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市小班化賽課有感:經歷就是一種幸福
參加市“小班化”賽課有感:經歷就是一種幸福
20**年10月,接到區教研室有關市“小班化”化學賽課通知,欣然參與。本次比賽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通過模擬上課的方式分片選拔,在六合片區七位教師中選拔一位教師參加第二輪上課,課題指定為九年級化學上冊實驗活動3-燃燒的條件,雖然多次參與市、區公開課、信息化能手比賽、交互式電子白板大賽說課,但“小班化”賽課卻是頭一遭,況且第一輪還是模擬上課,這種形式我只是在我區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做評委的時候接觸過。
接到課題后,我翻閱了有關模擬上課的材料,并搜索大量有關“燃燒的條件”的實驗活動設計,依據我校“翻轉課堂”教學改革的理念,從自主學習入手,通過趣味實驗引出探究問題,通過系列問題,引導學生一步一步進行探究,讓學生了解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驟,學習對照試驗的設置,通過問題交流,引發知識的聯想,激發思維的火花,然再回應到趣味實驗上,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讓學生掌握了燃燒的條件,最后通過課堂檢測鞏固,通過課后探究拓展。
11月底,第二輪賽課啟動,課題自選,接到任務后,我開始精心準備,確定了“九年級化學專題復習--碳及其化合物間的相互轉化”。已記不清修改了多少遍,也不知熬了多少夜,通過長時間的思考和準備,我將這節課設計成了“聽童話作歸納”、“猜一猜啥變化”、“功與過你評價”、“變一變玩轉化”、“知識網我來搭”、“看拓展顯才華”等六個環節,將班級分成了“碳父”、“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親友團”四個小組,采用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的開放形式,讓學生主動參與親身體驗探究。每個小組每次學習都有明確的要求,而且小組內分工非常明確,小組匯報時輪流發言,每一個人都有展示表現自己的機會,學生在交流合作中再次感受、體驗、探究碳和碳的氧化物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好課是磨出來的,靠的是平時的勤學、勤問、勤練,積沙成塔,取得成績既需要一個人的艱辛付出,也需要其他人的幫助,感謝劉暢同學美妙的聲音,感謝王家景、周潔老師的指點,感謝翟元紅老師的精心組織。比賽的結果已經不重要,因為經歷就是一種幸福!
在這次賽課的全過程中,我不是孤單的,我是幸福的,有學校領導的支持鼓勵,有學校老師的關心幫助,有教研員、賽課學校老師的協助。團隊的精神是偉大的!作為一名興安中學的老師,我感到無比驕傲與自豪!我也真誠希望興安中學有更多的年輕教師勇于承擔、敢于擔當,享有興安中學幸福的明天!
篇2:小班化教學中課堂教學模式:自主合作探究課堂教學模式
淺談小班化教學中的課堂教學模式--“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教學模式
摘要:小班化已成為當今發達教育的一種共同趨勢。小班化的小組互動合作學習,強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意識,通過學生親身實踐體驗,重視生生、師生之間的合作交往,促使學生外部活動逐漸內化,從而完成知識的“發現”與“獲取”過程。我們結合學生的實際和教材的實際,在教學中嘗試互動式教學,讓互動合作貫穿于課堂教學的整個過程,充分發揮教學合一的優勢,讓學生在體驗習,交流中學習,在觀察中學習。
關鍵詞:小班化;自主;合作;探究
小班化教育為實施素質教育創造了一個嶄新而又廣闊的空間,它能讓學生享受多種教育資源,增加接受教育的機會,從而使每一位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它是在小班配置的條件下,以培養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創新精神和以人的發展為本為核心的素質教育觀支配下的教育活動體系,形成以師生發生多向、充分的課堂交往教學為特征的教育過程,體現出合作與交往、強調個性化學習的小班教學特征。
合作教學,不僅能快速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同時對學生的身心發展也起到促進作用。學生的學習應該是全方位的。學習不僅指知識的獲得,更重要的是在學會共同探究知識獲得的過程中,培養合作能力。小組學習活動是合作教學的最基本形式,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之間的和諧互動,使學生由競爭對手變成合作伙伴,在合作學習*同達到教學目標,培養合作能力。小班化教學為學生合作學習提供了方便。現就“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班化課堂教學模式,來談談我自己的一點切身體會。
一、小班化教學中要強調自主學習
新課程的重體驗,重實踐,讓學生親自體驗,看一看、聽一聽、聞一聞、嘗一嘗、說一說、摸一摸、做一做、想一想,都能促使學生學會發現,學會思考,進而學會創造。然而在小班課堂教學中,教師的種種教學行為,更輕便的使學生成為發現者、探索者,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將學習轉化為一種心理需求,充分發揮他們的內在潛能,喚醒他們的覺悟,發展他們的個性,啟迪他們主動思維、主動學習、主動想象、主動實踐,使其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得到培養,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例如,口語交際《我會拼圖》這一課,我通過讓學生用不同的圓或半圓的紙片拼出新的圖形,學生由先感知
篇3:小學英語小班化教學有感
小學英語小班化教學有感
新課程標準對英語課堂教學,十分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提出“學生的發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英語課程在目標設定、教學過程、課程評價和教學資源的開發等方面都突出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創辦英語特色班,并實行小班化教學,是實踐新課堂標準的一種有效的課堂教學形式,而且有利于老師比較有針對性的實施教學活動,并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這也適應了新課程的要求。
小班化的特色是人數少,每個班級三十幾位學生,因此每個人參與英語教學活動的機會較多。相對于大班經常出現的由于學生人數多,課堂上,學生進行英語交流的機會由于人數多,時間有限,機會少之又少,因此,學生英語試卷成績出色,但是卻不敢于張口用英語表達,即所謂“啞巴英語”。而在小班課堂上,學生的發言機會對比平常的大班,更多。每個學生在班上的交流頻率大大高于大班。他們不再是聽眾,而是參與者。他們也由剛開始對英語口語的不自信,膽怯,通過多次給予機會進行操練,在班內、組內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口語交際能力得到充分發揮,并能大膽地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
在“小班化教學”過程中,還有一特點,是學生能主動與組內同學合作,完成各項學習任務。將班級固定分成幾個小組,每節課盡量安排適當的小組活動,要么模擬或編造課文情景對話,讓學生掌握重點對話,要么進行小組單詞競賽,最后進行評比,激發學生的興趣與熱情。課后知識的鞏固,比如小組的對話模仿表演,也落實到小組中。半學期一次,對表現最佳的小組進行獎勵。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英語的興趣
同時,小班化的英語教學也增強了師生間的交流,促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英語課上或課后,老師和學生之間談心、交往、提問、解答的機會增加,師生關系親密融洽。而且,由于相對較少的學生人數,老師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分析學生的個性,更多的時間對其因材里。
最后,針對旅游酒店服務專業英語的實際需要,我把學生帶進客房,餐飲模擬室進行實景教學,通過這些手段,形象生動地再現有關對話的時空,做到了與實際結合,景情并茂,對英語教學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也很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旅游班的飯店服務英語時候,我通過播放飯店情境英語對話導入新課,這樣更能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產生新鮮的感覺和強烈的興趣,同時在接下來的新課鞏固中,通過在多媒體展示酒店服務的情景片段,讓學生邊說邊模仿表演,學習情緒高昂,也活躍了課堂氣氛。