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井絞車安裝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述
一期工程施工即將完工,下一步進入二期改絞安裝工程,為確保工程施工質量及施工安全,特編制本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后,向全體職工嚴格貫徹執行。
二、主要施工內容
2.1風井副提絞車安裝
jkz-3.0/20礦井提升機安裝1臺套。
三、施工準備
1、所有參加施工人員應熟悉圖紙及相關說明書,并認真學習本措施。
2、查對設備到貨情況,對設備零部件應逐件清查,檢查是否缺損,如有缺損及時提出計劃進行補充。
3、施工前準備好施工所需的設備機具、材料(起重機具、測量儀器、墊鐵、工具等)。
4、合理安排好勞動組織人員。
5、安裝前應做好測量交點工作。
6、安裝前進行基礎檢查、驗收,檢查基礎平面尺寸及預留孔的預留情況。
四、施工用主要器具
1、絞車安裝專用工具2套;
2、活扳手18寸4把,眼鏡扳手等;
3、手錘、尖釬、扁鏟、大錘、測量儀器、墊鐵等;
4、氣割工具2套(1用1備),電焊機2臺(1用1備);
5、繩扣子、卡環,25t及50t吊車各1臺。
五、副提絞車安裝主要施工工序及施工方法
5.1jkz-3.0/20礦井提升機安裝
5.1.1施工工序
①.機械安裝:基礎檢查驗收--鏟基礎、布置墊鐵
主滾筒組裝→大件就位(主軸裝置、減速機、電機)→減速器安裝→主電機安裝→盤形制動器安裝→深度指示器安裝→液壓站安裝→其它機械、油管路布置安裝→試運轉。
②.電氣安裝:基礎槽鋼定位→轉子屏、主屏、動力制動電源柜安裝→高壓開關柜安裝→高壓換向器安裝→操作臺→電阻架安裝及電阻配置→電纜敷設、壓線→接地裝置安裝→電氣模擬試驗→試運轉。
5.1.2施工方法及步驟
5.1.2.1機械部分
⑴測量放線、基礎檢查驗收
按照測量基準點、高程基準點提升十字中心線及標高,校核各基礎予留孔的平面尺寸與設計位置偏差及基礎孔深度,確定墊鐵高度,基礎孔中心位置偏差為±10mm,深度偏差0~+20mm,垂直度為±10mm,基礎縱橫位置為±20mm,基礎標高為-20~0mm。
⑵鏟基礎、布置墊鐵
首先確定好墊鐵的位置,用大鏟將墊鐵位置鏟成平面,并用墊鐵研磨,使墊鐵與基礎的接觸面達到60%以上,并用水平尺超平。
墊鐵位置應在基礎地腳螺栓兩側、主軸下設置,并盡量靠近地腳螺栓。相鄰墊鐵組之間的距離應保侍在500~1000㎜,最好不超過800㎜。
⑶主軸組裝
利用50t吊車在絞車房一側進行組裝,在組裝時輪轂與大軸必須貼緊,兩半輪轂的接合面處應對齊和接觸緊密,并嚴禁加墊。切向鍵與鍵槽的配合接觸面積不應小于總面積的60%。盤式制動器制動盤出廠前已車削完畢,偏擺值嚴禁超過0.5㎜。螺栓連接處應接觸均勻,不應有間隙,且螺栓應穿向一致,露出螺母長度相等。
⑷大件就位
絞車房基礎施工完畢后,砌房屋墻角之前,應將設備大件(主軸裝置、減速器、電機)進行就位。
(5)主軸裝置安裝
主軸裝置采用一臺50t吊車起吊安裝,旋轉半徑為5m左右,起吊滾筒的繩套為2根(4股)18×7-φ28-1770鋼絲繩。減速機采用18×7-φ28-1770繩套2根(4股)特別是起吊滾筒應盡量降低起吊高度,并進行試吊,起吊應緩慢。吊裝就位順序為:主軸裝置安裝→減速機安裝→電機安裝。
⑹減速機安裝
