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參觀學習感受:所見所感
學校參觀學習感受:所見所感
2月19日8:00,帶著領導的囑托,懷揣著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我們在李校長的帶領下奔赴充滿神秘的河南zz學校。
經過近九個小時的顛簸,下午5點多鐘,我們終于來到了這所令人神往的教師學習基地--z學校。校園里隨處可見學期末各年級各班在z市的成績排名,幾乎科科排名第一,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這所曾瀕臨倒閉的學校,在短短幾年的時間里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晚上,在賓館里我們開始迫不及待地研讀有關z教學理念的一些資料。
接下來的幾天,我們開始奔波于課改的前沿--課堂。春寒料峭,但這卻絲毫阻擋不住我們學習的熱情,走往教室的路上,寢室里,餐廳里,處處留下了我們討論交流的身影。對比中反思著,幾天下來,感覺收獲還是挺多的。
一、先學后教,播種智慧和希望
這是在一條走廊里我記下的一條標語,z人是這樣想的,更是這樣實踐的。這幾天聽的十幾節課里,發現了一個規律:無論是哪個年級,無論哪個學科,老師的授課的全過程都圍繞著學生的學展開。教學環節的安排也都是相似的:看書、檢測、更正、討論、作業。
比如一位四年級的語文老師在教授《自然之道》一課時,過程是這樣的:直接導入--出示本節課學習目標--第一次先學后教:比誰能正確朗讀課文--第二次先學后教:劃分段落,理清課文思路--第三次先學后教:自主識記字,接下來就是聽寫詞語,當堂檢測。當時看到這里,我們心中對這種模式充滿了質疑:沒領著學生學字詞,沒指出易錯的地方,沒給學生練習的時間,僅靠他們3分鐘的認真觀察,學生會寫嗎?結果完全出乎我們的意料,孩子幾乎都不大出錯。
再對比我們的課堂,一篇課文學完,老師借助屏幕引導識記字詞,課下反復練習,但聽寫時總有一些中下游的學生錯誤百出。
z的法寶在哪里?我想:充分的相信學生的能力,擺正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地位,大膽地放手,先學后教,逐漸形成習慣和能力,這就是答案。
二、課堂上,沒有不學習的孩子。
在z的這幾天,我們聽了十幾節課,包括各年級各學科,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引起了我們的注意,課堂40分鐘里,孩子們都精力高度集中,勾勾畫畫,讀讀寫寫,沒有一個不學習的身影。
反思我們的課堂,臺上教師激情四射,講到精彩處,甚至是慷慨激昂,可是臺下總有那么幾個同學或交頭接耳的,或貌似神游的,或側倚,或凝神......一節課下來,有的學生課文沒讀熟,生詞不會寫,問題不會答,收獲寥寥。
究其原因,孩子們缺乏的是一種責任意識。z學校的“先學后教”解決了這一難題,課上能讓學生像考試那樣緊張地學習,就是當堂達標。而z學校“教書育人的責任制”更是為學生提供了榜樣。開始可能學生是迫于制度的約束,不得不“四清”,慢慢成了習慣后,學生會主動找老師“清”。
三、充滿激情的課堂氛圍
在z學校對教師有一項硬性要求,就是只要教師走上講臺,必須是滿腔激情,并且作為評課必評的內容,目的是此來營造濃濃的學習的氛圍,從而感染學生。40分鐘一直保持精力的高度集中,學生們確實很累,但是因為有了老師的激情投入,才使得時間過得如此之快。
所以,只要我們走上講臺,就要要求自己通過語言、情感來激發學生。因為課堂上老師親切的目光、和藹的態度、緩緩的語調、微笑的面容,都會營造一種激情的課堂。“微笑是教師職業的需要”。如果我們的老師一進課堂,臉繃得緊緊的,鐵青著臉,學生的心里也就覺得很恐懼,心里就像“十五只桶打水,七上八下的。還有什么激情可言呢?課堂上老師把微笑帶進課堂,學生就會有一種親切感,學生學起來就會感到快樂,氣氛就顯得活躍。面帶微笑的提問,可以消除師生間的鴻溝;和藹的態度,可以縮短師生間情感的距離;緩緩的語調,讓學生感到親切而可敬。
四、四清的管理模式
