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參觀學習感受:學習感悟實踐
學校參觀學習感受:學習感悟實踐
----z實驗小學學習感受
9月26日,在馬校長的帶領下,全校35名班主任走進了z實驗小學。31個教學班,90多名教師,2400多名在校生,一個大氣、規范、具有豐富底蘊的學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深受啟發,不斷思考
學校以人為本,鑄民族之魂的校風,立已達人,五十年后見的校訓,為學生終身幸福奠基,為教師持續發展服務的辦學思想等,處處閃動著李升勇校長的智慧與大氣,處處顯示著他對“道”與“術”感悟與內化。更加彰顯著他的以人為本,無為管理,實則是由制度管理,人文管理,走向了文化管理與微格管理境界。
學校校門的浮雕像設計,更是讓人佩服有加,以人為本,動手實踐,書澤心田;教育回歸生活,回歸家農業......校園操場中的“大漢風韻”漢字廣場,更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小學階段的全部生字,用四種字體來表示,不同著色的漢字又從高空構成了“慎獨”等大字,可見設計之精心。教學樓各樓層的文化設計更是別具風格。每層一主題,每層一中心;細微之處見真知,各個樓層中間縣掛的是中外著名油畫欣賞,是學生自己動手的自繪畫;各個教室外的文化墻更是各個獨具個性的班級中隊特色文化的展示與呈現。
二、結合實際,學以致用
五年級家長委員會成員的護隊,進入校門前整齊的兩列路隊;年級部主任負責制,年級級輪渡值周制度;路隊行進中的挺胸收腹,強有力的擺臂,自信的步伐;
每周升旗儀式上各值周年級對上周工作的及時總結與鼓勵(紀律之星,衛生之星,路隊之星);學生解散時強有力的音樂背景(121節奏顯明);同樣一件校服卻又分為不同級別的星級同學(學校之星的評選);
學生課間在樓道內的一字長隊,彬彬有禮、大大方方、鞠躬問候“客人好”;課間的安靜有序......
學生課間操的精彩表演及展示......
這些方面都讓我們在感嘆敬佩之余,有所得。那么,大家不要等待,行動起來,結合學生實際,學以致用.
三、增強問題意識,重積累,構特色
學校的路猛主任和創新班主任劉德蕓老師分別做了精彩的經驗介紹,讓我們佩服,讓我們思考。我個人認為,他們之所以能夠做得這樣好,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在于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發現問題的意識,解決問題的決心,注重積累的習慣和團結互助的集體。
希望我們大家都積極行動起來,經過一學期,一學年,兩年,三年,我們學校的每一位優秀班主任,在我們的辛苦、勤勞、智慧的陪伴下,大家肯定會在班級管理方面有自己的特色與品味。一個個別具一格,個性突出的特色班級一定會成為我們德州新湖南路小學書香校園、藝術校園、陽光校園中一道道亮麗的迷人風景線。
篇2:課改學校參觀心得:發展在路上
課改學校參觀心得:發展在路上
懷著一顆虔誠的心來來到了常德這個并不是很發達的城市,干凈的街道帶給了客人幾分熱情和感動,西洞庭湖美景讓人流連忘返,柳葉湖的浩瀚平靜帶給人心靈的陶冶,劉海哥的歷史故事增加了城市的幾分神秘,詩墻的幾分厚重又不得不感慨城市的古老。常德是個好地方,一切都是那么的讓人難忘。