根據圖紙標高,和實際測量,配好墊鐵,用吊車把減速機落上,根據主軸端聯軸器標高及橫向中心線,確定減速機位置及標高并用千斤頂及墊鐵大致操平找正。測量聯軸器的端面間隙,同心度和傾斜度以及大軸軸心水平度,根據上述質量標準對減速機進行操平找正直至達到質量標準。
b、在檢查齒輪開展嚙合之前,應將減速機箱內及齒輪裝置清洗干凈,之后檢查各軸齒輪嚙合情況,用著色法和壓鉛法檢查齒輪的嚙合的接觸面積及齒頂、齒側間隙,并做好記錄。
c、蓋減速箱上蓋,并加上潤滑油。
⑺主電機安裝
a、主電機單臺功率為1000kw,瓦座結構為軸承配合,以減速機對輪為基準找正。
b、對減速機端聚氨酯棒銷聯軸器進行找正,使聯軸器的端面間隙、同心度、傾斜度達到質量標準要求,用千斤頂,撬棍、大錘,等工具對主電機進行操平找正,之后擰緊地腳螺栓。
⑻盤型制動器安裝
a、根據主軸裝置標高(實測)確定各組盤型閘基礎面標高,布置墊鐵,
用水準儀在制動盤上畫出標高基準線,在軸頸上掛好線墜,然后安裝盤型閘,用大錘、三角扒桿、斜墊鐵對盤型閘調整,使其上下油缸中心線與主軸中心線重合度不超過3㎜,閘瓦的摩擦半徑等于或大于設計的摩擦半徑兩邊閘板距制動盤距離相等,之后緊固螺栓。
b、對盤型閘外部灰塵、內部油缸、碟形彈簧、密封圈等進行清洗后逐一裝配,并安裝上閘板,調整瓦與制動盤的間隙,調整到1mm至1.5mm之間。
c、在試運轉時,檢查閘瓦與制動盤的接觸面積,接觸程度不應小于60%,且接觸點分布布均勻。
⑼深度指示器安裝
根據主軸裝置的標高,確定深度指示器墊鐵的標高,將深度指示器利用三角扒桿操平找正,應使其傳動軸保持水平、齒輪嚙合良好,各傳動部件靈活可靠。
⑽液壓站安裝
安裝前對油泵閥體、內部油管、油箱清洗,嚴禁用棉紗試擦,干凈后涂上機油進行裝配,外部管路用稀鹽酸(30%)進行清洗后再用石灰水沖洗干凈,液壓站操平找正,液壓系統油壓試壓。
⑾潤滑油站安裝
安裝前對整系統包括:油泵、各閥體、濾油器、管路進行清洗,油泵吸油口中心標高低于減速器出油口-80㎜,調整油泵、減少噪音、震動,然后進行配管,與液壓站管路要搭配合理,橫平豎直,美觀合理。
5.1.2.2電氣部分
(1)主令屏、轉子屏、動力制動電源柜安裝
a、首先在低壓配電屏安裝位置鋪好基礎槽鋼,并用鐵水平進行檢查,使其保持水平,基礎槽鋼應可靠接地,其上面宜高出抹平地面10-20㎜。
b、主令屏、轉子屏、動力制動電源柜在安裝前應檢查各電器元件是否缺損,接線編號是否齊全正確,如不全應查對圖紙及時補齊、配電屏安裝兩相鄰之間盤頂平直度不超過6㎜盤面平整度不超過1㎜,盤間接縫不超過2㎜,垂直度不超過2‰。
(2)高壓開關柜安裝
a、基礎槽鋼鋪設方法與上同。
b、高壓開關柜安裝前,應檢查瓷瓶表面是否有裂紋、缺損,母線是否齊全,操作動作及切換點是否正確、清晰,安裝方法及標準同上。
(3)高壓換向器安裝
a、基礎槽鋼鋪設與上同,其安裝應穩固,槽平豎直連接螺栓緊固。
b、高壓換向器安裝前,應檢查瓷件表面情況,消弧罩有無裂紋、破損,高壓接觸器一次接線與母線、電纜的連接應緊固可靠,換向器主觸頭表面清潔光滑、接觸嚴密。
(4)電阻架安裝及電阻配置
a、基礎槽鋼鋪設同上。
b、電阻架安裝應橫平豎直,安裝牢固,電阻在安裝前應檢查金屬電阻箱瓷件有無裂紋破損,電阻片有無斷裂現象。電阻配置完后對各相電阻實測檢查,檢查結果符合如下要求:
(最大實測值-最小實測值)×100%≤10%
設計采用值
(各段實測值-設計采用值)×100%≤10%
設計采用值
(5)電纜敷設,二次接線
a、高壓電纜在安裝前按規定做直流耐壓及泄漏試驗。按照設計敷設高壓、低壓、控制電纜,大于16㎜2的電纜壓線鼻、高壓電纜終端頭(電纜頭制作)必須按質量要求進行,即:封閉嚴密,填料灌注飽滿、無氣泡,終端接線牢固可靠。控制電纜應按要求安裝控制電纜頭。
