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真語文系列活動隨筆

真語文系列活動隨筆

2024-08-01 閱讀 9892

離9月28日,已過去了整整十八天,內心的觸動已快歸于平靜,但心里的聲音告訴自己:得用文字記下來,時刻提醒自己,教師唯有扎實、夯實的基本功,才能對得起“專業”,才能稱之為“教師”。

雖然僅僅聽了一天的課,但對自己的觸動卻是深遠的。依稀記得開學初,因為班里的班班通不能用,部編版一年級語文新教材牽扯到字理識字,象形字的演變過程,我幾次去學校申請,說沒有班班通就沒有辦法上課,最終帶著一年級的“小不點”背著凳子、扛著桌子爬到二樓,找到一間班班通能用的教室完成了第一單元的識字教學。聽完真語文,我突然覺得當初說的話是多么得可笑,自己的想法簡直是無稽之談。“真語文”課堂一塊黑板、一根粉筆,一名教師、一群學生,回歸課堂最初的模樣,上出了趣味性,讓我們看到了教師是如何深挖教材,上出深度,上出我們所認為的一堂課必須“出彩”的那個點,觸動我們心的那根弦。著名特級教師賈志敏老師執教《推敲》一課時,沒有繁瑣的教學環節,沒有眼花繚亂的PPT和看似熱鬧實則形式化的學生活動,而是以學生做推的動作開始,理解什么是推,并由此延伸推可以組什么詞。從而引出課題:推敲。通過講述夏衍臨死之時,身邊的人大喊:“我去叫醫生!”這時夏衍直接坐了起來大喊:“不是叫,是請!”“一字之差,天壤之別。”讓學生充分感受漢語的魅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學生看到了字詞推敲的重要性。之后指導學生識字、寫字,指導學生朗讀,這個環節的評價語更是樸實、真實、自然,有針對性,賈老師是這樣評價學生的:你的潛質很好,可是讀得不好;我喜歡你的聲音;你太任性了,就他最聰明;把掌聲送給他……不像我們公開課的課堂“你好,我好,大家好”,你對,我對,都對,不敢有真實的評價,怕被批評“澆滅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整個教學就圍繞著“推敲”二字:進行完朗讀之后,讓學生再讀課題

篇2:小學語文老師板書作用隨筆讓學生感受教師板書美

現在有一種傾向,好像要體現課堂教學的完整性、完美性及可觀賞性,通常要各種電教手段一起上,似乎沒必要再在黑板上板書。我以為,黑板不僅僅是為幫助學生記憶服務的,它更應該為幫助學生思考服務。教師適時地把有關內容板書出來,不僅有助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還能把學生的思考引向深入。這是電教手段所不能達到的。美觀的板書能讓學生得到情感的陶冶、審美的享受。教師的板書要文字精練,搶眼美觀。教師可以用色彩鮮明的文字、簡筆畫、圖表等形式清晰地勾勒要表達的內容。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對不同的色彩及格式反應是不同的。美觀的板書可以增強學生的注意力,強化課堂效果,同時也會對學生的書寫產生影響。學生跟一個教師學習時間長了,他的學生寫的字很像自己的老師的字。這說明了學生都有“向師性”。另外,良好的板書還可以激發學生審美情趣和創造意識。例如,筆者在上課時,一般把重點內容用紅色粉筆圈上,用黃色粉筆圈上學生易錯的地方,用藍色的粉筆寫出知識拓展及延伸的地方。這樣的板書就像一幅多彩的圖畫,傳達著知識和美感。

篇3:小學語文教學隨筆動手操作調動課堂氣氛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兒童多動手操作會促進智力的發展。從腦的結構看,人的大腦皮層的各種感覺和運動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積很大,所以手的運動能使大腦的很大區域得到訓練。

動手操作的過程,調動了學生的感官參與,手腦結合。學生的思維離不開動作,動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發展的起點,激發了學生對操作活動的興趣。動手操作建立學生的表象思維,是學生的直觀學習,把書本內容生動化,讓語文學習更加形象,課堂學習氣氛不再是講和聽的形式。比如,學生在課外進行剪報活動,把用到的知識、語句剪下來,增加了記憶,將學習變成了一種布滿情趣的活動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