一、建設校園-愛崗敬業和樸實無華
第二天在酒店的吃完早點后就開始了常德五中的學習之旅。進入校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八根很有氣派大理石柱,帶給了這個學校現代化的氣息,他的校門是全開放式的,讓人覺的很是放松和舒適。道路還在修建中,學校也是現代建筑和老式建筑交互存在,幾棟教學樓也是有特色,分別是至善樓、勤勉樓、明德樓、田徑場,老師有自己的住宿樓,那種居家式,音樂教師是由音樂老師根據自己的愛好布置的,真正體現著自己的地盤自己做主,他們的考試有專門的考試式,辦公室也是異常的寬敞和干凈,在每個教室都備有醫藥箱,教室的名人名言是學生照片加上自己最喜愛的一句格言,能看出班主任老師的用心,看得出這是一個硬件很是有實力和建設中的一所學校。
二、創造課堂---在探索中發展,充滿著新的活力
我們的到來學校并沒有什么隆重的儀式,很和諧,少做作,一切按部就班,老師也是以平常心態。領了聽課牌,我開始我的學習之旅,第一節是初三405班一位年輕女老師上的《周公誡子》,這篇課文是語文版里的篇目,我們用的是人教版,因而有點陌生。老師上課很從容,最先總結介紹了班級上周的情況,由課代表發言,老師接著念了一篇勵志的文章《好好活著就是愛》,期中一句話讓我感觸很深:不要混世度日,人好好活著就是愛。現在還能記得起老師眼角的幾滴淚花,十幾分鐘下來,顯得課堂很真。老師的課堂是傳統加新式課堂的結合,有老師的講解,有現代化的白板。
老師講的過程有許多的質疑,學生的也是有問有答,老師隨時在變化著她的教學方法,首先學生沒有參與,她就改為討論。特別是在關鍵處她在黑板上出示一個句子:德行寬裕,守之以恭者榮。講出了句子的特殊句式,和重點翻譯,讓學生有學習的一個范本,然后能攻破其他類似的句子的理解。這節課的任務重點在于讀和六個句子的翻譯理解。課堂任務還是完成了,學生和老師雙邊活動相對也是還是比較好的。課后我跟老師進行了交流老師給了我一份導學案,老師給了我一份導學案,學案上設計的內容按照課堂目標導航,自主學習方案,課堂導學方案,當堂評價方案四部曲。內容設計的很有條理,其實操作性是很強的。但是課堂中沒有用到這份資料很是遺憾,看了內容和整個課堂比較了一下,看來這還是一堂沒有完全放開的課,缺少一些整體感知,不過也很是慶幸,真實純正的課堂,沒有任何的作秀。看的出來老師是在試著探索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課堂教學正在建設中。
第二節課是初一朱自清的《春》一篇經典的美文,能選這篇文章是需要很大勇氣的。老師很有激情,學生參與度很高,不過在點撥的時候還是缺少一些火候,例如修辭的點撥,寫景角度似乎講的不是很清楚,但是讀的指導是很到位的,學生學習習慣也養成的很好,一節課下來還是很有收獲的。看得出來是一位很用心的在大膽探索教學的一位有經驗的年輕老師。
三、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釋放學生青春活力
“大課間”是常德五中安排于每天上午必須讓學生們運動起來以加強鍛煉的40分鐘,于20**年9月施行。