b、二次接線必須符合設計線路,連接可靠,號頭牌齊全,標志正確、清楚。
(6)接地系統安裝
接地體及接地線規格、材質、防腐應符合設計要求,接地扁鋼搭焊時其長度為寬度的2倍以上,接地干線扁鋼截面積不得小于100㎜2,支線時不得小于48㎜2接至電氣設備、非帶電金屬部件接地支線,必須與干線直接相連,嚴禁將數個需要接地的電器設備串聯接地。
(7)電氣模擬試驗
電氣試驗完畢后,在試運轉前應進行電氣模擬試驗,檢查電氣各回路接線是否正確,各動作部位是否按照要求進行,是否靈敏可靠。
(8)試運轉
在電氣實驗及模擬試驗完畢后,方可進行試運轉(空負荷試運轉)。試運轉過程中,各主要檢查點設專人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提出,并停車處理。
a、試運轉準備工作
(1)清除設備灰塵油污。
(2)檢查各連接螺栓緊固情況,裝齊保護安全柵欄。
(3)向油泵及油箱內注油。
b、試運轉過程
(1)潤滑系統供油
(2)液壓站供油,檢查工作制動情況。
(3)手動盤轉電機,無問題后,電機空負荷試運轉。
(4)連彈簧聯軸器,進行絞車試運轉約3分鐘,然后進行10-30分鐘,檢查主軸裝置、減速器運轉情況是否有異常。
(5)無問題后,進行8h的空負荷試運轉。
(6)檢查閘瓦接觸面積應不小于60%。
(7)其它各項檢查內容,參見質量標準。
六、勞動組織及工期安排
6.1勞動組織
機電隊長1人機電技術員1人機修工:4人?電?工:3人
電焊工:1人?起重工:1人測?量:1人?其?它:2人
6.2工期安排
計劃:30天。
七、安裝施工技術要求
1、纏繞式提升機在安裝主軸、減速器、電動機、制動器、機座下的墊鐵、基礎螺栓安裝及二次灌漿應符合下列要求:
⑴墊鐵的材料必須采用普通碳素鋼或鑄鐵,嚴禁有裂縫。
⑵主軸、減速器、電動機、制動閘座下所用墊鐵的表面光滑平整。
⑶主軸、減速器、電動機、制動閘座下的墊鐵在基礎上必須墊穩、墊實、放置墊鐵的基礎面必須經過研磨,墊鐵與基礎的接觸面應不少于60%。
⑷基礎螺栓的材質,規格和數量必須符合設計和出廠技術要求。
⑸設備安裝前混凝土基礎二次灌漿處應剁成麻面,放置墊鐵部位,墊鐵與基礎面應接觸良好,并在灌漿前用水沖洗干凈。
⑹灌漿時、必須搗固密實,基礎螺栓嚴禁產生歪斜。
⑺二次灌漿所用砂漿或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應比基礎的混凝土強度等級高一級。
⑻主軸、減速器、電動機、制動閘座下墊鐵組的位置間距為600~800mm。
⑼主軸、減速器、電動機、制動閘找正后,同組墊鐵各墊鐵之間段續焊接牢固,每段焊接長度不小于20mm,焊接間距不大于40mm。
⑽主軸、減速器、電動機、制動閘的基礎螺栓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螺栓擰緊后,螺栓應露出螺母3~5個螺距。
②基礎螺栓的螺母與墊圈間與設備間的接觸均應良好。
③安設基礎螺栓應垂直,不應碰孔底及孔壁。
④基礎螺栓上的油脂和污垢應清除干凈,但螺紋部分應涂油脂。
⑤擰基礎螺栓、應在混凝土達到規定強度75%以后進行。
⑾采用帶槽錨板的活動基礎螺栓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活動錨板設置應平整穩固。
②螺栓末端的端面上應標明螺栓矩形頭的方向。
③基礎表面上應標明錨板容納螺栓矩形頭的槽的方向。
