學,培養、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促進教育現代化的過程,而信息技術教育作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徑,在教育信息化的過程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中小學教師學習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即: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方法,適應現代教學環境發展對教師的要求,熟悉并掌握運用各種現代教學觀念指導教學,幫助教師構建新型的現代教學模式等。
一、掌握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和教學應用能力。
隨著以計算機和通訊技術為基礎的信息處理技術、互聯網絡技術、數字化多媒體技術的迅猛發展,當代社會的信息化步伐越來越快,信息技術應用已經開始滲透進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信息社會時代,通過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來進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應用和傳播也已經成為當代社會的重要技術支柱,同時它也必將是未來教學的一個重要途徑和基本方法。
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是21世紀人才必備的基本素質。教師能否掌握和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教師的基本信息素養如何,將會直接影響到教育和教學的質量與效益。中小學教師學習掌握和運用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現代教育技術,基本目標就是為了全面充實和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和教學應用能力。
中小學教師學習現代教育技術,不僅應該學習現代教育技術的基礎知識和應用方法。這些內容既包括傳統的投影、電聲、電視等視聽媒體信息技術及其在數字化時代的新技術發展和教學應用,同時更重視學習掌握以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通訊技術為基礎的當代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設計、開發和應用,如視聽媒體教學技術、計算機多媒體教學技術、網絡媒體教學技術以及對各種媒體資源和教學過程的設計、應用和開發技術等。
二、適應現代教學環境,不斷提高教師素養。
當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教育應用,使得現代教學環境已經不再僅僅依靠"一塊黑板、幾支粉筆"來開展教學活動。視聽媒體和多媒體計算機的教學應用,中小學校園網的建設和發展,不僅極大地改變了傳統的學校教學環境,而且也將會對以課堂語言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產生重要的影響。
1.媒體化教學環境
各種媒體信息技術的教育應用,使得現代教學環境首先呈現出媒體化的特點,如視聽媒體綜合教室、數碼投影演示教學系統、多功能語言實驗室甚至虛擬技術模擬訓練等教學場所,媒體技術都已經成為開展教學活動的基本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