秉著“人人參與、人人快樂、人人享有”的體育理念和“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生活一輩子”的信念,把以增強學生體質為目的的構想,在校園里開展起來,這個做法,我認為是我們每個為人師者都應該學習和可以效仿的。我們的教育是全方位的,在現今的社會里早已摒棄了那種以單一的知識性目標為宗旨的教學模式。體質的增強與體魄的強壯早已提上日程,所以,每天的鍛煉很有必要,可是在目前的學校教育中,又難免會存在一些不能正確看待體育鍛煉的現象,因此,由學校作為一個硬性的實施方案來達到保證鍛煉效果是再好不過。
大課間在他的安排與設置上也很合理。它分為廣播操(青春的旋律)、團體操(兔子舞)、手語操、太極扇。它在形式上突出了具有現代氣息的韻律操和兔子舞;在動感節奏上保證了學生應有的運動量和體能鍛煉效果,讓學生愿意去跳,喜歡去跳。同時,為了調節運動頻率和照顧體能較弱的學生,并滲透德育理念--“在學會感恩中學會做事,在小事易事中實踐”和美育理念--“會欣賞、會批判、會創造”而插入了手語操--《感恩的心》和具有民族傳統文化特色的太極扇。
短短的40分鐘,包含了如此多的內涵,我真為編者的良苦用心而慨嘆。
四、何校長說:發展在路上
讓我收獲最大的是最后何校長的講座,何校長,一位為了這個學校奉獻了15年的主人、付出者、土皇帝,從容的談吐看的出來他的平易近人雖然報告的時間有點長,但是他的對學校建設的付出,他對學校教育的思考,他在教學中的大膽實踐讓所有在場的田稻老師為之感動,也一下子敬佩起這位校長,何校長十年堅持每周親自為學生做國旗下講話,博覽群書成為他的生活習慣,他提倡的在學會感恩中做人,在小事易事中實踐的德育理念;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體驗感悟的智育理念;人人參與、人人快樂的體育理念;會欣賞、會批判、會創造的美育理念立足當下,著眼未來。我想在這樣的教育理念下培養的學生一定是一個全方面發展,新型社會下必不可少的人才。于學生個人而言,將會是受用一輩子的教育。同時,我又不得不佩服何校長帶領的這個教師團隊,他們必是一支高素質、有激情、生命勃發的隊伍。
在何校長的匯報中,讓我印象最深的莫過于他對教育的思索和實踐.他把教育從職業改為事業,真正的安靜辦學,在追求事業過程中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他所采用的激勵學校老師的精神鼓勵法很是奏效,每年的28項獎,落實到各個崗位,每年的校園十大感動人物是提升老師人生價值的一個平臺,無需金錢.激勵就好.在物質橫流的社會這是難能可貴的,淳樸的人淳樸的校園。
校長的目標將是為了學校的長遠發展而奉獻自己的畢生精力,他說學校的發展在路上,他人生目標的發展在路上,教師的發展,學生的發展在路上,是啊!人的一生是奮斗的一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人有目標就好,有毅力就好,祝愿我的校長能早日帶領常德五中再創輝煌!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徜徉在五中校園,動靜之間,讓人如沐春風。靜謐之中,透著一股向上的激情。快樂的孩子享受著絢麗的年華,慈和的老師透射出一種儒雅之美,忙碌的領導眉宇間閃動著睿智與精敏......一個個美麗的影子在和煦的春日中折射成瑰麗的畫境。我們一直在嘗試多角度全方位地對她的學校文化進行全面的展示,但每每又會感覺難以描摹出她那介乎于有形與無形之間的神韻。其實,她的神韻恰是寓抽象于具體之間一種深厚的文化底蘊--這種文化,不恰是一種智慧的真、禮仁的善與和諧的美的融合嗎!
