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一年級老師期末復習反思

小學一年級老師期末復習反思

2024-08-01 閱讀 3333

今年教一年級,一年級孩子確實難管理,而且方方面面都讓老師操心較多。比如:因孩子認字太少,作業(yè)、考試都要老師一題一題讀題才能完成。

期末學校準備調(diào)研一年級,檢測時不準備讀題,為了讓孩子適應不讀題考試,我將書上所學知識梳理了一遍之后,就以試卷練習為主。第一次練習時,試卷上文字敘述的題目就很多,考到這樣的題目很多不認識字的孩子就懵了,因為有很多字不認識,不知道什么意思,因此很多題目不是空著不寫,就是胡亂瞎寫。試卷考完,很多孩子成績明顯下降了許多。于是在講試卷時,我把題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字及比較重要的詞帶著孩子多讀了幾遍,讓孩子們認識。并且凡是文字多的題目都讓孩子自己試著讀。這種方法還是有效果的,經(jīng)過多次練習,孩子們答題時明顯好多了,很多孩子基本能按照要求答題,且正確率提高較大。可見,練習真的有助于孩子的提高的。

但是在臨近期末測試的這幾天,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課堂中注意力嚴重不集中,仔細分析了原因,覺得還是最近練習量較大,而且題型、內(nèi)容重復較多,孩子們有些厭倦了,特別是一些比較優(yōu)秀的孩子,什么都會了,對大量的練習一點興趣都沒有。可見,復習形式過于單調(diào),大量重復練習是造成孩子厭學的原因之一。

今后,我復習時我會注意復習的形式及練習的量,避免讓孩子們厭倦。

篇2:小學期末復習反思讓學生學會自己著急

每當復習考試的時候,相信每位主科老師都著急過,你講呀講,不知講過多少遍,可到頭來該錯的還錯,不該錯的也錯。你急了,于是你提高聲音,加快語速,想引起孩子的高度重視,事實上卻事倍功半。往年,我也如此。

今年,我改變策略,自己表面淡定,讓學生著急。

一、定個可行的小目標。每個人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之上,在心里把某一個同學或一個分數(shù)作為一個目標,力爭看齊或者超越。每一次小測試之后,達到目標在自己的書上最后一頁打賞一顆星。

二、找出存在的小問題。

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學習特點,請教老師、同學或家長,共同幫助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復習計劃和方法。同時發(fā)動全班學生齊動手,每個學生利用自己的優(yōu)勢,找出自己最拿手的題型,把這類知識教給那些對這些題型有困難的同學,以此以他人之長補己之短,班內(nèi)形成了互幫互助的良好局面,全班同學共同進步。學生的積極性比原來老師牽著復習時要高得多,學得也輕松了。

三、撿拾時間的小碎片。課堂的前幾分鐘,學生往往還沉浸在課間的歡愉中,這時可以根據(jù)所學內(nèi)容迅速出示兩、三道簡便計算、解方程或說出數(shù)量關(guān)系式等等,并用百分制記下自己所得的分數(shù);課中學生疲憊之時,可以讓學生到臺前做小老師,講得好加星,一周一總結(jié)評比。

這樣學生“急”著要達到自己的目標,沒有了原來被動復習的消極性,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3:期末復習教學反思讓寫題講題發(fā)揮更大作用

在期末考試以前,為了提高學生的審題和讀題的能力,一般需要進行大量的試題訓練。然后通過老師的講解,對學生進行更正。但是,如何讓這一過程發(fā)揮出更大的效率,這一直是我思考的問題,為此我在講題的過程中進行了比較多地探索。

首先,在做題的過程中,我會對學生的做題的習慣進行要求。我會要求學生對于基礎題的部分,如果判斷出了錯誤就自己改正過來。并且對于字詞題需要把字詞查出來。這樣的境況下,學生就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在講題的過程中,剛開始的時候,我會為了追求速度把題目將的特別的快。在這樣的情況下,我發(fā)現(xiàn)學生除了記錄了一些答案以外基本上沒有什么收獲。后來我改變了方法,一方面基礎題隨機的讓幾個同學來進行講解。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加深學生對于基礎題的印象。同時根據(jù)學習效率的金字塔“教給別人”是效率最高的,并且基礎題沒有太多的答題技巧,所以通過這種方式進行講解是比較好的方法。

但是,對于閱讀題和有些難度的題,首先我會進行講解,同時將不同的題目進行歸類。比如說:概括類、讀表格類、修辭欣賞類、感悟啟示類等,在遇到某個題目的時候我會讓學生先判斷遇到的題目的類型。這種類型的題目應該如何回答,這樣的話就可以讓學生形成自己的答題模式和答題方法,讓學生提高做題的能力。

同時,在講完題以后,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答題方法,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對于答題方法的印象不深刻,再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對于如何答題,印象仍然是十分的深刻。這個時候,我想了一個辦法,在講完一道題以后會隨機的找?guī)讉€學生進行錯題反思。比如說,通過這道題的講解,你發(fā)現(xiàn)什規(guī)律?在以后做題的時候,你會如何做呢?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會給學生的思考的機會。讓學生在每次做題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思考。讓學生在做題講解反思的過程中,不斷的形成答題的模式和答題的方法。

當然,提高講題的效率和效果,一定會有更好的辦法。在以后的講課的過程中。我會不斷的探索,尋找更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