④擰緊螺母,應依據標記將螺栓巨響頭正確擺放在錨板槽內。
2、允許偏差項目:
主軸、減速器、電動機、制動閘座墊鐵安裝的允許偏差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每組墊鐵層數為三層,允許偏差+1層,-2層。
②墊鐵總高度不少于60mm,允許偏差±10mm。
③平墊鐵露出設備底座邊緣10~30,允許偏差±5mm。
④斜墊鐵露出設備底座邊緣10~50,允許偏差±5mm。
3、主軸安裝:
3.1保證項目
⑴主軸裝上卷筒后的水平度必須符合下列規定。
⑵滾筒直徑2m及其以上的提升機不超過0.2/1000。滾筒直徑2m及其以下的提升機不超過0.2/1000。
⑶軸承座與底座必須緊密接觸,其間嚴禁加墊片。
3.2允許偏差項目
⑴主軸及主軸承安裝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
主軸軸心線在水平面內的位置偏差≤0.1/1000l。(l-軸心至井筒中心水平距)
(2)主軸軸心標高,允許偏差±50mm。
(3)提升中心線的位置,允許偏差±5mm。
(4)主軸軸心線與提升中心線的垂直度≤0.15/1000。
(5)軸承作為沿主軸方向的水平度≤0.1/1000。
(6)軸承座垂直于主軸方向的水平度≤0.15/1000。
4、滾筒組裝:
4.1保證項目
組裝滾筒時,連接螺栓必須均勻擰緊,并符合下列規定。
①螺栓擰緊后,螺栓應露出螺母3~5個螺距。
②連接螺栓的型號,規格、數量和放松裝置,必須符合設備技術要求的規定。
③連接螺栓裝配時,螺栓、螺母與連接件的接觸應緊密。
4.2基本項目
調繩裝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制動盤與制動器的表面粗糙度不應低于3.2δ、要光滑均勻無明顯走刀痕跡。
②滾筒上的襯木應選用經干燥的硬木,或朔襯,襯木與滾筒接觸緊密、牢靠、固定襯木的螺栓孔應用同質木塞堵住并膠牢,且排列要整齊,襯木與襯木交接處無明顯棱角.
③滾筒的出繩孔應沒有棱角和毛刺,表面要光滑。
5、襯木車削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繩槽深度為0.2~0.3d。
②兩繩槽中心距為d+2~3mm。
6、傳動系統安裝
6.1保證項目
6.1.1整體式減速器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箱內應清潔無雜物。
②要檢查齒輪的嚙合情況合頂側間隙。
③不漏油。
6.1.2減速器輸出軸的水平度嚴禁超過0.15/1000,其余各軸從齒輪嚙合為準。
6.2允許偏差項目
(1)齒輪聯軸節兩軸同軸度,徑向位移允許偏差±0.15mm,傾斜允許偏差0.6/1000。
7、制動系統安裝
7.1保證項目
(1)同一副閘瓦與制動盤兩側的間隙應一致,其偏差嚴禁超過0.1mm。
(2)閘瓦的平動磨擦半徑。
(3)各制動器制動缸的對稱中心在鉛錘面內的重合度嚴禁超過3mm。
(4)制動盤偏擺值≤0.5mm
7.2允許偏差項目
(1)同一副制動器的支架端面與制動盤中心線平面間距離,允許偏差±0.5,且兩側間距偏差方向應對應。
(2)同一副制動器閘瓦工作面的平行度不應超過0.2mm。
(3)制動器支架端面與制動盤中心線平行度應不超過0.2mm,且兩側平行度對稱相等。
(4)閘瓦與制動盤的間隙不應超過1mm且同一副閘瓦與制動盤的間隙均勻相等,其差值不應超過0.2mm.
