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一年級語文老師教學敘事老師我不會畫畫

小學一年級語文老師教學敘事老師我不會畫畫

2024-08-01 閱讀 5807

繪畫對于孩子的意義和所帶來的快樂不亞于游戲,雖然不是教美術的,但在我的課堂上,也會偶爾讓低年級的孩子們通過繪畫來表達分享一節課學到的知識。

今天一年級的課,講完后,就讓孩子們用畫畫的方式,畫出這節課最喜歡的地方:可以是這節課明白的道理、書中一句話、一個詞語等等。孩子們非常開心和興奮,迫不及待地開始畫起來。

一個男孩,歪著身子旁若無人的拖著強調:老師-,我-不-會-畫-畫……

起先想著不去理他,他失去關注后自己一會兒就會進入狀態了,誰知他一直在重復喊著自己不會畫畫。

走過去摸了摸他的頭,他調皮的看著我。其他孩子都說,老師別管他,他就是不好好學習愛搗亂。他不開心的反駁說自己就是不會畫畫。

“你不會畫畫,是嗎?”他點頭。

“你想畫什么呢,不會畫?”他搖頭說不知道。

“所以說你不是不會畫畫,只是沒想到要畫什么,對嗎?”他點頭。

“那現在想一想,想畫什么?”他轉著眼珠想了一會兒,說想畫一個太陽。

“那就開始吧?!彼譃殡y,拉著小臉又開始說不會畫。

我觀察到他的桌子上沒有畫筆,而此時旁邊的一個孩子開始指責,說他不帶畫筆還搶別人的畫筆,大家都不喜歡他什么的。

“你不是不會畫,也不是不知道畫什么,而只是忘了帶畫筆,是嗎?”他點頭。

“為什么沒有帶呢?”他立刻沖口而出說媽媽忘了給他裝書包里。

“嗯?”我看著他引導他思考,“真的怪媽媽沒給你裝書包里嗎?還是……”他想了一會兒,不好意思的用手指了指自己,然后說應該是自己記得帶才對。

“那今天我們沒有帶畫筆,想用其他同學畫筆時,怎么做才好呢?”他不好意思地開始看旁邊的同學,然后又看看我,在我的幫助下禮貌地借到了畫筆,快樂的畫了起來。

我夸他畫的好,還讓他畫的畫送給我,他很開心,畫完一張之后又畫了自己喜歡的大鯊魚送給我,興奮地不得了。旁邊的孩子有點嫉妒了,紛紛說老師別要他的畫,他什么都不會,數學語文都不會,學習不好。

這次他羞愧了,可當我問他真的不會嗎?這孩子閃著眼睛說:“老師,我不是不會,我只是沒有認真聽講……”

……

可能有時候,并不是孩子不會畫畫,而是我們不知道怎么教孩子“畫畫”。多去關注事件背后的原因,而不是只看表面,多一點耐心,多一點方法,也許,一個天才“畫家”就橫空出世了。

“老師,以后上課我不會忘記拿畫筆了?!毕抡n后,這孩子追到樓梯口對我說。

一四班孫潼小同學畫作,有著快樂靈動眼睛的他的朋友們

篇2:小學一年級語文自助開放式課堂教學反思

“自助開放式”課堂分為兩方面:“自助”和“開放”?!白灾币蠛⒆幼灾鲗W習、自悟學習、自得學習。簡言之就是學會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孩子獲得知識的渠道也應是多種多樣的,這和新課標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一致的。

我在教一年級漢語拼音《b、p、m、f》時,是這樣設計的:首先利用孩子感興趣的拔蘿卜、爬坡、捉迷藏、老爺爺拄拐杖圖片引出四個聲母的學習,通過拼讀讓學生將這四個聲母與前面所學的六個單韻母進行比較得出發音輕短的結論。學習完b、p后,讓孩子通過觀察比較出兩者的區別,強化孩子對這兩個聲母的印象。拼讀完以后,我繼續出示課本13頁的四幅圖,讓孩子們找一找這四個聲母都藏在哪?這里可以利用電子白板的注釋功能讓孩子自己到前面來畫一畫,孩子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參與的熱情很高。在拼讀的過程中,很多孩子在暑假里都學過了漢語拼音,都會讀,這時老師就要少讀,把讀的機會讓給孩子,讓拼讀能力強的孩子當小老師領著大家讀,將課堂展示的機會讓給每一個孩子。對于那些拼讀能力較弱的孩子,也要讓他們站起來,大聲地讀出來,讓其他孩子幫助他們糾正錯誤。課堂應該成為每個孩子展示自己的舞臺,當這還需要老師不時地鼓勵和肯定,肯定每個孩子的優點,最大程度地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

學生學習的知識不能局限于書本,學生學習的空間也不能局限于課堂,學生的學習應該是開放的。我們學習語文原本就是實踐的需要,是服務于生活的。我覺的一年級孩子學習漢語拼音時,也要引導孩子聯想到生活的事物。我們實小每到寒暑假都會給孩子布置一項特殊的作業

篇3:小學一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之我見

小學一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之我見

會山鎮中心學校東平小學戴倩倩

聽了林戀老師執教的《小書包》和梁玉波老師執教的《秋天》給我感觸很深。培養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有效地指導閱讀?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文章很多,但具體針對小學一年級學生的閱讀教學卻很少,我試圖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學實際,在語文閱讀教學上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首先,從養成良好的閱讀姿勢做起。如每次讀書之前,可引導學生誦讀讀書歌:“小朋友們,讀書啦!讀書啦!身坐正,腳放平,眼離書本一尺,左手輕輕按,右手慢慢移,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加字、不漏字,字字過目,按標點正確停頓?!边@是最開始指導閱讀的兒歌,就是養成良好的閱讀姿勢,以及最基本的讀課文的要求就是把課文讀正確。良好的閱讀姿勢和閱讀習慣的養成并非易事,需要時刻糾正孩子的坐姿等不良的閱讀習慣,這個過程必須貫穿整個一年級乃至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

二、激發朗讀興趣,多讀以達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1、通過故事引入,設置懸念,激發學生興趣,直接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小學低年級學生都對故事特別喜歡,特別是童話故事,更受他們親睞。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很多都可以運用故事來導入。

2、采用謎語或兒歌引入,切入主題。

3、談話引入,創設情境。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了“語文學科的性質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面對人文性較強的文章,就可采用談話引入,由聲情并茂的談話把學生引入課文所描述的境界里。

課程改革,年級語文,小朋友,文章,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