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隨筆復習時孩子:想說愛你不容易
期末復習,檢測孩子一學期學習情況的時候到了,檢測老師一學期教學工作成績的時候到了,一到復習,各科老師是卯足了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復習功課。每個老師都希望自己所講到的學生都能記住,考試個個都考100分。
我們班的孩子屬于那種前講后忘型,特調皮特馬虎,特記不住事情。昨天和孩子打賭:我說,老師把答案抄給你們,再讓你們考試。你們都不會考100分。小孩說:不可能。照答案抄還能錯,那也太傻太笨了。我笑笑,說:“那我們打賭”全班一起說“好”。
今天上午離下課還有十分鐘時,我把答案抄在黑板上,讓他們抄下來,我說下午就考,你們好好看看,我看看你們下午到底能不能考100分。
果不其然,試卷寫完,100分沒有,這次試驗的題目是三篇閱讀短文,我們班的孩子短文閱讀能力較弱,孩子不認真讀文章,借此事情正好好好教育他們。
我告訴孩子,100分一個都沒有,還有同學把短文三的答案抄在了短文二上面,你們覺得對嗎?孩子嘻嘻哈哈說不對。我說:那你們知道我抄的答案在短文中出現了嗎?有的孩子說出現了,有的孩子不吱聲頭低下去了。
孩子們:老師講了很多遍,短文練習,答案就在短文里面啊!你們連短文都不看,認為答案寫上去就可以了,那對不上號能對嗎?老師給你的答案上沒錯,但只有你學會讀文章,學會仔細讀題目,學會仔細想想如何寫才能寫出正確答案啊!你們自己不認真,不去尋找答案,就算老師把所以答案都給你,你們也不知道往哪寫啊!
不知道,我這次和孩子們打賭,不知道這次事情他們能不能知道老師的良苦用心。星期一再看吧!
篇2:小學語文教學隨筆動手操作調動課堂氣氛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兒童多動手操作會促進智力的發展。從腦的結構看,人的大腦皮層的各種感覺和運動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積很大,所以手的運動能使大腦的很大區域得到訓練。
動手操作的過程,調動了學生的感官參與,手腦結合。學生的思維離不開動作,動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發展的起點,激發了學生對操作活動的興趣。動手操作建立學生的表象思維,是學生的直觀學習,把書本內容生動化,讓語文學習更加形象,課堂學習氣氛不再是講和聽的形式。比如,學生在課外進行剪報活動,把用到的知識、語句剪下來,增加了記憶,將學習變成了一種布滿情趣的活動課。
篇3:小學語文教學隨筆:我批改作業方式
批改作業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作業的批改,不僅僅是對學生的了解、評價學習的結果,更重要的是要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在長期的教學中,我在批改數學作業方面,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做法。
一、改變了作業的批改的地點
在辦公室里,我經常看見同行埋首于批改作業中,而無暇于精心備課及教研。而我,不論是家庭作業還是課堂作業,都喜歡在教室里批改,共原因有以下三點:
(1)可以縮短作業反饋評價的時間;(2)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3)學生可以及時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
具體做法如下:
(1)對于家庭作業,一般是利用第二天的晨會時間,讓每一個學生把做好的作業翻開,放在桌子角上,自行早讀,教師巡回批改。
(2)對于課堂作業,則在課內最后10至15分鐘,讓學生做作業,早做完的早批改。批改完后交與組長檢查、收齊。
實踐證明,在教室里批改作業,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又能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
二、改革批改作業的符號
數學教師批改作業,一般來說,錯了的打“×”,對的打“√”我覺得那個紅色的“×”是學生永遠都無法訂正的“錯”,學生每天做作業,面對以前那個“錯”,會挫傷積極性。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對于做錯的題,我采取的是“____”這個符合或干脆不批改,而用口頭提示、及時指出的方式。
例如:學生計算
(1)239×5=1155(2)367÷6=61
對于第(1)題,我用手指指著十位,對學生說:“要加上進位來的4!”
第(2)題,我則指著橫式問:“這道題有余數嗎?”
由于教師指出錯誤的明確具體,學生訂正在準確無誤了,訂正時,學生可以擦除錯處,不留痕跡地改正自己的錯誤,再讓我批改一個“√”,并跟他打上一百分,這樣可以極大地保護潛能生的自尊,同時,也可以幫助他樹立信心,失敗了可以重新再來,生活每天對他都是新的!
三、改進評價作業的方式
數學教師批改作業,習慣于對全對的作業,用“一百分”或“☆”予以鼓勵,對中等生一般不評,則寫上“更正”兩個字,我個人認為,這樣的評語對優生來說,固然高興,但對于潛能生來說,就未必。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我們可以改變單一的評價方式,一邊筆批,一邊有針對性地對每一個學生進行語評。例如:對作業做得又好又快的學生,老師可以說:“你很認真!”“你真快!”抑或是一個簡單的“好!”也勝過那個無言的“☆”;對中等生,老師就可以鼓勵說:“如果你速度再加快一點,字寫得更好點,就太棒了!”對潛能生,老師可以邊摸摸他的頭,一邊激勵說:“嘿,不錯,有進步!”“把這道題更正了,就真的是一個進步大的學生了。”“教師相信你下次會做得更好!”試問:有什么書面評語能勝過老師面對面的親切語言親切的愛撫?!這樣的評價方式,可以讓班上的每一個學生,尤其是潛能生,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老師的愛,從而改善師生關系,增進師生間的情感;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