(5)閘瓦與制動盤的接觸面積應不小于60%且接觸面分布均勻。
8、液壓站安裝
8.1保證項目
(1)液壓站安裝標高必須符合設備出廠技術文件的要求。
(2)液壓站的油泵、閥、內部油管、油箱等必須清洗干凈干燥后涂上機油再進行裝配,管道接頭處在0.7mpa油壓下嚴禁漏油。
(3)液壓站用油必須符合出廠技術文件的規定。
(4)制動手把在全制動位置時,直接毫安表必須接近零;制動油缸的殘壓必須低于0.5mpa.
(5)液壓站外部油管的安裝應排列整齊、不漏油。
9、試運轉
9.1保證項目
9.1.1提升機安裝完畢后、必須進行調試和試運轉(包括無負荷和負荷運轉),調試和試運轉的要求必須符合設備出廠技術文件和《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
9.1.2制動力矩調試必須符合下列規定:
①鑿井提升和下放物料時的制動力矩必須大于最大靜力矩的二倍。
②制動力矩為最大靜力矩的2倍。
9.1.3調試盤式制動系統必須符合下列規定:
①制動系統中的空氣應排除。
②各閘瓦的接觸面積不小于60%。
③制動手把在全制動位置時,直流毫安近似于零,殘壓不得大于0.5mpa。
④制動手把在全松閘位置時,直流毫安應等于工作壓力對應電流值,壓力應等于實際工作壓力。
9.1.4各種手把和腳踏板必須靈活、可靠、準確。
9.1.5無負荷運轉時間不少于8h,負荷試運轉不少于24h,每8h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并必須符合下列規定:
①各部運行正常,減速器和主軸承不得有漏油現象。
②緊急制動時間不得超過0.3s.
③安全閥的動作及時、準確,制動器的動作靈敏。
④制動器安全制動減速度,下放重物時速度能控制在0.5m/s以內。
⑤當速度超過限制速度15%時,超速保護裝置應起作用。
⑥各鋼絲繩的強力均勻。
⑦各主要零部件無變形情況。
⑧滾動軸承溫升不超過40℃,最高溫度不高于80℃。
⑨過卷保護裝置動作可靠。
⑩液壓站油升溫不超過55℃。
八、施工安全措施
1、所有作業人員必須牢固樹立“安全第一,以人為本”的思想,時刻做到“三不傷害”。
2、所有施工人員要聽從統一指揮,協調勞作,緊密配合。
3、吊運物件使用的繩扣子安全系數一定要大于物重7倍,所使用的吊卡具不得低于標稱2.5倍。
4、起重機只可垂直吊放物件,嚴禁斜吊物件。
5、每次吊放物件前要指派專人對所使用的繩扣子,吊卡具進行詳細檢查,嚴禁使用有破損或強度不夠的起吊用具。
6、用吊車運物件時,物件在吊起后,嚴禁作業人員在起吊臂下及物件所能擺動到的范圍內駐留或穿行。
7、吊運大件時,物件的棱角處要用木材墊好后,方可繩扣,以免損傷物件或斷繩扣發生危險。
9、作業人員在安裝滾筒時要時刻注意,腳下落點以免踏空墜入坑中摔傷。
10、使用三角架作業時,三角架各腿張角要均勻,以免吊件時因受力不勻倒下傷人。
11、酗酒者及精神狀態不佳者禁止參加施工。
12、該措施要貫徹到參加所有施工人員,并做好貫徹記錄存檔備案。
篇2:施工絞車操作安全規范
1、啟動電動機,傳動齒輪開始運轉,此時,卷筒上的煞車帶煞住,大齒輪上的煞把應松開,這樣卷筒不轉動,僅大內齒輪回轉。
2、欲開動卷筒,必須將卷上的煞車帶完全松開,而將大內齒輪上的煞車帶煞緊。這時卷筒回轉并纏繞綱絲繩進行工作。
3、絞車工作進程中,如欲使絞車暫時停止運轉,應將大內具上輪的煞車帶松開,而將卷筒上的煞車帶煞緊。
4、進行微程調度被牽引負載物的位置時,只需交替提起或下壓左、右煞車把,使卷筒間轉間停即可。在操作煞車把時,應注意園肩銷,活節螺栓及墊板等另件的保護。如停車時間較長,應煞住煞車帶,關閉電動機。
