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改學校參觀心得:個人的發展在路上
課改學校參觀心得:個人的發展在路上
20**年11月14日,學校全體老師來到了常德市五中參觀、交流和學習。學校既然安排我們到這所中學參觀,肯定是存在著它的優勢和亮點的。所以我懷著敬仰和學習的心態來到了常德,走進了這所中學。
一、學校深厚的文化底蘊、濃厚的學習氛圍深深地吸引了我。
一走進校園,處處彰顯著活力、張力、激情與大氣。在優美如畫的校園里,綠樹婆娑,花團錦簇;弦歌陣陣,書聲朗朗。歲月的風塵,歷史的烙印,令五中人平添了一份奮發向上的責任與使命。整座校園里,不論是校道旁一組組規整而明麗的櫥窗,還是草坪花壇中一塊塊溫潤而懇切的語錄牌;不論是嚴謹而生動的課堂內,還是活潑而富有創意的活動中......處處透射著一種昂揚進取的精神。
學校的“和美課堂”更是讓我感受到了教室的美、學生的美、教師的美。
在五中聽了兩節英語課都讓我印象深刻,先說說教室布置的美,前黑板最上方有中英文對照的諺語,左下角有合作小組的表格,六小組,每組九個成員,右邊有英文課表。后黑板有六小組的組名,并有相應的六小塊,供學生默寫評比使用。后黑板左邊是光榮榜,有學生的照片,展示著考試單科王,運動會冠軍、紀律標兵、學習標兵等學生的照片;黑板右側則是成績爛,張貼著學生的成績。黑板下方則貼滿了學生的英語手抄報,五顏六色,吸人眼球;而靠窗的角落里是一個書柜,里面整齊擺放著勵志的數目。這種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讓我一走進教室仿佛就置身于英語學習的氛圍和環境當中,情不自禁的就想開口說英語。
再來說說學生的美,學生一個個精神抖擻,學習積極性很高,特別是習慣的養成讓人驚嘆,老師發出一個指令,學生馬上能夠把它完成并做得很優秀。從合作小組的展示活動就可以看出,學生思維能力很高,當時有三組展示對話,各有創意和亮點,而且學生展示完,都有另一組的成員來點評。很有特色。學生人人參與,收獲到了效果。
老師上課很輕松,不用怎么費勁就能夠讓學生完成任務又高效。教師也是用學案,學案分為六個步驟:預習檢測、自學探究、合作戰時、梳理提升、達標拓展、學后反思。老師的理念是以學生為主,力求讓每個學生都開口說英語。
二、學校何校長的報告精彩,有深意,讓人佩服。
從校長的匯報中得知學校以“促進人的發展,培養發展的人”為辦學理念,追求提高師生的生命質量和學生的快樂成長,學校文化建設得很好,學校各處都能看到刻著學校理念、追求的石碑,特別是辦學追求的那塊石碑特別引人注目“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和而不同。”
常德市第五中學是一所市教育局直接管理的公辦初級中學。前身是為紀念共和先驅宋教仁(字漁父)先生而命名的“漁父中學”,創辦于1937年,迄今已73年。
學校設施完備,特別是以科技樓為核心的一系列現代化多媒體教學和辦公系統及領先全國的科技創新實驗室、電子鋼琴教室等特色功能教室及全校英特網的設施讓我們嘆為觀止。
那么學校是怎樣做到這些的呢?毫無疑問肯定是有一位好的校長,確實,何校長是一位好校長。何校長既傳統又很潮流。不過,更多的是他思想的新潮。在這樣信息化的社會他不主張用媒體宣傳自己和自己的學校,他說不用新聞的眼光看教育,這是他的傳統,他認為好的學校是口口相傳的。它的新潮在于,一個五六十歲的人口中時常能夠跳出神馬啊、周杰倫、方文山、中國風啊等這樣的詞語。
他,能夠想學生之所想;他,不追求名利;他,很實在;他,很有思想;他,夠自信;他,是個學者;他,有未來的眼光。他,擅長樂器和毛筆字。最讓我佩服的是他的潛心和定力,這是我很贊同的,我想這是很難做到的,他強調任何學校的發展都在路上,所以用心是無比重要的。他,告訴我們三句話:把自己的職業當做事業;在追求事業的成功中實現自身的價值;團隊和個人應該共享價值成果。對于他的團隊,他也有自己的看法:一定要讓老師感到成功,每年年底他都會設很多獎項,說到這個他很驕傲,聲音也似乎大了起來。評選優秀老師就像評選感動中國人物一樣,每次老師獲獎時都是掌聲一片,感動到流淚。雖然只是小小的一塊獎牌、一束鮮花,但這讓老師感受到了成功。都想這種成功是屬于自己的。
校長何曉明先生被評為全國名校長,學校被編入湖南省教育名人名校志,這是他的名片上著有的,報告完后,老師們掌聲不斷,都被他滔滔不絕,沒有稿子沒有課件的精彩演講所感染,散會后,老師們紛紛上去索要他的名片,我走到他前面時,名片就快發完了,我就搶先的抽走了最后一張,他抬起頭朝我笑笑,當我從他身邊經過時,他拍了拍我的肩膀,說,年輕人要多努力認真啊。。。我忙點頭示意,并口里應答者。我常常想一個人,一個有思想的人,他說的東西往往能夠代表他其實就是這么做的。所以,我一定會好好努力認真。因為這是一個思想者、實踐者、批判者、建設者給我的勉勵。
參觀完后,覺得五中有位好校長。五中是一所名副其實的示范性中學。
篇2:小學新課改教學心得
關于小學新課改的教學心得
文昌市頭苑培基小學尤旺
自課改后,課堂的主體應該是學生,教師要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要敢于讓學生暢所欲言,盡量給機會學生展示自我。在教學中我們要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充分肯定學生的優點,做到以掌聲表揚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用積極的語言加以評定,多鼓勵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培養他們的自主合作與探究精神,以行動讓其感受到團結協作、互幫促進的重要性,讓學生在不斷學習中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總結文藝的規律,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不能只給一個答案,而應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教給解決問題的方法,從中獲取能力的手段,充分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把學生放在教育教學的“主體”地位。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創設良好和諧的學習氛圍,更有利于減輕學生學習上的精神負擔,這樣一來,學生在對教師的熱愛和期盼中就能激起強烈的求知欲望,更好地促使學生積極地學習。
