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敘事我第一次讀書會
**年11月26日,我第一次參加了讀書會。這次讀書會的主題是關于正面教育。
首先,賈老師帶領我們進行了一個小小的冥想,在她的聲音的引領下,我全身心的放松了下來,對自己的身體進行了感謝。是啊,回顧我20多年的成長時間,我感恩過家人、朋友、同事,卻唯獨沒有感恩過我的身體,沒有感謝過它20多年以來支撐著我學習、工作,沒有感謝過它陪我度過的開心或者難過的時光。愛自己才能更好地愛別人。
接下來賈老師帶領我們品讀了一個繪本,名叫《你很特別》。主要講的是一群整天出門貼別人也同樣被別人貼星星或者灰點點的木頭人。有一個木頭人總是被人貼上灰點點的標簽,久而久之便輕易不敢出門了。直到有一天他出門的時候碰到了一個沒有被貼任何標簽的木頭人,不管是夸獎的星星標簽,又或者是代表批評的灰點點,都粘不到這個木頭人身上。他很好奇,便在她的指點下找到了當初造出他們的木匠人。這個木匠叫著他的名字,然后告訴渾身被貼著灰點點的木頭人說:“我一眼就能認出你,因為你是我造出來的,你是獨一無二的。當你在乎別人貼給你的標簽時,它就會粘的緊緊的,但你的心里只用知道我有多愛你,眼里只用看到我有多愛你時,你不在乎別人的評價,這些星星或者灰點點也就粘不住你了。”沒錯呀,在愛我們的人眼中,我們是可愛的、陽光的,我們只有在乎真正愛我們的人,在他們眼里,我們不是任何標簽可以評價和概括的,我們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正如神眼中的我們一樣特別。
之后我們又在杜老師和洪老師帶給我的繪畫體驗和品讀《正面管教》這本書。在品讀《正面管教》這本書的時候,我感受頗多。在日常的教學中,鼓勵、表揚是經常會用到的。但我從未思考過鼓勵、表揚有什么何不同,不都是正面引導孩子嗎?但其實鼓勵是鼓起孩子的勇氣,激勵、促進他繼續勇敢前行。而表揚,則是我們對孩子表達令人滿意的評價,我們表揚的時候態度是高高在上的,而鼓勵的時候,則是用尊重、贊賞的眼光去看待他們。而對于身為老師的我們來說,不要單純以老師的眼光來評判學生的好與壞,把眼光放得長遠一些,從孩子的角度調整我們的行為,正面管教和引導,或許教育才能真正起到教育的意義。
冬天冷冷的,但整個讀書會卻一直洋溢著溫暖和感動,不管是父母分享著和孩子相處的美好畫面,還是臺上的老師講解著與孩子相處時要體會和注意的小小細節。不太大的讀書會里充滿了愛和溫暖,也是真正最讓我感動的地方吧。
篇2:小學語文教學敘事農村孩子農村生活
課本第四單元的語文園地“讀讀背背”安排了一組描寫各月份蔬菜特點的歌謠。辣椒、茄子、蘿卜、白菜,對于我們班里這些農村的孩子來說,應該非常熟悉。
我先問“誰家里現在還種有菜地?”因為拆遷、新農村改造,很多家庭都是出來租房。
舉手的有一半。
“你能說出你家菜地現在有哪些蔬菜?”
本來是很簡單的問題,卻難住了一部分孩子。現在他們是飯桌上請吃現成的,估計有些蔬菜還不能辨認。
更好笑的是有說紅薯的,還有說藕。一個屬于農作物,一個是生長在池塘里的。
這能怪孩子嗎?
現在農村可種的田地是越來越少了,專門用來留做菜地的更是少見了。地少了,家長們沒那么忙碌了,平時幾乎不需要孩子們幫忙了。哪像我們兒時,大人們忙得飯都顧不上做,你不去菜地拔蔥、摘茄子、割韭菜,吃什么啊!
再說,家家戶戶的孩子也不多,都看得嬌貴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著,哪舍得用他們啊!
所以,農村的孩子也會和城里的孩子一樣,分不清韭菜和麥苗,所以,他們也說不清什么季節收什么莊稼,什么季節種什么蔬菜。
所以,農村的孩子也會和城里的孩子一樣,什么家務也不用參與,什么家務也不會做了。飯,家長沒時間做,來不及了,可以買,很方便的;衣,沒時間洗了,有洗衣機隨時恭候;小孩子沒人看了,可以及早送到幼兒園,哪里還用像過去那樣,大帶小啊。所以,農村的孩子放學后照樣是看電視、玩電腦,照樣是小小年紀眼睛近視,照樣是過著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日子,根本不用為家長分憂解愁。
魯迅兒時非常羨慕閏土的農村生活,一切新鮮而又好奇,可他卻沒想到,會有一天,農村的孩子也會對農村的生活感到陌生。
篇3:小學語文教學敘事新學期從規范書寫開始
新學期,班里學生的課堂表現、行為習慣都保持得很好,只是這兩天交上來的書面作業卻有些“慘不忍睹”。
首先是作業書寫,由于假期習字的怠惰,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字體歪歪扭扭,書寫生疏、潦草;其次是作業的完成時間,孩子們寫得吃力而又緩慢;還有作業質量也呈下降趨勢,老師剛剛講解過的習題,孩子們在謄寫糾正時卻漏洞百出……這些讓我頭疼不已。
那么,該如何應對呢?心急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散漫休閑的假期已經落下帷幕,在學期伊始,要嚴格要求,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為本學年后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首先,明確作業書寫要求、格式及完成時間,規定獎懲措施,并展示優秀學生作業范例,樹立端正的書寫態度。
另外,在安排課堂作業的時候,課堂上要留給孩子充足的作業時間,保證孩子按照規范要求用心書寫,一筆一劃、一點一滴地練習、積累,讓孩子的書寫技能漸漸高超嫻熟。“萬事開頭難”,好習慣的養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作業的習題設置上,盡可能少而精,讓孩子由假期到新的學年能有一個平緩的過渡期,作業數量的龐大會讓孩子感到疲累和壓力,我們要促使孩子把學習重心放在提升作業質量上面。
而對于書寫習慣一直不好的學生,建議這部分孩子每人買一本名家鋼筆字的字帖來臨摹,只要每天堅持用心練習,相信孩子們定會有所收獲。
有句老話:“字如其人。”整潔規范的書寫寓意著一個人優良的精神風貌,反映出書寫者扎實、養成有素的基本功。對于在知識海洋里遨游的孩童,養成一個良好的書寫習慣尤為重要。
在前些天,我在課堂上板書“錄”字時,“錄”字的下半部分我無意間寫成了“水”字,被孩子們善意地指了出來,那一刻我很羞愧,作為老師,在假期里幾乎所有的文字書寫都依賴于電腦,以至于一些基礎的字都開始在記憶中模糊。所以,在新的學年里,我也要重拾起鋼筆、字典,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新的學期,和孩子們一起從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開始,踏實、認真、細心,用自己手中的筆來精心勾畫孩子們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