常德之行,匆匆兩天,可是收獲卻是永遠的。古城的歷史魅力,古城的時代發展,還有古城人的質樸與上進都深深的激勵著我。
篇3:課改學校參觀心得:五中學習體會
課改學校參觀心得:五中學習體會
20**年11月13日至14日,田稻中學初中部一行人前往湖南省常德市第五中學學習。常德市第五中學地處湘北錦繡之地、陶淵明筆下桃花源仙境之側--武陵古城,是一所市教育局直接管理的公辦初級中學。前身是為紀念共和先驅宋教仁(字漁父)先生而命名的“漁父中學”。
在優美如畫的校園里,綠樹婆娑,花團錦簇;弦歌陣陣,書聲朗朗。歲月的風塵,歷史的烙印,令五中人平添了一份奮發向上的責任與使命。整座校園里,不論是校道旁一組組規整而明麗的櫥窗,還是草坪花壇中一塊塊溫潤而懇切的語錄牌;不論是嚴謹而生動的課堂內,還是活潑而富有創意的活動中......處處透射著一種昂揚進取的精神。工作、學習、生活在這里的近三千名師生自詡為“今日漁父傳薪人”。學校以促進人的發展,培養發展的人為辦學理念,追求提高師生的生命質量和學生的快樂成長。校風、班風好,社會評價優良。
那天,我們首先聽了兩節課。聽完課后,大家在一起交流都感嘆,該校的課堂并沒有多少新形式,也沒有什么花架子,但課堂很實在,學生實實在在學到了點東西,而且學得很扎實,老師也沒有因為有人聽課就改變原來的計劃,該講練習還講練習,而且很多指令都是用中文發出的,從中可看出老師們有著一顆平常心,學校有著一顆平常心。而且,現代化的設施讓我們羨慕不已,原以為身處省會城市的我們定是現代化的領先人,沒想到常德五中的多媒體全是加拿大的進口貨,老師不用自己帶電腦,也不用帶錄音機進教室,觸摸屏,電子筆,真是太方便了。
接著,我們看了大課間。“大課間”是常德五中安排于每天上午必須讓學生們運動起來以加強鍛煉的40分鐘,于20**年9月施行。
秉著“人人參與、人人快樂、人人享有”的體育理念和“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生活一輩子”的信念,把以增強學生體質為目的的構想,在校園里開展起來,這個做法,我認為是我們每個為人師者都應該學習和可以效仿的。我們的教育是全方位的,在現今的社會里早已摒棄了那種以單一的知識性目標為宗旨的教學模式。體質的增強與體魄的強壯早已提上日程,所以,每天的鍛煉很有必要,可是在目前的學校教育中,又難免會存在一些不能正確看待體育鍛煉的現象,因此,由學校作為一個硬性的實施方案來達到保證鍛煉效果是再好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我們學校也這樣實施了。
大課間在他的安排與設置上也很合理。它分為廣播操(青春的旋律)、團體操(兔子舞)、手語操、太極扇。它在形式上突出了具有現代氣息的韻律操和兔子舞;在動感節奏上保證了學生應有的運動量和體能鍛煉效果,讓學生愿意去跳,喜歡去跳。同時,為了調節運動頻率和照顧體能較弱的學生,并滲透德育理念--“在學會感恩中學會做事,在小事易事中實踐”和美育理念--“會欣賞、會批判、會創造”而插入了手語操--《感恩的心》和具有民族傳統文化特色的太極扇。
最后是聽何校長的報告。兩個小時的報告,何校長沒有稿子,侃侃而談,談他的辦學理驗,他對學校建設的付出,他對學校教育的思考,以及他在教學中的大膽實踐。在經驗介紹中,何校長提到,學校的任務是在學生心中“埋種子”,用初中三年的時間來“埋感恩,有志,有成的種子,讓它們很好地生根,發芽,成熟”。他們學校的每個學生從初一開始,就會彈吹五首曲子,每個學生都會運球,運動會要求人人參與。播種的隊伍是靠校長帶頭建起來的,目的是使每一個人都感受到幸福,讓周圍的人都感受到幸福,讓每一個學生成為合格公民,優秀公民。在聽完何曉明校長的報告之后,我更是驚嘆:
何校長,十年堅持每周親自為學生做國旗下講話,博覽群書成為他的生活習慣,他提倡的在學會感恩中做人,在小事易事中實踐的德育理念;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體驗感悟的智育理念;人人參與、人人快樂的體育理念;會欣賞、會批判、會創造的美育理念;立足當下,著眼未來。我想在這樣的教育理念下培養的學生一定是一個全方面發展,新型社會下必不可少的人才。于學生個人而言,將會是受用一輩子的教育。同時,我又不得不佩服何校長帶領的這個教師團隊,他們必是一支高素質、有激情、生命勃發的隊伍。
常德之行,匆匆兩天,可是收獲卻是永遠的。古城的歷史魅力,古城的時代發展,還有古城人的質樸與上進都深深的激勵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