要當好一名合格的小學教師,就要充分提高自身素質,積極地投身新課改,作為當代新形勢下的教師更要不斷加強業務、理論上的學習,不斷地更新觀念,以新理念新觀點來適應社會的發展。我在教學中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積極地參與各種教研活動,及時汲取營養,豐富自身的素質,力爭在新課改中有所作為。
新課改的核心是“注重教學過程,注意以學生為本、學生能力的培養。”我想這就是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唯一的標準。我從事教育教學17年來,感悟深刻,下面我淺談下自己的拙見。
一、課堂上創設情境,發揮最佳教學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我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景,一來可以吸引學生學習聽課的注意力,二來大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這樣的過程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到了文本知識,從而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充分認識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
二、聯系實際,多激勵學生提高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若能發揮學生的主體積極性,創設一個良好的思維活動空間,那么教學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學中教師應是配角,而學生們則是主角,如何引導、啟發和點撥?能否真正把學生引到學習的領域,教師在平時的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盡量地收集、制作與教材有關的教具,讓學生去熟識。因此,在教學中我注重善于引導學生從生活現實出發,根據其掌握的情況,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激勵學生共同參與,讓其發揮想象,積極活躍思維來解決問題。
三、注重過程教學
新課改傳授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還包括技能、創設問題、思考與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價值觀幾方面。所以課堂教學要教給學生的應該是探究學習的方法,教給獨立思考、團結合作的意識。
篇3:課改心得我三精課堂實踐小結
不知不覺,從**年之初參加苗蔚林校長組織的“三精”活力課堂征文活動,進而參加在平明中學舉行的“三精”活力課堂活動活動,至今已將近一年。回顧這一年的時光真是過得很快,但卻又是歷歷在目。
一、“三精”課堂實踐持續用力
雖說苗蔚林校長的“三精”活力課堂出發點是在中學,其實在我們的小學課堂(特別是農村小學的語文課堂)也同樣適用,由于本人今年執教的是一、二年級語文,所以我們主要是在低年級語文課堂進行“三精”教學的實踐。通過實踐,我們發現無論是在低年級的識字、寫字教學中,還是在低年級的閱讀和口語交際教學中都可以踐行“三精”活力課堂的精髓,而且效果甚佳,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力。
二、向“三精”班級管理邁進
凡是在村小做過低年級班主任的老師都有這樣的體會,低年級的班主任不易做,也不宜做,特別是村小一年級的班主任更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得了的,要是班級人數再多些(還有七、八個不夠年齡的學生),學校里再有個商店,那教室里的垃圾簡直就是“滿為人患”了。恰巧這些情況,我們今年都遇到了,要想把這樣的班級管理好,只是需要頗費些腦力與精力的。通過今年半年多的實踐與探索,我們發現“三精”課堂完全可以向“三精”班級管理邁進,班級的衛生和班風、學風也大有進益,成效很不錯。
三、再次研讀《困惑與執著》一書
“三精”活力課堂對于我們來說,畢竟還是“舶來品”,在操作與實踐的過程中,我們還是有很多不解與困惑之處,更缺少高人在我們身邊以便我們隨時請教、請益,怎么辦呢?好在我們當初參加平明中學“三精”活力課堂時,苗蔚林校長贈予我們每人一本《困惑與執著》。有了此書,我們在實踐中遇到問題時,都可以向這位“無聲的老師”請教,而此書又是一本實踐性與現實性很強的著作,每每遇到問題,我們都可以從書中找到啟示,讓我們獲益良多。
“三精”活力課堂是扎根于農村教育現實而又充滿活力的一種課堂實踐,我們要想真正地領悟“三精”活力課堂的真諦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感謝《困惑與執著》一書,更感謝苗蔚林校長開創的“三精”活力課堂,讓我們在教育教學中可以更好的前行,我們會因為一路由您而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