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語文老師隨筆千課萬人群文閱讀專題心得體會

小學語文老師隨筆千課萬人群文閱讀專題心得體會

2024-08-01 閱讀 1239

今年5月,我很榮幸赴杭州參加為期3天的“千課萬人”全國小學群文閱讀專題研討會。可以如此近距離目睹名師們的風采,感受“群文閱讀”,真是受益菲淺。本次研討觀摩活動不僅課堂精彩紛呈,會場布置也別有用心。各位名師的教學藝術令人折服。我們靜靜地傾聽,匆匆的記錄,細細的品味,就如行走于西湖邊,享受詩情畫意,陶醉其中。

在此之前我對群文閱讀一直處于模糊狀態并不是十分清楚,聽過本次研討它在我的心中慢慢清晰起來。閱讀是語文閱讀的一種形式和“單元整體教學”、“主題教學”等有聯系,但又有著很大的區別,它不只是把文章按人文內涵組合在一起,而是更深入文本內部,關注文章的表達形式、內部結構、核心觀點,在文章之間形成結構化的“互為關系”,讓學生在探索群文時發展學生閱讀技能和發現能力。蔣軍晶老師向我們講述了關于單篇到“群文”的新思考,蔣老師跟我們一起分享了“群文閱讀的認識和實踐基礎、“群文閱讀”的價值和意義”等問題。可以說,“群文閱讀”是對傳統課文教學痼疾的一種改變,改變教師單位時間內滔滔不絕的“講”,將大部分的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讀,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閱讀、學會學習,在才符合小學語文的奠基性原則。再者,我以為“群文閱讀”的價值還在于對孩子精神的豐盈和海量信息的獲取,他提倡讀整本的書,原汁原味的書,連續性閱讀,不像教材那樣是通過專家修整改編的文本,單篇的文本,就像讓孩子放回了大自然,自由的感受文化的氣息和腳步。

李懷源老師的的單元整體教學,整體把握單元內容在教學中經常會遇到單元內四課的教學內容不平衡的矛盾,教師應能對此整體性調整或處理,如適當調前或調后,有些內容可適當增減。這樣做的目的是突出重點,分散難點,從而駕馭教材。整體設計單元教學單元整體教學既有與課文整體教學一脈相承的一面,又有與其不同的一面,即單元整體教學就是整體把握的是教材中的每一單元。

張學青老師的整本書閱讀向我們介紹了“師生共讀整本書”之路,和學生一起,讀他們的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讀他們的書,就擁有了和他們交流的更多話題。“你讀,他讀,我也讀”是一種氛圍,尤其是老師在教室里的示范閱讀,更有強大的磁力。當學生看到老師手里和他手里讀著一樣的書的時候,心理上的暗示與接近,會讓他讀起來更帶勁。共讀的氛圍,是閱讀興趣的最好的催產素。倪文錦教授首進行的《群文閱讀:閱讀方式的革新》專題講座向我們重點闡述了文本解讀以及閱讀策略的內涵,認為教師的文本解讀能力在群文閱讀教學中舉足輕重,閱讀策略也應多元化,他強調群文閱讀的本質是比較閱讀。李祖文老師通過其概念追溯、教學理念再思考以及從“教學”與“課程”之間的辨析三個角度闡釋對其的認識。并通過“選擇、建構以及注重學習過程”等元素辨析教學案例,從而從“群文閱讀”課程這樣一個嶄新的角度來觀照“群文閱讀”教學。林文寶老師通過個人經驗向我們講述成績不能決定一切、未來,文學背后的智學要以孩子的興趣為主。

通過這次為期3天的學習,我覺得無論是對群文閱讀,還是其他任何學科,興趣是最主要的。教師要做好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其任務就是要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技巧,優化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率。在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增加以學生為主體的活動。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樂學、好學,而且知道怎樣學。

篇2:小學語文老師板書作用隨筆讓學生感受教師板書美

現在有一種傾向,好像要體現課堂教學的完整性、完美性及可觀賞性,通常要各種電教手段一起上,似乎沒必要再在黑板上板書。我以為,黑板不僅僅是為幫助學生記憶服務的,它更應該為幫助學生思考服務。教師適時地把有關內容板書出來,不僅有助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還能把學生的思考引向深入。這是電教手段所不能達到的。美觀的板書能讓學生得到情感的陶冶、審美的享受。教師的板書要文字精練,搶眼美觀。教師可以用色彩鮮明的文字、簡筆畫、圖表等形式清晰地勾勒要表達的內容。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對不同的色彩及格式反應是不同的。美觀的板書可以增強學生的注意力,強化課堂效果,同時也會對學生的書寫產生影響。學生跟一個教師學習時間長了,他的學生寫的字很像自己的老師的字。這說明了學生都有“向師性”。另外,良好的板書還可以激發學生審美情趣和創造意識。例如,筆者在上課時,一般把重點內容用紅色粉筆圈上,用黃色粉筆圈上學生易錯的地方,用藍色的粉筆寫出知識拓展及延伸的地方。這樣的板書就像一幅多彩的圖畫,傳達著知識和美感。

篇3:小學語文教學隨筆動手操作調動課堂氣氛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兒童多動手操作會促進智力的發展。從腦的結構看,人的大腦皮層的各種感覺和運動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積很大,所以手的運動能使大腦的很大區域得到訓練。

動手操作的過程,調動了學生的感官參與,手腦結合。學生的思維離不開動作,動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發展的起點,激發了學生對操作活動的興趣。動手操作建立學生的表象思維,是學生的直觀學習,把書本內容生動化,讓語文學習更加形象,課堂學習氣氛不再是講和聽的形式。比如,學生在課外進行剪報活動,把用到的知識、語句剪下來,增加了記憶,將學習變成了一種布滿情趣的活動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