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老師成長隨筆一次演練小結
9月16日接到學校領導通知,得知上學期區里參賽課《賣木雕的少年》被選送到市里,要準備參加市級語文素養大賽,心里真是感慨萬千……
9月19日參加下午參加了由區教研室組織的第一次賽前演練,通過這次演練,本次參賽包含朗讀、答辯、才藝展示、粉筆字和講課五大項,雖然感覺亞歷山大,但通過這次演練,我意識到參加本次活動的意義,同時也意識到自己存在的不足:
1、朗讀:在吐字、表情、感情及與聽眾交流方面還不夠
2、粉筆字:我的字雖然都曾被大家一致認為寫的很漂亮,但是由于練習毛筆字的緣故,在字體、字形規范性有問題;
3、答辯:一致都認為這是自己的弱項,需要熟讀、熟背課標,搜集往年市素養大賽的答辯題庫;
4、才藝:展示軟筆書法,這應該算是自己的“強項”了,需要再跟往年參賽選手取經。
5、講課:這是最重要的一項,通過第一次演練意識到自己的課懇需要大的改動。
篇2:小學語文老師板書作用隨筆讓學生感受教師板書美
現在有一種傾向,好像要體現課堂教學的完整性、完美性及可觀賞性,通常要各種電教手段一起上,似乎沒必要再在黑板上板書。我以為,黑板不僅僅是為幫助學生記憶服務的,它更應該為幫助學生思考服務。教師適時地把有關內容板書出來,不僅有助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還能把學生的思考引向深入。這是電教手段所不能達到的。美觀的板書能讓學生得到情感的陶冶、審美的享受。教師的板書要文字精練,搶眼美觀。教師可以用色彩鮮明的文字、簡筆畫、圖表等形式清晰地勾勒要表達的內容。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對不同的色彩及格式反應是不同的。美觀的板書可以增強學生的注意力,強化課堂效果,同時也會對學生的書寫產生影響。學生跟一個教師學習時間長了,他的學生寫的字很像自己的老師的字。這說明了學生都有“向師性”。另外,良好的板書還可以激發學生審美情趣和創造意識。例如,筆者在上課時,一般把重點內容用紅色粉筆圈上,用黃色粉筆圈上學生易錯的地方,用藍色的粉筆寫出知識拓展及延伸的地方。這樣的板書就像一幅多彩的圖畫,傳達著知識和美感。
篇3:小學語文教學隨筆動手操作調動課堂氣氛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兒童多動手操作會促進智力的發展。從腦的結構看,人的大腦皮層的各種感覺和運動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積很大,所以手的運動能使大腦的很大區域得到訓練。
動手操作的過程,調動了學生的感官參與,手腦結合。學生的思維離不開動作,動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發展的起點,激發了學生對操作活動的興趣。動手操作建立學生的表象思維,是學生的直觀學習,把書本內容生動化,讓語文學習更加形象,課堂學習氣氛不再是講和聽的形式。比如,學生在課外進行剪報活動,把用到的知識、語句剪下來,增加了記憶,將學習變成了一種布滿情趣的活動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