四清是z最具有特色的地方,堂清的內容是完成當堂的學的內容,三分之一的練習時間是堂清的時間保證,學生的自主學習是堂清的方式。z把學生自學發揮得淋漓盡致,學生依據自學指導,自習課上都能積極地進行學習,自主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當堂完成學習任務,自己看書,自己做練習,自己管理自己。“四清”的核心是周周清,要求做到熟能生巧、準確無誤和靈活運用,特別重視學生會讀、會背、會默和會表達。每周五下午開始周周清,一是學生自查,二是同桌互查,三是教師復查,提出了“人人滿分,人人過關”的強硬規定。也讓學生認識到“你查我,我查你,其實都是查自己”的道理,力求達到“隨你查,隨你問,查哪問哪都會答”的效果。周周清采用滾雪球的方式,以本周學習內容為主,上周學習內容為輔,保證教學的時效性和延續性。
蔡z校長說:“學生能不能成才,不是老師教出來的,是學生自己學出來的;教師走進課堂的任務不是去講,而是組織學生學;什么叫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學會了才叫完成教學任務。”這三句話的核心是:學生是自己學出來的,人人都能學好。
所以,課堂上少一些冗長繁鎖的導入,少一些不切實際的拓展,少一些不必要的引導,多給學生一些思考的空間和時間,簡簡單單地教語文,才能真正地培養起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與能力。
篇2:學校參觀學習感受:學習感悟實踐
學校參觀學習感受:學習感悟實踐
----z實驗小學學習感受
9月26日,在馬校長的帶領下,全校35名班主任走進了z實驗小學。31個教學班,90多名教師,2400多名在校生,一個大氣、規范、具有豐富底蘊的學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深受啟發,不斷思考
學校以人為本,鑄民族之魂的校風,立已達人,五十年后見的校訓,為學生終身幸福奠基,為教師持續發展服務的辦學思想等,處處閃動著李升勇校長的智慧與大氣,處處顯示著他對“道”與“術”感悟與內化。更加彰顯著他的以人為本,無為管理,實則是由制度管理,人文管理,走向了文化管理與微格管理境界。
學校校門的浮雕像設計,更是讓人佩服有加,以人為本,動手實踐,書澤心田;教育回歸生活,回歸家農業......校園操場中的“大漢風韻”漢字廣場,更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小學階段的全部生字,用四種字體來表示,不同著色的漢字又從高空構成了“慎獨”等大字,可見設計之精心。教學樓各樓層的文化設計更是別具風格。每層一主題,每層一中心;細微之處見真知,各個樓層中間縣掛的是中外著名油畫欣賞,是學生自己動手的自繪畫;各個教室外的文化墻更是各個獨具個性的班級中隊特色文化的展示與呈現。
二、結合實際,學以致用
五年級家長委員會成員的護隊,進入校門前整齊的兩列路隊;年級部主任負責制,年級級輪渡值周制度;路隊行進中的挺胸收腹,強有力的擺臂,自信的步伐;
每周升旗儀式上各值周年級對上周工作的及時總結與鼓勵(紀律之星,衛生之星,路隊之星);學生解散時強有力的音樂背景(121節奏顯明);同樣一件校服卻又分為不同級別的星級同學(學校之星的評選);
學生課間在樓道內的一字長隊,彬彬有禮、大大方方、鞠躬問候“客人好”;課間的安靜有序......
學生課間操的精彩表演及展示......
這些方面都讓我們在感嘆敬佩之余,有所得。那么,大家不要等待,行動起來,結合學生實際,學以致用.
三、增強問題意識,重積累,構特色
學校的路猛主任和創新班主任劉德蕓老師分別做了精彩的經驗介紹,讓我們佩服,讓我們思考。我個人認為,他們之所以能夠做得這樣好,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在于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發現問題的意識,解決問題的決心,注重積累的習慣和團結互助的集體。
希望我們大家都積極行動起來,經過一學期,一學年,兩年,三年,我們學校的每一位優秀班主任,在我們的辛苦、勤勞、智慧的陪伴下,大家肯定會在班級管理方面有自己的特色與品味。一個個別具一格,個性突出的特色班級一定會成為我們德州新湖南路小學書香校園、藝術校園、陽光校園中一道道亮麗的迷人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