5、卷筒的開動及停止必須迅速,以減少煞車帶的磨損,但不允許作急驟的開車,停車,以防損壞傳動機件。
6、當絞車卷筒上經常有反力矩作用時,兩個煞車都必須接觸良好,穩妥可靠。
7、在電動機開動時,兩個煞車不可同時煞車,以免電動機被燒毀。
8、必須時刻注意煞車的工作狀況,如果制動不靈,就必須加以調整,落在其上的油脂污物必須擦洗干凈。
9、絞車的卷筒煞車帶及軸承等溫度均不得超過70℃,如溫度劇烈上升,必須停車檢查。
10、密封裝置必須完整無損,以防灰塵侵入及潤滑油外溢。
11、檢查繩頭是否牢靠,傳動機構內部有無破損或咬住現象,內件有無過度磨損等。經檢查確認無誤,才能開車。
12、電動機動轉時溫度不得超過該機標準的規定。
13、絞車不得超過額定負荷進行工作。
14、各班組必須每日對絞車各部分認真保養,下班時清除臟物,電機上不應堆積有灰土。
15、工作前先進行檢查或開空車試轉,注意潤滑狀況是否良好,添加潤滑油時不得使用臟的、不合規格的潤滑油。并經常注意溫升是否正常,絞車出現故障疑象時,不得免強繼續工作,應通知領導并協助檢修師傅消除故障。
16、負責檢修的員工必須經常檢查絞車使用情況,協助處理臨時產生的故障,定期對絞車作全面檢查,防止故障及事故發生,并作好檢修記錄。
17、絞車長期擱置不用,應采取適當措施加以保護,以防銹蝕或損壞。
18、絞車具體的修理,請參閱說明書。
篇3:施工絞車操作安全規范
施工絞車操作安全規范
1、啟動電動機,傳動齒輪開始運轉,此時,卷筒上的煞車帶煞住,大齒輪上的煞把應松開,這樣卷筒不轉動,僅大內齒輪回轉。
2、欲開動卷筒,必須將卷上的煞車帶完全松開,而將大內齒輪上的煞車帶煞緊。這時卷筒回轉并纏繞綱絲繩進行工作。
3、絞車工作進程中,如欲使絞車暫時停止運轉,應將大內具上輪的煞車帶松開,而將卷筒上的煞車帶煞緊。
4、進行微程調度被牽引負載物的位置時,只需交替提起或下壓左、右煞車把,使卷筒間轉間停即可。在操作煞車把時,應注意園肩銷,活節螺栓及墊板等另件的保護。如停車時間較長,應煞住煞車帶,關閉電動機。
5、卷筒的開動及停止必須迅速,以減少煞車帶的磨損,但不允許作急驟的開車,停車,以防損壞傳動機件。
6、當絞車卷筒上經常有反力矩作用時,兩個煞車都必須接觸良好,穩妥可靠。
7、在電動機開動時,兩個煞車不可同時煞車,以免電動機被燒毀。
8、必須時刻注意煞車的工作狀況,如果制動不靈,就必須加以調整,落在其上的油脂污物必須擦洗干凈。
9、絞車的卷筒煞車帶及軸承等溫度均不得超過70℃,如溫度劇烈上升,必須停車檢查。
10、密封裝置必須完整無損,以防灰塵侵入及潤滑油外溢。
11、檢查繩頭是否牢靠,傳動機構內部有無破損或咬住現象,內件有無過度磨損等。經檢查確認無誤,才能開車。
12、電動機動轉時溫度不得超過該機標準的規定。
13、絞車不得超過額定負荷進行工作。
14、各班組必須每日對絞車各部分認真保養,下班時清除臟物,電機上不應堆積有灰土。
15、工作前先進行檢查或開空車試轉,注意潤滑狀況是否良好,添加潤滑油時不得使用臟的、不合規格的潤滑油。并經常注意溫升是否正常,絞車出現故障疑象時,不得免強繼續工作,應通知領導并協助檢修師傅消除故障。
16、負責檢修的員工必須經常檢查絞車使用情況,協助處理臨時產生的故障,定期對絞車作全面檢查,防止故障及事故發生,并作好檢修記錄。
17、絞車長期擱置不用,應采取適當措施加以保護,以防銹蝕或損壞。
18、絞車具體的修理,請參閱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